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脂血症的防治 国医堂 * 孙秋凌 血脂是什么 血脂是血中所含 脂质 的总称,其中主要包括 胆固醇 和甘油三酯 。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都是不溶于水的,它们必须被能溶于水的磷脂和蛋白质包裹才能存在于血液中,并在血中循环运输 。 胆固醇、甘油三酯、磷脂和蛋白质 组合在一起,形成溶于水的复合物,叫脂蛋白。脂蛋白中所含蛋白的种类和数目、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多少决定其重量。 血液中的脂蛋白也有不同: 粒小的部份为 高密度脂蛋白。 粒稍大的一部份称为 低密度脂蛋白。 血脂是有害的物质吗? 一定范围内的血脂非但无害,而是人体所必需的基本物质。血脂在维持人体生理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甘油三酯主要参与人体能量代谢,可以释放大量的能量供机体活动,过多的能量可通过甘油三酯的形式储存起来。 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对于稳定细胞膜的正常功能起关键作用。 胆固醇是合成某些激素、维生素 常情况下,脂类在体内的吸收、消耗和转化维持相对平衡,所以人体血脂含量基本保持稳定。 血脂升高可能引发心脑血管疾病,过低的甘油三酯和胆固醇见于一些慢性消耗性疾病的晚期。 不要谈“血脂”而色变。若已发现高血脂,要认真对待,咨询医生、合理治疗,并做到定期复查。 检查血脂 的 注意事项 20岁以上每五年检查一次血脂。 40岁以上应每一年检查一次血脂。 有心脏病家族史、体型肥胖、长期吃糖过多、嗜烟、酗酒、习惯静坐、生活无规律、情绪易激动、精神常处于紧张状态者以及已经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脑梗死和已患有高脂血症的病人,或者皮肤有黄色瘤的朋友,更应定期检查血脂。 在进行血脂检查前应注意下列几点: 检测空腹血脂,一定要抽取空腹 12小时以上的静脉血。 采血前应维持原来规则的饮食,并保持体重恒定。 在生理和病理状态比较稳定的情况下进行化验。 4 6周内应无急性病发作。 检查时不要服用某些药物。避孕药、某些降血压药物等可影响血脂水平,导致检验的误差。 血脂化验 血脂升高通过血脂化验可以知道 (1)总胆固醇的英文缩写 , 代表血中所有的胆固醇。 (2)甘油三酯英文的缩写 ,代表血中所有甘油三酯的含量。 (3)低密度脂蛋白 密度脂蛋白是含有多种成分的复合体 , 医学上要测定其所有成分的含量比较困难 , 故使用他所含的胆固醇成分作为代表,来反映血中低密度脂蛋白的浓度。低密度脂蛋白中含有较高的胆固醇,因此是一项目前最受重视的血脂指标。 (4)高密度脂蛋白 映血中高密度脂蛋白的浓度。高密度脂蛋白是一项比较特殊的指标,它升高是一件好事,而过低则会增加心血管病的危险性。 总胆固醇( ”,是不溶于水的物质,实际上血液中没有单独存在的胆固醇,胆固醇都必须与一种叫做载脂蛋白的蛋白质和磷脂相结合后,才能在血液中自由流动。胆固醇与载脂蛋白和磷脂结合后生成各种脂蛋白。所谓的 总胆固醇( 就是各种脂蛋白含有的胆固醇的总和。 内也可自己合成胆固醇。正常情况下,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合成以及代谢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但当体内胆固醇超过机体的需要后,血液中多余的胆固醇就会逐渐沉积在动脉血管壁内,使动脉壁表面粗糙、增厚,变硬以后并有血栓形成,终致血管腔狭窄,最后导致冠心病和中风。 甘油三酯( 甘油三酯( 与胆固醇一样,存在于各种脂蛋白中。血甘油三酯则是所有脂蛋白中的甘油三酯总和。 血中颗粒大而密度低的脂蛋白含甘油三酯的量多。当血甘油三酯特别高(颗粒大、密度低的脂蛋白过多)时,血液会呈乳白色,这种血静置一段时间后,表面形成厚厚一层奶油样物质,便是化验单上的所谓的 “脂血 ” 。 甘油三酯 的功能与胆固醇截然不同,甘油三酯是人体主要的能量储存库。尽管甘油三酯有诸多生理功能,但过多的甘油三酯会导致脂肪细胞功能改变和血液粘稠度增加,并增加患冠心病的危险性, 低密度脂蛋白 ( 所谓 低密度脂蛋白( 是利用超速离心技术能分离出的一种血液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是由多种物质组成,如胆固醇、甘油三酯、磷脂和蛋白质等。 利用超速离心技术分离出血中的低密度脂蛋白,再测其中的胆固醇,即为低密度脂蛋白 这是最准确的测定 种方法所需仪器非常昂贵,且需花费很长的时间,所以不适合在临床上使用。目前医学上可通过沉淀方法直接测定 可以采用公式计算出 定出的 时血液的胆固醇主要是位于 血总胆固醇( 60以上。所以, 由于 使血中 液的外观也不会有明显改变。体内多余的 引起严重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高密度脂蛋白 ( 所谓高密度脂蛋白( 也是通过超速离心方法分离出来的一种血液脂蛋白。 粒最小的脂蛋白。 胆固醇、甘油三酯、磷脂和蛋白质等。利用超速离心技术分离出血中的高密度脂蛋白,然后,再测定其中的胆固醇,即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这是最为准确的测定 过 , 目前医学上常采用比较简便的免疫化学沉淀方法,直接测定 代表了血液中 多的科学研究证明, 有明确的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可以将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壁内的胆固醇“吸出” ,并运输到肝脏进行代谢清除。因此, 动脉粥样硬化性脂蛋白”的美称。 血中的脂蛋白也有有好坏之分。前面提到低密度脂蛋白 (是从肝脏携带胆固醇到周围血管,特别是到心脏上的血管(医学上称冠状动脉),可造成过多的胆固醇在血管壁上存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现已证实 , 高是引起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所以我们称 相反,高密度脂蛋白( 将血管壁多余的胆固醇运送回肝脏进行排除,从而保护血管免受侵害。所以, 果你吃下太多的脂肪时,体内的 么过多的胆固醇就会粘在血管壁上,长期作用就会引起动脉粥状硬化。这时 免血管阻塞,从而防止心脑血管病。 因此在调脂治疗过程中,我们不但要采取措施降低坏的脂蛋白( 其胆固醇 (而且还要想法升高好的脂蛋白( 其胆固醇 ( 血脂的来源 血脂的来源不外乎两条途径,一是来源于我们吃进的食物,二是来源于我们体内的合成。 我们每天摄入的食物中,主要含淀粉和脂肪。中国人以淀粉(如大米、玉米等)为主食,所以甘油三酯的主要来源应该是淀粉。此外,猪肥肉、动物油脂、烤鸭、各种煎炸食品、奶油糕点均含有大量的饱和脂肪酸。 肝脏和小肠是合成甘油三酯的主要场所,肝脏的合成能力最强,但不储存甘油三酯,合成后即释放入血,脂肪组织如皮下脂肪及肌肉之间的脂肪等也是合成甘油三酯的重要部位。 饮食是影响血胆固醇水平的最重要因素。人们早已知道,只有动物食品才含有胆固醇,植物食品是不含胆固醇的。 含胆固醇高的食品多种多样,蛋黄中含有丰富的胆固醇,所以不能多吃。专家建议高脂血症患者每周吃蛋不宜超过 4个。有人认为肝脏可”补血明目”,而它却是胆固醇含量多的食品;肾脏(腰子)也富含胆固醇,高脂血症患者最好少吃或不吃动物内脏,特别是肝脏。 人体内大部分的胆固醇靠自身合成。肝脏是胆固醇的主要合成部位,胆固醇合成的原料像甘油三酯一样,主要来自于糖的分解,其次来源于食物脂肪和体内脂肪的分解。所以,即使食物中没有胆固醇,体内仍能自行合成而不致缺乏胆固醇。 食物的影响不容忽视,所以,医学上倡导低糖低脂饮食。 人体内的血脂出路 甘油三酯 大部分储存于腹部、皮下和肌肉间的脂肪组织中,因此表现为“大腹便便”或“将军肚”;饥饿时甘油三酯从脂肪组织中动员出来,产生人体活动需要的能量,以满足生命活动和体育运动(打球、跑步等)的需要,所以这就是专家倡导的控制饮食和适当运动可减轻体重的原因。 胆固醇 遍布全身各处,是所有组织、器官的细胞组成成分。正常情况下,过多的胆固醇可经肝脏代谢,并以胆汁酸的形式排至肠道,最终排出体外。 过多的胆固醇 会沉积在动脉壁,形成一种医学上所称的粥样斑块(因为肉眼所见这种块状物内部形状类似小米粥而得名),堵塞血管使血流不畅,甚至闭塞,形成多种多样的疾病,如堵塞心脏的血管可产生心绞痛与心肌梗死;阻塞脑血管可导致中风和痴呆;阻塞四肢血管引起四肢疼痛,尤其是下肢的跛行等等。 不验血能看出血脂异常吗 血脂不正常一般从外表是看不出来的,但是,有些征象还是可能提供某些诊断线索,它们包括: 脚后跟、手背、臀部及肘、膝、指关节等处,有的可表现为手掌部的黄色或橘黄色线条状条纹。如出现上述表现,多提示有家族遗传性的高脂血症,往往高脂血症比较严重,应予高度重视。 在 40岁以下的人中,眼睛上出现了“老年环”,表现为黑眼珠周围出现一圈白色的环状改变,往往提示有家族遗传性高胆固醇血症的可能。 家族中尤其是直系亲属中,有较早(男性 45岁以前、女性 55岁以前)患冠心病特别是心肌梗死的病人时,可能有家族遗传性的血脂异常,也应注意对其他家庭成员的血脂进行检查。 高脂血症诊断标准 判断是否有高脂血症应有二次不同日的血脂化验记录 美国 2001年所制定的高脂血症诊断标准 ,每升血中的总胆固醇( 过 )为高胆固醇血症,每升血中的甘油三酯( 过 )为高甘油三酯血症。 我国于 1997年制定的诊断标准 ,每升血中的总胆固醇( 过 )为胆固醇水平升高,每升血中的甘油三酯( 过 )为甘油三酯水平升高。由于这个标准更适合我国国情,所以已在国内普遍采用。然而,国内、外医学专家都普遍认为,每个人的理想血胆固醇水平应小于 升(即)。 此外,还规定每升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于 1毫摩尔(即1)也属不正常现象。 血脂异常的常见原因 高脂血症是一种由多因素所引起的疾病,是环境因素与遗传基因异常相互作用的结果。 ( 1)高胆固醇与高饱和脂肪酸的摄入。例如有些人喜欢吃肥肉和动物内脏,有的喜欢用猪油或其它动物油炒菜吃。时间长了,血脂就悄悄地升了上去。 ( 2)从饮食中摄影取过多的热量,引起肥胖或超重,是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脏病常见的危险因素之一。 ( 3)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静坐、酗酒、吸烟、精神紧张或焦虑等,都能引起血脂升高。但我们可以通过控制饮食和体重、运动、戒烟等自我调节方式来消除以上有害环境因素。 血脂异常的危害 血脂异常与冠心病 血脂异常是冠心病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 L(23冠心病发病的相对危险增加 34%。因此在东方人群中防治高脂血症是预防冠心病的重要措施之一。许多大规模临床试验均已证实,对冠心病患者给予降脂治疗,可以降低心脏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血脂异常与脑卒中 血脂异常是中风的一个主要危险因素。特别是缺血性卒中与胆固醇升高的关系更密切。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性也明显随血浆甘油三脂浓度的升高而增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血脂水平较 20年以前有了明显的增长,这是导致脑卒中类型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过去缺血性卒中占到所有卒中的 60%,现在上升到 80%左右)。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高则有助于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 血脂异常与高血压 血脂升高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弹性下降,处于僵硬的收缩状态。所以,血脂高的病人常伴有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压是姊妹病。 血脂异常与糖尿病 血脂高的病人常合并糖尿病,部分病人在诊断糖尿病前已存在血脂升高,糖尿病也可引起血脂升高。当高血脂与糖尿病同时存在时,常难以分清谁是因谁是果。所以,近来有人将糖尿病称为糖脂病。 血脂异常的其他危害 甘油三酯高可引发胰腺炎。急性胰腺炎是严重的消化道疾病,重者可引起胰腺坏死导致病人迅速死亡。血脂异常还与脂肪肝、走路跛行、血粘稠度增高有关。 血脂异常的防治 非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 一、饮食调节 对于血脂异常的病人,饮食调节目的是保持合适体重,降低过高的血脂,兼顾其他不健康的饮食结构。同时需要保持患者在其性别、年龄及劳动强度的具体情况下有一个营养平衡的健康膳食。 总的来说,高血脂病人的饮食应注意“一个平衡” 和“五个原则”。 1、 一个平衡 :平衡膳食指膳食中所含的营养素种类齐全,比例恰当;膳食中所供给的营养素与机体的需要保持平衡,从而保持人体健康。 2、 五个原则 低能量、低胆固醇、低脂肪、低糖、高纤维饮食 。 低能量。控制饮食的量,旨在达到和维持理想体重。 低胆固醇。每日总摄取量应低于 300亳克。少食或不食动物内脏和蛋黄等。 低脂肪。少吃富含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包括动物性食品(肥肉、奶油、猪油、牛油、猪肠、牛腩、肉类外皮及全脂奶)和部分植物性食品(椰子油、椰子、棕榈油)。 低糖。食糖过多可导致肥胖,引发血脂异常。对于血脂异常患者,应该适当控制糖类摄入,相应减少主食量。 高纤维的食物。如各类水果、豆类、燕麦片(粗加工的更好)、洋葱、木耳、海带、紫菜、菇类、瓜类、荚豆类及蔬菜茎部。 二、其他非药物治疗措施 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对防治血脂异常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规律的锻炼能够减少身体内的脂肪、升高 低 G。戒烟、限酒、适当的饮茶、摄入足够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有利于降低血脂。另外,正确认识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压力,减轻心理负担对血脂调节也有重要意义。 药物治疗 血脂异常的人,除了减少饮食中胆固醇摄入、增加运动等非药物治疗以外,很多人还需要服用降脂药物。 目前用于血脂异常治疗的药物主要有他汀类、贝特类、烟酸及其衍生物、胆酸隔置剂、鱼油制剂。其中他汀类最常用。 合理地服用降脂药物 在进行药物治疗前首先应该明确诊断,判断血脂水平及血脂异常类型,药物的选择要根据血脂异常的临床分类,同时还应特别注意下列几点: ( 1 )服用降脂药物的同时,绝不能忽略饮食和参加体力活动; ( 2)应从常规降脂药物剂量开始,根据血脂的变化,增加或减少降脂药物的剂量。 ( 3)选择服用降脂药物的时间,如他汀类药物多提倡在晚上服用(可使降脂的疗效更好些)。 ( 4) 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一旦怀疑发生了与降脂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就应及时到医院咨询医生。 ( 5)为了达到最佳的临床疗效,降脂药物应长期坚持服用。 饮茶对血脂的影响 饮茶能降低人体血液中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同时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加速脂肪和胆固醇的代谢。 在我国古代文献中就有茶可“解油腻”、“去人脂”的记载。国外科学家曾用乌龙茶做了个实验:每天饮 7杯乌龙茶,连续 6个星期后,饮用乌龙茶的人血浆中甘油三酯水平有明显下降,说明乌龙茶具有调节血脂的功效。 我国的科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思想精神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福建法院招聘聘用制书记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预防接种培训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建筑“钢筋工”岗位职业技能资格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
- 医技人员三基考试试题(附答案)
- 医院消毒试题(附答案)
- 北京汽修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施工员之装修施工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4年四川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
- 标本制作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至2030年中国酒店布草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 (2025年标准)供暖采暖协议书
- 2025年应急管理普法知识竞赛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2025至2030中国非标自动化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小学生爱粮节粮科普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
- 2025驾驶员安全教育培训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广西公需真题卷及答案
- 2025-2026(一)秋季第一学期德育活动安排表
- 图解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领域数据安全管理办法》
- 2023年烟台蓝天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商场开荒保洁计划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