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33 谋攻说课稿 篇一:谋攻 教学设计 谋攻教学设计与反思 房寨中学 温文彩 教学目标: 1、 学习紧扣中心,恰当地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述方法。 2、理解孙子的军事战略思想、战略原则和方法。 3、了解孙子的思想和思维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 重点难点:学习紧扣中心,恰当地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述方法。 难点: 1、学习紧扣中心,恰当地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述方法。 2、理解孙子的军事战略思想、战略原则和方法。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方法 朗读 讨论 解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孙子兵法,又称吴孙子兵法,为春秋末期孙武所著。孙子兵法不仅是中国传统兵学的奠基之作,它还开创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完备的军事理论体系,因此也有着“世界古代第一兵书”的称号。孙子兵法是一部兵书,但其影响又不仅限于军事领域。自 20 世纪下半叶以来,出现了一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33 股将孙子兵法运用于非军事领域的研究热潮。人们从经济学、体育竞技、系统科学等多个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它,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可以这样说,经过数千年的文化积淀,孙子兵法在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行动和思维。此书魅力无穷,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其中的一部分。(板书题 目) 二、作者介绍 孙子即孙武,春秋末期军事家。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兵圣、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著有孙子兵法。 三、朗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学生有疑难,教师点拨。 四、熟悉翻译,做到不看注释能通顺翻译课文。 五、课堂测评: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兵不顿而利可全 将能而君子不御者胜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 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33 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六、课后作业 思考: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得出的? 第二课时 一、 解题 谋,计谋、谋略。攻,攻破。意思就是:在谋略上攻破敌人。 二、 齐读第一段 讨论:孙子认为,最好的用兵之法是什么? 归纳:不战而屈人之兵 讨论:作者是如何提出这一用兵原则的? 归纳:正反对比全 上 破 次 三、 那么,如何做,才能 “不战而屈人之兵”呢?指一名学生读第二段 讨论归 纳:伐谋,在谋略上攻破敌人。通过举例来对比论证谋攻的重要性。 四、 如何才是做到用谋略战胜敌人?朗读第三段。 讨论归纳:必以全争于天下,也就是不用动兵刃就能使敌人全部屈服。屈 非战 拔 非攻 毁 非久,正反对比论证谋攻的重要性。 小结:小结: 1 3 自然段论述了谋攻的战略思想和原则。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 33 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本文的中心论点。作者通过正反对比论证论证论点。 五、具体在战术上该如何运用这一思想和原则呢?指一名学生朗读第四段 讨论归纳:十则围之 ?则能避之。正面论述“谋”的重要性。 六、谋攻的具体实施者是谁?学生阅 读五六段 讨论归纳:将帅。将帅是带兵作战的具体实施者,所以将帅的作用也就非常重要了。从反面论证了将帅的作用,强调“谋”的重要。 七、谋攻的作用固然重要,那个将帅也想有高深的谋略,可怎样去谋呢?齐读最后两段 讨论归纳:谋,必须“知彼知己”,这是谋的前提条件。 总结:全文围绕“不战而屈人之兵”这一战略思想和原则,强调“谋攻”的重要性。正反两方面来论证这一中心。 八、学生谈孙子的思想和思维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举出具体事例,小组代表发言) 九、作业:课后第四题 十、板书设计 论点 不战而屈人之兵 正反论证 十一、课后反思 篇二:谋攻练习题 (答案版 ) 谋攻练习题(答案版)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5 / 33 一、请解释下列各句加横线的重要词语。 三月而后已 (距 具,修治;闉 堙,土山) (凡是,一切;法则,原则) 器械(准备,备办) 毕) (胜 :能承受,能承担;忿 :愤怒;附 :攀爬) 顿,疲惫) ?又) (干预) ( 牵制) 二、请解释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 1兵: 凡用兵之法(军队) 故上兵伐谋 (用兵策略,战略)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武器) 兵者,国之大事(军事,战争) 2殆: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危险) 殆有神护者(大概,表推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同“怠”,懈怠 ) 3敌: 敌则能分之(相当,匹敌)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6 / 33 寡不敌众(抵挡,抵抗) 4拔: 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攻下,攻取) 势拔五岳掩赤城(超出,高出) 坚韧不拔(改变,动摇) 5伐: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进攻,征讨) 自伐者无功(夸耀) 6则: 1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连词,表承接,就) 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连词,表因果,那么) 7 谓: 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告诉,这里是“命令”“使”的意思) 是谓縻军(叫做,称作) 三、请找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的字词,并解释。 1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全:形容词作使动词,使 ?完整;破:形容词作使动词,使 ?残破) 2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屈:动词使动用法,使 ?屈服) 3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蚁:名词作状语,像蚂蚁一样) 4毁人之国而非久也(久:形容词作动词,长久作战)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7 / 33 5必以全争于天下(全:形容词作名词,全胜的战略) :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则围之,五则攻之(十、五:数词作动词,有十倍,有五倍) (众、寡:形容词作名词,众多的士兵,极少的士兵;用:动词作名词,运用方法。) :名词作动词,造成祸患) :形容词作动词,扰乱) 者胜(虞:动词作名词,有准备的情况) (能:名词作动词,有才能) 四、翻译下列句子。 善之善者也。 因此百战百胜,并不算高明中(最)高明的计谋。 彼知己,百战不殆。 所以说:了解敌人(并且)了解自己,百次作战都不会有危险。 2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能集中反映孙子军事思想的最著名的论断是什么? 答案:中心论点: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最著名论断: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8 / 33 2孙子认为攻城的弊端是什么? (用原文回答 ) 答:攻城之 法,为不得已,修橹辒,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3孙子认为战争胜利的条件有五,请加以归纳: 答案: (1)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 (2)识众寡之用 (3)上下同欲 (4)以虞待不虞 (5)将能而君不御 五、断句与翻译划线句子 项羽志大才疏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断句: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 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3 籍:项羽。项羽名籍,字羽。 书:指古书典籍,被项籍曲解为仅仅是识字记名姓。 去:抛弃。 项梁:项羽的叔父。 足:值得。(足够,只要。) 竟学:学习完成。竟,完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9 / 33 毕,最终。成语有“有志者事竟成”,“竟成”即最终能成功。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此指“完毕”。屈原列传:“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又,“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这两个“竟”均解释为“最终”。 喜 :高兴 译文:项籍年少时 ,读书没有成就,就离开读书去练剑,又无所成。项梁对他很生气。项籍说:“读书,只能够让人记住姓名而已。学剑,又只可以战胜一个人,不值得学。要学就要学能战胜千万人的知识。”于是项梁开始教项籍学习兵法,项籍很高兴;可是刚刚懂得了一点儿兵法的大意,又不肯学到底了。 启示:一个人不能空有大志,更重要的是持之以恒。 文徵明习字 4 文徵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原文:文徵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 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译文:文徵明贴写千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0 / 33 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满意,一定三番五次地改写它,不怕麻烦。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美好。 文徵 (( 1470原名壁,字征明。明代中期最著名的画家、大书法家,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官至翰林待诏,私谥贞献先生。“吴门画派”创始人之一。与唐伯虎、祝枝山、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 吴中四才子”)。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 ( 1)临:临摹。 ( 2)日:每天。 ( 3)以:按照。 ( 4)率:标准。 5 篇三:谋攻原文译文 谋攻作品赏析原文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輼、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又三月而后已 。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1 / 33 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为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 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谋攻作品译文 全文翻译 孙子说:大凡指导战争的法则,(使)敌国全部降服是上策,击破敌国就差一些;(使)敌人全军全部降服是上策,击破敌人一个军就差一些;(使)敌人全旅全部降服是上策,击破敌人一个旅就差一些;(使)敌人一卒全部降服是上策,击破敌人一个卒就差一些;(使)敌人一个伍全 部降服是上策,击破敌人一个伍就差一些。因此百战百胜,并不算高明中(最)高明的;不战而使敌人降服的,(才算)高明中(最)高明的。 所以上等的用兵(策略)是打破(敌方的)计谋,其次是挫败(敌方的)外交,再次是击败(敌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2 / 33 方的)武装力量,下策才是攻城。攻城的办法是不得已的。制造了望敌军的高车和(攻城用的)四轮战车,准备(攻城用的)器械,数月才能完成;构筑攻城用的土山,又要数月才能完工。将官忍不住自己的愤怒而命令士兵像蚂蚁那样去爬敌人的城墙,士兵(被)杀伤三分之一而城还攻不下来,这是攻城的灾害呀。所以善于指挥打仗的人, 使敌人降服而不用硬打,夺取敌人的城堡而不强攻,毁灭敌人的国家而不必长期作战。一定(要)以全胜的策略争胜于天下,因而军队不受损失而胜利可以完全取得。这就是谋划进攻的法则 所以用兵的法则,有十倍(于敌人的兵力)就包围他们,有五倍(于敌人的兵力)就进攻他们,有一倍(于敌人的兵力)就设法分散他们,同敌人兵力相等,就要能设法战胜他们,(比敌人兵力)少就要能摆脱他们,(实力)不如(敌人)就要避免同敌人作战。所以弱小的军队(如果)死守硬拼,就会成为强大敌军的俘虏。 将帅是国君的助手。辅佐得周到国家就一定强盛,辅佐的不周到 国家就一定衰弱。所以国君妨害军队的情况有三种:不了解军队不可以让它前进却硬要让它前进,不了解军队不可以让它后退却硬要让它后退,这叫做束缚了军队(的手脚);不懂得军队内部事务而干预军事行政,就会使将士迷惑;不懂得指挥军队的权谋而干预军队的指挥,就会使将士怀疑。全军既迷惑又怀疑,诸侯乘隙进攻的灾难就临头了。这就叫扰乱军心,而导致(敌人的)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3 / 33 胜利。 所以,能预见胜利的情况有五种:懂得(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打和(在什么情况下)不能打的会胜利;懂得兵多兵少的不同战法的会胜利;官兵同心同德的会胜利;用自己的有准备来对待敌人 的无准备的会胜利;将帅有指挥才能而君主不加干涉的会胜利。这五条,是预见胜利的方法。所以说:了解敌人(并且)了解自己,百次作战都不会有危险;不了解敌人而了解自己,胜负各半;不了解敌人(又)不了解自己,每次战斗都必然失败。 谋攻注释 全国为上,破国次之:未诉诸兵刃使敌举国屈服是上等用兵策略,经过交战攻破敌国使之降服是次一等用兵策略。 曹操注:“兴师深入长驱,距其城廓、绝其内外,敌举国来服为上;以兵击破,败而得之,其次也。” 军:泛指军队,亦作为军队编制单位。周礼地官小司徒郑玄注:“军, 万二千五百人。”曹操、杜牧 注引司马法:“一万二千五百人为军。” 旅:说文:“五百人为旅。”曹操注同。 卒:古代兵制单位,百人为卒。卒长为百夫长。周礼地官小司徒:“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伍:舌代最基本的兵制单位,五人为伍。 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百战百胜固善,然终有杀伤、耗损,故非善之善者。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4 / 33 上兵伐谋:上兵,用兵作战的上策。张预注:“兵之上也。”易培基杂记谓“义不能通”,“上兵”应作 “上正(政)”,其说非是。伐谋,用智谋使敌人屈服,曹操注:“敌始有谋,伐 之易也。”此甸意为上等的用兵策略是以谋略取利。 伐交:伐以交。以外交途径战胜敌人,散敌之联盟,固已之交与,亦为“不战而屈人之兵。”陈皞、张预等以 为“交”谓伐于两军交合,义短。李筌注:“伐其始交也。”孟氏曰:“交合强国,敌不敢谋。”故“交”释以“外交”为善。 其下攻城:其中最下等的用兵方略是攻城。其,指示代词,其中。 修槽轒辒:修,国语周语“修其簠簋”,韦昭注:“修,备也。”曹操注:“治也。”槽,曹操注:“大 楯也。”轒辒,古代攻城用的四轮车,用排木制作,外蒙生牛皮,下可藏十数人。杜牧 注;“轒辒,四轮车,排大木为之,上蒙以生牛皮,下可容十人,往来运土填堑,木石所不能伤,今俗所谓木驴是也。” 具器械:具,修置,准备。此句言置备攻城的各种器用、械具。 距闉:为攻城而堆积的向敌城推进的土丘,堆积用来观察敌情,攻击守城之敌,既可于其上施放火器,又便于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5 / 33 登城,是古代攻城必修之工事。杜佑注:“距闉者,踊土积高而前,以附于城也。积土为山曰堙,以距敌城,以观虚实。”闉,通“堙”。 蚁附:曹操注云:“使士卒缘城而上,如蚁缘墙。”蚁,名词用如状语,意为“如蚁一样 ?”。 拔:破城而取之曰拔 。 必以全争于天下:全,此言全国、全军。此句谓要用全胜的战略争胜于天下。 兵不顿:兵刃不钝,兵锋未损。比喻战斗力未损,士气未挫。 十则围之:此句“十”与以下几句“五”“倍”皆言我与敌比较,我所处的力量地位。“十”即十倍于敌。此 言绝对优势,但非一定为实数之十倍。 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倍,比敌人多一倍。敌,即匹敌。言有多一倍于敌人之力量则可分割敌人而消灭之, 双方势力大体均等则可以抗击。 逃:与下文“避”异文同义,指主动地采取不与敌争锋的办法,并非消极地逃跑。 小敌之坚,大敌之 擒:之,此为“若”义。此句言只知固执硬拼的小敌,必为大敌所擒。 ( 21)国之辅:李筌注:“辅,犹助也。”意为国君的辅佐。 ( 22)隙:缺也,疏漏之意。此言将领佐君不周,有疏漏。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6 / 33 ( 23)患干军:患,作动词,为患、贻害。此言危害军队。 ( 24)谓之进:谓,可训“使”,见广雅释诂。故“谓之进”可作“使之进”,命令他们前进。 ( 25)縻军:縻,原义为牛辔,可引申为羁绊、束缚。杜牧注:“縻军,犹驾御羁绊,使不自由也。”新注 云:“束缚军队,使军不能根据情况相机而动。 ( 26)同三军之政:同, 毕以珣孙子叙录谓有“冒”义,有干预之意。政,政事,指军中行政事务。曹操注: “军容不入国,国容不入军,礼不可以治兵也。”梅尧臣注:“不知治军之务而参其政,则众惑 乱也。” ( 27)权:权变,权谋。 ( 28)诸侯之难:诸侯国乘其军士疑惑之机,起而攻之的灾难。 ( 29)乱军引胜:乱军,自乱其军;引胜,失去胜利。杜牧、王皙等注“引胜”为“致敌之胜”,于义亦通。梅 尧臣注云:“自乱其军,自去其胜”,可谓精确。 ( 30)知胜:预测胜利。 ( 31)识众寡之用:懂得众与寡的灵活运用。 ( 32)上下同欲 :欲,意愿。同欲,亦即同心同德之谓。上下,曹操注指君臣。此句言君臣上下同心同德。 ( 33)将能而君不御:御,驾驭。在此为制约之意。此句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7 / 33 言将领有才能,君主不得参预干涉。 ( 34)百战不殆:殆,危。百战不殆,即言每战必胜而无危险。 孙子曰:凡 用 兵 之 法, 全 国 为 上 , 破 国 次 之 ; 孙 子 说:一般的战争指导法则是:使敌人举国降服为上策, 而击破敌国就略逊一筹; 全 军 为 上 , 破 军 次 之 ; 全 旅 为 上 , 使敌人全军完整地降服为上策, 而击溃敌人的军队就略逊一筹; 使敌人全旅完整地降服为上策, 破 旅 次 之。全 卒 为 上 , 破 卒 次 之 ; 而打垮敌人的旅就略逊一筹; 使敌人全卒完整地降服上策, 而用武力打垮它就次一等; 全 伍为 上 , 破 伍 次 之。是故,百战百胜, 非善之善者也; 使敌人全伍降服是上策, 用武力击溃它就次一等。因此,百战百胜, 并不是高明中最高明的; 不战而屈人之兵, 善之善者也。 不经交战而使敌人屈服, 这才算是最高明的。 故 上 兵 伐 谋 , 其 次 伐 交 , 其 次 伐 所以,用兵的上策是用谋略战胜敌人, 其次是 挫败敌人的外交联盟, 再次就是直接与敌人交战击 兵 , 下 政 攻 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 橹 轒 辒 ,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8 / 33 败敌人的军队, 下策就是攻打敌人的城池。选择攻城的做法实出于不得已。制造攻城的大盾和四轮大车, 具 器 械, 三月而后成, 距 闉 , 又三月而后已。 准备攻城的器械, 费时数个月才能完成, 而构筑用于攻城的土山, 又要花几个月才能完工。 将 不 胜 其 忿 而 蚁 附 之 , 杀士三分之一 如果主将难以克制愤怒与焦躁的情绪而强迫驱使士卒象蚂蚁一样去爬梯攻城, 结果士卒损失了三分之一, 而城 不拔者, 此攻之灾也。 而城池却未能攻克, 这就是攻城带来的灾难。 故善用兵者, 屈人之兵而非战也, 拔人之城而非攻也, 所以,善于用兵的人, 使敌人屈服而不是靠交战, 攻占敌人的城池而不是靠强攻, 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 故 兵 不 顿 毁灭敌人的国家而不是 靠久战。一定要用全胜的战策争胜于天下, 这样既不使自己的军队疲惫受挫, 而 利 可 全 , 此谋攻之法也。 又能取得圆满的,全面的胜利, 这就是以谋略胜敌的标准。 故用兵之法, 十 则 围 之 , 五 则 攻 之 , 因此用 兵的原则是, 拥有十倍于敌人的兵力就包围敌人, 拥有五倍于敌人的兵力就进攻敌人, 倍 则 分 之 , 敌 则 能 战 之 , 少 则 能 逃 之,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9 / 33 拥有两倍于敌人就设法分散敌人, 兵力与敌相等要努力抗击敌人, 兵力少于敌人就要退却, 不若则能避之。故 小 敌 之 坚 , 大 敌 之 擒 也。 兵力弱于敌人就要避免决战。所以,弱小的军队如果一直坚守硬拼, 就势必成为强大敌人的俘虏。 夫将者,国之辅也, 辅周则国必强, 辅隙则国必弱。 将 帅 是 国 君 的 助 手, 辅助周密,国家一定强盛, 辅助有 缺陷,国家一定衰弱。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 不知军之不 国君危害军事行动的情况有三种:不了解军队不能前进而硬使军队前进, 不了解军队不能 可以退而谓之退, 是谓縻军, 不知三军之事, 而同三军之政, 后退而硬使军队后退, 这叫做束缚军队。不了解军队的内部事务, 而去干预军队的行政, 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 , 而同三军之任, 则军士疑矣。 就会使得将士迷惑, 不懂得军事上的权宜机变, 而去干涉军队的指挥, 就会使将士产生疑虑。 三军既或且疑, 则 诸 侯 之 难 至 矣 , 是 谓 乱 军 引 胜。 军队既迷或又心存疑虑, 那么诸侯列国乘机进犯的灾难也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0 / 33 就随之降临了。这叫做自乱其军,自取覆亡。 故 知 胜 有 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 识众寡之用者; 预知胜利的情况有五种:知道可以打或不可以打的,能够胜利; 了解多兵和少兵的不同用法的, 胜 ; 上 下 同 欲 者 胜 ; 以 虞 待 不 虞 者 胜 ; 能够胜利; 全军上下意愿一致的,能够胜利; 自己有准备对付没有准备之敌则能得胜。 将 能 而 君 不 御 者 胜。此 五 者, 知胜之法也。 将帅有才能而 国君不加掣肘的, 能够胜利。凡此五条, 就是预知胜利的方法。 故曰:知 彼 知 己 者 , 百 战 不 殆 ; 不 知 彼 而 知 己 , 所以说:既了解敌人,又了解自己, 百战都不会有任何危险; 虽不了解敌人,但是了解自己, 一 胜 一 负 ; 不知彼, 不知己, 每 战 必 殆。 那么有时能胜利,有时会失败; 既不了解敌人, 又不了解自己, 那么每次用兵都会有危险。 谋攻 孙子或全称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军事学经典性著作。经过二千五百年时间的考验,虽然今昔的战争 已大不相同,但此书所阐述的用兵作战的原则依然有效,仍被世界各国的军事家奉为圭臬。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1 / 33 据汉书艺文志著录,孙子原有八十二篇,并有图九卷,但后世所传的只有十三篇。从现存的十三篇中,可以看到对于军事和政治、经济、外交、自然条件等相互关系的全面论述;既有充满辩证法思想的对于军事战略的阐述,也有站在战略的高度上论述战术、战法的运用。其方法和精神不仅适用于军事,对各种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都有广泛的启示作用。 本篇是今存十三篇中的第三篇,以论述策划进攻的战略战术原则为中心,提出要“全”不要“破”,“不战而屈人之 兵”的用兵最高境界;分析各种进攻方法的利弊;指出进攻中敌我兵力不同时的战术原则;并从君臣两方陈述了致胜的条件,要求为将者“辅周”,为君者不妨碍为将者独立的指挥权的必要;最后归结出判知胜败的原则,而以“知彼知己”为要旨所归。全篇逻辑严密,有高度的理论说服力。 从行文来说,全文多用排偶句,既简练有力,又反复开阖,每段都有结语,极顿挫之妙。各段均用“故”字作领,多样中见统一,结构上也有其特点。因此,本篇虽是议论文,但对驾驭文字,立意谋篇方面,却有美学上的价值。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 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英文名为 rt 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三大兵书之一(另外两部是:战争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2 / 33 论(克劳塞维茨) ,五轮书(宫本武藏)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谋攻是孙子兵法的第三篇。主要讲的是以智谋攻城,即不专用武力,而是采用各种手段使守敌投降。谨。作者为春秋末年的齐国人孙武(字长卿)。 孙子兵法共 13 篇。分别为一始计篇 二作战篇 三谋攻篇 四军形篇 五兵势篇 六虚实篇 七军争篇 八九变篇 九行军篇 十地形篇 十一九地篇 十二火攻篇 十三用间篇。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孙子(前 54470 年),名武,字长卿,春秋时齐国人。曾以兵法 13 篇求见吴王阖闾,被任为将,公元前 506 年率吴军攻破楚国,显名诸侯。孙子 13 篇,号称“兵家之祖”,传为孙武所著。但此书各篇均以“孙子曰”开头,可能是其门人后学记录整理而成,基本上反映了孙武的思想。 篇四:谋攻导学案 谋攻导学案 导学案编写: 导学案审定:八年级语文教研组 八年级班 姓 名 【学习目标】 1. 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2. 理解“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一著名的战略战术思想。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3 / 33 3. 认识孙武的过人智慧。 4. 积累一些名言警句。 【学习重点】 1. 积累文言词语,学习紧扣中心恰当的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述方法。 2. 了解有关的战略战术思想。 【学习难点】 理解文题“谋攻” 【资料链接】:作者、背景、解题 阖闾为振兴国力招募贤才时,孙武从齐国带着兵法来到吴国,受阖闾重用,任命为将。他的军事著作孙子兵法总结了春秋时期各国战争的丰富经验, 概括了战略战术的一般规律,现存十三篇,所以也称孙子十三篇。篇目有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军事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等。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兵书。 孙子兵法,又称吴孙子兵法兵学的奠基之作,它还开创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完备的军事理论体系,因此也有着“世界古代第一兵书”的称号。孙子兵法是一部兵书,但其影响又不仅限于军事领域。自 20 世纪下半叶以来,出现了一股将孙子兵法运用于非军事领域的研究热潮。人们从经济学、体育竞技、系统科学等多个学科的角度来研 究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4 / 33 它,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可以这样说,经过数千年的文化积淀,孙子兵法在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行动和思维。 字合在一起创“谋攻”一词,用以阐述他对军事学上的卓见。只知兵攻,决胜于锋刃之下,纵能完全歼灭敌人,也绝不能保证我军无一伤亡,俗语云:“杀贼一千,自损八百。”就是警告我们,战争不论胜败,双方都会伤亡很大。因此,曹操注曰:“欲攻敌必先谋。”刘邦也曾对项羽说:“吾宁斗智,不能斗力。”孙子继作战篇后,提出“谋攻”问题,做系统的发挥,意义极为重大。 一、【前置作业 *我的自主学习】 (一)、 ,作者 是时期的兵家。 (二 )、你如何理解题目“谋攻”? (三)、给划线的字注音。 ) )( ) ) ) (四)、 知道了我们平时所说的名句“ ,就出自于本文。 (五)、 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破军次之;全旅为上,;全卒为上, ; ,破伍次之。 (六)、解释下列各句文言中划线的字 为上,破国次之 之善者也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5 / 33 不其忿而附之 6. 三分之一 久也 则能逃之 9 则能之 (七)、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2.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3. 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4.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6. 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二、【探究交流 *我们相互提高】 【一】本文主旨: 本文围绕“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的中心论点,运用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相结合及正反对比论证的方 法,充分阐述进攻敌人的战略战术。作者认为军事是为政治斗争服务的,要求把政治斗争、外交斗争和武装斗争统一起来。他的用兵之法就是集中兵力,攻敌弱点,打歼灭战。“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著名论断,集中反映了他的军事思想。 【二】通读全文,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并概括出每一层次的段意: 第一部分( 1 3 段):论述谋攻的原则和方法。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6 / 33 第二部分( 4):阐明谋攻原则在战术上的具体运用。 第三部分( 5、 6 段):论述将帅在谋攻中的作用。 第四部分( 7、 8 段):列举“知胜”之道,强调“知彼知已”,说明“知”是谋攻的基础。 【三】阅读理解课文,探究下列问题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论证的? 2. 孙子认为,最好的用兵之法是什么? 3. 作者是如何提出这一用兵原则的? 4. 如何做,才能 “不战而屈人之兵”呢? 5、具体在战术上该如何运用谋攻的战略思想和原则? 7. 谋攻的作用固然重要,那个将帅也想有高深的谋略,可怎样去谋呢? 君在用兵打仗中应该注意什么?取得战争胜利的条件是什么? 9. 本篇主要论述了战 争中的哪几个要点 ?说说你的理解。 【四】鉴赏与写作 语言风格 本文内容丰富,而且所讲的道理又是深奥的兵法,但作者用笔却极其精练,比如“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一句话既说明了攻城之弊,又从反面证明了“伐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7 / 33 谋”之利。又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概括精练,已成为流传下来的成语。 三、【学习小结 *我的收获最多】 1、小组自我评价: 2、知识能力收获: 3、情感价值提升: 四、【检测反馈 *我的效果最好】 1谋攻作者是 (朝代)兵家。( 2 分) 2解释下 列句子中词语的意思。( 5 分) ( 1)不战而屈人之兵(屈: )( 2)故上兵伐谋(伐谋: )( 3)故兵不顿而利可全(顿: )( 4)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谓:) ( 5)故知胜有五(知胜: ) 3翻译下列句子。( 6 分) ( 1)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 2)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 3)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4孙子认为攻城的弊端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3 分) 5孙子认为战争胜利的条件有五,请加以归纳: ( 1);( 2); ( 3); ( 4) ( 5)。 6这篇课文围绕“ , ”的中心论点,阐述了进攻敌人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8 / 33 的战略和战术。他的“, ”的著名论断,集中反映了他朴素的唯物辩证法的军事思想。( 4 分) 7将帅在谋攻中有什么作用?( 3 分) 8课文最后一段起什么作用?( 3 分) 五、【考题专家 *我的作品最佳】 1、拟题人: 2、考题: 3、本题考点: 4、答案: 谋攻答案: 一、【前置作业 *我的自主学习】 (一)、孙子兵法新注 孙武春秋末期 (二 )、“谋”是计谋、谋略,“攻”是攻击、攻破。意思就是:在谋略上攻破敌人。 (三)、 四)、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五)、全军为上破旅次之破卒次之;全武为上 (六) . 使 .敝 像蚂蚁一样 己)的士卒被杀 摆脱 躲避,不与敌军交战 败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9 / 33 二、【探究交流 *我们相互提高】 【三】阅读理解课文,探究下列问题 者通过正反对比论证来论证论点。 3. 正反对比 全 上 破 次 4. 伐谋,在谋略上攻破敌人。通过举例来对比论证谋攻的重要性。 5. 十则围之 ?则能避之。正面论述“谋”的重要性。 6. 将帅。将帅是带兵作战的具体实施者,所以将帅的作用也就非常重要了。从反面论证了将帅的作用,强调“谋”的重要。 7. 谋,必须“知彼知己”,这是谋的前提条件。 备的时间长,士兵伤亡大; 国君在用兵打仗中应该注意:不要强行牵制军队的行动,不要干涉军政大事; 取得战争胜利的条件是“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识众寡之用;上下同欲;以虞待不 虞,将能而君不御”。 9. (1)士兵伐谋的思想。 (2)国君与将帅的关系要摆正。 (3)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理解: (1)孙子在本篇中提出的士兵伐谋的思想,可以说是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0 / 33 军事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消防员调度面试题及答案
- 生药学综合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下半年北京市顺义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121人笔试重点基础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1
- 汽车销售居间代理全面承包协议
- 智能家居社区代运营及居民服务合同
- 担保公司与企业债券发行担保服务合同
- 特定行业最高额个人担保贷款合同模板
- 厨师长职位竞聘及权益保护与管理合同
- 2022届陕西省榆林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 小儿湿疹的病因及护理
- 食管纵隔瘘护理
- 外研版九年级英语上册单元模块满分必刷题 Module 1 【刷中考】(广东专用)(含答案)
- 华为ICT大赛网络赛道考试题库(786题)
- 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调研报告
- 2024年保安员证考试题库及答案(共240题)
- 2018低压电力线高速载波通信互联互通技术规范第3部分:检验方法
- 超声科医院感染管理:培训与演练
- 养老院餐饮供应服务行业发展全景调研与投资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 《学会聆听(第一课时)》教学课件
- 中药草乌课件
- 手术室核心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