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培养方案解读.ppt_第1页
研究生培养方案解读.ppt_第2页
研究生培养方案解读.ppt_第3页
研究生培养方案解读.ppt_第4页
研究生培养方案解读.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解读 报 告 人:赵守月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专业学位办 -2-2- 报 告 提 纲 一、相关政策文件 二、主要培养流程 三、其他注意事项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教育部直 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的 通知(国办发【2007】34号)中提出:“免费 师范毕业生经考核符合要求的,可录取为教育硕 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职学习专业课程,任教考 核合格并通过论文答辩的,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 证书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证书” 。 政策文件 政策文件 2007年至今国家陆续下发的相关政策有: 1.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 (以下简称办法) 2.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毕业生攻读教育硕士专业 学位研究生指导性课程方案 3.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 专业学位实施办法(暂行) 4.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实施办法 2007年至今学校下发有关政策有: 1.东北师范大学关于制订公费师范毕业生攻读教育硕 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 2.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研究生网络课程建设项目管 理办法 3.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网络课程建设技术标准 4.东北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 业学位研究生学费分配办法 政策文件 年级级本科招生数研究生招生数 200715241245(1094) 200815761342 200916791507 20101544 20111205 20121197 2007-2012年本科、研究生招生对比表 政策文件 -7-7- 报 告 提 纲 一、相关政策文件 二、主要培养流程 三、其他注意事项 -8-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宽厚的理论素养、较 强的教育教学与研究能力,并具备较高专业发展 意愿与能力的优秀中小学教师。 优秀中小学教师:未来教育家 专业人员:专业伦理+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反思型实践者:理论与实践的循环往复 培养流程 -9-9- 论 文 工 作 环 节 师生互选 个人学习与研究计划 开题报告 论文评阅与答辩 课 程 学 习 实 践 研 究 毕业与学位授予 课程 实践 论文 三者融合与促进 免费师范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流程图 培养流程 培养流程 网络地址: 账号:姓名全拼;密码:123456 网络平台是整个培养过程的基本载体 培养流程 -11- 二、主要培养环节 1.选课:2015年9月、2016年3月、2016年9月登陆平台后 查看选课通知进行选课 2.师生互选:入学一个月之内在平台中完成师生互选环节 3.课程:课程分为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必修课 和专业选修课。根据各门课程要求,需要完成考试、论文 、视频辅导等环节后可获得学分 4.学习与研究计划:入学三个月之内提交“学习与研究计 划”并通过导师审批 培养流程 课程设置一览表 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课程名称授课方式开课时间 学分 公 共 必 修 课 (12学分) 外国语网络教学春季2 政治理论(含教师职业道德内容)网络教学春季2 教育的社会学、哲学、历史基础网络+集中秋季2 教育的心理学基础网络+集中秋季2 中小学教育研究及其方法网络+集中秋季2 课程与教学论专题研究网络+集中秋季2 综合学习与教育 实践研究 (6学分) 教育实践研究档案袋6 课程设置一览表(以音乐学院为例) 课程类别课程名称授课方式开课时间学分 专 业 必 修 课 (10学分) 音乐教育基本理论与前沿问题 网络+集中秋季3 音乐课程开发与案例分析 网络+集中春季2 音乐教材分析与教材设计 网络+集中秋季3 学校音乐教育研究方法 网络+集中春季2 选 修 课 (不少于6学分 ) 公 共 选 修 课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专题 网络教学秋季2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题 网络教学秋季2 教育政策与法规专题 网络教学秋季2 教师专业发展专题 网络教学秋季2 国际基础教育专题 网络教学秋季2 专业选修课 外国音乐教学法比较 网络教学秋季2 东北音乐文化 网络教学秋季2 课程设置 教学方式 平时的网络学习+假期集中授课(工学矛盾;效果 ) 平时的网络教学以研究生基于网络课程进行的 个体学习为主,辅之以研究生之间的小组合作实践 研究和教师基于网络进行的辅导答疑等过程指导。 假期的集中面授采用研讨与专题讲座相结合的 方式进行。研讨目的是检验与调节研究生的平时学 习成果,专题讲座旨在开阔学生的视野,深化学生 对所学课程的理解。 培养流程 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 平时成绩根据研究生的分阶段网上测验、在线研 讨、假期集中研讨等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评定。 期末成绩根据课程论文或集中考试等进行评定。 只有几部分成绩都获得后,系统会根据每部分的 权重自动计算出课程成绩。 考核方式 培养流程 静态课程学习网页: 培养流程 -17- 5.实践档案袋:在两年时间内完成,包括: 1篇教育实践调查 报告(4000字)、 1份总结反思报告(4000字)和4篇教育教 学案例分析(2000字)。 6.开题报告:7月集中返校学习,集中学习大约20天,在返校 结束前完成开题报告。 7.毕业答辩:每年3次,分别为6月、7月和12月,具体情况见 学校相关文件。 8.修业年限:基本修业年限为3年,最低不少于2年,最长不超 过4年。 培养流程 -18- 三、学历注册 免费师范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研究生为国家统招学历教 育研究生,学生报到入学后可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 网(简称学信网,网址/)查询本 人学籍信息。研究生毕业后也可于上述网站查询本人获 得的学历电子信息。 培养流程 -19- 四、学籍异动 1.休学 研究生因病需治疗休养,或因其他原因需中止一段学习者可申 请休学。休学以学期为单位,累计不超过一年。休学时间不计 入在校学习时间。 2.复学 研究生休学期满,应于学期开学前一周向所在院所提出复学申 请,经院所审核,学校复查合格后,办理复学手续。逾期不办 理复学手续的,视为自动放弃学籍。 培养流程 -20- 3.退学。研究生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应予退学: (1)在学校规定年限内(含休学)未修满本专业培养方案规定学 分; (2)未请假离校连续两周未参加学校规定的教学活动的; (3)休学期满,在学校规定期限内未提出复学申请或者申请复学 经复 查不合格的; (4)经过学校指定医院诊断,患有疾病或意外伤残无法继续在学 校学习的; (5)超过学校规定期限未注册而又无正当事由的; (6)本人申请退学的; (7)批准出国(境)逾期未归者。 培养流程 -21- 五、学费收取 免费师范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研究生共需缴纳学费人民币两 万元。可以分两次缴纳:第一次时间为收到通知书时,按通 知书上规定的时间缴纳,将学费存入学子卡中;第二次时间 为入学第二年暑期到学校集中授课时缴纳,可以存入学子卡 也可以带现金到学校财务处缴费。 培养流程 -22- 师范生教育硕士毕业证书与学术型研究生一样,学位证书如 下: 培养流程 -23-23- 报 告 提 纲 一、相关政策文件 二、主要培养流程 三、其他注意事项 -24- 1.录取:被录取后放弃入学资格的,将不会再有免试录取资格 2.毕业资格:师生互选、课程学分、学习与研究计划、实践档 案袋、开题报告等培养环节经系统审核合格后,方可进行答辩 3.转专业:从事工作专业与转入专业一致,并由工作单位开具 证明,经转入学院考核通过后(在报名时即提出申请,并参加 学院考核),可到转入专业进行学习,毕业后获得相应转入专 业的学历、学位证书 注意事项 -25- 4.视频学习时间:每门课程约10个视频,每个视频45分钟左 右,在学习过程中保存学习时间一般满足450分钟即可 5.档案管理:学生在读期间不需要调转档案。 6.游览器:本平台支持IE6、7、8;不支持一台机器同时开2 个以上账号 7.QQ群:以学院为单位建立QQ群,确保毕业后的信息畅通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8.外语免修条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即可申请: 1)TOEFL成绩90分以上(3年内有效); 2)GRE成绩1200分以上(3年内有效); 3) 国家英语六级考核优秀或成绩500分以上; 4) 雅思成绩6.0分以上(3年内有效); 5) 本科阶段为外语专业,现攻读非外语专业的硕士学位; 6)在相应的外国语国家有一年以上留学经历。 申请免修的研究生需在第一次入校集中时办理相关免修手续 ,并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成绩按优秀(85分)计。 时间时间事件学期 2014年10月网报申请报名阶段 2015年9月网络学习(选课) 第一学期 2015年10月师生互选(网络平台中) 2015年12月提交学习与研究计划 2016年1月视频辅导 、考试等 2016年3-7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