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 血液循环 本章结构: 一 心脏生理 二 血管生理 三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 心脏生理 一 心肌的生物电现象 (一)静息电位:与神经纤维的相似 (二)动作电位:2过程,5时相 1.去极化过程(0期) Na+内流 2.复极化过程 l1期(快速复极初期) K+外流,Cl-内流 l2期(缓慢复极化期或平台期) Ca2+内流,K+外流 l3期(快速复极末期) K+外流 l4期(静息期或舒张期) Na+、K+、Ca2+、Cl-回位 主动转运 二 心肌的生理特性 (一)自动节律性 骨骼肌神经信号 神经信号心肌自律信号 l脱离神经支配或离体的心脏,在适宜条件下( 如任氏液),一定时间内仍能发生自律性的舒 缩运动,这表明心脏具有自动发生节律性兴奋 的能力,这种特性称为自动节律性,简称自律 性。 l心脏的自律性来自其自律细胞 。 l鱼类心脏存 在若干自律 性特别强的 区域,称自 律中枢或起 搏点。根据 其分布方式 可将鱼类心 脏分为三种 类型。 lA型心脏:有三个自动中枢,第一个位于居维叶管 和静脉窦之间(A1),第二个位于心房底部(A2) ,第三个位于心房、心室之间(A3)。为主导中枢 ,通常是按其节律搏动。如体型细长的鳗鱼类。 lB型心脏:也有三个自动中枢,第一个位于静脉窦 (B1),第二个位于心房、心室之间(B2),第三 个位于动脉圆锥基部(B3)。如许多软骨鱼类。 lC型心脏:只有两个自动中枢,第一个位于静脉窦 和心房交界处(C1),第二个位于心房心室交界处 (C2)。如大部分硬骨鱼类。 l动物进化到哺乳类,其静脉窦已经退化,由窦 房结作为起搏点。但心脏各部分自律细胞的自 律性存在等级差异。 (二)心脏的兴奋性 1.绝对不应期和有效不应期 有效不应期:紧接心肌绝对不应期之后存在一个 短时期(局部反应期),在此期间内,给以非常 强的刺激可使膜发生部分去极化而产生局部兴奋 ,但不会发生全面去极化而产生传导性兴奋(动 作电位),因此,从去极化(0期)开始到这个 短时期结束的一段时间称为有效不应期。或者说 ,绝对不应期和这个短时期合称有效不应期。 2.相对不应期、超常期 心肌与神经纤维或骨骼肌细胞兴奋性变化过程的差异心肌与神经纤维或骨骼肌细胞兴奋性变化过程的差异 A.心肌细胞没有低常期,而神经纤维和骨骼肌细胞 则存在低常期; B.心肌细胞的特点是发生兴奋后有效不应期特别长 ,一直延伸到机械反应的舒张期开始之后,在此期 间,任何刺激都不能使心肌细胞发生扩布性兴奋, 骨骼肌的绝对不应期则很短,远在收缩期开始时已 经停止,因而连续刺激可以产生持续性的强直收缩 。这一特性使心脏能保持收缩、舒张交替的节律性 活动,对心脏的射血和充盈功能非常重要。 (三)心肌的收缩性 心肌收缩与骨骼肌收缩的区别: 1、Ca2+来源更多地依赖于细胞间隙; 2、有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现象,无强直收缩; 3、全或无式收缩。 4、功能合体性。 在病理或实验条件下,心肌组织在有效不应期后在病理或实验条件下,心肌组织在有效不应期后 受到人工的或窦房节之外的异常刺激,心肌接受受到人工的或窦房节之外的异常刺激,心肌接受 这一次额外刺激,产生一次这一次额外刺激,产生一次期前兴奋和期前收缩期前兴奋和期前收缩 。期前收缩也伴有兴奋性变化,如果正常起博点。期前收缩也伴有兴奋性变化,如果正常起博点 传来的节律性恰好落在期前收缩的有效不应期之传来的节律性恰好落在期前收缩的有效不应期之 内,则不能引起心肌兴奋和收缩,必须等到下一内,则不能引起心肌兴奋和收缩,必须等到下一 次由正常起搏点传来的另一次兴奋才能引起心肌次由正常起搏点传来的另一次兴奋才能引起心肌 收缩,因此,在一次期前收缩之后往往出现一段收缩,因此,在一次期前收缩之后往往出现一段 较长的舒张期,称为较长的舒张期,称为代偿间歇代偿间歇。 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 机能合胞体机能合胞体 l机能合胞体:由于心肌细胞间存在缝隙连接, 所以一个细胞的兴奋可迅速传到与其相邻的其 它细胞,使整个心房或心室的活动如同一个大 细胞。所以,心肌虽然结构上不是合体细胞, 但在机能上则类似合体细胞,故心肌是机能合 胞体。 l心肌的这种特性称为机能合胞性。 (四)心脏的传导性 o 特殊传导系统:由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组成,细胞 内肌原纤维极少或完全缺乏,产生和传导兴奋的能 力较强,但已失去收缩能力。这样一些细胞称为特 殊传导系统。 三 心动周期、心输出量和心电图 (一) 心动周期 心脏不停地进行收缩和舒张,心房和心室每收缩 和舒张一次就构成了一个心动周期。 每一心动周期所需时间取决于心搏频率,而心搏 频率随动物种类和当时的生理情况而不同。人类 平均75次,心动周期历时0.8s,心肌收缩期比 舒张期短。 心房收缩约0.1s,舒张期约为0.7s, 心室收缩期0.3s,舒张期0.5s。 其中0.4s为全心舒张期,这使心脏每次收缩后得到 充分的舒张,有利于血液回流和心肌能充分地休息 而不疲劳。 (二)心输出量 1 每搏输出量:心室收缩时每次搏动所输出的 血量。 2 每分输出量:心室收缩时每分钟所射出的血 量,决定于心搏频率和每一心搏射出的血量。 3 影响心输出量因素很多,如静脉回心血量,影响每 搏输出量和心率的因素都影响每分输出量。 (1)静脉回心血量增加时,心室容积相应扩大,心 肌纤维拉长,心缩力量增加,每搏输出量增多。 (2) 心搏频率 l 心搏频率太高,心动周期缩短,心舒期缩短更为明 显,使心室充盈不足,每搏输出量减少;心率太慢 ,心舒期过长,心室充盈早已接近限度,再增加心 舒时间也不能提高每搏输出量,因而心率适宜时, 每分输出量最大。 (三)心电图 心脏的每一心动周期中,兴奋由起搏点发生,依 次传向心房和心室,心脏各部分兴奋过程中所出 现的电变化,其传导方向、途径、次序和时间都 具有一定规律性,通过心脏周围的导电组织和体 液,可以在完整机体表面的一定部位记录出整个 心脏的这种生物电变化,就是心电图。 心电图反映心脏兴奋产生、传导和恢复过程中的 生物电变化,与心肌机械收缩活动无关。 心电图(心电图(ECGECG) lP波:心房去极化 lQRS波群:心室去极化 lT波:心室复极化 lPR段:兴奋通过心房向心 室传导的过程 lST段:心室去极化完成 lPR间期:心房去极化开始 至心室去极化开始 lQT 间期:心室去极化和复 极化所需时间 P Q R S T PR间期QT间期 ST段 四 理化因素对心脏活动的影响 完整机体的内环境是心脏活动的最适宜环境。 钠、钾、钙钠、钾、钙 l灌注实验证明,钠、钾、钙三种离子必须同时 存在,而且三者必须有适当的比例。实验说明 ,钙离子是心肌收缩所必需,而钠、钾离子则 是舒张所必需。 pHpH值值 l心肌的正常机能需要适当的pH值。灌注溶液偏 酸性则心肌收缩力减弱,而过于偏碱性则收缩 增强而舒张不完全。鱼类心脏的较适宜pH为 7.52-7.71。 渗透压渗透压 l离体心脏灌流实验中,需用等渗液灌注,适用 于变温动物等渗液为0.677.0的NaCl,恒温 动物等渗液为0.850.9NaCl。常常所说的生 理盐水就是一种等渗液。 影响鱼类心脏活动的物理因素主要为温度。鱼类影响鱼类心脏活动的物理因素主要为温度。鱼类 在在3030以下,一般能维持正常的心脏活动。超过以下,一般能维持正常的心脏活动。超过 此温度,一般将影响心脏个部分的传导性,心房此温度,一般将影响心脏个部分的传导性,心房 和心室的收缩将互不协调。鱼类的心脏对低温也和心室的收缩将互不协调。鱼类的心脏对低温也 是非常敏感的,在是非常敏感的,在4545下,心脏活动非常缓慢下,心脏活动非常缓慢 ,同时心脏各部分之间的协调性也受影响。,同时心脏各部分之间的协调性也受影响。 返回返回 第二节第二节 血管生理血管生理 一 血管的类型及机能特点 各种血管的结构和机能特点: 弹性血管、毛细血管前阻力血管、交换血管、毛 细血管后阻力血管、容量血管的含义。 二 血压和血流阻力 影响血压的因素:凡能影响血流动力和血流阻力 的因素,都将影响血压。 影响血流动力的因素:每搏输出量、心率。 影响血流阻力的因素:血管口径、长度、血液的 粘滞性等。 三 微循环 概念:小动脉和小静脉之间的毛细血管网中的血 液循环称为微循环。 (一) 微循环的组成部分 典型的微循环的血管主要由微动脉、后微动脉、 真毛细血管、直捷回路、动静脉吻合、微静脉等 部分组成。 直捷回路直捷回路 l微动脉分支为后微动脉(或成间小动脉),后微动 脉直接延伸,管壁平滑肌纤维逐渐减少直至消失 ,成为毛细血管,但比一般真毛细血管稍粗,称为 通血毛细血管。血液从微动脉经后微动脉、通 血毛细血管到微静脉的通路,称为直捷通路( 直捷回路)。 动静脉吻合支动静脉吻合支 l是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直接连通的一种短路血 管,管径较粗,管壁较厚,壁内有平滑肌纤维 。平滑肌收缩时,吻合支关闭;平滑肌舒张时 ,吻合支开放。 真毛细血管网真毛细血管网 l从后微动脉横向分出许多毛细血管,它们彼此 连通成网状,穿插于各细胞间隙,是真正的交 换血管,故称为真毛细血管网。 (二)微循环的调节 1 神经因素 除个别器官与组织外,微动脉与微静脉都受交感肾 上腺素能缩血管神经支配。这些神经经常发放少量 冲动,使微血管保持一定的紧张性,但各器官的紧 张性不尽相同,如骨骼肌的血管紧张性大,脑和冠 状血管的紧张性小。中间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 肌均无神经支配,其平滑肌的舒缩活动主要受体液 调节。 2 体液因素 l血液和组织液中含有许多能影响微血管平滑肌 舒缩的活性物质,如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 、血管紧张素使之收缩;又如局部体液,包括 组织胺、缓激肽、二氧化碳、乳酸、核苷酸都 能使平滑肌的紧张性降低,血管舒张。 3 物理因素 l主要是血管内外的压力差能影响血管平滑肌的 紧张状态,通过反馈对血流和血压进行调节。 返回 第三节第三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一 神经调节 (一)支配心脏的传出神经 鱼类: 1迷走神经-抑制 证据:(1)切断迷走神经使心搏加快;刺激迷走神 经使心搏徐缓; (2)使用迷走神经的递质乙酰胆碱使心脏活 动减弱。 (3)受体阻断剂阿托品,阻断心迷走作用, 心率加快,心搏力加强。 2 交感神经:未定论 。 (二)支配血管的传出神经:交感缩血管神经、 交感舒血管神经、副交感舒血管神经 (三)心血管中枢(三)心血管中枢 1.脊髓内的心血管中枢:支配心脏和血管的交感 神经的发源地,是心血管运动的初级中枢,能 完成一些血管运动的反射,维持血管紧张性和 血压。 2. 延脑内心血管中枢:延髓是心血管活动的中级中 枢 ,是最基本的调节心血管活动的中枢。 3. 下丘脑、大脑等处的心血管中枢:是心血管活 动的高级中枢,在心血管活动调节中具有复杂 的整合作用。 (四) 心血管反射 1 压力感受性反射 例:在鳗鲡和角鲨,如鳃的血压上升,则产生 抑制性反射,并引起心脏活动减缓; 2化学感受性反射 例:缺氧使鱼类血压上升和心率增加。 3外界刺激和生态条件改变也能导致鱼类血压 和心率的变化,但具体机制和反射弧途径并不 清楚。 二 体液调节 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肾 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环保设施租赁与节能改造项目合作协议
- 2025年茶饮品牌连锁店加盟管理及市场拓展合作协议
- 2025年轮毂盖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工控系统及装备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山东省德州市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 大数据处理技术转让合同
- 2025年笔搁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度环保材料研发与应用采购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新能源电池技术合作开发与销售合同
- 品牌授权经销合同书及授权书签署协议
- 药事管理学全套课件
- 社区心理学课件
- 《中式面点制作第二版》教案高教版
- 看门狗定时器
- 质量整改通知单(样板)
- 进展性脑卒中的诊疗策略课件
- 2020届高三北京高考“多文本阅读”总攻略
- (高职)中外民俗电子课件(全套)
- 《管理学基础》完整版课件全套ppt教程(最新)
- 新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试题题库含答案
- 遵义县偏岩河工程设计说明书(鸭溪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