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8年三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9.02.20)2008年,全市各族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以及省委五届三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率先实现全面小康、领先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战略部署,坚决执行中央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大力优化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创新机制体制,着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着力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着力改善民生和加快社会建设,努力克服国内外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全市经济社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呈现出平稳较快运行、质量效益较好、物价涨幅趋缓、结构继续优化、统筹和谐发展水平提高、民生得到进一步改善的良好局面,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成效,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一、经济发展 (一)综合 整体经济总量快速提升。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不含农垦,下同)144.31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5.89亿元,增长10.1%;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52.03亿元,增长9.0%,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66.39亿元,增长23.8%。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0572元,增长14.6%。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三次产业增加值构成由2007年的21.5%:27.3%:51.2%调整为2008年的21.0%:25.3%:53.7%。2008年,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2.9%;第二产业贡献率为14.6%;第三产业贡献率为72.5%。 地方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加,民生支出力度加大。全市全口径财政收入59.48亿元,比上年增长107.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4.64亿元,增长126.0%。在地方财政收入中,一般预算收入21.09亿元,同口径增长61.4%;基金收入23.54亿元(含国有土地权出让金23.14亿元),比上年增长2.5倍。税收收入总额18.25亿元,比上年增长62.9%。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主体税种增长较快,企业所得税比上年增长153.5%,营业税增长45.2%,契税增长53.3%,个人所得税增长30.0%,房产税增长12.6%。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服务民生保障能力得到加强。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8.67亿元,增长53.1%。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21.0%,科技、文化体育与传媒、医疗、农林水事务支出分别增长102.7%、95.7%、72.7%、52.7%;教育、环境保护、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分别增长34.2%、32.5%、25.6%。 节能减排取得新进展。坚持环保优先、节约优先,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以节能减排重点工程为抓手,提高城市节能减排生产力。红沙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等已完工项目投入生产使用。健全工作责任制,加快市区污水管网改造等一批在建项目的投资进度,稳步推进亚龙湾区域集中供冷节能、三亚湾新城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建设。深入开展环境保护专项整治行动,严历查处一批违法乱排企业。全市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明显下降,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比上年削减0.35%和53.9%。 价格涨幅前高后低,下半年逐步回稳。2008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5.5%,涨幅比上年上升1.5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上涨9.8%,涨幅比上年上升2.4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上涨6.1%,涨幅比上年上升2.1个百分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8.7%,涨幅比上年上升6.0个百分点;农产品成交价格上涨13.2%,涨幅比上年上升4.7个百分点。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国际游客减缓,旅游业难以协调发展;二是房地产市场走低,致使财政增收压力较大;三是城镇居民收入不乐观。(二)人民生活 经济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71元,比上年增长15.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0%。人均消费性支出10267元,增长27.3%,其中食品支出增长31.5%,交通与通讯支出增长21.4%,衣着支出增长33.5%,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增长22.5%。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4.8%,比上年上升1.4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5.23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03平方米。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189元,比上年增长18.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0%。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514元,增长28.5%,其中食品支出增长21.8%,交通和通讯支出增长37.6%,居住支出增长36.9%。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9.8%,比上年下降2.85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5.6平方米,增加1.1平方米。 (三)农林牧渔业 农林牧渔业稳步发展。2008年,全市农业总产值39.0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其中,农业增长9.4%;林业增长16.5%;牧业增长9.8%;渔业增长10.6%;农林牧渔服务业13.3%。在农业内部,热带水果、海洋渔业、热带花卉、冬季瓜菜等优势特色产业持续较快发展,农业结构日趋优化。农业经济效益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得到显著提高。 2008年三亚市主要农产品产量 单位:吨 产品名称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粮 食 5893512.2蔬 菜 3211077.0瓜 类 9610514.1油 料 202141.7水 果 1642991.9 #芒果 801998.0 菠萝 132120.0橡胶干胶 338211.7椰子(万个)3013-1.4槟 榔 1747157.8肉 类 2350211.1 #猪牛羊肉 186239.9 禽肉 433514.6禽 蛋 7171.4水产品 7906411.1 #海水产品 7582011.4 淡水产品 32443.0 农村生产条件改善。2008年,全市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6710公顷。农业机械总动力19.82万千瓦,比上年增长5.4%。其中排灌机械动力3.0万千瓦,增长2.3%;大中型拖拉机553台,增长104.1%;小型拖拉机2100台,增长12.3%。农用载重汽车143辆,下降21.0%。农村用电量1967万千瓦时,增长31.1%。化肥施用量(折纯)1.45万吨,增长7.8%。 (四)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经济效益明显提高。2008年,全市工业增加值27.86亿元,比上年增长17.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7.36亿元,增长18.4%。全市工业总产值52.57亿元,比上年增长19.5%。从轻重工业看,轻工业产值8.64亿元,增长7.8%;重工业产值43.93亿元,增长26.0%。从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工业产值7.62亿元,增长6.5%;股份制工业产值12.98亿元,增长32.5%。外商港澳台投资工业产值29.61亿元,增长10.6%。一批适应市场需求的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大幅增长。列入统计监测的2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90.5%,比上年提高15.4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10482万元,增长87.1%,工业产品销售率98.2%,总资产贡献率9.2%,资产保值增值率100.3%,资产负债表79.2%,流动资产周转率3.1%,成本费用利润率5.0%,全员劳动生产率135840元/人。 2008年三亚市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供电量 亿千瓦时 11.2615.8发电量 亿千瓦时 5.05-1.6自来水 万吨 681812.8商品混凝品 万立方米 163.99109.7水产品加工 吨 30543-5.5原盐 吨 3446-22.2 建筑业稳定发展。2008年,全市建筑业完成增加值24.17亿元,比上年增长6.3%。全年施工项目250个,其中,房地产施工项目88个。全部施工项目中,新开工项目98个。资质内建筑企业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8万平方米。 (五)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开发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200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51.58亿元,比上年增长38.2%。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7.35亿元,增长37.1%;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23亿元,增长92.7%。投资结构进一步调优。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3.72亿元,比上年增长60.8%;第二产业投资4.87亿元,增长88.9%;第三产业投资142.99亿元,增长36.4%。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中,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业投资增长42.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增长145.6%,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48.2%,卫生和社会保障社会福利业投资增长349.0%。 重点基础设施和重点产业项目建设得到加强。2008年,重点项目完成投资97.5亿元,增长63%,占全社会固定资产的64.3%。海棠湾开发区中7条基础道路累计完成投资2.9亿元,开发区内的开维丽笙、中港万丽度假酒店等旅游项目已开工建设。崖城创新创意基地建设全面启动,园区已完成投资3650万元。三亚悦榕庄、金茂三亚丽思卡尔顿大酒店、国光滨海花园、凤凰机场出口路及过境路一期等建设项目已建成投入使用,东环铁路三亚段、太阳湾高级度假酒店、绕城公路主线、凤凰水城、新佳旅业鹿回头、洲际酒店、国际客运港、三亚湾新城等项目进展顺利。 房地产开发较快发展。2008年,房地产开发投资76.18亿元,增长48.3%。其中,住宅投资73.98亿元,增长46.7%。房地产施工面积400.8万平方米,增长17.1%;房地产竣工面积66.6万平方米,增长7.9%;商品房交易面积109.69万平方米,增长17.6%。保障性住房开发建设工作积极推进。首个保障性住房安居工程“同心家园”已开工建设,可望提供经济适用房434套,廉租房300套。 (六)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持续旺销,消费结构加快升级。2008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8.77亿元,比上年增长26.5%。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8.30亿元,比上年增长26.9%;农村消费品零售额10.47亿元,增长24.6%。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0.62亿元,增长26.6%;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7.23亿元,增长25.7%;其他行业零售额0.92亿元,增长17.2%。消费升级带动相关商品全面热销。以汽车、家电、娱乐为主的发展型、休闲型消费已逐渐形成新一轮消费热点。据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统计,与消费升级密切相关的商品均保持强势增长,汽车类增长521.7%;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15.7%;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67.6%,通讯器材类增长30.9%,金银珠宝类增长29.9%。 (七)旅游业 旅游配套设施服务水平和接待能力提升。2008年,全市列入统计的旅游宾馆(酒店)180家,其中五星级宾馆7家,四星级宾馆21家,三星级宾馆29家,二星级宾馆19家,一星级宾馆8家,待评五星宾馆13家。拥有客房29612间,比上年增加5834间;拥有床位54020张,比上年增加9874张。旅游饭店客房开房率63.0%,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全市接待旅游过夜人数604.1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 12.2% 。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553.0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7%;接待海外旅游者51.15万人次,比上年下降 2.0%。全年旅游收入91.05亿元,比上年增长13.7% 。其中,境外旅游收入26206.8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7.4%。各类旅游人数如下: 2008年三亚市旅游情况 指标名称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接待过夜游客人数 万人次 604.15 12.2 过夜国内游客 万人次 553.00 13.7 过夜海外游客 万人次 51.15 -2.0 旅游饭店海外游客 万人次 45.54 -12.8 #台湾同胞 万人次 1.90 22.8 澳门同胞 万人次 0.55 -43.4 香港同胞 万人次 6.01 22.5 外国人 万人次 37.08 -17.2 入境国际邮轮游客 万人次 5.61 295.8 旅游收入 亿元 91.05 13.7 国内旅游收入 亿元 73.04 17.2 旅游外汇收入 万美元 26206.84 7.4 旅游饭店外汇收入 万美元 25299.43 3.7 邮轮游客外汇收入 万美元 907.41 376.5 旅游饭店客房开房率 % 63.0 1.7 (八)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 2008年,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9.43亿元,比上年增长22.5%。 交通运输保持稳定增长。2008年,全市旅客运输量2409.35万人,货物运输量1307.3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9.5%和18.3%;完成旅客周转量353417万人公里,下降3.5%,货物周转量125050万吨公里,增长19.8%。全市完成旅客吞吐量617.99万人,增长15.1%,其中,凤凰机场旅客吞吐量600.63万人,首次突破600万人次,增长13.1%。年末全市公路里程976.3公里,新增33.5公里。 2008年交通运输周转量和港口吞吐量 指标名称 单位 2008年实际 比上年增减%一、货物周转量 万吨公里 12505019.8铁 路 万吨公里 公 路 万吨公里 12298920.8水 运 万吨公里 944-4.7民 航 万吨公里 1117-29.0二、旅客周转量 万人公里 353417-3.5铁 路 万人公里 6141592.8公 路 万人公里 13834615.7水 运 万人公里 17183.3民 航 万人公里 151938-28.8三、货物运输量 万吨 1307.318.3旅客运输量 万人 2409.359.5四、机场吞吐量 货物吞吐量 万吨 2.93 2.4 其中:离港量 万吨 2.14 3.4 旅客吞吐量 万人 600.63 13.1 其中:离港量 万人 299.4 11.8 邮电通信业务持续增长。2008年,邮电业务总量78312万元,比上年增长27.9%。其中,电信业务量73132万元,比上年增长28.7%;邮政业务量5180万元,比上年增长17.4%。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21.6万户,同口径增长14.3%。其中城市电话用户14.0万户,同口径增长19.6%;农村电话用户7.6万户,比上年增长5.5%。年末无线电话用户(小灵通)6万户,比上年减少20%。年末移动电话用户24.1万户,比上年增长13.7%。年末拥有因特网用户4.9万户,比上年增长53.1%。 (九)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形势平稳运行。2008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80.20亿元,比年初增长25.7%。其中,企事业存款余额120.81亿元,比年初增长17.9%;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22.73亿元,比年初增长29.6%。年末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95.33亿元,比年初增长12.6%。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7.81亿元,比年初增长46.0%;中长期贷款余额77.16亿元,比年初增长6.6%。 保险业务迅速扩大。2008年,保险机构承保金额674.21亿元,比上年增长51.5%;实现保费收入3.09亿元,增长72.6%。全年各项赔款和给付金额0.70亿元,比上年增长52.3%。 二、改革开放(一)体制改革 各项重大改革取得明显成效。以省里下放行政管理事项为契机,组建海棠湾工作委员会,积极调整海棠湾机构,探索赋予海棠湾市一级的行政审批权力。推动市旅游投资有限公司重组,不断完善国有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制度和财务动态监测体系。支持和配合农垦改革发展,与省农垦总局签订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继续深化社会事业体制改革。出台三亚市2008-2013年重点民生项目发展规划,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城乡居民。颁布了三亚市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奖励暂行办法,积极对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最低生活补贴以及就业和再就业等四项进行奖励,调整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标准和城镇从业人员基本医疗待遇,启动农垦居民医保医疗待遇补偿,低保覆盖面已扩大至五个国营农场,建立和完善住房保障制度。 (二)对外开放 对外贸易平稳增长。2008年,全市对外贸易企业进出口总额764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5.0%。其中,出口6647万美元,增长17.0%;进口1000万美元,增长5.3%,贸易顺差5647万美元。 实际利用外资保持增长。2008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1.54亿美元,新签利用外资协议合同23宗,新签协议规定外商投资额15830万美元。 三、社会建设 (一)劳动就业 就业工作成效显著。2008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2.51万个,比上年增加0.53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35%;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75万人,比上年增加0.23万人。 (二)教育事业 教育事业发展迅速。2008年,市财政对教育的投入达43850万元,比上年增长34.2%。全市在校学生14.37万人,比上年增加0.39万人。其中,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2.2万人,比上年增加0.82万人;普通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在校学生5773人,比上年增加1735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44085人,比上年减少808人;小学在校学生71872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84%。 (三)文化、体育事业 文化建设进程加快。积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三亚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取得新进展,不断深化文化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大力整顿文化市场。2008年,市财政对文化的投入加大,达到9726万元,比上年增长95.7%。全年出版报纸612万份,比上年增长41.7%。全市广播覆盖率96%,电视覆盖率为95%,电影放映队8个,藏书量17万册,年末有线电视用户12万户,其中数字电视8万户。 体育事业加快发展。2008年,全市体育健儿在各项体育比赛中,获得金牌54枚,银牌26枚,铜牌27.5枚。 (四)卫生事业 卫生事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全市共有卫生机构49个,病床位 2000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2750人。全市共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专科疾病防治机构2个、卫生院15个。行政村卫生室覆盖率100%,计划免疫“五苗”接种率99.08%。 (五)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水平逐步提高。2008年,全市医疗、养老、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增加,其中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96543人,比上年增加15001人;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102700人,比上年增加22537人;参加工伤保险105290人,比上年增加28212人;参加生育保险102022人,比上年增加24117人; 最低生活保障人口29962人,比上年增加2172人;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实际发放数3603万元,比上年增加1581万元。年末全市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541人,比上年增长2.2%;社会福利院数1个,床位50张。新型城乡医疗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全市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251345人,参合率99.78%,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08634人,比上年增加29404人。 四、可持续发展 (一)人口再生产 人口控制工作取得一定成效。2008年末,全市常住人口56.5万人,户籍人口54.58万人,其中农垦系统人口6.62万人,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 (二)环境资源和生态保护 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强。2008年,全市人工造林面积458公顷,森林覆盖率67%,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41.44%,绿化覆盖率达45.0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8.9平方米。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国一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含量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 自然保护区建设稳步推进。全市共有自然保护区10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2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3771公顷。 (三)科学技术 科技事业进一步发展。2008年,科技经费支出6035万元,比上年增加3057万元。年末全市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8546人,分职称看,高级职称397人,中级职称2692人,初级职称5457人;分专业看,工程技术759人,农业176人,教育4790人,卫生1475人,经济、会计和统计1164人。年末全市拥有各类科学研究机构409个,其中,科研单位14个,科技服务机构34个,南繁育种机构346个。省级认定企业技术中心1个,国家星火计划项目1项。专利申请授权量9项,其中,发明4项。 (四)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2008年,全市发生各类伤亡事故348起,死亡69人,增长15.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安全生产GMP认证模拟练习题及答案
- 2025年健康管理顾问资格认证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建筑施工现场监理员专业能力测评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家政服务员职业技能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机电行业外贸知识培训班课件
- 2025年宠物音乐疗愈师初级面试模拟题及答案
- 2025年广告文案策划师职业水平评定试题及答案解析
- 中学语文教学通讯课件
- 如何写好讲解课件教学
- 课件上的秘密
- 江苏省苏州市2025年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 开封产城融合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
- 河南大学河南戏剧学院招聘考试真题2024
- 《无人机结构与系统(第2版)》全套教学课件
- 胃肠外科健康教育
- 2026版创新设计高考总复习数学人教A版学生用-学生答案一~五章
- 慢性支气管炎个案护理
- 1.2地球与地球仪(第1课时)课件七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
- 《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理论考试试卷(附答案)
- 仓储主管考试试卷及答案
- 地理探索之旅:初中研学旅行方案策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