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科 肝积病(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_第1页
肝病科 肝积病(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_第2页
肝病科 肝积病(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_第3页
肝病科 肝积病(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肝积病(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中医诊疗方案 (试行) 一、诊断 (一) 疾病诊断 1 中医诊断: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1997; 13 页 。 肝积病系肝络瘀滞不通,肝体失却柔养,疏泄失职。以右胁痛,或胁下肿块,腹胀纳少及肝瘀征候为主要表现的肝积类疾病。 ( 1)有肝着病史。 ( 2)以右胁痛,或胁 下肿块,腹胀纳少及伴有不同程度的瘀血表现,如:舌质暗红,舌边尖有瘀点、舌下静脉曲张,甚或有肌肤甲错、蜘蛛赤缕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 3)实验室检查: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异常升高。 ( 4) B 超检查发现肝包膜粗糙,回声增密、增粗、增强且分布不均匀,血管走向不清等,或见门脉内径增宽、脾脏增大等;或肝纤维化扫描仪检查提示肝脏硬度增加;或肝组织病理学检查见纤维组织不同程度的增生。 2 西医诊断: 参照 2006 年 8 月 24 日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通过的肝纤维化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 标准进行疾病诊断。 ( 1) 有慢性乙型 病毒性肝炎病史。病原学诊断参考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与感染病学分会制定的相关标准。 ( 2) 临床表现:临床症状无特异性,轻症者可无症状;较重者除原发疾病临床表现外,可有疲倦乏力、肝区不适或胀或痛、食欲不振、大便异常、舌质暗红或暗淡、脉弦细等。 ( 3) 实验室检查: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 P P 或 , C、 7 以及 值、 异常升高。 ( 4) 影像学检查: B 超检查发现肝包膜粗糙,回声增密、增粗、增强且分布不均匀,血管走向不清等,或见门脉内径增宽、脾脏增大等。 ( 5) 纤维化扫描仪)检查提示肝脏硬度增加, F 达 14 级。 ( 6) 肝组织病理学检查:肝组织苏木精 色染色和(或)网状纤维染色,可见纤维组织不同程度的增生( 表 1 肝脏纤维化程度分期标准 纤维化程度期 ( S) 纤维化程度 0 无 1 汇管区纤维化扩大,局限窦周及小叶内纤维化 2 汇管区周围纤维化,纤维间隔形成,小叶结构保留 3 纤维间隔伴小叶结构紊乱,无肝硬化 4 早期肝硬化 ( 7) 危险因素:长期大量饮酒,患者病程较长与年龄较大,体重指数( 加、胰岛素抵抗、肝细胞脂肪变性、 染与使用免疫抑制剂等。 (二) 证候诊断 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基本症候: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在原有慢性肝脏炎症的中医症候基础上,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瘀血表现,如舌质暗红,舌边尖有瘀点、舌下静脉曲张,甚或有肌肤甲错、蜘蛛赤缕等症候。 1 肝胆湿热证:口干苦或 口臭 、 胁胀或痛、纳呆、胃脘胀闷、倦怠乏力、皮肤巩膜黄染、大便黏滞秽臭或干结、舌质红、苔黄腻、或舌边尖有瘀点、舌下静脉曲张、脉弦数或弦滑数。 2肝郁脾虚证:胁肋胀满疼痛,胸闷善太息,精神 抑郁 或性情急躁,纳食减少,脘腹痞闷,神疲乏力,面色萎黄,大便不实或溏泻。舌质淡有齿痕,苔白,或舌边尖有瘀点、舌下静脉曲张、脉沉弦。 3肝肾阴虚证:胁肋隐痛,遇劳加重,腰膝酸软,口燥咽干,心中 烦热,头晕目眩,失眠多梦,两目干涩。舌质红,苔薄白少津,或舌边尖有瘀点、舌下静脉曲张、脉弦细数。 4瘀血阻络证:面色黧黑或晦暗,精神疲惫,胁肋胀痛或刺痛,舌质暗红,舌下络脉曲张,舌紫或瘀点、瘀斑,脉弦细或涩等。 二、治疗方案 (一) 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或 中成药 1肝胆湿热证 治法:清热化湿。 推荐方药:茵陈蒿汤加减。茵陈、栀子、大黄、黄芩、泽泻、车前子等。 2肝郁脾虚证 治法:疏肝健脾。 推荐方药:逍遥散加减。柴胡、芍药、当归、薄荷、甘草、川芎、白术、茯苓等。 3肝肾阴虚证 治法:滋养肝肾。 推荐方药:一贯煎加减。北沙参、麦冬、当归、生地黄、枸杞子、山药、山茱萸、丹皮、泽泻、茯苓等。 4瘀血阻络证 治法:活血化瘀,散结通络。 推荐方药:膈下逐瘀汤加减。桃仁、川芎、丹皮、当归、玄胡、赤芍、香附、红花、枳壳、甘草等。 因本病基本病机为瘀血阻络,均应适当使用“活血化瘀通络”之味。当患者无明显临床中医症状时,可选用以下列药物之一口服;或经上述辨证治疗中医症状显著改善后,可根据情况选用以下列药物之一口服;也可在使用上述汤剂的同时,配合选用下述成药。 推荐药物: 1复方鳖甲软肝片, 4 片,每日 3 次,口服。 2扶正化瘀胶囊, 5 粒,每日 2 至 3 次,口服。 3亦可选用大黄蛰虫丸、安络化纤丸等目前公认有效的抗肝纤维化药物。 (二)静脉滴注 中 成 药 注射剂 可根据患者情况阶段性选用活血化瘀类 中 成 药 注射剂如: 复方丹参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等静脉滴注。 (三)其它疗法: 根据病情可选择应用红外肝病治疗仪等中医诊疗设备进行治疗。 操作方法:患者平卧于病床,暴露肝区,以红外探头照射肝区(根据患者的感觉调节距离),一天一次,每次 30 分钟,半个月为一疗程。 (四) 护理 1 起居有时,劳逸有节,适寒温,防外感。 2 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忌生冷、油腻、辛辣,禁醇酒,少食人工合成和含防腐剂的食物。 3 情志:调畅情志,避免诱发本病的病因。 4 用药:合理服药,以免服药不当而加重肝脏负担和肝功能损害。 三、疗效评价 (一) 评价标准 1综合疗效评价 参照 2006 年 8 月 24 日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通过的肝纤维化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肝纤维化血清学标志物( C、 P P 及 量)两项以上测定值较治疗前下降 50%或恢复正常;血清肝功能指标基本恢复正常,证候明显改善;和(或)经肝组织病理学检查肝纤维化分期下降 2 期,或肝纤维化扫描F 值下降 2 级; 有效:肝纤维化血清学标志物( C、 P P 含量)有任何两项测定值较治疗前下降 25%;血清肝功能指标改善,证候改善;和(或)肝组织病理学检查肝纤维化分期较治疗前下降 1 期,或肝纤维化扫描 F 值下降 1 级。 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者。 2中医症候疗效评定标准 基本痊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 95。 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 70。 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 候积分减少 30。 无效: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