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MBA经济法作业.doc_第1页
[经济学]MBA经济法作业.doc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MBA经济法作业一、简要评述现行公司法的颁布对公司治理的影响。二、案例分析2000年3月,甲公司与乙公司分别出资25万元和75万元组建丙公司。公司董事会成员有3人。公司章程第16条规定,董事会对股东会负责,行使“制定公司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等职权;第28条规定:“股利在公司年终决算后执行,具体分配方案由董事会讨论决定”。2001年7月和2003年3月,丙公司召开两次董事会,讨论决定了上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此后分别向两个股东支付了利润。这期间公司的总经理由小股东甲公司派员担任。第二次董事会后总经理改由大股东乙公司派员担任。2004年4月,丙公司再次召开董事会,“决定2004年分配利润500万元,报股东会批准”。后丙公司一直未向小股东甲支付2003年度红利,也未向其提供公司财务结算表、资产负债表等财税报表。为此,甲公司以股东权益受侵害为由将丙公司和大股东乙告上法庭,要求两被告支付其2003年红利125万元。2005年4月12日法院受理此案。同年5月17日,丙公司召开临时股东会,作出决议对2000年、2002年度董事会制定的利润分配方案予以追认,决议中止董事会制定的2003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丙公司将召开会议的通知和会议形成的决议等文件,均通过公证方式送达到了甲公司的营业地,但甲公司未出席临时会议。甲公司认为,两被告以未经股东会批准为由拒不分配利润的理由不能成立。因为公司章程没有分红须经股东会批准的规定,相反,章程规定董事会有权决定分配利润。而且,直至起诉前,丙公司在分配红利问题上从未召开股东会,分红前也未经股东会批准过。公司法虽然规定由股东会行使审批利润分配方案,但非强制性规定。公司只有两个股东,董事会成员即为股东会成员,董事会决议即等同于股东会决议。丙公司辩称,董事会和股东会是两个法律地位不同的机构,董事会是股东会的执行机构,董事会的职权是制定利润分配方案,股东会的职权是批准利润分配方案,以往的“惯例”不能作为此后分红的依据,也不能作为裁判的根据。大股东乙公司认为,董事会决议属于公司内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