土工试验实习报告_第1页
土工试验实习报告_第2页
土工试验实习报告_第3页
土工试验实习报告_第4页
土工试验实习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21 土工试验实习报告 青 海 大 学 生 产 实习实质是毕业前的模拟演练,在即将走向社会,踏上工作岗位之即,这样的磨砺很重要。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几篇土工试验实习报告范文 ,希望能够帮你解决烦恼。 土工试验实习报告范文篇一 一、实习概况 2016 年 5 月 27 日开始了我们为期一个月的生产实习,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去了核工业地质局下属单位青海工程勘察院。在实习期间主要从事土工试验工作,在实习中受益良多。一方面增进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加强了自己2 / 21 的动手能力。 二、实习目的 通过定岗实习,我们可以更直接广泛的接触工作,了解自己以后的工作岗位及工作环境,加深对工作及社会认识,增强适应能力,以便更好地融合到工作及社会中去。培养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以便缩短我们从一名大学生到一名工作人员之间的思想与业务距离,为我们毕业后步入社会能尽快进入角色。通过顶岗实习,以便使我们更好地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同时也锻炼自己提出、分析并解决问题能力。 三、实验内容 实验一、含水率试验 第一节 概述 土体含水率 (?)是土的物理性质指标之一。土体含水率高低与粘性土的强度和压缩具有密切的关系。土体在各种状态下的含水率是计算其它物理性质指标、测量其它物理状态指标的最基本试验。 第二节 试验原理 土样含水率是指土样在 105 至 110 的温度下烘干至恒重时所失去的水分质量与烘干土质量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即: ?m?00%1式中: ? 土样含水率 (%); 3 / 21 m 湿土质量,单位:克 (g); 烘干土质量,单位:克 (g)。 含水率试验的室内试验方法以烘干法为标准方法。在野外,如条 件不满足可依土的性质和工作条件选用如下试验方法: 酒精燃烧法 ; 比重法 (适用于砂性土 ); 实容积法 (适用于粘性土 ); 炒干法 (适用于砾质土 )。 含水率试验的上述方法在水中还会发生水解适用于无机土 (有机质含量低于 5%),对于有机质土和有机土,在温度较高时会发生分解,使测得的含水率偏高,从而造成试验误差。 有机质含量超过 5%的有机质土和有机土,含石膏和硫酸盐矿物的土,因这些矿物晶体中含结晶水,因此需采用6570 温度将土烘干至恒重,测量其含水率。 上 述各种试验方法都是利用水在加温后逐渐变成水蒸气的性质。加热一定时间后,在温度不高于 110 时,土中自由水全部变成气体挥发,之后土重不再发生 变化,即处于恒重状态。这时挥发掉的水重 质量。对粘性土, m?恒重即认为是干土实际上是土粒质量与强结合水质量之和,因强结合水需要温度4 / 21 高于 120 才能析出,故将其作为固体颗粒的一部分。 第三节 烘干法测定含水率 一、仪器设备 烘干法仪器设备主要包括: 般要求在 50200 范围内能在任一点保 持一定恒温范围。最常用的恒温范围在 105110 ,控制温度的精度高于 2; 200g,感量。常用天平分机械天平和电子天平两类 ; 盒 (称量盒 )、干燥器、铅丝篮、温度计等。 二、操作步骤 烘干法含水率试验操作主要步骤包括: 530g,对于砾类土,取 100g 以上试样。放入铝盒内,迅速盖好盒盖,称量 确至,称量结果减去铝盒质量 m?m1?到湿土质量 ; 试样和铝盒一起放入恒温 烘箱,在温度 105110 下烘至衡重。在设定温度下烘至恒重所需时间由土类和烘箱构造决定。一般砂土约需 12小时,粉土和粉质粘土约 68小时,粘土约 10小时,有机质土用 6570烘干需 48小时以上 ; 5 / 21 好铝盒盖后,放入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后,称铝盒加土质量 确至。计 算干土质量 ms?m2?m?00%?1?100%1当两次测定含水率的差值在允许的范围内时,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该土样的含水率。两次测定的差值允许范围为:含水率低于 40%时,不得大于 1%;含水率高于 40%时,不得大于 2%。本允许范围是对均质土而言,对原状土由于非均质,样筒上下水在重力作用下重新分布使含水率差值增大,可适当放宽平行试验差值允许范围。 实验二、 密度试验 第一节 概述 土体的密度是土体直接测量所得的物理性质指标之一。土体密度大小与土的松紧程度、压缩性、抗剪强度等均有密切联系。土体密度是计算地基自重应力的重要参数。密度测试还是 土体相对密实度等物理指标的测试方法。 单位体积土体质量叫土的密度,定义式为: m v (2? 式中: ? 土样密度,单位 g/6 / 21 m 土样质量,单位 g; V 土样体积,单位 实验室内直接测量的密度为湿密度 (对原状土称作天然密度 ),用 ?表示。工程中常用的土体在不同状态下的密度有干密度 (?d)、饱和密度 (?浮密度 ?等。与密度相对应的常用指标 容重的定义为单位体积土体的重量。定义式为: 2? 3?kN/ 土样容重,单位,工民建规范称作重度 ; g 重力加速度,一般取 /其余符号同前 ;与不同状态下土的密度对应的不同状态土的容重分别记 ;重 ?d、饱和容 ?容重 ?;本章介绍湿密度的实验室测定方法 ;第三节环刀法 ;一、仪器设备 ;环刀法测试土的密度需要如下设备: ;径 68 23量 200g,感量 ;土刀,钢丝锯,凡士林等 ;二 g 重力加速度,一般取 /其余符号同前。 与不同状态下土的密度对应 的不同状态土的容重分别记作:干容重 重 ?d、饱和容 ?容重 ?。 本章介绍湿密度的实验室测定方法。 第三节 环刀法 7 / 21 一、仪器设备 环刀法测试土的密度需要如下设备: 径 68 23积定期校正为恒值,常用环刀体积为 60量 200g,感量。也可用称量 1000g,感量的天平。 土刀,钢丝锯,凡士林等。 二、操作步骤 平两端,将环刀内壁涂一薄层凡士林,刃口向下放在土样上,将环刀垂直向下压至约刃口深处,用切土刀 (或钢丝锯 )将土样切成略大于环刀直径的土柱后,边压边削,直至土样伸出环刀顶部,将两端余土削平 ;4 ; 环刀加土的质量 确至 ; ?m1? (2?d? 1? (2式中: ? 试样密度,单位 g/?d 试样干密度,单位 g/8 / 21 环刀加试样质量,单位 g; 环刀质量,单位 g; V 环刀容积,单位 ? 试样含水率,单位 %。 。 试验三、比重计法 一、本试验方法适用于粒径小于 5 二、比重瓶法比重试验所用的主要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积 100 50 长颈和短颈两种。 度应为 1 能调节温度。 量 200 g,感量 g。 计:刻度为 0 50 度值为 三、比重瓶的校正,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 干。称比重瓶质量,精确至 g。 长颈比重瓶注水至刻度处,对短颈比重瓶应注满纯水,塞紧瓶塞,多余水分自瓶塞毛细管中溢出。将比重瓶放入恒温水槽直至瓶内水温稳定。取出比重瓶,擦干外壁,称瓶、水总质量,精确至 g。并测定恒温水槽内水温,精确至 度差宜为 5 测9 / 21 定不同温度下的比重瓶、水总质量。每个温度时 均应进行两次平行测定。两次测定的差值不得大于 g,取两次测值的平均值。绘制温度与瓶、水总质量关系曲线。 四、比重瓶法比重试验,按下列步骤进行: 烘干试样 15 g(当用 50 比重瓶时称烘干试样 10 g)装入比重瓶,称瓶和试样总质量,精确至 g。 动比重瓶,并放在砂浴上煮沸。悬液煮沸时间为:砂性土不应少于 30 性土不应少于 1 h。沸腾后应调节砂浴温度,比重瓶内悬液不得溢出。对砂性土宜用真空抽气法 ;对含有可溶盐 、有机质和亲水性胶体的土用中性液体代替纯水时,应用真空抽气法排气。真空压力表读数宜为 100 气时间不宜小于 l h。 用长颈瓶时注纯水至刻度处 ;当用短颈瓶时应将纯水注满,塞紧瓶塞,多余水分可自瓶塞毛细管中溢出。将比重瓶置于恒温水槽内至温度稳定,且瓶内上部悬液澄清。取出比重瓶,擦干瓶外壁,称比重瓶、水、试样总质量,精确至 g;并应测定瓶内水的温度,精确至 总质量关系曲线中查得各试验温度下的比重瓶、水总质 量。 10 / 21 五、土粒的比重,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 总质量, g;、土总质量, g; T 纯水或中性液体的比重。水的比重可查物理手册 ;中性液体的比重应实测,称量应精确至 g。 六、比重瓶法比重试验,应进行两次平行测定,两次测定的差值不得大于,取两次测值的平均值。 七、比重瓶法比重试验的记录,包括工程编号、试样编号、比重瓶编号、干土质量、瓶、水总质量,瓶、水、试样总质量和悬液温度。 实验四、界限含水量试验 第一节 概 述 界限含水率试验主要内容是测试细粒土的液限含水率(L) 和塑限含水率 (P) ,简称液限和塑限,由此获得塑性指数 L 液性指数 由 L 和 L 判断天然土所处的状态,其次是测试土的缩限 S 。本章仅介绍液限和塑限的试验方法。 粘性土随着含水率的变化,其物理状态和力学性质也发生明显的变化。如图 5示。土体在不同含水率下可能处于如下不同的状态: 1、液态:土体重塑后,在自重作用下不能保持其形状,发生类似于液体的流动现象。同乎没有 强度 ; 11 / 21 2、可塑态:土体重塑后,在自重作用下,能保持其形状。在外力作用下,将发生持续的塑性变形而不产生断裂,外力消失后,即保持外力消失前那一时刻的形状不变。有一定的抗剪强度 ; 3、半固态:在较小的外力作用下,产生弹性变形为主的变形,当外力超过一定值后,土体发生断裂。土体体积随含水率减小而减小 ; 4、固态:变形性质类似于半固态,但其体积趋于稳定,不随含水率变化而变化。 我们把液态与可塑态分界处的含水率叫液限含水率 (简称液限,记作 i) ,可塑态与半固态分界处的含水率叫塑限含水率 (简称塑限 ,记作 P) ,半固态与固态分界处的含水率叫缩限含水率 (简称缩限 S) 。实际上,土体不同状态之间的过渡是渐变的,为了使用上的方便,将给定的试验方法得到的含水率称作界限含水率。本章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土工试验方法标准(50123规定的液限和塑限试验方法。 第二节 试验原理和试验方法 一、液限试验原理和方法 重塑土处于液态时,在自重作用下发生流动,而处于可塑态时,必须施加外力作用才发生变形。由此我们知道,在两种态的分界处,土从不能承受外力向能承受一定外力过渡 。试验时,给予试样一个小的外力作用,在一定的时间内,12 / 21 变形量达到规定值时的含水率叫做液限含水率。规范中给出了两种液限试验方法:锥式液限仪法和喋式液限仪法。并以前者为标准方法。 1、锥式液限仪法:锥式液限仪法用圆角为 30 ,质量为 76g 的不锈钢圆锥,在重力作用下, 5 秒钟内刺入深度为17国交通部规范规定的锥式液限仪质量为 100g, 5 秒钟内刺入深度为 20对应的试样含水率为液限含水率 ; 2、喋式液限仪法:喋式液限仪法是在规定的试样喋中盛土,在土中以特制开槽器 开一宽 2一定的能量(落高 10土样喋与硬橡胶基座碰撞,这一过程中,土向槽内流动,当槽两侧土靠拢长度为 13击次数为 25次,对应的试样含水率定义为液限含水率。 二、塑限试验原理和方法 塑限试验利用土体处于可塑态时,在外力作用下产生任意变形而不发生断裂 ;土体处于半固态时,当变形达到一定值 (或受力较大 )时发生断裂的特点。试验时给予一定外力,使试样变形达到规定值刚好出现裂缝时所对应的含水率作为限含水率。国标中据此给出了两种试验方法:搓滚法和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法,并且以后者为标 准。 1、搓滚法塑限试验:用手掌在手玻璃板上搓土条,当土条直径刚好在 3应的含水率叫塑限含水13 / 21 率,这种方法是国内外大多土工试验方法所采用的方法 ; 2、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法:采用与锥式液限仪完全相同的仪器,通过与搓条法对比,得到 76g 圆锥在 5 秒钟内锥尖入土深度为 2对应的含水率与搓条法得到的塑限接近,因此,定义 76g 圆锥仪在 5 秒钟内锥尖入土深度为 2 为了减少锥式液限仪在试验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影响,提高试验精度,我国设计出了液、塑限联合测 定仪,并规定以此仪器为准,将 76秒钟内入土深度为 2对应的含水率为塑限。交通部规范给出了 100g 圆锥联合测定仪法的液限含水率 L 与塑限入土深度 验关系式,由此关系式据 L 查 后由圆锥入土深度与含水率的关系图查出塑限 P 。 第三节 仪器构造和试验步骤 一、试验仪器 液限、塑限试验的试验仪器主要包括: ;1、锥式液限仪:见图 5示 ;2、喋式液限仪:见图 5示 ;3、光电式液限、塑限联合测定仪:见图 5示 ;4、其它设备:毛玻璃板,调土刀,孔径分 ;二、光 电式液限、塑限联合测定仪的构造 ;光电式液限、塑限联合测定仪,见图 5、圆锥仪:包括锥体、微分尺、平衡装置部分,部质 ;2、电磁铁部14 / 21 分:磁铁吸引力 7 液限、塑限试验的试验仪器主要包括: 1、锥式液限仪:见图 5 2、喋式液限仪:见图 5 3、光电式液限、塑限联合测定仪:见图 5 4、其它设备:毛玻璃板,调土刀,孔径分析筛,凡士林,纯水,含水率试验全部设备等。 二、光电式液限、塑限联合测定仪的构造 光电式液限、塑限联合测定仪,见 图 5要组成部分包括: 1、圆锥仪:包括锥体、微分尺、平衡装置部分,部质量 76g( 公路标准 100g) 。锥角 30 ,锥尖磨损量不超过。微分尺刻线距离,其顶端为磨平铁质材料,能被磁铁平稳吸住 ; 2、电磁铁部分:磁铁吸引力 76N, 100g 锥大于 ; 3、光学投影部分:包括光源、滤光镜、物镜、反射镜及读数屏幕,放大 10倍 ; 4、升降座:使试样杯在一定范围内能垂直升降 ; 5、时间控制:落锥后延时 5秒的显示或提示装置。 三、喋式液限仪的构造 喋式液限仪,见图 5要组成部分包括: 15 / 21 1、划刀 ;刀口宽 2高 10侧面夹角 60 ,刀口圆弧半径 222、土喋:黄铜制成,喋盘对应的圆球半径 54最大深度 27中填土最厚处 10底至底座间落间落高 103、支架:将土喋铰支于底座上 ; 4、底座:为一长方体硬橡胶块,硬度和弹性模量值有严格规定 ; 5、其它部分:摇柄是摇动时使土喋上升后自由落下 ;蜗轮是配合手柄完成上升土喋功能 ;调整板是调整土喋落高。 四、液限、塑限联 合测定仪法试验步骤 1、制备试样:可采用天然含水率土样或风干土样制备。采用天然土样时,剔除大于土粒,取代表性土样约 600g,拌和均匀后分成 3份,制成不同含水率的土膏,使它们的圆锥入土深度分别在 46911 1619置一段时间即可 ;对风干土样,过筛,取筛下土约 400别加水制成 3 种不同含水率的试样, 3 种土膏的圆锥入土深度与天然含水率土样制成的土膏相同,拌和均匀后密封于保湿缸中静置 24小时 ; 2、将试样用调土刀调匀,密实地填入试杯中,土中不能含土封闭气泡,将高 出试样杯的余土用调土刀括平,随即将试样放于仪器底座上 ; 16 / 21 3、取圆锥仪,在锥尖涂以极薄凡士林,接通电源,使磁铁吸稳圆锥仪 ; 4、调节屏幕基线,使初始读数于零刻线处。调节升降底。使圆锥尖刚好接触土面,放开圆锥仪,圆锥仪在自重作用下插入土中,经过 5秒钟后测读圆锥仪下沉深度 ; 5、重复步骤 2、 3、 4,进行另外两个试样的圆锥入土深度 h 和对应含水率 的测试 ; 6、在 上将三点 10 2应的塑限 P( 公路规范 100g 圆锥低度液限对应的入土深 度为 20液限查图 5后由 p) 。 试验五、 压缩试验 一、 基本原理 土的压缩就是土在压力作用下体积逐渐缩小的过程,压缩试验是将土样放在金属容器内,在有侧限的条件下施加压力,观察在不同压力下的压缩就变形量,以测定土的压缩系数,压缩模量等有关压缩指标,了解土的压缩特性,作为设计计算依据。 二、 实验仪器 三联杠杆压缩仪,百分表,滤纸,秒表等。 三、 操作步骤 然后将大护环、17 / 21 大透水石下护环按顺序放好,将滤纸放上,把切好的土样连同环刀放入压缩盒内 (环刀刃口朝下 )在套上小护环放滤纸及透水石加压缩盒盖。 将装好土样的压缩盒放入仪器内,调整杠杆水平,装上百分表。 保证试样与仪器上下之间各个部位接触良好 (施加 1预压或手指轻点击 ),然后调整百分表至零位。 般按照、顺序加压,每级按 15数一次 (此为按学时数灵活掌握 ),在每次加压后应立即调整杠杆之水平。 退去荷载,后拆除百分表,再取出土样,并将仪器擦净。 四、数据计算及分析 计算试样的初始孔隙比 式中: w 水的密度, g/S 土的比重 ; 0 试样的初始密度, g/0 试样初始含水量。 各级荷载下的孔隙比 式中: 0 压缩系数 s , 五、 注意事项 18 / 21 十分耐心操作,尽量避免破坏土的结构,边削边压环刀,不允许直接将环刀压入土中。 刀两端余土时不允许用刀来回涂抹土面,避免孔隙被堵塞。 荷或卸荷时均应轻放或轻取砝码,以避免冲击力。 四、实习总结 此次实习增强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同时进一步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使理论与实践知识都有所提高,圆满地完成了学校的实习任务。提高了实际工作能力,为就业和将来的工作取得了一些宝贵的实践经验。我坚信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从中获得的实践经验使我终身收益,并会在我毕业后的实际工作中不断地得到印证,我会持续地理解和体会实习中所学到的知识,期望在未来的工作中 ,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断的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来,充分展示我的个人价值和人生价值,为实现自我的理想和光明的前程而努力。以上是我对已经过去实习工作的总结,总结是为了寻找差距,修订目标,是为了今后更好的提高,通过不断的总结,不断的提高,我有信心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好的完成任务。 五、参考文献 1 张克恭,刘松玉主编 第三版 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6. 19 / 21 2 姜宝良主编 郑州 :黄河水利出版社 ,2016. 3 南京水 利科学 研究院 试验方 法 标准(50123中国计划出版社 ,1999. 4 黄文熙主编 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 1983. 5 华南理工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大学编 第一版,第二版,第三版 国建设工业出版社, 1981, 1991, 1998. 土工试验实习报告范文篇二 一、本次实习时间为 6 月 3日至 6 月 6日,时长为 4 天,实习课程为地基基础施工与试验检测。 二、实习内容:土的室内土工试验和原位试验,包括土的密度试验、含水率试验、土的液塑限试 验、土的击实试验、土的剪切试验 ;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挖孔灌注桩施工工艺、预制桩施工工艺。 三、学习目标 验原理、仪器设备、操作 步骤、试验注意事项及试验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