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都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7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三新突破年”的各项工作部署,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统筹推进“三个集中”和“三大工程”为核心,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企业培育和项目推进为抓手,坚持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经济社会呈现出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势头。一、综合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经初步核定,200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24.4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35.5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504.0亿元,增长18.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584.9亿元,增长13.6%。一、二、三产业比例关系为7.1:45.2:47.7。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26527元(按2007年平均汇率折算为3634美元),增长13.7%。民营经济发展势头迅猛。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691.9亿元,增长21.2%,占GDP的比重为50.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6.7%,拉动GDP增长10.2个百分点。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取得新进展。年末全市从业人员达687.1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6.99万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达360.17万人,增加50.08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4.5万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6.6万人,“4050”等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2.7万人。失地农民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新增11.0万人。农村劳动力劳务输出人数达158.1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7%。市场物价上涨较快。受食品类价格大幅上涨影响,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5.2%。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2.4%,衣着类上涨1.1%,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2.7%,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1.7%,交通与通讯下降1.7%。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4.2%。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2.6%。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6.5%。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5.4%。企业家对经济增长保持较强信心。2007年4季度全市企业综合生产经营景气指数、企业家信心指数分别为143.99点和143.93点,两大指数均达到近年最好水平。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物价上涨过快,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结构性、体制性矛盾依然比较突出。二、农业农业经济平稳发展。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402.09亿元,比上年增长5.8%,其中种植业185.94亿元,所占比重由上年的48.6%下降为46.2%;牧业实现产值193.73亿元,所占比重由上年的45.4%上升为48.2%。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80.93万公顷,减少0.7万公顷,其中粮食播种面积46.3万公顷,减少0.44万公顷。粮食总产量274.76万吨,增长3.6%;油料总产量21.65万吨,下降2.0%;肉类总产量123.29万吨,增长6.9%。完成造林面积6311公顷,其中退耕还林面积39公顷。农业产业化步伐进一步加快。全市有年产值或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的市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205个,比上年增加24个,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户135.2万户,带动面达65.0%。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全年农村用电量达29.4亿千瓦时,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255.55万千瓦,增长3.3%,农用大中型拖拉机9506台,小型拖拉机26014台,农用载重汽车5548辆。三、工业和建筑业工业经济稳定增长。全市工业实现增加值1173.4亿元,比上年增长22.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上年的47.6%提高到49.0%,带动经济增长7.5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980.5亿元,增长26.3%。工业企业产品产销率达96.8%。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轻工业完成增加值370.7亿元,增长22.6%;重工业完成增加值609.8亿元,增长28.7%;重工业发展快于轻工业6.1个百分点。从产业看,全市电子通讯产品制造业、医药工业、食品饮料及烟草业、机械工业、石油化学工业和建材冶金工业六大重点行业完成增加值763.8亿元,增长25.5%,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77.9%,其中电子通讯产品制造业、建材冶金工业和机械工业增长较快,增速分别为36.1%、29.7%和26.4%。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151.4亿元,增长54.4%;完成新产品产值578.9亿元,增长47.0%。从经济类型看,股份制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601.2亿元,增长29.9%;“三资”企业完成增加值166.5亿元,增长28.1%;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255.1亿元,增长14.7%。民营工业企业发展较好,完成工业增加值671.9亿元,增长32.6%;主营业务收入完成2018.9亿元,增长47.8%,利润增长62.4%。工业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为209.9%,比上年提高29.0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为60.4%,总资产贡献率为13.9%。全年实现利润178.9亿元,增长65.1%;实现利税308.6亿元,增长45.7%。企业亏损面为19.5%,比上年下降1.6个百分点。建筑业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30.6亿元,比上年增长8.0%。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1040.6亿元,竣工产值467.8亿元。建筑企业施工面积达10283.3万平方米,竣工面积达3333.2万平方米。四、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394.7亿元,比上年增长26.1%。民间投资完成1461.5亿元,增长39.2%。全年新增固定资产696.4亿元。分产业看,一产业完成投资30.4亿元,增长23.5%;二产业完成投资763.9亿元,增长43.9%,其中工业投资746.5亿元,增长43.2%,快于总投资17.1个百分点,占总投资的比重由上年的27.5%提高到31.1%;三产业完成投资1600.4亿元,增长19.1%。分行业看,制造业投资增长较快,完成投资682.0亿元,增长43.3%;电力煤气及水生产供应业投资54.1亿元,增长12.6%;水利环境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443.1亿元,增长6.3%。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教育业和交通运输仓储邮政通信业投资分别下降1.0%、3.6%和22.8%。全年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施工项目4346个,比上年增加392个;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4292.5亿元,增加607.3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2266个,计划总投资达848.5亿元。全年完成新建项目投资1029.5亿元,增长33.0%;改建项目投资139.9亿元,增长0.6%;扩建项目投资185.6亿元,下降19.2%。成铁枢纽北编组站已竣工投入使用;成都成芯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形成1.3万片芯片的产能规模;成都华融化工有限公司经过PVC生产线改造达到年产8万吨PVC树脂规模。房地产开发投资继续保持高增长。全市完成房地产投资909.9亿元,增长47.0%。房地产销售稳定增长,全年含预售在内的商品房销售面积达2243.3万平方米,增长46.3%,其中住宅销售面积达2101.7万平方米;实现商品房销售额957.1亿元,增长73.8%,其中住宅销售额达880.6亿元。五、国内贸易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57.2亿元,比上年增长17.5%。从行业看,批发业163.7亿元,增长16.8%;零售业938.2亿元,增长17.3%;住宿和餐饮业250.3亿元,增长19.5%。从地域看,市的零售额942.9亿元,增长20.1%;县的零售额88.7亿元,增长15.0%;县以下零售额325.6亿元,增长11.1%。从经济类型看,非国有经济增长较快,外商及港澳台经济增长23.5%,股份制及其他经济增长20.5%,私营个体经济增长21.3%。截至年末,年成交额上亿元的商品交易市场有28个,成交额372.4亿元。其中上10亿元的市场有12个。六、对内对外开放进出口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95.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6.9%。其中出口总额57.1亿美元,增长37.9%;进口总额38.1亿美元,增长35.3%。出口商品技术含量不断提高。一般贸易出口额达42.43亿美元,同比增长21.0%;机电产品出口额达26.15亿美元,同比增长68.1%;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11.86亿美元,增长1.21倍。与主要贸易伙伴国和地区的贸易往来密切,其中对美国出口额6.93亿美元,增长5.6%;对日本出口额2.26亿美元,增长7.1%;对香港出口额11.15亿美元,增长91.8%。利用外资增势强劲。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1.4亿美元,增长50.0%。引资项目平均合同外商直接投资额达到937.5万美元。全市协议外资1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有116个,增加38个。利用内资发展势头良好。全年实际到位国内市外资金1196.7亿元,比上年增长64.0%。按行业分,工业项目实际到位市外资金571亿元,占到位资金总额的47.7%;房地产项目291亿元,同比增长85.4%,占到位资金总额的24.3%;服务业项目316亿元,占到位资金总额的26.4%。按地域分,来自国内省外的资金832亿元,增长66.7%;来自省内市外的资金364亿元,增长59.0%。七、交通、邮电和旅游交通设施建设继续完善。年末公路里程达201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37公里;全年新改建公路2010公里。年末全市拥有汽车84万辆,增长20.6%,其中私人拥有68.1万辆,增长22.6%。客货运输继续增长。全年营运性旅客周转量753.1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1.3%。其中铁路382.1亿人公里,增长7.6%;公路122.9亿人公里,增长7.6%;民航248.1亿人公里,增长19.6%。全年营运性货物周转量1325.9亿吨公里,增长10.2%。其中铁路运输1255.3亿吨公里,增长9.7%;公路运输65.4亿吨公里,增长18.4%;民航运输5.2亿吨公里,增长21.6%。邮电通信业稳定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15.3亿元,比上年增长12.7%。年末全市电话交换机总容量760.43万门,增长0.9%;全市电话用户418.9万户,下降4.6%,其中小灵通用户119.1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163.4万户,年内净增174.6万户。旅游产业发展迅速。全年接待国内游客4253.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2%;国内旅游收入395.4亿元,增长22.0%。全年组织出境旅游人数14.0万人次,同比增长145.8%。全年接待入境旅游者78.6万人次,增长35.5%;旅游外汇收入2.6亿美元,增长31.0%。旅游接待设施进一步改善,年末全市三星级以上饭店98家,增加9家。旅行社258家,其中国际旅行社达39家。八、金融、证券和保险金融平稳运行。年末全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39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1.4%,其中企业存款2452亿元,增长33.2%;储蓄存款2466亿元,增长7.2%。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119亿元,增长23.8%。个人消费贷款余额874亿元,增长60.1%,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794亿元,增长64.6%。全年金融机构现金净回笼175亿元。证券市场稳步发展。年末有证券营业部80个,证券从业人员达2764人。证券投资者164万人,增加35万人;全年证券交易额达22705.3亿元,增长3.8倍。保险业务增长较快。年末全市有保险公司36家,比上年末增加5家。全年保费收入137.5亿元,比上年增长39.3%。其中,财产类保险公司保费收入42.0亿元,增长40.6%;人身类保险公司保费收入95.6亿元,增长38.7%。各类保险赔偿与给付支出35.3亿元,增长62.0%。其中,财产类保险公司赔偿与给付支出18.3亿元,增长32.8%;人身类保险公司赔偿与给付支出17.0亿元,增长1.1倍。九、科学技术和教育科技事业持续发展。全年组织实施科技计划项目1607项,年内新上科技项目556项,其中国家级86项,省级146项。全年科技项目投入资金26.72亿元,获市及市以上科技成果奖326项,完成科技攻关238项。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05家,增长45.4%。全年共申请专利14591件,其中发明2283件,实用新型3241件;专利授权7239件,其中发明595件,实用新型2543件。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在蓉普通高校40所,在校学生54.1万人,专任教师3.4万人;普通中小学校1026所,在校学生138.88万人,专任教师7.76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9.96%;幼儿园1660所,在园幼儿24.91万人,专任教师1.14万人。十、卫生、文化和体育卫生事业继续发展。全年启动农村卫生建设项目144个,投资总额26934万元,比上年增长97.4%。年末有卫生机构4014个,其中医院、卫生院605个。全年无偿献血17.3万人次。文化事业健康繁荣。我市成功协办了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节”。8个市属专业表演团体共演出1978场,观众达193.3万人次。年末全市有群众艺术馆3个,博物馆14个,文化馆17个,公共图书馆21个,馆藏图书915.1万册。年末全市拥有广播电台2座,制作节目14套;电视台2座,制作节目29套;有线电视用户242.99万户,比上年增长11.9%;数字机顶盒用户达48.81万户,比上年增长39.0%。体育事业成绩显著。2007年,成都籍运动员共获得国际和全国性比赛奖牌92枚,比上年增加24枚。其中在国际比赛中获金牌7枚,银牌4枚,铜牌6枚;在全国性体育比赛中获金牌27枚,银牌22枚,铜牌26枚。全市有全民健身路径750条,比上年增加142条,参与全民健身活动的人数达480万人,比上年增加20万人。全市惠民行动“1+2”农民健身工程达305条,比上年增加205条。十一、城市建设、公用事业和环境保护城市建设成效显著,城市功能不断提升。2007年,“中心城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完成投资2.6亿元,“中心城区旧城改造”完成投资16.4亿元。公用事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年末全市公交线路长度达2306公里,市区公交营运汽车5547辆,全年公交客运量10.64亿人次,出租汽车9488辆。自来水供水总量达5.21亿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3.67亿立方米。日供水能力180.95万吨。环境整治成效显著。全年完成限期治理项目78项,总投资1.34亿元。废气治理完成投资4139.4万元,废水治理完成投资10123.3万元,关停并转迁企业325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执行率100%。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API指数100的天数)达87.4%,较上年同期上升了4.9个百分点;综合污染指数下降0.160。城区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54.2分贝,城区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70.0分贝,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97.68%。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年末全市户籍人口1112.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8.9万人。常住人口1257.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9.4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城乡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市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26606元,比上年增长17.9%。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49元,增长16.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642元,增长15.0%,其中工资性收入2381元,增长14.4%。年末城乡居民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嘉兴古建施工方案公司(3篇)
- 元旦活动提前方案策划(3篇)
- 栽植黄栌施工方案(3篇)
- 室外采暖外网施工方案(3篇)
- 国风走秀活动方案策划(3篇)
- 铝合金储罐施工方案(3篇)
- 机加工考试题库及答案
- 餐饮组长考试题库及答案
- 老年病护理现状与进展
- 北京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含参考答案
- 足少阴肾经试题及答案
- 血液透析中心护士手册
- 眼科OCT基础知识课件
- 高一年级英语学法指导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获奖课件
- 2025-2030中国还原铁粉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4年《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培训课件
- 2024-2025学年人教精通版四年级英语上册全册教案
- 经皮肾术后护理试题及答案
- 河南航空港发展投资集团招聘笔试真题2024
- 心脏骤停后高质量目标温度管理专家共识2024
- 烤烟种植与管理技术精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