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三章 其它模型 13.1 废水的生物处理 13.2 红绿灯下的交通流 13.3 鲑鱼数量的周期变化 13.4 价格指数 13.5 设备检查方案 13.1 废水的生物处理 废水处理 (去掉有害的有机物) 通常 有生物化学与物理化学两种方法. 背景与问题 生物处理 利用微生物(主要是细菌)的生命活动过 程, 把废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简单的无机物. 已知废水中有害物质浓度为10-310-2g/m3, 要将浓度降 至510-4g/m3以下, 需建立废水与微生物混合的处理池. 设废水将以10m3/h的流量进入处理池, 确定处理池的 容积, 使排出废水中有害物质的浓度达到规定的标准. 模型假设 生物化学提供了有机物分解、转化和 微生物增殖、衰亡的规律及相关参数 2. 微生物依于有害物质分解、转化的能量而增殖的速 率与有害物质浓度成正比,比例系数r2=1.26m3/g . h 4. 处理池内有害物质和微生物任何时候都均匀混合 ,排出废水中有害物质和微生物的浓度与池内相同. 3. 微生物的自然死亡率为常数 d=10-5/h 1. 有害物质被微生物分解、转化而消失的速率与微生 物浓度成正比,比例系数r1=0.1m3/g . h c(t) 时刻 t 有害物质的浓度 b(t) 时刻 t 微生物的浓度 模型假设 生物化学提供了有机物分解、转化和 微生物增殖、衰亡的规律及相关参数 6. 进入处理池的废水中有害物质浓度为c0, c01c0c02, c01= 10-3g/m3, c02= 10-2g/m3, c0可以改变, 最坏情况是c0 由c01突然增加到c02 7. 环境保护法规定的废水中有害物质浓度为c*=510-4 g/m3, 它是长期稳定排放的标准, 如果是短期排放并超 标不大, 可以用处罚等方法解决. 5. 忽略蒸发等因素, 废水进入处理池和排出处理池的 流量均为常数Q=10m3/h; 废水满池, 池的容积为V 单池模型建立一个处理池 (t, t+t) 内池内有害物质的平衡 改变量 = 进入量 排出量 分解转化量 c(t) 有害物质浓度b(t) 微生物的浓度 V池的容积 (t, t+t) 内池内微生物的平衡 Q流量 非线性方程组无解析解 单池模型的稳态状况 平衡点 用微分方程稳定性理论可以验证: 微生物的增殖率大于死亡和排除率 当 时P1稳定, P2不稳定 单池模型的稳态状况 c01c0c02 Q=10m3/hr2=1.26m3/g . hd=10-5/h c0=c01= 10-3g/m3V8103 m3 V1.6104 m3c0=c*= 510-4 g/m3 V c0 平衡点P1稳定条件 为使稳定状况下有害物质浓度达到规定标准c*, 处理池的容积至少需要达到1.6104 m3. 一个长宽各100 m, 深1.6m的池子! 考察最坏情况 取稳定平衡点P1为初值, 即 单池模型的动态过程 当c0=c01时池内浓度已处于稳态, c0突然增加到c02 设V=1.6104 m3 和 3104 m3, 用数值方法解微分方程组: 有害物质浓度将有约1300 小时超过2c*, 最高达到5c* 单池模型的动态过程 V=1.6104m3 c(10-3g/m3) t(h) V=3104m3 c( 10-3g/m3) t(h) 有害物质浓度将有约900 小时超过2c*, 最高达到3c* 1300 2c* 要达到规定的标准需要太大的池子! 长宽各100 m, 深3m的池子 两个串接的池子双池模型 V1, c1, b1 Q, c0 V2, c2, b2 Q, c1, b1池 池 与单池模型相同(只是加上下标1) 增加从池的流入量 池方程 的平衡点 双池模型的稳态状况 当 时P1稳定c0=c01, V18103 m3 池方程 的平衡点 要求稳态下 双池模型的稳态状况 在c0=c01, V18103 m3下取值计值计 算c1, b1, V2 V1(103m3)c1(10-3g/m3)b1(10-3g/m3)V2(103m3) 81.000.0216.03 100.802.509.63 120.674.145.39 140.575.312.37 160.506.180.10 应选择较大的V1和较小的V2相配合的方案 双池模型的动态过程 仍考察c0由c01突然增加到c02的最坏情况 V1=1.4104m3,V2=7103 m3 c2 (10-3g/m3)c2 (10-3g/m3) V1=1.4104m3,V2=2.5104 m3 有害物质浓度约1200小时 超过c*, 很短时间超过2c* 要使有害物质浓度完全 不超过c*, 需要V2太大 双池模型与单池模型的比较 有害物质浓度约1200小时 超过c*, 很短时间超过2c* 有害物质浓度约900小时 超过2c*, 最高达到3c* 双池总容积比单池减少近1/3, 处理效果好得多 虽然有超标, 但这是最坏情况, 可按处罚等方法解决 V1=1.4104m3,V2=7103 m3 c2 (10-3g/m3) 双池 V=3104m3 c( 10-3g/m3) t(h) 单池 V1+V2=2.1104m3 13.2 红绿灯下的交通流 背景与对象 公路上行驶的一辆接一辆的汽车队伍. 将车队类比作连续的流体, 称为交通流(车流). 描述、分析每一时刻通过公路上每一点的交通流 的流量、速度、密度之间的关系. 研究出现红绿灯改变(可以看作交通事故的发生 和排除)时交通流的变化过程. 交通流的基本函数 对象 无穷长公路上单向行驶的一条车流,不许超车, 公路上没有岔路(汽车不会从其他道路进入或驶出). x o 0 车流方向 流量q(x,t) 时刻 t 单位时间内通过点 x 的车辆数. 密度(x,t) 时刻 t 点 x 处单位长度内的车辆数. 速度u(x,t) 时刻 t 通过点 x 的车流速度. 基本关系:q(x,t)= u(x,t)(x,t) 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车辆数等于车流速度(单位时间行驶 的距离)乘以单位长度内的车辆数. 交通流的基本函数 基本关系:q(x,t)= u(x,t)(x,t) 流量q(x,t)密度(x,t)速度u(x,t) qm q 0 * m 速度u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减少, 设u是的线性函数, 平衡状态(所有车辆速度相同, 公路各处密度相同) 下u, 和 q 的关系. =*=m/2 , q=qm (最大值) =0, u= um(最大值); =m(最大值), u= 0. 连续交通流方程流量q(x,t)密度(x,t)速度u(x,t) a b q(a,t) q(b,t) x (x,t) 区间a,b 的任意性 关于q(x,t), (x,t), u(x,t) 的 连续、可微、解析性假设 积分形式 微分形式 连续交通流方程流量q(x,t)密度(x,t)速度u(x,t) 已知q=q() 已知初始密度 f(x) 一阶拟线性偏微分方程用特征方程和首次积分法求解 0 t x x0 斜率k=1/ (f(x0)x(t)是一族直线 特征线 特征线的斜率随x0变化 沿每条特征线x(t), (x,t)是常数f(x0) 连续交通流方程 讨论q(), f(x)给定后解(x,t)的性质 m * 0 12 * = m/2 , (* )=0, k t(x)的斜率k=1/ (f(x0) 特征线 10, k0 2* , (2 )0 2*, k0处的车辆继续行驶, x0处车辆继续行驶, 出现空闲路段=0 x m 0 0 0usl=um0 /m 0, 绿灯亮 x m 0 0 t xsr xxlx1x2 x1(t)堵塞车队最前车辆的位置 x2(t)堵塞车队最后车辆的位置 初始密度(设t= t-=0) 确定x1(t), x2(t) 红绿灯模型4. t, 绿灯亮 x m 0 0 t xsr xxlx1x2 初始密度 0tu , xsl(t), xsr(t)继续移动红绿灯模型 0 (t充分大 ) xsl由向左变 为向右移动 m 0 0 ttu xsr xxl x 8. t=t* , x=0处交通恢复红绿灯模型 0 =0 t=t* xsr xxl x 当xsl移动至x=0时, x=0处交通恢复 越小, 0/m越小, 则t*越小, x=0处交通恢复越快. 设=5min, 0/m=3/8, 则t*=80min 5分钟的堵塞, 过75分钟后x=0处交通才能恢复. 9. tt* , xsl(t), xsr(t)继续向右移动红绿灯模型 0 0 tt* xsrxxl x xsl, xsr处的跳跃值越来越小. 理论上, t全线交通才能 恢复到初始状态=0 以上假定初始密度0 *= m/2 拥挤流, 得到的 结果与稀疏流不同, 但分析方法一样(习题3). 红绿灯下的交通流 将离散车流类比作连续流体 类比是建模的基本 方法之一. 引入流量、密度、速度函数, 并按照守恒关系建立 交通流模型(积分形式和微分形式). 用特征线法解连续交通流模型. 利用跳跃值研究间断线发展过程, 研究红绿灯模型. 13.3 鲑鱼数量的周期变化 背景与问题 海洋中鱼的数量按繁殖期呈周期变化. 鲑鱼生长、繁殖过程: 成年鱼产卵 产卵前鲑鱼的数量按一定规律呈周期变化 既在离散的时间点上描述成年鲑鱼数量的周期变化,又 在连续的繁殖期内描述从卵、幼鱼到成年鱼的演变过程 . 将描述连续变化的微分方程嵌入描述离散变化的差分方程 . 卵变成幼鱼幼鱼长大 产卵后死去 被成年鱼吃掉、被环境淘汰 模型假设 xn第n繁殖期(周期)初成年鲑鱼的数量( n =0,1,2, ) y(t)每个周期内t时刻幼鱼的数量 tb . ta . n . n+1 . 1. y(ta) 与xn 成正比,比例系数为一条鱼的产卵量. 3. 单位时间内y(t) 减少的比例与xn 成正比,比例系数 反映鲑鱼吞食幼鱼的能力. 2. xn+1 与y(tb)成正比,比例系数表示繁殖期末幼鱼 成长为成年鱼的比例. 允许数量出现突变 t . 模型建立 y(ta) 与xn 成正比 单位时间内y(t) 减少 的比例与xn 成正比 xn+1 与y(tb)成正比 t . tb . ta . n . n+1 . t . 无解析解, 寻求数值解 模型建立 一条鱼的产卵量, 设=105 g 繁殖期末幼鱼成长为成年鱼的比例, 设=0.5, 1.1, 1.5 (10-4)a= = 5, 11, 15 设x0=1(数量单位), 且吞食90%的幼鱼, 即y(tb)/ y(ta)=0.1 b=2.3 a的大小反映鲑鱼从一个周期到下一周期的增长 模型建立 a=5, 11, 15, b=2.3 na=5a=11a=15na=5a=11a=15 0111 10.50001.10001.5000270.69901.72601.9730 20.79060.96110.7115280.69900.35680.3147 30.64021.15602.0740290.69901.72602.2870 40.73290.88760.2625300.69900.35690.1771 170.69891.72402.2720370.69901.72602.1860 180.69900.35810.1821380.69900.35680.2137 190.69891.72701.7960390.69901.72601.9600 200.69900.35620.4308400.69900.35680.3225 a=5, xn0.6990, a=11, xn1.7260, 0.3568, a=15, xn? 平衡点与稳定性 研究a的大小对鲑鱼数量xn变化规律的影响 平衡点 x*: 平衡点 x*稳定条件: 当 时x*稳定 数值解中a=5, b=2.3, x*=ln5/2.3=0.699稳定 数值解中 a=11, 15 (e2), x*不稳定 考察倍周期收敛条件 平衡点与稳定性 变量代换(无量纲化) 2, z*=1不稳定 平衡点 x*=lna/b z*=1,稳定条件 a2, 讨论倍周期收敛 平衡点 : z1*, z2* (及z*=1) z1*, z2* 是方程 的两个根 z1*=0.3427 z2*=1.6573 平衡点与稳定性 平衡点 z1*=0.3427, z2*=1.6573 稳定的条件: x1*=0.3569 x2*=1.7259 a=11, b=2.3 研究zn的2k倍周期收敛 (k=2,3) zn的变化趋势出现混沌现象 鲑鱼数量的周期变化 首先将各个短周期内性质相同的连续变化规律用同 一微分方程描述;然后将微分方程嵌入到长期的、 描述离散变化规律的差分方程中 嵌入式模型. 嵌入式模型的应用 生物的周期性繁殖 再生资源的周期性收获 人体对周期性注入药物的反应 周期性排污的环境变化 平衡点的稳定性分析 倍周期收敛和混沌现象 13.4 价格指数 问 题 价格指数是消费品价格变化的度量. 几百年来,经济学家们提出了许多种价格指数. 如何评价这些价格指数的合理性? 从种、种商品的价格指数谈起 对一种给定商品,原价p0, 现价p, 价格变化 I=p/p0 对两种给定商品,原价p01, p02, 现价p1, p2, 价格变化 不合理: 人们对大米涨价比钢琴降价更为关切加权! 问题的一般提法 基年(基准年) 现年(考察年) 各种价格指数 I(p,q|p0,q0)哪个更合理? 价格 权重 n 种代表性消费品 ai 0 1. 价格单调性:一种商品涨价,其他不降,则I应上升 价格指数的公理化 p, q, p0,q00, I(p,q|p0,q0)0 2. 权重不变性:所有商品价格不变,则I应不变 3. 价格齐次性:所有商品涨价k倍,则I应上升k倍 4. I应位于单种商品价格比值的最小、最大值之间 5. 货币单位独立性:I应与货币单位的选取无关 价格指数的公理化 p, q, p0,q00, I(p,q|p0,q0)0 6. 计量单位独立性: I应与商品计量单位的选取无关 7. 两年的价格指数之比与基年选取无关 8. 价格指数不因某种商品被淘汰失去意义 I1, I2, I5不满足公理7 该定理没有涉及公理1,4,5, 为什么? Eichhorn 证明了 定理: 不存在同时满足公理2,3,6,7,8的价格指数. I6, I7, I8不满足公理8 I3不满足公理2I4不满足公理6 I满足公理1,2,3 I满足公理4 I满足公理2,3,7 I满足公理5 目前常用的价格指数: I1, I2 I1, I2满足除公理7外的所有公理,且计算简单. 价格指数的公理化 定理 不存在同时满足公理2,3,6,7,8的价格指数 证明思路: 满足2,3,6,7,8的价格指数I必不满足公理8 记e=(1,1,1)T, C=Diagc1,c2,cn, ci0 D=Diagd1,d2,dn, di0 (* ) 证明 证明 记i=Diag1,1 (第i位置元素 0,其余为1) (*) (*) 定理 不存在同时满足公理2,3,6,7,8的价格指数 与公理矛盾! 当0时,s0 存在某个i, 当0时 证毕 证明 定理 不存在同时满足公理2,3,6,7,8的价格指数 13.5 设备检查方案 背景 与 问题 设备检查的目的: 及时发现和排除故障, 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确定设备检查方案-检查周期 (接连 两次检查的时间间隔). 一旦出现故障, 设备将带故障运行到下次检查时 才能发现, 给生产造成损失. 检查周期越长, 故障造成的损失费用越大. 检查周期越短, 用于设备检查的费用越大. 存在最佳检查周期使总费用(损失费、检查费)最小. 背景与问题 设备出现故障的时刻是随机的, 服从一定的 连续型概率分布. 检查周期不一定是常数,故障概率大时周期 短,故障概率小时周期长. 将检查周期表示为时刻t的连续函数s(t) 单位时间内的检查次数表示为 n(t)=1/s(t) 与设备正常运行时间相比,s(t)很小,n(t)很大, 于是n(t)可视为t的连续函数. 模型假设 1. 设备故障时刻的概率分布函数是F(t),概率 密度函数是f(t),设备使用期限是T,F(T)=1. 2. 设备带故障运行到下次检查时为止的损失费与 这段允许时间长度成正比,单位时间损失费c1 . 3. 相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湖南郴州市汝城县消防救援大队招聘2名消防文员备考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 吐鲁番教师招聘幼儿园教师招聘测试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乐山高新区管委会招聘劳务派遣工作人员的(17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管理学模拟考试题与参考答案2
- 2025陕西省印刷技工学校招聘备考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 礼仪知识培训通知课件
- 系统评估安全管理办法
- 2025年克拉玛依市面向高校应届毕业生招聘事业编制高中教师(48人)备考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 纳税贷款管理办法试行
- 纺织面料库存管理办法
- 墙体 砌块墙的构造(建筑构造)
- 离网光伏发电系统方案
- 研学旅行教师指导手册
- 锂资源行业的合规管理与风险控制
- 经编车间安全操作规程模版
- 《小学三年级英语开学第一课》课件
- 新入职教师安全培训
- 2023年gmp指南教学课件
- project2016使用教程课件
- 青岛殡葬服务流程
- 云计算IT基础知识概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