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流行病学-1.ppt_第1页
传染病流行病学-1.ppt_第2页
传染病流行病学-1.ppt_第3页
传染病流行病学-1.ppt_第4页
传染病流行病学-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流行病学 配套光盘 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主 编 / 叶冬青 指 导 / 李立明 第十二章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传染病流行病学 (infectious disease epidemiology)主要研究传 染病在人群中发生、流行过程及影 响流行过程的因素,并制定预防、 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对策与措施。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第一节 传染病流行史简介 第二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 第三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相关概念 第四节 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 第五节 计划免疫及其评价 第六节 新发传染病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第一节 传染病流行史简介 古代人类与传染病斗争的历史 近代人类与传染病斗争的历史 现代人类与传染病斗争的现状 人类的历史就是与传染病斗争的历史人类的历史就是与传染病斗争的历史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第一节 传染病流行史简介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第一节 传染病流行史简介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天花病人天花病人 第一节 传染病流行史简介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一、古老传染病的流行趋势 结核病 霍 乱 疟 疾 第一节 传染病流行史简介 古代印第安人的绘画,表现了天花的可怕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结核病 2004年全球新发肺结核病例890万人,死 于肺结核的人数高达170万 我国现有活动性肺结核病人450万。每年 新发现145万患者,死亡13万人 一九九三年WHO宣布结核病全球暴发 第一节 传染病流行史简介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霍乱 1961年由埃尔托型霍乱弧菌引起的大流行,波及五 大洲140多个国家和地区,患者350万 1992年,印度和孟加拉国部分地区发病10余万 1997年起,霍乱在非洲大规模蔓延,乌干达报告病 例11,335例,肯尼亚报告病例10,108例 19991999年霍乱世界分布年霍乱世界分布 第一节 传染病流行史简介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20022002莫桑比克霍乱流行莫桑比克霍乱流行 第一节 传染病流行史简介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疟疾 1997年就与厄尔尼诺现象一起造成150 270万人死亡 第一节 传染病流行史简介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二、新发传染病的流行趋势 艾滋病 疯牛病(新型 克雅氏病) SARS 人感染禽流感 第一节 传染病流行史简介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艾滋病 第一节 传染病流行史简介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疯牛病(新型克雅氏病) 第一节 传染病流行史简介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第一节 传染病流行史简介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SARS 第一节 传染病流行史简介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第一节 传染病流行史简介 图11-1 我国SARS疫情统计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全民动员抗击SARS 第一节 传染病流行史简介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人感染禽流感 第一节 传染病流行史简介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禽流感病毒 禽流感患病、死亡鸡只 第一节 传染病流行史简介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图11-2 2006年我国禽流感发病情况 第一节 传染病流行史简介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传染病流行过程 传染源 传播途径 人群易感性 影响流行过程 的两个因素 第二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定义 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流行的 过程,即病原体从感染者排出,经过 一定的传播途径,侵入易感者机体而 形成新的感染,并不断发生、发展的 过程。 第二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传染病流行图 获得免疫者 传染源传染源 病原体病原体 生长繁殖生长繁殖 排出排出 易感人群 传播途径传播途径 携带者 患者 死亡死亡 病人病人 动物动物 第二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一、传染源 (source of infection) 指体内病原体生存、繁殖并能排出病原 体的人或动物,包括传染病的病人、病 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 分类: 受感染的人 受感染的动物 第二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受感染的人 病人 病人在其病程的不同阶段 ,如潜伏期、临床症状期和恢复 期,因是否排出病原体及排出病 原体的数量和频率不同,作为传 染源的意义也不同。 第二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病人作为传染源分为: 潜伏期(incubation period) 临床症状期(clinical stage) 恢复期(convalescent period) 第二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及用途 判断患者受感染时间, 追踪传染源,查明传播途 径 确定接触者的留验、检疫和医学观察期限 确定免疫接种时间 评价预防措施效果 潜伏期长短还可影响流行特征 第二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病原携带者(carrier) 指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 人。带菌者、带毒者和带虫者统称为病 原携带者。 潜伏期病原携带者(incubatory carrier) 恢复期病原携带者(convalescent carrier ) 健康病原携带者(healthy carrier) 第二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受感染的动物作为传染源 人类罹患以动物为传染源的疾病, 统称为动物性传染(zoonosis),又称人 畜共患病。 以动物为主的人畜共患病 以人为主的人畜共患病 人畜并重的人畜共患病 真性人畜共患病 第二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二、传播途径 (route of transmission ) 指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侵入新的易感 宿主前,在外界环境中所经历的全过程。 传染病可通过一种或多种途径传播。 第二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空气传播 流感、肺结核 经水传播 霍乱、血吸虫 食物传播 痢疾、伤寒 接触传播 淋病、疥疮 媒介节肢动物传播 疟疾、西尼罗 热 土壤传播 炭疽、破伤风 医源性传播 丙肝、艾滋病 围产期传播 风疹、梅毒 第二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经空气传播(air-borne infection) 是呼吸系统传染病的主要传播方式 经飞沫传播 (droplet infection) 经飞沫核传播 (droplet nucleus infection) 经尘埃传播 (dust infection) 第二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经空气传播的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为: 传播广泛,发病率高 冬春季节高发 少年儿童多见 在未经免疫预防的人群中,发病呈现周期 性 居住拥挤和人口密度大的地区高发 第二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经水传播(water-borne infection) 包括经饮用水传播和经疫水传播两种方式 一般肠道传染病经此途径传播 第二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经饮用水传播的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为: 病例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有饮用同一水源 史 除哺乳婴儿外,无职业、年龄及性别的差异 如水源经常受污染,则病例长期不断 停用污染源或采取消毒、净化措施后,暴发 或流行即可平息 第二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经疫水传播的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为: 病人有接触疫水史 发病有地区、季节、职业分布特点 大量易感人群进入疫区,可引起暴发或流行 加强个人防护、对疫水采取措施等可控制疾病的发 生 第二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经食物传播(food-borne infection) 主要为肠道传染病、某些寄生虫病、少数呼吸系统 疾病的传播方式 经食物传播的传染病的流行特征有: 病人有食用相同食物的历史,不进食者不发病 患者的潜伏期短,一次大量污染可致暴发流行 停止供应污染食物,暴发或流行即可平息 第二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经接触传播(contact infection) 直接接触传播(direct contact infection) 没有外界因素参与下,传染源直接与易感者 接触 。 间接接触传播(indirect contact infection) 易感者接触了被传染源的排出物或分泌物污 染的用品所造成的传播。 第二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经间接接触传播的传染病的流行特征有: 一般很少造成流行,多以散发为主,但可形成家庭 及同住者间的传播 流行过程缓慢,无明显的季节性 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地方及卫生习惯不良的人群中发 病较多 加强对传染源的管理及严格消毒制度后,可减少病 例的发生 第二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经节肢动物传播(arthropod-borne infection) 是以节肢动物作为传播媒介而造成的感染,包括机 械携带和生物性(吸血)传播两种方式 机械携带:通过接触、反吐或随粪便排出病原体污 染 生物性传播:病原体进入节肢动物体内后,在其肠 腔或体腔内经过发育、繁殖后,才能感染易感者 第二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蚊子传播西尼罗热蚊子传播西尼罗热 第二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经节肢动物传播的传染病的流行特征有: 地区性 季节性 职业及年龄分布特点 一般无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传播 第二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经土壤传播(soil-borne infection) 指易感人群通过各种方式接触了被病 原体污染的土壤所致的传播。 第二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土壤污染 传染源的排泄物或分泌物污染 埋葬因传染病死亡的人、畜尸体 条件 病原体存活力 土壤污染程度 人的接触机会 第二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医源性传播(iatrogenic infection) 指在医疗、预防工作中,由于未能严格执行 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人为地造成某些传染病的 传播。 器械、针头、采血器等 被污染或消毒不严引起 输血、生物制品或 药物受污染引起 第二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垂直传播(vertical transmission) 指病原体通过母体传给子代的 传播,或称母婴传播。 经胎盘传播 上行性传播 分娩时传播 第二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多途径传播 许多传染病可通过一种以上途径传播,以哪一种途 径传播取决于环境和病原体的流行病学特征。 艾滋病的传播 艾滋病既可通过性接触传播,还可通过注射污染的 血液和血制品及母婴传播。 第二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三、人群易感性 (herd susceptibility) 指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的易感程度 第二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影响人群易感性升高的主要因素 新生儿增加 易感人口迁入 免疫人口免疫力的自然消退 免疫人口死亡 第二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影响人群易感性降低的主要因素 计划免疫 传染病流行 隐性感染 第二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自然因素 气候 地理因素 媒介昆虫和宿主动物的特异性栖息习 性 第二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社会因素 抗生素和杀虫剂的滥用 城市化和人口爆炸 战争、动乱、难民潮和饥荒 全球旅游业的急剧发展 环境污染和破坏造成生态恶化 第二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战乱战乱 难民潮难民潮 原油污染原油污染 第二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第三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相关概念 疫源地及流行过程 传染过程及感染谱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一、疫源地及流行过程 疫源地 (epidemic focus) 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向四周播散所能波及 的范围,即可能发生新病例或新感染的范围。 形成疫源地的条件 传染源存在 病原体能持续传播 第三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相关概念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我国鼠疫疫源地我国鼠疫疫源地-1996-1996 第三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相关概念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疫源地消灭的条件 传染源被移走(住院或死亡)或不再排出病原体(痊 愈) 通过各种措施消灭了传染源排到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 所有的易感接触者经过了该病最长潜伏期未出现新病 例或被证明未受感染 第三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相关概念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流行过程(epidemic process) 是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蔓延的过程,需要 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人群三个环节相互作用 、相互连接。 第三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相关概念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流行环流行环 节节 易易感人群感人群 病人病人 携带者携带者 受感染受感染 动物动物 传染源传染源 传播途径传播途径 接触接触 水水 食物食物 医源性医源性 垂直垂直 媒介媒介 土壤土壤 社会因素社会因素 经济经济 政治政治 文化文化 宗教宗教 风俗风俗 自然因素自然因素 气候气候 地理地理 第三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相关概念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蚤蚤 野野 鼠鼠 野野 鼠鼠 蚤蚤 家鼠家鼠 家鼠家鼠 蚤蚤 蚤蚤 腺腺鼠疫鼠疫 原发肺原发肺 鼠疫鼠疫 继发肺继发肺 鼠疫鼠疫 鼠疫鼠疫-传播传播 第三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相关概念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血吸虫感染过程 第三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相关概念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二、传染过程及感染谱 传染过程(infectious process) 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后,与机体相互作用、 相互斗争的过程。 感染谱(spectrum of infection) 指机体感染了病原体后,经过传染过程, 所表现出的轻重不等的临床表现。 以隐性感染为主 以显性感染为主 大部分感染者以死亡为结局 第三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相关概念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隐性感染 轻型感染重症感染 死亡 无症状与体征 有症状与体征的疾病 第三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相关概念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第三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相关概念 图图11-3 11-3 感染谱的分类感染谱的分类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传染病发生与传播的基本条件 病原体 (pathogen) 是能够引起宿主致病的各类微生物和寄生虫 宿 主 (host) 在自然条件下被传染性病原体寄生的人或其 他动物 第三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相关概念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第四节 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 策略 措施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一、策略 预防为主 加强健康教育 加强人群免疫 改善卫生条件 第四节 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 健康教育 预防接种 改水改厕改水改厕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加强传染病的监测 常规报告 甲、乙、丙三类共37种 哨点监测 艾滋病、流感监 测哨点 慢性病监测哨点 第四节 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传染病的全球化控制 1980年消灭天花 1988年启动消灭脊髓灰质炎 行动 2001年发起终止结核病活动 天花病人 脊髓灰质炎病人脊髓灰质炎病人 第四节 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二、措施 传染病报告 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的多种措施 第四节 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传染病报告 报告种类 甲、乙、丙三类,共37种 报告原则 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 、卫生防疫人员和采供血机构人员, 按属地管理的原则,按照国务院规定 的或者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内 容、程序、方式和时限报告。 第四节 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网络直报 甲类和乙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艾滋病、肺炭疽、脊髓灰质炎 ) 城镇2小时 农村6小时 乙类 城镇6小时 农村12小时 丙类 24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 息系统进行报告 第四节 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针对传染源的措施 对病人的措施 早发现 早诊断 早报告 早隔离 早治疗 第四节 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对病原携带者的措施 措施 登记 管理 随访 期限 至其病原体检查2-3次阴性 第四节 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对接触者的措施 措施 留检 医学观察 应急接种和药物预防 检疫期 最后接触日至该病的最 长潜伏期 病人被隔离病人被隔离 医学观察医学观察 第四节 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对动物传染源的措 施 彻底消灭 捕杀、焚烧或深 埋 隔离治疗 预防接种和检疫 深埋受感染的动物深埋受感染的动物 第四节 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针对传播途径的措施 消毒 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 或消除环境中致病性微生物的一种措施 预防性消毒 疫源地消毒 压力蒸汽灭菌压力蒸汽灭菌(物理(物理) 紫外线消毒紫外线消毒 含氯含氯消毒剂(化学)消毒剂(化学) 第四节 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预防性消毒 对可能受到病原 微生物污染的场所和 物品施行消毒。 第四节 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疫源地消毒 对现有或曾经有传染源存在的 场所进行消毒。其目的是消灭传染 源排出的致病性微生物。 分类 随时消毒 终末消毒 第四节 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随时消毒 当传染源还存在于疫源地时所进行的消毒 。 终末消毒 当传染源痊愈、死亡或离开后所作的一次 性彻底消毒,从而完全清除传染源所播散 、留下的病原微生物。 第四节 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杀虫 是使用杀虫剂(insecticide) 杀灭有害昆虫,特别是外环境中 传递病原体的媒介节肢动物。 预防性杀虫 疫源地杀虫 随时杀虫 终末杀虫 第四节 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针对易感人群的措施 免 疫预防 药 物预防 个 人防护 第四节 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传染病暴发、流行时的紧急措施 限制或停止集市、集会、影剧院演出或其他 人群聚集活动 停工、停业、停课 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 封闭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和公共饮用 水源 第四节 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第五节 计划免疫及其评价 预防接种 计划免疫方案 评价指标 第五节第五节 计划免疫及其评价计划免疫及其评价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计划免疫(planed immunization)是指 根据疫情监测和人群免疫状况分析,按照规 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有组织地利用疫苗 进行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达 到控制乃至最终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一、预防接种 (vaccination) 是将生物制品(抗原或抗体)接种到机体 ,使机体获得对传染病的特异性免疫力, 从而保护易感人群,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第五节第五节 计划免疫及其评价计划免疫及其评价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预防接种的种类 人工自动免疫(artificial active immunity ) 指将疫苗接种到机体,使之产生特异性 免疫,从而预防传染病发生的措施。 第五节第五节 计划免疫及其评价计划免疫及其评价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疫苗(vaccine)是病原微生物或其代谢 产物经理化因素处理后,使其失去毒性但保 留抗原性所制备的生物制品。 减毒活疫苗 灭活疫苗 类毒素 亚单位疫苗 重组疫苗 DNA疫苗 第五节第五节 计划免疫及其评价计划免疫及其评价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人工被动免疫(artificial passive immunization ) 将含特异性抗体的血清或细胞因子等制剂注入 机体,使机体被动地获得特异性免疫力而受到 保护。其制剂有: (1) 免疫血清 (2) 免疫球蛋白 第五节第五节 计划免疫及其评价计划免疫及其评价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被动自动免疫(passive and active immunity ) 兼有被动及自动免疫的长处,使机体在 迅速获得特异性抗体的同时,产生持久的免 疫力。 第五节第五节 计划免疫及其评价计划免疫及其评价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二、计划免疫方案 计划免疫的内容 计划免疫程序 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 接种 的途径与剂量 疫苗 禁忌症 预防 接种的反应 冷链 第五节第五节 计划免疫及其评价计划免疫及其评价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第五节第五节 计划免疫及其评价计划免疫及其评价 图图11-411-4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三、评价指标 免疫效果评价指标 抗体阳转率= 第五节第五节 计划免疫及其评价计划免疫及其评价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流行病学效果评价指标 疫苗保护率= 疫苗效果指数= 第五节第五节 计划免疫及其评价计划免疫及其评价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计划免疫管理评价指标 建卡率 使用WHO推荐的两阶段整群抽样法 ,调查1218个月龄儿童建卡情况,要求达 到98%以上。 接种率= 第五节第五节 计划免疫及其评价计划免疫及其评价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四苗覆盖率= 冷链设备完好率 = 第五节第五节 计划免疫及其评价计划免疫及其评价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第六节 新发传染病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病因 传播机制 传染过程 特异性诊断方 法 治疗及预后 流行规律 预防和控制措 施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第六节 新发传染病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新发传染病(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 指在人群中新出现的或过去存在于人群中,但是其 发病率突然增加或者地域分布突然扩大的传染性疾病。 艾滋病(AIDS) 埃博拉出血热 疯牛病 人禽流感 SARS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一、病 因 病因假设和病原体特征的研究 病因假设的形 成 传统的病原体 分离鉴定方法 分子生物学方 法 第六节 新发传染病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传染源的确定 传统的流行病学观察法 分子生物学方法 传播概率 第六节 新发传染病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传播概率(transmission probability)也 称传染概率,是指易感者与传染源接触后而 成为感染者的概率。传播概率的估计方法有 两种: 续发率 二项式模型 第六节 新发传染病研究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