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病科 肺胀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_第1页
肺病科 肺胀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_第2页
肺病科 肺胀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_第3页
肺病科 肺胀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_第4页
肺病科 肺胀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肺胀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医诊疗方案 (试行)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 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 2008年制定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8 年 7 月第一版) “ 肺胀病 ”( 4 49 2008)和 2010 年全国中医内科肺系病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通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疗指南进行诊断。 ( 1) 喘息、胸闷、气短或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动则气短、呼吸困难,早期仅于活动时出现,后逐渐加重,以致日常活动甚至休息时也感气短。 ( 2) 常有吸烟、反复的加重病史。 ( 3) 或伴有消瘦、纳差、心烦等。 ( 4) 肺功能检查,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后 70%表示存在不可逆气流受限。 2 西医诊断 : 疾病诊断和分期标准参照卫生部慢性阻塞性肺病诊疗规范( 2011年版)进行诊断。 ( 1) 症状 慢性咳嗽:常为首发症状。初为间断性咳嗽,早晨较重,以后早晚或整日均可有咳嗽,夜间咳嗽常不显著。少数患者无咳嗽症状,但肺功能显 示明显气流受限。 咳痰:咳少量粘液性痰,清晨较多。合并感染时痰量增多,可有脓性痰。少数患者咳嗽不伴咳痰。 气短或呼吸困难:是 期仅于活动后出现,后逐渐加重,严重时日常活动甚至休息时也感气短。 喘息:部分患者,特别是重度患者可出现喘息症状。 全身性症状:体重下降、食欲减退、外周肌肉萎缩和功能障碍、精神抑郁和(或)焦虑等。 ( 2)体征 着疾病进展可出现以下体征: 一般情况:粘膜及皮肤紫绀,严重时呈前倾坐位,球结膜水肿,颈静脉充盈或怒张。 呼吸系统:呼吸浅快,辅助呼吸 肌参与呼吸运动,严重时可呈胸腹矛盾呼吸;桶状胸,胸廓前后径增大,肋间隙增宽,剑突下胸骨下角增宽;双侧语颤减弱;肺叩诊可呈过清音,肺肝界下移;两肺呼吸音减低,呼气相延长,有时可闻干性啰音和(或)湿性啰音。 心脏:可见剑突下心尖搏动;心脏浊音界缩小;心音遥远,剑突部心音较清晰响亮,出现肺动脉高压和肺心病时 尖瓣区可闻收缩期杂音。 腹部:肝界下移,右心功能不全时肝颈反流征阳性,出现腹水移动性浊音阳性。 其他:长期低氧病例可见杵状指 /趾,高碳酸血症或右心衰竭病例可出现双下肢可凹性水肿。 ( 3)肺功能检查 肺功能检查,尤其是通气功能检查对 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 是评价气流受限的一项敏感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 计值)常用于 变异性小,易于操作。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 70%,提示为不能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 肺总量( 功能残气量( 残气量( 高和肺活量( 低,提示肺过度充气。由于 一氧化碳弥散量( 值( A)下降,表明肺弥散功能受损,提示肺泡间隔的破坏及肺毛细血管床的丧失。 支气管舒张试验:以吸入短效支气管舒张剂后 12%且 00为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的判断标准。其临床意义在于: 有助于 提示二者可能同时存在; 不能可靠预测患者对支气管舒张剂或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反应及疾病的进展; 受药物治疗等因素影响,敏感性和可重复性较差。 ( 4)胸部 病早期胸片可无异常,以后出现肺纹理增多、紊乱等非特异性改变;发生肺气肿时可见相关表现:肺容积增大,胸廓前后径增长,肋骨走向变平,肺野透亮度增高,横膈位置低平,心脏悬垂狭长,外周肺野纹理纤细稀少等;并发肺动脉高压和肺原性心脏病时,除右心增大的 可有肺动脉圆锥膨隆,肺门血管影扩大,右下肺动脉增宽和出现残根征等。胸部 气胸、肺大疱、肺炎、肺结核、肺间质纤维化等)鉴别 有重要意义。 胸部 分辨 辨别小叶中心型或全小叶型肺气肿及确定肺大疱的大小和数量,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助于 判断肺大疱切除或外科减容手术的指征有重要价值,对 ( 5)血气分析检查 可据以诊断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酸碱平衡失调、呼吸衰竭及其类型。 ( 6)其他实验室检查 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和红细胞压积可增高。合并细菌感染时白细胞可升高,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加。 痰涂片及痰培养可帮助诊断细菌、真菌、病毒及其他非典型病原微生物 感染;血液病原微生物核酸及抗体检查、血培养可有阳性发现;病原培养阳性行药物敏感试验有助于合理选择抗感染药物。 可行其他有助于病理生理判断和合并症诊断的相关检查。 据吸烟等发病危险因素、临床症状、体征及肺功能检查等综合分析确定。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是 入支气管舒张药后 70%可确定为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少数患者并无咳嗽、咳痰、明显气促等症状,仅在肺功能检查时发现 70%,在除外其他疾病后,亦可诊断为 为急性加重期与稳定期。 需改变基础 常在疾病过程中,患者短期内咳嗽、咳痰、气短和 ( 或 ) 喘息加重,痰量增多,呈脓性或黏脓性,可伴发热等炎症明显加重的表现。稳定期是指患者咳嗽、咳痰、气短等症状稳定或症状轻微。 (二)证候诊断: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 2008 年制定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8年 7月第一版) “肺胀病 ”有关内容及协作组临床方案进行诊断。 1 肺脾气虚证: 咳嗽或喘息、气短,动则加重; 神疲、乏力或自汗,动则加重; 恶风,易感冒; 纳呆或食少; 胃脘胀满或腹胀或便溏; 舌体胖大或有齿痕,舌苔薄白或腻,脉沉细或沉缓或细弱。具备 、 、 中的 2项,加 、 、 中的 2项。 2 肺肾气虚证: 喘息、气短,动则加重, 乏力或自汗,动则加重; 易感冒,恶风; 腰膝酸软; 耳鸣,头昏或面目虚浮; 小便频数、夜尿多,或咳而遗尿; 舌质淡、舌苔白,脉沉细或细弱。具备 、 、 中的 2项,加 、 、 、 中的 2项。 3 肺肾气阴两虚证: 喘息、气短,动则加重, 自汗或乏力,动则加重; 易感冒; 腰膝酸软; 耳鸣,头昏或头晕; 干咳或少痰、咳痰不爽; 盗汗; 手足心热; 舌质淡或红、舌苔薄少或花剥,脉沉细或细弱或细数。具备 、 、 中 2项加 、 中的 1项加 、 、 、 中的 2项。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 肺脾气虚证 治法:补肺健脾,降气化痰。 推荐方药:六君子汤合玉屏风散加减。黄芪、防风、白术、陈皮、法半夏、党参、茯苓、炙甘草 等 。 中成药:健脾丸联合玉屏风颗粒 、 金咳息胶囊(参蛤补肺胶囊)等。 2 肺肾气虚证 治法:补肾益肺,纳气定喘。 推荐方药:补肺汤合金匮肾气丸 加减。党参、黄芪、生熟地、山药、山萸肉、干姜、陈皮、法半夏、补骨脂、仙灵脾、五味子、炙甘草 等 。 中成药:金水宝胶囊、金匮肾气丸等。 3 肺肾气阴两虚证 治法:益气养阴滋肾,纳气定喘。 推荐方药:四君子汤合生脉散加减。黄芪、防风、白术、熟地、山萸肉、陈皮、法半夏、茯苓、党参、麦冬、五味子、炙甘草 等 。 中成药:黄芪生脉饮、麦味地黄丸(胶囊)等。 (二)穴位贴敷: 1 药物组成:主要有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等组成,磨成粉,姜汁调敷。 2 穴位选择:选取膻中、肺俞、脾俞、肾俞、膏肓,或辨证选穴。 3 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暴露所选穴位,局部常规消毒后,取帖敷剂敷于穴位上,于 6 12 4 外敷后反应及处理:严密观察用药反应。 外敷后多数患者局部有发红、发热、发痒感,或伴少量小水泡,此属外敷的正常反应,一般不需处理; 如果出现较大水泡,可先用消毒毫针将泡壁刺一针孔,放出泡液,再消毒。要注意保持局部清洁,避免摩擦,防止感染; 外敷治疗后皮肤可暂有色素沉着,但 57天会消退,且不会留有疤痕,不必顾及。 穴位贴敷每 10天一次,视病人皮肤敏感性和反应情况对贴敷次数进行调整。 (三)益肺灸(督灸 ):是在督脉的脊柱段上施以隔药灸来治疗疾病的特色疗法,汇集督脉、益肺灸粉、生姜泥和艾灸的治疗作用于一炉;每月 1 2次, 36次为一疗程。 (四)拔罐疗法:选择背部太阳经及肺经,辨证取穴,运用闪罐、走罐、留罐等多种手法进行治疗,每周 2次。 (五)穴位注射:可选曲池穴、足三里、尺泽、丰隆穴,或者辨证取穴注射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每穴 0.5 3日 1次, 7次为 1疗程。 (六)穴位埋线法:根据不同证候辨证选穴, 15日 1次, 3次为 1疗程。 (七)针灸:根据不同证候选择热敏灸、雷火灸 等,辨证取穴或循经取穴,如肺脾气虚证配气海、丰隆,肺肾气虚证配太溪等。 (八)其他中医特色疗法:根据病情可选择中药离子导入、 电针疗法、沐足疗法、 砭石疗法、经络刺激疗法等。经络刺激法可选用数码经络导平治疗仪、针刺手法针治疗仪等设备。 (九)冬令膏方: 辨证选用不同的补益方药。 (十)肺康复训练:采用肺康复训练技术,如呼吸操、缩唇呼吸、肢体锻炼等,或选用中医传统气功、导引等方法进行训练。 (十一)护理调摄:根据病人情况进行个体化饮食和心理指导。 1 饮食护理:饮食宜清淡可口、富营养、易消化,忌食辛辣、煎炸或过甜、过咸之品。饮食有节,戒烟酒。 2 起居护理:加强锻炼,劳逸适度;慎风寒,防感冒。 3 情志护理:本病缠绵难愈,患者精神负担较重,指导患者自我排解方法,树立战胜疾病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4 其他:积极治疗原发病,定期去医院复查。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临床症状和呼吸困难为评价指标,在治疗期间每月对临床症状和呼吸困难进行观察,治疗结束后进行评价。 表 1 临床症状评分表 症状 得分 评分标准 0 1 2 3 咳嗽 无 仅早晨咳嗽 全天时有咳嗽加上早晨咳嗽 咳嗽频繁加上早晨咳嗽 咳痰 无 昼夜咳痰 10 20夜咳痰 20 30夜咳痰 30喘息 无 较重活动偶发,不影响正常活动 多数日常活动发生 但休息时不发生 休息时亦发生 胸闷 无 偶有胸闷,尚能耐受 胸闷时作,活动加重 胸闷较甚,休息时亦发生 气短 无 较重活动时即感气短 稍事活动时即感气短 休息时即感气短 乏力 无 精神稍疲乏 精神疲乏 精神极度疲乏 紫绀 无 口唇轻度紫绀 口唇指甲中度青紫 口唇指甲严重紫绀 表 2 呼吸困难评分标准 级别 程度 说明 0 无 除过度活动劳力外,无气短的呼吸问题 1 轻度 平地行走或上略斜坡时有气短问题 2 中度 因气短较同龄人平地行走得慢或以自己的步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