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地进程强制标准.doc_第1页
建筑工地进程强制标准.doc_第2页
建筑工地进程强制标准.doc_第3页
建筑工地进程强制标准.doc_第4页
建筑工地进程强制标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建筑设计1 设 计 基 本 规 定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一872.1.2 基地高程一、基地地面高程应按城市规划确定的控制标高设计。214 相邻基地边界线的建筑与空地三、除城市规划确定的永久性空地外,紧接基地边界线的建筑不得向邻地方向设洞口、门窗、阳台、挑檐、废气排出口及排泄雨水。221 不允许突入道路红线的建筑突出物一、建筑物的台阶、平台、窗井。二、地下建筑及建筑基础。三、除基地内连接城市管线以外的其他地下管线。332 地面排水一、基地内应有排除地面及路面雨水至城市排水系统的设施。421 楼梯二、供日常主要交通用的楼梯的梯段净宽应根据建筑物使用特征,一般按每股人流宽为 055(00.15)m的人流股数确定,并不应少于两股人流。三、梯段改变方向时,平台扶手处的最小宽度不应小于梯段净宽。四、每个梯段的踏步一般不应超过18级,亦不应少于3级。五、楼梯平台上部及下部过道处的净高不应小于2m。楼段净高不应小于220m。九、有儿童经常使用的楼梯的梯井净宽大于020m时,必须采取安全措施。424 栏杆凡阳台、外廊、室内回廊、内天井、上人屋面及室外楼梯等临空处应设置防护栏杆,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栏杆应以坚固、耐久的材料制作,并能承受荷载规范规定的水平荷载;二、栏杆高度不应小于1.05m,高层建筑的栏杆高度应再适当提高,但不宜超过1.20m;三、栏杆离地面或屋面010m高度内不应留空;四、有儿童活动的场所,栏杆应采用不易攀登的构造。444 楼地面四、存放食品、食料或药物等房间,其存放物有可能与地面直接接触者,严禁采用有毒性的塑料、涂料或水玻璃等做面层材料。452 窗四、窗台低于080m时,应采取防护措施。471 建筑物内的公用厕所、盥洗室、浴室应符合下列规定:一、上述用房不应布置在餐厅、食品加工、食品贮存、配电及变电等有严格卫生要求或防潮要求用房的直接上层;四、楼地面、楼地面沟槽,管道穿楼板及楼板接墙面处应严密防水、防渗漏。481 管道井三、在安全、防火和卫生方面互有影响的管道不应敷设在同一竖井内。491 烟道、通风道五、排烟和通风不得使用同一管道系统。2 室内环境设计 21 热工与节能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 50176一933.2.5 外墙、屋顶、直接接触室外空气的楼板和不采暖楼梯间的隔墙等围护结构,应进行保温验算,其传热阻应大于或等于建筑物所在地区要求的最小传热阻。431 围护结构热桥部位的内表面温度不应低于室内空气露点温度。444 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窗户的气密性,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在冬季室外平均风速大于或等于30ms的地区,对于16层建筑,不应低于建筑外窗空气渗透性能的级水平;对于730层建筑,不应低于建筑外窗空气渗透性能的II级水平。二、在冬季室外平均风速小于30ms的地区,对于16层建筑,不应低于建筑外窗空气渗透性能的级水平;对于730层建筑,不应低于建筑外窗空气渗透性能的III级水平。511 在房间自然通风情况下,建筑物的屋顶和东、西外墙的内表面最高温度,应满足下式要求:imaxtemax (5.1.1)612 采暖期间,围护结构中保温材料因内部冷凝受潮而增加的重量湿度允许增量,应符合表612的规定。 采暖期间保温材料重量湿度的允许增量w(%) 表612保 温 材 料 名 称重量湿度允许增量w多孔混凝土(泡沫混凝土、加气混凝土等),0=500700kg/m34水泥膨胀珍珠岩和水泥膨胀蛭石等,0=300500kg/m36沥青膨胀珍珠岩和沥青膨胀蛭石等,0=300400kg/m37水泥纤维板5矿棉、岩棉、玻璃棉及其制品(板或毡)3聚苯乙烯泡沫塑料15矿渣和炉渣填料2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26-95421 不同地区采暖居住建筑各部分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不应超过规定的限值。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2.2 照 明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J 133-90221 图书馆建筑照明的照度标准值应符合表221的规定。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JGJ39874.3.3 照度标准不应低于表4.3.3的规定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7.2.2 学校用房工作面或地面的平均照度不应低于表7.2.2的规定,其照度均匀度不应低于0.7。7.2.3 教室黑板应设黑板灯。其垂直照度的平均值不应低于200lx。黑板面上的照度均匀度不应低于0.7。 黑板灯对学生和教师均不得产生直接眩光。 23 隔 声 和 噪 声 限 制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一88311 住宅内卧室、书房与起居室的允许噪声级,应符合表311的规定。 室内允许噪声级表3. 1. 1 房 间 名 称允许噪声级(A声级,dB)一 级二 级三 级卧室、书房(或卧室兼起居室)404550起 居 室4550321 分户墙与楼板的空气声隔声标准,应符合表321的规定。 空气声隔声标准 表321围护结构部位计 权 隔 声 量(dB)一 级二 级三 级分户墙及楼板504540322 楼板的撞击声隔声标准,应符合表322的规定。 撞击声隔声标准 表322楼 板 部 位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压级(dB)一 级二 级三 级分户层间楼板6575注:当确有困难时,可允许三级楼板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压级小于或等于85dB,但在楼板构造上应预留改善的可能条件。 4. 1. 1 学校建筑中各种教学用房及教学辅助用房的允许噪声级,应符合表411的规定。 室内允许噪声级 表411房 间 名 称允许噪声级(A声级,dB)一 级二 级三 级有特殊安静要求的房间40一般教室50无特殊安静要求的房间55注:1、特殊安静要求的房间指语言教室、录音室、阅览室等。一般教室指普通教室、史地教室、合班教室、自然教室、音乐教室、琴房、视听教室、美术教室等。无特殊安静要求的房间指健身房、舞蹈教室;以操作为主的实验室,教师办公及休息室等。2、对于邻近有特别容易分散学生听课注意力的干扰噪声(如演唱)时,表411中的允许噪声级应降低5dB。421不同房间围护结构的空气声隔声标准,应符合表421的规定。 空气声隔声标准 表421围护结构部位计 权 隔 声 量(dB)一 级二 级三 级有特殊安静要求的房间与一般教室间的隔墙与楼板50一般教室与各种产生噪声的活动室间的隔墙与楼板45一般教室与教室之间的隔墙与楼板40注:产生噪声的房间系指音乐教室、舞蹈教室、琴房、健身房以及有产生噪声与振动的机械设备的房间。422不同房间楼板撞击声隔声标准,应符合表422的规定。撞击声隔声标准 表422楼 板 部 位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压级(dB)一 级二 级三 级有特殊安静要求的房间与一般教室之间65一般教室与产生噪声的活动室之间65一般教室与教室之间75注:1当确有困难时,可允许一般教室与教室之间的楼板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压级小于或等于85dB,但在楼板构造上应预留改善的可能条件。2产生噪声的房间系指音乐教室、舞蹈教室、琴房、健身房以及有产生噪声与振动的机械设备的房间。511病房、诊疗室室内允许噪声级,应符合表511的规定。 室内允许噪声级表511房 间 名 称允许噪声级(A声级,dB)一 级二 级三 级病房、医护人员休息室404550门 诊 室5560手 术 室4550听力测听室2530521病房、诊疗室隔墙、楼板的空气声隔声标准,应符合表521的规定。 空气声隔声标准 表521围 护 结 构 部 位计 权 隔 声 量(dB)一 级二 级三 级病房与病房之间454035病房与产生噪声的房间之间5045手术室与病房之间504540手术室与产生噪声的房间之间5045听力测听室围护结构50注:产生噪声的房间系指有噪声或振动设备的房间。522 病房与诊疗室楼板撞击声隔声标准,应符合表522的规定。 撞击声隔声标准 表522楼 板 部 位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压级(dB)一 级二 级三 级病房与病房之间6575病房与手术室之间75听力测听室上部楼板65注:当确有困难时,可允许病房的楼板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压级小于或等于85dB,但在楼板构造上应预留改善的可能条件。611旅馆的允许噪声级,应符合表611的规定。 室内允许噪声级表611房 间 名 称允 许 噪 声 级 (dB)特 级一 级二 级三 级客 房35404555会 议 室404550多用途大厅404550办 公 室455055餐厅、宴会厅505560621 客房围护结构空气声隔声标准,应符合表621的规定。 客房空气声隔声标准 表621围护结构部位计 权 隔 声 量 (dB)特 级一 级二 级 三 级客房与客房间隔墙504540客房与走廊间隔墙(包含门)403530客房的外墙(包含窗)40352520622 客房楼板撞击声隔声标准,应符合表622的规定。 客房撞击声隔声标准表622楼 板 部 位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压级(dB)特 级一 级二 级三 级客房层间楼板556575客房与各种有振动房间之间的楼板5565注:机房在客房上层,而楼板撞击隔声达不到要求时,必须对机械设备采取隔振措施。当确有困难时,可允许客房与客房间楼板三级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压级小于或等于85dB,但在楼板构造上应预留改善的可能条件。建筑在线平台 /3 各类建筑的专门设计 31 公 共 建 筑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JGJ 39一87314严禁将幼儿生活用房设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365楼梯、扶手、栏杆和踏步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楼梯除设成人扶手外,并应在靠墙一侧设幼儿扶手,其高度不应大于060m。二、楼梯栏杆垂直线饰间的净距不应大于011m。当楼梯井净宽度大于020m时,必须采取安全措施。三、楼梯踏步的高度不应大于015m,宽度不应小于026m。四、在严寒、寒冷地区设置的室外安全疏散楼梯,应有防滑措施。366活动室、寝室、音体活动室应设双扇平开门,其宽度不应小于120m。疏散通道中不应使用转门、弹簧门和推拉门。372严寒、寒冷地区主体建筑的主要出人口应设挡风门斗,其双层门中心距离不应小于16m。幼儿经常出入的门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在距地060120m高度内,不应装易碎玻璃。四、不应设置门坎和弹簧门。374阳台、屋顶平台的护栏净高不应小于120m,内侧不应设有支撑。375幼儿经常接触的130m以下的室外墙面不应粗糙,室内墙角、窗台、暖气罩、窗口竖边等棱角部位必须做成小圆角。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 GBJ 99一86211学校校址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三、学校主要教学用房的外墙面与铁路的距离不应小于300m;与机动车流量超过每小时270辆的道路同侧路边的距离不应小于80m,当小于80m时,必须采取有效的隔声措施。五、校区内不得有架空高压输电线穿过。337化学实验室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四、实验室内应设置一个事故急救冲洗水嘴。532教学用房窗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二、教室、实验室靠外廊、单内廊一侧应设窗。但距地面2000mm范围内,窗开启后不应影响教室使用、走廊宽度和通行安全。五、二层以上的教学楼向外开启的窗,应考虑擦玻璃方便与安全措施。635室内楼梯栏杆(或栏板)的高度不应小于900mm。室外楼梯及水平栏杆(或栏板)的高度不应小于1100mm。楼梯不应采用易于攀登的花格栏杆。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 67一89313六层及六层以上办公建筑应设电梯。建筑高度超过75m的办公建筑电梯应分区或分层使用。317走道1. 走道最小净宽不应小于表317的规定。 走道最小净宽 表317走 道 长 度(m)走 道 净 宽 (m)单 面 布 房双 面 布 房4040130150140180注:内筒结构的回廊式走道净宽最小值同单面布房走道。二、走道地面有高差时,当高差不足二级踏步时,不得设置台阶,应设坡道。科学实验建筑设计规范JGJ 9183315基地应避开噪声、振动、电磁干扰和其他污染源,或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对科学实验工作自身产生的上述危害,亦应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防止对周围环境的影响。32. 6使用有放射性、爆炸性、毒害性和污染性物质的独立建筑物或构筑物,在总平面中的位置应符合有关安全、防护、疏散、环境保护等规定。文化馆建筑设计规范JGJ 41-87313文化馆设置儿童、 老年人专用的活动房间时,应布置在当地最佳朝向和出入安全、方便的地方,并分别设有适于儿童和老年人使用的卫生间。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 62一90316 锅炉房、冷却塔等不宜设在客房楼内,如必须设在客房楼内时,应自成一区,并应采取防火、隔声、减震等措施。323 卫生间。四。卫生问不应设在餐厅、厨房、食品贮藏、变配电室等有严格卫生要求或防潮要求用房的直接上层。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 48一88316 营业部分的公用楼梯、坡道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室内楼梯的每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40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 16m,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8m;二、室外台阶的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5m,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30m;3111 设系统空调或采暖的商店营业厅的建筑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四、营业厅与空气处理室之间的隔墙应为防火兼隔音构造,并不得直接开门相通。3.2.10 联营商场内连续排列店铺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二、饮食店的灶台不宜面向公共通道,并应有良好排烟通风设施;四、各店铺的隔墙、吊顶等的饰面材料和构造不得降低商场建筑物的耐火等级规定,并不得任意添加设计规定以外的超载物。333 食品类商店仓储部分尚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根据商品不同保存条件和商品之间存在串味、污染的影响,应分设库房或在库内采取有效隔离措施;二、各种用房地面、墙裙等均应为可冲洗的面层,并严禁采用有毒和起化学反应的涂料。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 64一89202 饮食建筑严禁建于产生有害、有毒物质的工业企业防护地段内;与有碍公共卫生的污染源应保持一定距离,并须符合当地食品卫生监督机构的规定。204 在总平面布置上,应防止厨房(或饮食制作间)的油烟、气味、噪声及废弃物等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327 就餐者专用的洗手设施和厕所应符合下列规定:一、一、二级餐馆及一级饮食店应设洗手间和厕所,三级餐馆应设专用厕所,厕所应男女分设。三级餐馆的餐厅及二级饮食店饮食厅内应设洗手池;一、二级食堂餐厅内应设洗手池和洗碗池;四、厕所应采用水冲式。333 厨房与饮食制作间应按原料处理、主食加工、副食加工、备餐、食具洗存等工艺流程合理布置,严格做到原料与成品分开,生食与熟食分隔加工和存放,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副食粗加工宜分设肉禽、水产的工作台和清洗池,粗加工后的原料送人细加工间避免反流。遗留的废弃物应妥善处理;二、冷荤成品应在单间内进行拼配,在其入口处应设有洗手设施的前室;三、冷食制作间的入口处应设有通过式消毒设施;四、垂直运输的食梯应生、熟分设。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JGJ 38一99314 图书馆宜独立建造。当与其他建筑合建时,必须满足图书馆的使用功能和环境要求,并自成一区,单独设置出入口。418 电梯井道及产生噪声的设备机房,不宜与阅览室毗邻。并应采取消声、隔声及减振措施,减少其对整个馆区的影响。429 书库内工作人员专用楼梯的梯段净宽不应小于080m,坡度不应大于45 ,并应采取防滑措施。455 300座位以上规模的报告厅应与阅览区隔离,独立设置。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JGJ 25一2000 4.2.10 档案库每开间的窗洞面积与外墙面积比不应大于1 : 10,档案库不得采用跨层或跨间的通长窗。5.7.1档案馆的外门及首层外窗均应有可靠的安全防护设施。殡仪馆建筑设计规范JGJ 124一99302设有火化间的殡仪馆宜建在当地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侧,并应有利于排水和空气扩散。532悼念厅的出入口应设方便轮椅通行的坡道。556骨灰寄存用房应有通风换气设施。611殡仪区中的遗体停放、消毒、防腐、整容、解剖和更衣等用房均应进行卫生防护。613消毒室、防腐室、整容室和解剖室应单独为工作人员设自动消毒装置。617火化区内应设置集中处理火化间废弃物的专用设施。625骨灰寄存区中的祭悼场所应设封闭的废弃物堆放装置。6.2.6设封闭的废弃物堆放装置。汽车容运站建筑设计规范JGJ 60一99322汽车进站口、出站口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一、二级汽车站进站口、出站口应分别独立设置,出站口宽度均不应小于4m;2 汽车进站口、出站口与旅客主要出入口应设不小于5m的安全距离,并应有隔离措施;3 汽车进站口、出站口距公园、学校、托幼建筑及人员密集场所的主要出人口距离不应小于20m;4 汽车进站口、出站口应保证驾驶员行车安全视距。港口容运站建筑设计规范JGJ 86一92225客运站的站前广场、站房和客运码头应配套设置。站前广场、站房和客运码头应布置在沿江或沿海城市道路的同一侧。403客、车滚装船码头应设置安全、方便的旅客和车辆上、下船设施。在码头附近,应设置乘船车辆的专用停车场。停车场的停车规模,不应小于同时发船所载车辆数的一倍。514站房应设置保障旅客安全和方便的上下船廊道,且应设置方便残疾人使用的相应设施。563出境和入境用房的布置,必须避免联检前的旅客及行包与联检后的旅客及行包接触混杂。铁路旅客车站建筑设计规范 GB 50226一95514特大型、大型站应设检查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设施。522进站广厅人口处应至少设一处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坡道。614当综合型站房中设有锅炉房、库房、食堂时,应设置运送燃料、货物、垃圾的单独出入口。615站房靠近线路一侧的非铁路房屋应设置安全防护设施。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 100一983214库址内车行道与人行道应严格分离,消防车道必须畅通。328汽车库库址的车辆出入口,距离城市道路的规划红线不应小于75m,并在距出入口边线内2m处作视点的120范围内至边线外75m以上不应有遮挡视线障碍物。416汽车库内坡道严禁将宽的单车道兼作双车道。4213地下汽车库内不应设置修理车位,并不应设有使用易燃、易爆物品的房间或存放的库房。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 49一88222医院出入口不应少于二处,人员出人口不应兼作尸体和废弃物出口。2.2.4 太平间、病理解剖室、焚毁炉应设于医院隐蔽处,并应与主体建筑有适当隔离。尸体运送路线应避免出入院路线交叉。3.1.4 电梯一、四层及四层以上的门诊楼或病房楼应设电梯,且不得少于二台;当病房楼高度超过24m时,应设污物梯。3.1.6 三层及三层以下无电梯的病房楼以及观察室与抢救室不在同一层又无电梯的急诊部,均应设置坡道,其坡度不宜大于1/10,并应有防滑措施。3.1.14 厕所三。厕所应设前室,并应设非手动开关的洗手盆。3411儿科病房五。儿童用房的窗和散热片应有安全防护措施。351 20床以上的一般传染病房,或兼收烈性传染病者,必须单独建造病房,并与周围的建筑保持一定距离。353传染病病房应符合下列条件:一、平面应严格按照清洁区、半清洁区和污染区布置。二、应设单独出入口和入院处理处。三、需分别隔离的病种,应设单独通往室外的专用通道。四、每间病房不得超过4床。两床之间的净距不得小于1 10m。五、完全隔离房应设缓冲前室;盥洗、浴厕应附设于病房之内;并应有单独对外出口。373放射科防护对诊断室、治疗室的墙身、楼地面、门窗、防护屏障、洞口、嵌人体和缝隙等所采用的材料厚度、构造均应按设备要求和防护专门规定有安全可靠的防护措施。382核医学科的实验室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分装、标记和洗涤室,应相互贴邻布置,并应联系便捷。二、计量室不应与高、中活性实验室贴邻。三、高、中活性实验室应设通风柜,通风柜的位置应有利于组织实验室的气流不受扩散污染。38.4核医学科防护三、照相机室应设专用候诊处;其面积应使候诊者相互间保持1m的 距离。3171营养厨房严禁设在有传染病科的病房楼内。3174焚毁炉应有消烟除尘的措施。疗养院建筑设计规范 JGJ 40一87312疗养院建筑超过四层应设置电梯。315疗养院主要建筑物的坡道。出人口、走道应满足使用轮椅者的要求。321疗养院疗养员活动室必须光线充足,朝向和通风良好。3.2 居住建筑住宅设计规范 GB 50096一1999311住宅应按套型设计,每套住宅应设卧室、起居室(厅)、厨房和卫生 间等基本空间。332厨房应有直接采光、自然通风。333厨房应设置洗涤池、案台、炉灶及排油烟机等设施或预留位置。343卫生间不应直接布置在下层住户的卧室、起居室(厅)和厨房的上层。并均应有防水、隔声和便于检修的措施。362卧室、起居室(厅)的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40m,局部净高不应低于210m,且其面积不应大于室内使用面积的13。363利用坡屋顶内空间作卧室、起居室(厅)时,其12 面积的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10m。372阳台栏杆设计应防止儿童攀登,栏杆的垂直杆件间净距不应大于0.11m;放置花盆处必须采取防坠落措施。373低层、多层住宅的阳台栏杆净高不应低于105m,中高层、高层住 宅的阳台栏杆净高不应低于1.10m。391外窗窗台距楼面、地面的净高低于090m时,应有防护设施。412楼梯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 10m。六层及六层以下住宅,一边设有栏杆的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m。4。13楼梯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6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75m。扶手高度不应小于090m。楼梯水平段栏杆长度大于050m时,其扶手高度不应小于105m。楼梯栏杆垂直杆件间净空不应大于0. 11m。415楼梯井净宽大于011m时,必须采取防止儿童攀滑的措施。416七层及以上住宅或住户人口层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16m以上的住宅必须设置电梯。注:1 底层作为商店或其他用房的多层住宅,其住户人口层楼面距该建筑物的室外设计地面高度超过16m时必须设置电梯。2 底层做架空层或贮存空间的多层住宅,其住户人口层楼面距该建筑物的室外设计地面高度超过16m时必须设置电梯。3顶层为两层一套的跃层住宅时,跃层部分不计层数。其顶层住户人口层楼面距该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不超过16m时,可不设电梯。4住宅中间层有直通室外地面的出人口并具有消防通道时,其层数可由中间层起计算。421外廊、内天井及上人屋面等临空处栏杆净高,低层、多层住宅不应低于105m,中高层、高层住宅不应低于110m,栏杆设计应防止儿童攀登,垂直杆件间净空不应大于011m。423住宅的公共出人口位于阳台、外廊及开敞楼梯平台的下部时,应采取设置雨罩等防止物体坠落伤人的安全措施。425设置电梯的住宅公共出入口,当有高差时,应设轮椅坡道和扶手。441住宅不应布置在地下室内。当布置在半地下室时,必须对采光、通风。日照、防潮、排水及安全防护采取措施。451住宅建筑内严禁布置存放和使用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物品的商店、车间和仓库,并不应布置产生噪声、振动和污染环境卫生的商店、车间和娱乐设施。454住宅与附建公共用房的出人口应分开布置。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 36一87325居室不应布置在地下室。353宿舍最高居住层的楼地面距入口层地面的高度大于20m时,应设电梯。3.3老年人建筑3.4 无障碍设计 通道 地面应防滑和不积水,宽度不应小于1.50m 3.5地下室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第四章 勘察和地基基础1 地 基 勘 察 11 一 般 规 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 5002120011.0.3 各项工程建设在设计和施工之前,必须按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勘察应按工程建设各勘察阶段的要求,正确反映工程地质条件,查明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精心勘察,精心分析,提出资料完整、评价正确的勘察报告。14.3.3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应根据任务要求、勘察阶段、工程特点和地质条件等具体情况编写,并应包括下列内容:1 勘察目的、任务要求和依据的技术标准;2 拟建工程概况;3 勘察方法和勘察工作布置;4 场地地形、地貌、地层、地质构造、岩土性质及其均匀性;5 各项岩土性质指标,岩土的强度参数、变形参数、地基承载力的建议值;6 地下水埋藏情况、类型、水位及其变化;7 土和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8 可能影响工程稳定的不良地质作用的描述和对工程危害程度的评价;9 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的评价。12 一般场地和地基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 500212001 4.1.11 详细勘察应按单体建筑物或建筑群提出详细的岩土工程资料和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对建筑地基做出岩土工程评价,并对地基类型、基础形式、地基处理、基坑支护、工程降水和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等提出建议。主要应进行下列工作:1 搜集附有坐标和地形的建筑总平面图,场区的地面整平标高,建筑物的性质、规模、荷载、结构特点、基础形式、埋置深度、地基允许变形等资料;2 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议;3 查明建筑范围内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4 对需进行沉降计算的建筑物,提供地基变形计算参数,预测建筑物的变形特征;5 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6 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其变化幅度;7 在季节性冻土地区,提供场地土的标准冻结深度;8 判定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4.1.17 详细勘察的单栋高层建筑勘探点的布置,应满足对地基均匀性评价的要求,且不应少于4 个,对密集的高层建筑群,勘探点可适当减少,但每栋建筑物至少应有1 个控制性勘探点。4.1.18 详细勘察的勘探深度自基础底面算起,应符合下列规定:1 勘探孔深度应能控制地基主要受力层,当基础底面宽度不大于5m 时,勘探孔的深度对条形基础不应小于基础底面宽度的3 倍,对单独柱基不应小于1.5 倍,且不应小于5m;2 对高层建筑和需作变形计算的地基,控制性勘探孔的深度应超过地基变形计算深度;高层建筑的一般性勘探孔应达到基底下0.51.0倍的基础宽度,并深入稳定分布的地层;3 对仅有地下室的建筑或高层建筑的裙房,当不能满足抗浮设计要求,需设置抗浮桩或锚杆时,勘探孔深度应满足抗拔承载力评价的要求;4 当有大面积地面堆载或软弱下卧层时,应适当加深控制性勘探孔的深度;5 在上述规定深度内当遇基岩或厚层碎石土等稳定地层时,勘探孔深度应根据情况进行调整。4.1.20 详细勘察采取土试样和进行原位测试应符合下列要求:1 采取土试样和进行原位测试的勘探点数量,应根据地层结构、地基土的均匀性和设计要求确定,对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物每栋不应少于3 个;2 每个场地每一主要土层的原状土试样或原位测试数据不应少于6 件(组);3 在地基主要受力层内,对厚度大于0.5m 的夹层或透镜体,应采取土试样或进行原位测试;4 当土层性质不均匀时,应增加取土数量或原位测试工作量。4.8.5 当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在基坑开挖过程中需要对地下水进行治理(降水或隔渗)时,应进行专门的水文地质勘察。4.9.1 桩基岩土工程勘察应包括下列内容;1 查明场地各层岩土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和变化规律;2 当采用基岩作为桩的持力层时,应查明基岩的岩性、构造、岩面变化、风化程度,确定其坚硬程度、完整程度和基本质量等级,判定有无洞穴、临空面、破碎岩体或软弱岩层;3 查明水文地质条件,评价地下水对桩基设计和施工的影响,判定水质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4 查明不良地质作用,可液化土层和特殊性岩土的分布及其对桩基的危害程度,并提出防治措施的建议;5 评价成桩可能性,论证桩的施工条件及其对环境的影响。7.2.2 地下水位的量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 遇地下水时应量测水位;2 稳定水位应在初见水位后经一定的稳定时间后量测;3 对多层含水层的水位量测,应采取止水措施,将被测含水层与其他含水层隔开。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10.1.1 基槽(坑)开挖后,应进行基槽检验。基槽检验可用触探或其他方法,当发现与勘察报告和设计文件不一致,或遇到异常情况时,应结合地质长件提出处理意见.13 特殊场地和地基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 500212001 5.1.1 拟建工程场地或其附近存在对工程安全有影响的岩溶时,应进行岩溶勘察。5.2.1 拟建工程场地或其附近存在对工程安全有影响的滑坡或有滑坡可能时,应进行专门的滑坡勘察。5.3.1 拟建工程场地或其附近存在对工程安全有影响的危岩或崩塌时,应进行危岩和崩塌勘察。5.4.1 拟建工程场地或其附近有发生泥石流的条件并对工程安全有影响时,应进行专门的泥石流勘察。5.7.2 在抗震设防烈度等于或大于6度的地区进行勘察时,应划分场地类别,划分对抗震有利、不利或危险的地段。5.7.8 地震液化的进一步判别应在地面以下15m的范围内进行;对于桩基和基础埋深大于5m的天然地基,判别深度应加深至20m。对判别液化而布置的勘探点不应少于3个,勘探孔深度应大于液化判别深度。5.7.10 凡判别为可液化的土层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规定确定其液化指数和液化等级。勘察报告除应阐明可液化的土层、各孔的液化指数外,尚应根据各孔液化指数综合确定场地液化等级。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112872.3.1进行膨胀土场地地评价,应查明建筑场地内膨胀土的分布及地形地貌条件,根据工程地质特征及土地自由膨胀率等指标综合评价。必要时,尚应进行土地的矿物成份鉴定及基他试验。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J25902 地 基 设 计 21 一 般 规 定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一20023.0.2 根据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及长期荷载作用下地基变形对上部结构的影响程度,地基基础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所有建筑物的地基计算均应满足承载力计算的有关规定;2.设计等级为甲级,乙级的建筑物,均应按地基变形设计;3.表3.0.2所列范围内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建筑物可不作变形验算,如有下列情况时,仍应作变形验算;1)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小于130kPa,且体型复杂的建筑;2)在基础上及其附近有地面堆载或相邻基础荷载差异较大,可能引起地基产生过大的不均匀沉降时;3)软弱地基上的建筑物存在偏心荷载时;4)相邻建筑距离过近,可能发生倾斜;5)地基内有厚度较大或厚薄不均的填土,其自重固结未完成时。4.对经常受水平荷载作用的高层建筑、高耸结构和挡土墙等,以及建造在斜坡上或边坡附近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尚应验算其稳定性。5.基坑工程应进行稳定验算;6.当地下水埋藏较浅,建筑地下室或地下构筑物存在上浮问题时,尚应进行抗浮验算.注:1.地基主要受力层系指条形基础底面下深度为3b(b为基础底面宽度),独立基础下为1.5b,且厚度均不小于5m的范围(二层以下一般的民用建筑除外);2.地基主要受力层中如有承载力标准值小于130kPa的土层时,表中砌体承重结构的设计,应符合本规范第七章的有关要求;3.表中砌体承重结构和框架结构均指民用建筑,对于工业建筑可按厂房高度、荷载情况折合成与其相当的民用建筑层数;4.表中吊车额定起重量、烟囱高度和水塔容积的数值系指最大值。3.0.4 地基基础设计时,所采用的荷载效应最不利组合与相应的抗力限值应按下列规定:1.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及埋深或按单桩承载力确定桩数时,传至基础或承台底面上的荷载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下荷载效应标准组合。相应的抗力应采用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或单桩承载力特征值。2.计算地基变形时,传至基础底面上的荷载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不应计入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相应的限值应为地基变形允许值。3.计算挡土墙的土压力、地基或斜坡稳定及滑坡推力时,荷载效应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但其分项系数均为1.0.4.在确定基础或桩台高度,支挡结构截面,计算基础或支挡结构内力,确定配筋和验算材料强度时,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效应组合和相应的基底反力,应按承载能力级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采用相应的分项系数.当需要验算基础裂缝宽度时,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效应标准组合.5.基础设计安全等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结构重要性系数应按有关规范的规定采用,但结构重要性系数0不应小于.3 高层建筑筏形和箱形基础的埋置深度应满足地基承载力,变形和稳定性要求.位于岩石地基上的高层建筑,其基础埋深应满足抗滑要求.5.3.1 建筑物的地基变形计算值,不应大于地基变形允许值。5.3.4 建筑物的地基变形允许值,可按表5.3.4规定采用。对表中未包括的建筑物,其地基变形允许值应根据上部结构对地基变形的适应能力和使用上的要求确定。5.3.10 在同一整体大面积基础上建有多栋高层的低层建筑,应该按照上部结构、基础与地基的共同作用进行变形计算.10.2.9 下列建筑应在施工期间及使用期间进行变形观测:1.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物;2.复合地基或软弱地基上的设等级为乙级的建筑物;3.加层,扩建建筑物;4.受邻近深基坑开挖施工影响或受场地地下水等环境因素变化影响的建筑物;5.需要积累建筑经验或进行设计反分析的工程.22 山 区 地 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一20026.1.1 山区(包括丘陵地带)地基的设计,应考虑下列因素:1.建设场区内,在自然条件下,有无滑坡现象,有无断层破碎带;2.施工过程中,因挖方、填方、堆载和卸载等对山坡稳定性的影响;3.建筑地基的不均匀性;4.岩溶、土洞的发育程度;5.出现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的可能性;6.地面水、地下水对建筑地基和建设场区的影响。6.3.1 压实填土包括分层压实和分层夯实的填土.当利用压实填土作为建筑工程的地基持力层时,在平整场地前,应根据结构类型,填料性能和现场条件等,对拟压实的填土提出质量要求.未经检验查明以及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压实填土,均不得作为建筑工程的地基持力层.6.4.1 在建设场区内,由于施工或其他因素的影响有可能形成滑坡的地段,必须采取可靠的预防措施,防止产生滑坡。对具有发展趋势并威胁建筑物安全使用的滑坡,应及早整治,防止滑坡继续发展。23 特 殊 性 土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J25一90 312 建筑工程的设计措施,可分为以下三种:一、地基处理措施:消除地基的全部或部分湿陷量,或采用基础、桩基础穿透全部湿陷性土层。二、防水措施:1基本防水措施:在建筑物布置、场地排水、屋面排水、地面防水、散水、排水沟、管道敷设、管道材料和接口等方面,应采取措施防止雨水或生产、生活用水的渗漏。2检漏防水措施:在基本防水措施的基础上,对防护范围内的地下管道,应增设检漏管沟和检漏井。3严格防水措施:在检漏防水措施的基础上,应提高防水地面、排水沟、检漏管沟和检漏井等设施的材料标准,如增设卷材防水层、采用钢筋混凝土排水沟等。三、结构措施:减小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或使结构适应地基的变形。341当地基不处理或仅消除地基的部分湿陷量时,结构设计应根据地基湿陷等级或地基处理后的剩余湿陷量、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倾斜和构件脱离支座等不利情况,采取下列结构措施:一、选择适宜的结构体系和基础型式。二、加强结构的整体性与空间刚度。三、预留适应沉降的净空。361地基计算应包括承载力、湿陷变形、压缩变形和稳定性计算。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11287331场址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具有排水畅通或易于进行排水处理的地形条件;二、避开地裂、冲沟发育和可能发生浅层滑坡等地段;三、坡度小于14并有可能采用分级低挡土墙治理的地段;四、地形条件比较简单,土质比较均匀、胀缩性较弱的地段;五、尽量避开地下溶沟、溶槽发育、地下水变化剧烈的地段。4 边坡、基 坑 支 护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9.1.3 基坑开挖与支护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1.支护体系的方案技术经济比较和选型;2.支护结构的强度,稳定和变形计算;3.基坑内外土体的稳定性验算;4.基坑降水或止水帷幕设计以及围护墙的抗渗设计;5.基坑开挖与地下水变化引起的基坑内外土体的变形及其对基础桩,邻近建筑物和周边环境的影响;6.基坑开挖施工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