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GPS测量的设计与实施 8.1 概述 一、GPS测量工作: 外业:选点、建立测站坐标、野外观测、成 果检核 内业:GPS测量的技术设计、测后数据处理 、技术总结。 工作程序:网的优化设计、选点与建立标志 、外业观测、成果检核与处理。 GPS静态定位在测量中主要用于测定各种用 途的控制点。其中,较为常见的方面是利 用GPS建立各种类型和等级的控制网,在 这些方面,GPS技术已基本上取代了常规 的测量方法,成为了主要手段。较之于常 规方法,GPS在布设控制网方面具有以下 一些特点: 1、测量精度高 GPS观测的精度要明显高于一般的常规测量 手段,GPS基线向量的相对精度一般在 10-510-9之间,这是普通测量方法很难达到 的。 2、选点灵活、不需要造标、费用低 GPS测量,不要求测站间相互通视,不需 要建造觇标,作业成本低,大大降低了布 网费用。 3、全天侯作业 在任何时间、任何气候条件下,均可以进行GPS 观测,大大方便了测量作业,有利于按时、高效 地完成控制网的布设。 4、观测时间短 采用GPS布设一般等级的控制网时,在每个测站 上的观测时间一般在12个小时左右,采用快速 静态定位的方法,观测时间更短。 5、观测、处理自动化 采用GPS布设控制网,观测工程和数据处理过程 均是高度自动化的。 二、技术设计的依据 1)测量任务书或测量合同书 2)GPS测量规范及规程 1、2001年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国家标准全球定位系统(GPS)测 量规范GB/T18314-2001。 2、1992年国家测绘局发布的测绘行业标准全球定位系统(GPS)测 量规范CH2001-92。 3、1995年国家测绘局发布的测绘行业标准全球定位系统(GPS)测 量型接收机检定规程CH8016-1995。 4、1997年建设部发布的行业标准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 CJJ73-97。 5、各部委根据本部门GPS测量的实际情况所制定的其他GPS测量规程 及细则。 8.2 GPS网的优化设计 lGPS网的优化设计,是实施GPS测量工作 的第一步,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也是在 网的精确性、可靠性和经济性方面,实现 用户要求的重要环节。这项内容的主要内 容包括:精度指标的合理确定、网的图形 设计和网的基准设计。 一、精度标准的确定 对GPS网的精度,主要取决于网的用途。精 度指标,通常以网中相邻点之间的距离误 差来表示。 相邻点间距离 Km 比例误差 固定误差 mm 标准差 mm 我国规范衡量GPS网精度的指标 lGPS网的精度衡量指标 相邻点基线长度 精度 级 别 主要用途 固定误 差a(mm) 比例误差 b(ppmD) AA 全球性地球动力学研究、地壳形变 测量、精密定轨 30.01 A 区域性的地球动力学研究、地壳形 变测量 50.1 B局部形变监测、精密工程测量81 C大、中城市及工程测量基本控制网105 D E 中、小城市及测图、物探、建筑施 工等控制测量 1010-20 等级 平均距离 (km) a(mm)b(ppmD) 最弱边 相对中误差 二91021/12万 三51051/8万 四210101/4.5万 一级110101/2万 二级500km )构成 2、检定场不同长度的基线,应分别构成闭合图形, 以便进行条件检验,提高检定的可靠性 3、检定场应位于地质结构坚固、稳定的地区,以利 于长期保存。 l4、检定场的点位选择,除应满足GPS测量 选点的一般要求外,尤以注意设在交通方 便、通信和电力供应条件良好,视野开阔 的地区,以方便使用 8.5GPS测量的作业模式 lGPS测量的作业模式,亦即利用GPS定位 技术,确定观测站之间相对位置所采用的 作业方式。 l静态相对定位、快速静态相对定位、准动 态相对定位和动态相对定位 l1、经典静态相对定位 作业方法: 采用两套(以上)的接收设备,分别安置在 一条(数条)基线的端点、根据基线长度 和要求的精度,同步观测4颗以上卫星数时 段,每一时段长13小时。 l 定位精度: 基线测量的精度:5mm+1ppm*D 特点: 独立基线边应构成某种闭合图形。 适用范围: 建立地壳运动或工程变形监测网 建立全球性或国家级大地控制网 建立长距离检校基线 进行岛屿与大陆联测 建立精密工程测量控制网 l2、快速静态相对定位模式 作业方法:基准站+流动站 定位精度:510mm+1ppm*D 特点:接收机移动时不必保持对卫星的连续 跟踪、直接观测边不构成闭合图形,可靠 性差 适用范围:小范围的控制测量及其加密、工 程测量、边界测量、地籍测量及碎步测量 等。 l3、准动态相对定位模式 作业方法:基准站+流动站 定位精度:1020mm+1ppm*D 特点:效率高 范围:开阔地区的加密测量 工程定位及碎步测量 剖面测量和路线测量 地籍测量 l 4、动态相对定位 作业方法:基准站+运动流动站 精度:12cm+1ppm*D 特点:速度快、精度高,可实现载体的连续实时定 位 范围:精密测定载体的运动轨迹 道路中心测量 航道测量 开阔地区的剖面测量的水文测量 l5、实时动态测量系统及其应用 (1)GPS实时动态定位方法概述 RTK测量系统,是GPS测量技术与数据传输 技术相结合而构成组合系统。 与传统测量技术相比的优越性 l(2)RTK测量系统的设备配置 GPS接收设备 数据传输系统 软件系统 l接收设备 1、至少两台接收机:基准站、流动站 2、基准站的架设:点位已知、开阔、可收到 所有可见卫星 l数据传输系统 基准站发射台与用户站接收台 l3、支持实时动态测量的软件系统 主要问题: 整周未知数的精密确定、 流动观测中对卫星的连续跟踪、 失锁后的重新初始化 基本功能: 快速解算,或动态快速解算整周未知数; 根据相对定位原理,实时解算WGS-84坐标 系坐标; 根据已知参数进行坐标转换; 结算结果的分析与评价; 作业模式的选择与转换; 测量结果的显示与绘图 l4、作业模式及应用 快速静态测量: 准动态测量: 动态测量: 8.6技术总结 l 一、技术总结的作用 在完成了GPS网的布设后,应该认真完成技术总结 。每项GPS工程的技术总结不仅是工程一系列必 要文档的主要组成部分,而且它还能够使各方面 对工程的各个细节有完整而充分的了解,从而便 于今后对成果的充分而全面地加以利用。另一方 面,通过对整个工程的总结,测量作业单位还能 够总结经验,发现不足,为今后进行新的工程提 供参考。 l 二、技术总结的内容 l 项目来源 介绍项目的来源、性质。 l 测区概况 介绍测区的地理位置、气候、人文、经济发展状况、交通 条件、通讯条件等。 l 工程概况 介绍工程目的、作用、要求、等级(精度)、完成时间等 。 l 技术依据 介绍作业所依据的测量规范、工程规范、行业标准等。 l 作业情况 介绍外业观测时实际遵循的操作规程、技术要求 (包括仪器参数的设置(如采样率、截止高度角 等)、对中精度、整平精度、天线高的量测方法 及精度要求等。)、作业观测情况、工作量、观 测成果等。 l 数据处理情况 介绍数据处理方法、过程、结果及精度统计与分 析情况。 l 结论 对整个工程的质量及成果作出结论。 思考题 l1实际应用中,GPS的精度是如何确定的? l2GPS测量有哪些网形设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青浦区公园假山施工方案
- 2025年高中教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物业客服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新鲜疏菜种植订购合同
- 汇基商务大厦施工方案
- 2025年柳州市属事业单位考试试卷
- 2025内蒙古气象部门招聘70名应届高校毕业生(气象类)-第二批模拟试卷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春季三门峡渑池县容一学校招聘教师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
- 同城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及答案解析
- 铁路护坡抢修方案范本
- 马场建造设计方案
- 本币交易员考试题库
- 安徒生童话题目及答案
- 胃食管反流病的健康教育指导讲课件
- 小儿腹股沟疝麻醉
- 宜宾党校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安徽省农业职业技能大赛(水生物病害防治员)备赛试题库(含答案)
- DB31T 444-2022 排水管道电视和声呐检测评估技术规程
- 演出冠名赞助合同协议
- (新版)智能楼宇管理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门窗安装工程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