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字为补充)苏州园林艺术和手法.doc_第1页
(蓝字为补充)苏州园林艺术和手法.doc_第2页
(蓝字为补充)苏州园林艺术和手法.doc_第3页
(蓝字为补充)苏州园林艺术和手法.doc_第4页
(蓝字为补充)苏州园林艺术和手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蓝色字来自端木从室内班找的手写板的补充)1、何谓“苏州园林艺术”?是集建筑,叠山,理水,花木及诗词楹联、绘画、戏曲、家具摆设等多种因素的综合艺术。音乐家凝固的音乐;诗人无声的诗;画家立体的画没有哪些园林比历史名城苏林更能体会出中国古林设计的理想品质“咫尺之内,再造乾坤”苏州园林被公认为是实现这一设计思想的典范,这些建造于11-19世纪的园林,其精雕细琢的设计折射出中国文化中取法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深邃意境。2、 何谓“苏州园林手法”1)手法:即为方法,一般古典园林营造多用手法;现代园林建设多用方法。2) 艺术与方法、技术的关系:都是指园林艺术在表现或实现过程中的创意思维方法、景观形态的表现方法、景观营造的施工方法,这些方法大多需要特定技术才能完成。3、 苏州园林的主要类型1) 园林:宅院、寺庙园林、书院园林等2)庭院:王洗马巷书房庭院,留园冠云峰庭院3)自然风景区:虎丘等。4、 苏州园林的主要表现形式1) 空间:实空间与虚空间 2造园要素及元素、材料:-建筑、水、山、花木、铺地、墙垣、室内等; 3景:景(实景)与境(虚境)两者关系,“境因景存,景因境活”5、 何谓“苏州园林”狭义:苏州地域上现存的各类古典园林 广义:从殷商到清末历史时期曾营建过的各类园林根据表现手段和方式的不同可分为:表演艺术、造型艺术、语言艺术和综合艺术根据表演的时空性质又可分为:时间艺术、空间艺术、时空并列艺术6、 苏州园林建筑理景特点 1是空间的主景;2融于其他园林要素之中;3参与分隔空间、隔景、障景等;4位点是对景,借景的观赏点,或视觉通道的始点;5承担一定的实用功能,如挡风、防雨、遮阳等;6是楹联,匾额等载体,而楹联,匾额往往是理解空间意境的切入点。7、 苏州园林建筑理景的主要类型堂(厅)、亭、廊、榭、轩、斋、馆、阁(楼)、房、室、台、门楼 共十二种8、 苏州园林建筑理景的手法与艺术1) 堂(厅)类型:是园林内的主体建筑,多以四面厅的风格出现,堂堂,高大,敞开。选址:“凡园圃立基,定厅堂为主。先乎取景,妙在朝南”即居中向阳之处。一般位于主景 区的构图中心位置。功能:主人会客之处 环境要求:周边设若干对景或连续景观序列。点题:含蕴园林或空间的主要立意。2) 亭类型:造式无定,随意合宜则制。三角,四角,五角,梅花,海棠,八角至十字等。选址:水边,通泉的竹林、景致山巅、竹密的山洼、苍松盘曲的山麓濠粱之上,沧浪之中等。功能:赏景点。 环境要求:周边有对景或借景。 点题:往往含蕴该空间的主要立意。3) 廊类型:于屋之前后或园林建筑或宅与园林间的建筑通道。选址:通林间、蹑山腰或下临水面、自然曲折蜿蜒。 功能:分隔或联系空间、游路、挡雨、遮阳等。 环境要求:移步换景点题:含蕴该空间的主要立意,如拙政园的“柳荫路曲”4) 榭类型:“制亦随态”。 选址:有景致处,或水边或花畔等。功能:赏景处。 环境要求:花间隐榭。 点题:往往含蕴该空间的主要立意。9、 苏州园林山石理景特点1) 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为何要“源于自然”:1园林本身的特点,营造宜人的人居环境;人有渴望自然的内在动力或需求。2、我国园林发展过程决定:园林转折期为何要“高于自然”1园林营造的空间与表现形式决定2)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虽由人作:园林营造过程是人的活动过程和结果。是人智慧体力的成果,艺术与技术的结晶。宛自天开:园林营造“第二自然”,但在特定的时空,石,水,建筑,花木等要素又寓于了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文化、主题或创意,已被造园家赋予了特定灵魂。这种人为赋予的意识形态的东西,很容易在表现特定景物构象时,容易显露人工痕迹,让特定的灵魂市区其依存的载体,只有在自然景观物象下,这种被造园家注入的灵魂,才能被赏园者感悟或体会。10、 园林山石理景的常用石质种类太湖石、房山石、黄石和青石、青云片、象皮石、灵璧石、英德石、石笋和剑石、木化石、菊花石、黄蜡石、泥质灰岩、花岗岩卵石1) 太湖石(南太湖石):太湖石是一种石灰岩的石块,主产于太湖而得名,以洞庭湖,西山一带出产的湖石最著名,其质纹理纵横,笼络起隐,遍多凹窝,石窝洞相套,由风浪冲击而成的,谓之“弹子窝”。湖石在水中和土中皆有所产,但以水中者玲珑剔透、瘦骨突兀、纤巧秀润,常被作为特质石峰。宋徽宗玩石丧国,赵佶收集名花异石,“花石纲运动”的兴起,使太湖石身价成为造园者的首选。11、 园林石理景手法与艺术1特置2对置3散置4山石花台5山石器设1)特置:又称孤置,江南又称“立峰”,又称孤赏石 1特点:体量巨大、造型奇特和质地、色彩特殊的石质。 2安放位置:常用作园林入口的障景和对景,漏窗或地穴的对景。也可置于廊间、亭下、水边,作为局部空间的构景中心。注:要求石材本身应具备一定的观赏价值,能独立成景,或形奇、或姿俏、或花纹绮丽,或雄浑厚重。此外,还要具备一定的体量才行2)对置:指两个石景布置在相对的位置上,呈对称或者对立,对应状态的置石方式。3)散置:三块以上石头的组合:传统的处理方法是采用奇数的石头成群组合,如357这样的石堆通过被分割成2、3个小石堆。如若使用7块石头通常被分为322或232三组石堆组成。置石的放置:应力求平衡稳定,给人以宽松自然的感觉,每一块石头都应埋入水中或土壤中使其仿佛生长出来似的。(有疏有密、前后错叠、左右呼应、攒三聚五、散漫理之、有聚有散、若断若续、一脉即毕,余脉又起)12、 山石花台1) 特点;指园林中常以山石营造花台,花台内种植牡丹,芍药,红枫,竹,南天竹等传统园林植物的造景方法(手法)。2) 手法:对于花台个体,则要求平面上曲折有致,兼有大弯小弯,而且曲率和间隔都有变化。如果利用自然延伸的岩脉,立面上要求有高下,层次和虚实的变化。有高擎于台上的峰石,也有低隆于地面的露岩。13、 山石器设1) 山石器设:指为了增添园林的自然风光,园林营造中,常用合适的自然山石作室内,外环境中的家具器设的方法。如:以石材作石屏风、石栏、石桌、石凳、石床、石室,踏跺等。2) 作用:既有实用价值,又有一定的造景效果,可以使园林景色更有魅力。14、 园林山理景手法与艺术1) 山的布局和手法 2)山的组合与轮廓 假山的组合单元:绝壁、峰、峦、谷、涧、洞、路、桥、平台、瀑布等。 组合单元:每座假山不一定这些单元都要具备,可由其中的若干单元组合而成。如由谷、涧、桥、绝壁组合的假山。2) 湖石、黄石、花岗岩特点与叠山 湖石的特点与叠山:特点1较好的湖石有涡、洞和皱纹构成石形“瘦透漏皱丑”的独特风格。涡有大小,一般较浅;涡内有洞,洞却不一定在涡内,洞的形状极富变化,大洞旁有小洞,小洞间有穴道想通。特点2石面上有深、浅不等裂纹,裂纹多数呈斜裂,少数呈纵裂3) 园林山景的鉴赏15、 池面处理1) 池面形状的规划:池面总体形状宜有聚有分,聚则水面辽阔,有水乡弥漫之感;分则萦回环抱,似断似续,整个水系应自然得体。如:网师园的水池,池面集中,池面廊榭都比较低矮,给人以水面开阔、明朗之感。拙政园的水面被池中二由及房屋,曲桥,竹从,树木等划分为几部分,使水面流通环回,空间层次重重,景物深远不尽。具体是聚是分,须依据园址大小酌情处理,大抵小圆聚优于分,但大园虽可多分,仍以留出较大的水面使整个水面主次分明。2) 狭长水池:也宜中、小园林规划水景的池面形状。一般在水池的一端架桥,将水面分为主次两个部分,目的是增加层次和变化(如壶园,畅园,鹤园,半园)。也可用曲桥和水门将狭长水面分割成主次分明的三部分(如怡园)。3) 面积较大的园林:一般在规划设计时,首先根据主题和环境将院内规划出若干个不同的景区,但要以形状丰富而有变化的水池串联各景区,使整个景观由水系形成一个统一的景观整体(如拙政园,狮子林)。举例:拙政园在主池以外,或以支流萦回于亭馆、山林之间或入水院,整个景观既有主次之分又有疏密之别。即使是中部的水面也仅占园内面积的2/5,由于规划布置合理,水面极富江南水乡辽阔之式。4) 水面分隔手段:桥梁、岛屿16、 架桥的位置和桥梁类型1) 桥梁规划位置:通常安放在水面较窄之处。2) 桥梁的类型:1平曲桥:多为梁板式石桥,平面为一、二折至三、四折。这种类型的桥梁;一是古朴,淡雅;二是从远处观之仅淡淡的一条线,使水面分而不断,增加水面辽阔感;三是避免板条石平、直的呆板,桥梁水平面采用多折形。如拙政园诸桥因池水开阔而有采用这种通透的桥身,使水面空间相互贯通,达到似分非分和增加空间层次,产生倒影等效果。2.圆拱桥(。这个没有写。)17、 苏州园林花木理景特点1) 对环境的生态作用:吸收co2、释放o2、调节湿度,温度;2调节空间立面构型;3修饰山、水、建筑等园林要素;4植物景观:孤植、树丛、树群、树林等景观形式;5背景,框景,障景,隔景,夹景;6提供功能空间:冠下空间,林荫空间,行道空间、视觉通道空间等;7组织空间:分隔,引导,暗示等;8意境含蕴的载体,承载主题立意。18、 苏州园林花木理景艺术与手法(以中部拙政园为例-意境含蕴载体设计)1) 远香堂构思和点题特点:虽然点题载体是“堂”,但堂作为建筑本身无法实现“香”和“远”立意:荷香传的越远越清淡之堂创意:名曰写荷,实则书写个人心境,用“香远益清”借喻君子品格高尚,声名远扬创意特点:我国农耕文化认可荷花及荷香的含蕴意境2) 玉兰堂构思和点题特点:堂借玉兰花莹洁清丽,白色薇碧、香似兰花,比拟人廉洁,不慕名利。立意:玉兰花之堂创意:名曰写玉兰花霜雪之后,仍高洁自如,实则启迪人应像玉兰高洁,淡泊创意特点:我国农耕文化认可“玉兰”这种含蕴意境。相传文徵名家有“玉兰堂”,是文徵名作画之所3) 海棠春坞构思和点题特点:海棠花姿韵风雅,春天开满村坞。 立意:海棠花开满春坞创意:名曰写春天海棠盛开的庭院景色,实则写春天大自然的特色美景。创意特点:将地方风格的大自然美景融入庭院的主题景观。4) 听雨轩构思和点题特点:雨夜、雨打芭蕉声,心声。共同形成了一种声心的“和弦”立意:借夜雨打芭蕉特有的“和弦”和文化传说背景,表达原主持有的心境创意:名曰写“夜雨芭蕉”自然物象,实则写人之心境 创意特点:属“借景”计成在园冶的“园说”部分论述“夜雨芭蕉,似杂鲛人之泪”5) 倚玉轩 构思和点题特点:轩置竹石而赋予“玉”品性。 立意:倚着竹石的轩、创意:名曰写竹石之意,实则赞赏竹石像玉一样的特性。创意特点:我国农耕文化认可“竹、石”为玉的含蓄意境 19、 苏州园林铺地纹样的文化涵义1) 渔鼓:象征长寿文化渊源:是八仙之一的张果老的法器,他曾是唐代的方士,长期隐居在山西衡州中条山,深谐长生不老之术。2) 盘长:寓意好事连连文化渊源:佛教的八宝之一,涵义是佛说回环畏彻,一起通明,其外形生发出绵延贯彻,有好事无尽头的吉祥寓意。3) 方胜:寓意克制邪恶文源:两个菱方形相交的图形民间称方胜,古人认为方胜是克制邪恶的神秘力量4) 厌胜钱:寓意制邪文化渊源:压胜是古代方土的一种巫术,以诅咒或其他方式压制对方。按一定的图形铸成钱币,称压胜钱,意为制邪。5) 海棠花:象征文人的高贵和风雅6) 莲花、莲子、莲藕:象征文人高洁的品质和对佛学的领悟文化渊源:1莲花出淤泥而不染2三者寓意佛学的转世轮回,被称为佛花7) 冰裂纹:寓意坚贞、洁身自好、冰清玉洁文化渊源:源于冰的自然属性和儒家文化对这种属性的理解。9) 梅花:比喻在逆境中坚守信念的顽强意志文化渊源:源于梅花的自然属性和儒家文化对这种属性的理解。文人借梅花傲雪怒放的自然特性比喻内心坚守的信念,激励自己与艰苦的条件抗争,不屈不挠地向既定的人生目标前进。20、 苏州园林铺地图案涉及的内容 1植物2动物3神仙法器4佛教法宝外形5自然物属性特征6神话故事7文人典型生活特征8甚至兵器造型21、 苏州园林铺地图案涉及的文化 儒道佛(中华文化,农耕文化)22、 苏州园林铺地理景艺术与手法的主要特征1) 铺地的选择:健康而不庸俗,是时代文化的主旋律2) 图案的选择要符合空间的主题立意,如:1留园“五峰仙馆”庭院铺地的“鹤”图案2拙政园“倚玉轩”西门口铺地的“福禄寿”图案1、中国古典园林在建筑营造,布局选址,体量方面有哪些特点?答:计成在园冶的立基部分论述,“凡园圃立基,定厅堂为主,先乎取景,妙在朝南”。从营造方法来说有两层含义:1在建筑山水花木墙垣铺地等造园要素中,建筑是首要要素。在园林景布局时,先要确定园林空间的建筑位置 2在建筑中,最主要是确定厅堂建筑位置,厅堂位置的选址要有利于赏景,正门要朝南,其他建筑类型布局,要“亭台突池沼而参差”。例:拙政园中,主体建筑远香堂,布局选址于拙政园的构图中心位置,有利于对全园进行360度赏景,其正门面南,完全符合“先乎取景,妙在朝南”的造园方法,其他建筑类型大多蜿蜒布局于水面,其他选址也与“亭台突池沼而参差”的营造方法基本一致。园林建筑作为景而言,一是布局要宜,二是布局体量要精,计成在园冶的兴造论部分论述,精在体宜。体:体形之端正。宜:宜亭斯亭,宜榭斯榭,顿至婉转,斯谓精而合宜者也。拙政园的水体布局采用聚散结合,以象为主,以散为衬托的营造方法,聚旨在表现拙政园水面辽阔浩淼,似自然江河湖。这是中国文人园林造园对水体的共同要求,散则委婉曲折,旨在表现水河密布的江南水乡特点。拙政园水体聚于远香堂前,两座主山位于其中,既有利于形成山水主空间,又能表现出以水为主的总体山水风格。散于远香堂东南西三面,与一座骊山共同形成山水环绕远香堂(山水主景,置于山环水抱之中)计成在园冶部分论述“园基不拘方向,势自由高低,涉门成趣,得景随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