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理工大学毕业论文 基于B/S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编号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基于B/S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二级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 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 级 109030804 学生姓名 王小健 学号 10803080422 指导教师 评阅教师 时 间 10摘 要为了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质量与效率,及时、准确地反馈人力资源信息,为企业人才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质量,本课题在企业资源管理理论、Jsp/Servlet技术以及数据库技术的指导下,建立了基于浏览器/服务器模式(B/S)的集人力信息管理、招聘管理、工资管理、考勤管理、奖惩管理、培训管理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本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有效解决了传统人力资源管理中信息采集难、信息处理难、信息反馈难和分析难的一系列问题,实现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网络化和信息化,方便了人力管理者及时掌握人力资源情况、分析人力资源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调整管理力度和工作重点,从而大大提高了人才管理效率,有助于提高企业管效率。本文对系统设计与开发的全过程作了详细的阐述。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了概述、系统的基本功能及实现方式和本毕业设计的主要工作。第二章基础理论和基本技术,主要阐述了完成系统开发所涉及到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相关技术。第三章到第六章详细记录了整个系统开发过程,包括系统的分析、设计和具体实现。第七章是对所有工作的总结。关键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浏览器/服务器模式 企业资源管理理论 Jsp/Servlet技术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enterprise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feedback information of human resource accuractely and in time, offer the decision basis for enterprise talent management, improve the quality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the enterprise resource management theory, Jsp/Servlet technology and database technology guidance, establish the mode of browser / server (B/S) based on huma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recruitment management, the wage management, attendance management, incentive management, training management and other functions in one of the enterprise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system.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he present system solve the difficulties of supervision plan arrangement, information collec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nformation feedback, information analysis and management i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supervision effectively and realize the networking and informationization of the supervision work. As a result, the teaching manager can manipulate the teaching conditions, analyze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and adjust the power of the management and the emphasis of the supervision work timely, which can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teaching supervision and can help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teaching management.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his system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traditional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collec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nformation is difficult to feedback and analysis of a series of problems, the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n network enterprise and information, facilitate the human management to grasp the human resources situation, analysis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human resources and timely adjustment of management and working key, which great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personnel management, help to improve the enterprise management efficiency.Key Words: Enterprise human resouce management; Browser/Server mode;Enterprise human resouce management theory;Jsp/Servlet technology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第1章绪论11.1概述11.1.1课题研究背景11.1.2课题研究的关键问题及其解决方法11.1.3课题研究意义21.2系统的基本功能和实现方式21.2.1系统的基本功能21.2.2系统的实现方式31.3本毕业设计的主要工作3第2章基础理论与基本技术42.1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42.1.1 教学质量标准的内涵42.1.2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设计的原则42.1.3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框架构成52.2 Web体系结构62.3 B/S体系结构及C/S体系结构的比较72.4 ASP.NET 技术概述92.4.1 .NET Framework简介92.4.2 ASP.NET简介102.4.3 ASP.NET的核心技术及主要优势102.4.4 ASP.NET的程序执行过程112.5 SQL Server 2000概述12第3章系统分析143.1 问题定义143.2 可行性分析143.3 需求分析143.3.1 使用对象分析143.3.2 使用对象工作流程分析153.3.3 功能需求分析183.3.4 数据需求分析183.3.5 软硬件需求分析193.4 本章小结19第4章系统总体设计204.1 设计目标204.2 设计原则204.3 系统结构设计214.4 教学督导评估指标设计234.4.1 督导员用评价指标设计234.4.2 学生教学信息反馈员用评价指标设计244.5 系统数据库设计244.5.1 数据库的选择244.5.2 概念结构设计254.5.3 逻辑结构设计304.5.4 物理结构设计314.6 本章小结31第5章系统详细设计325.1 人机界面设计325.2 系统各功能模块详细设计335.2.1 基础数据准备模块设计335.2.2 督导计划自动生成与调整模块设计355.2.3 督导信息录入模块设计375.2.4 督导信息查询模块设计385.2.5 教学效果统计模块设计395.2.6 用户自助模块设计405.2.7 督导公告模块设计415.2.8 督导文件模块设计415.2.9 系统维护模块设计425.3 本章小结44第6章系统实现456.1 系统主要功能模块的实现456.1.1 基础数据准备模块的实现456.1.2 督导计划自动生成与调整模块的实现466.1.3 督导信息录入模块的实现466.1.4 督导信息查询模块的实现476.1.5 教学效果统计模块的实现476.1.6 用户自助模块的实现486.1.7 督导公告模块的实现496.1.8 督导文件模块的实现506.1.9 系统维护模块的实现506.2 本系统的特色526.3 运行环境526.4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536.5 本章小结53第7章结束语54致 谢55参考文献56附录一 系统中所有表的详细描述57附录二 SQL建库语句65附录三 系统主要实现代码74附录四 系统使用说明书90文献综述1第1章 绪论 本课题来XX公司的的实际需求,旨在通过建立一个基于B/S模式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用来高效管理企业人力资源。1.1 概述1.1.1 课题研究背景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的中心工作,而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是一家企业发展的决定因素,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高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因此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是必须的。为实施对企业的有效监控,世界各企业逐渐都采用通过计算机实现人力资源的管理,通过科学严谨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使企业人力资源分配调整等更科学高效,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稳步提高与发展。但目前国内各企业对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开展仍然采取传统方式开展工作,工作效率很低。随着国内企业的不断发展,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许多面对这越来越多的困难。本课题研究正是为适应这一需求,从实际出发,提出用基于BS模式的软件结构进行研究和开发。集人力信息管理、招聘管理、工资管理、考勤管理、奖惩管理、培训管理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以便人力资源管理者及时掌握人力资源情况,分析企业人力资源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随时调整管理力度和工作重点,从而达到提管理管理效率、促进企业发展的目的。1.1.2 课题研究的关键问题及其解决方法1) 关键问题:工资管理与奖惩管理、考勤管理与奖惩管相互关系的处理。解决方法:工资表、考勤表、和奖惩表都有员工编号字段,通过员工编号,可以将考勤信息、奖惩信息和工资信息关联起来。2) 关键问题:视图页面通过日历插入日期,通过日期统计时间。解决方法:为了解决各级督导计划自动生成的问题,系统采用建立多层视图和基于顶层视图进行视图过滤的方法,方法具体实现见第5章详细设计。1.1.3 课题研究意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各企业发展的基础,尤其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国内各企业逐渐用网络形式代替传统人力资源管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已不仅仅是简单的人力管理,更是企业长久发展的基石。因此各企业通过采取各种措施,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面对大量的人力信息,传统的企业管理采用手工管理形式,人力信息得不到及时上通下达。许多问题也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人力资源的管理,影响企业发展。因此,一种信息收集渠道广、覆盖范围大、使用便捷、不受时间、空间与地域等条件限制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开发势在必行。本课题完成后,将会非常理想地解决上述问题,具有现实的应用价值。1.2 系统的基本功能和实现方式1.2.1 系统的基本功能本系统是基于B/S模式设计和开发的一个的企业人力管理系统,它是企业管理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系统主要面向参与人力管理的管理员,是一套集数据录入、查询和统计分析于一体的综合性软件系统。本系统要求实现以下功能:1) 基本员工信息管理。由系统管理员收集录入员工信息、编辑员工信息、删除员工、查看员工信息等功能。2) 工资管理功能。添加工资记录,查询工资记录,删除工资记录,编辑工资记录。此外,自动计算个人所得税,发放的工资,并查询当月员工奖惩记录。3) 培训管理功能。录入培训计划,查看培训内容,删除培训记录,编辑培训信息。4) 奖惩管理。录入奖惩信息,对于涉及到金钱的,统计当月奖惩金额,并插入到当月工资记录中。5) 招聘管理功能。应聘信息录入,应聘信息查看。6) 考勤管理功能。录入每天考勤情况,统计每月考勤,查看考勤记录。1.2.2 系统的实现方式此基于B/S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的实现是以SUN公司Myeclipse8.6 作为开发平台,以Jsp/Servlet技术为核心,以Java为开发语言,并采用Mysql 5.1作为后台数据库驱动。1.3 本毕业设计的主要工作本毕业设计是要建立一个符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际需求的、基于B/S模式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主要工作如下:1) 提出基于Jsp/Servlet平台的B/S结构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即继承传统B/S结构的优点,又要避免其缺点。2) 对系统的可行性、使用对象的工作流程、功能需求、数据需求及软硬件需求进行详细分析。3) 基于以上系统分析,制定相应的系统设计及数据库设计方案,进而成功完成整个系统的开发。4) 完成高质量的论文。第2章 基础理论与基本技术在进行系统分析之前,了解相关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技术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能为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提供理论上和技术上的指导。2.1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2.1.1 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教学质量标准是与人才观密切相关的,有什么样的人才观,就可能有什么样的质量标准,专才教育以所掌握的专门知识与技能作为质量的标准;而精英教育以学术性标准评价教学质量。在大众教育与知识经济的时代,高等教育应树立新的教学质量观,在此基础上确立新的教学质量标准。与现代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相对应,高等教育质量观应首先包括全面教育质量理念。高等教育是为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服务的,是为了提高和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高等教育应按照国家教育总目的和要求,使所有大学生在思想、政治、道德、技能、身体、心理素质等方面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教学质量要着眼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如知识、思维方式、能力、品质、特长等方面的培养与提高。要确立多元化教学质量理念。教学质量不存在绝对相同的标准,人才的质量规格、办学质量要求都可能各具特色。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高等教育在量上的发展,导致了质的变化,导致了高等教育观念、入学标准、培养目标、专业结构、穴位标准、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方法等多方面的改变。质量标准与培养目标直接联系,培养目标不同,质量标准也就不可能相同。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是多样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也必然是多样的。另外,在重新确立教育质量标准的过程中,既要注意共性的统一,又要注意个性的发展。国家、社会、学校对各学科的教学质量有基本的质量要求标准,促使教育普遍化与统一化,但是不应排除学生对个性的追求和发展。大学教育是人的培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勇于为国家和社会奉献的精神品质。因此,质量标准在统一基础上,对个性的发展应给予足够的重视。2.1.2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设计的原则 教学质量监控不外乎外部监控与内部监控两方面,外部监控是国家、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进行的监控,如国家对高等学校进行的合格评估、水平评估及优秀评估等。内部教学质量监控是学校对自身办学水平、办学条件、教学质量等方面进行的监控,它应该是经常性的,是外部监控所不能代替的,学校构建自身独特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对教学全过程进行控制,使课堂教学从“黑箱”逐步变为“灰箱”或“白箱”,使教学质量管理从封闭转变为开放,从单一受控对象转变为多元受控对象,从单一控制转变为多层次综合控制,因此,在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时应遵循如下的原则:1) 科学性原则:教学质量监控不是目的,它是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一种手段。虽然近年来许多院校在如何保障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方面开展富有成效的探索,而且也相继公开推出了一些颇有建树的研究成果。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这些努力与科学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还有很大的距离。在教学质量监控过程中,不能简单地将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作为一项行政任务看待,而应把它视作一项科学行为,要分析其内在的规律,要用科学的精神与态度,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健全质量监控体系。2) 系统性原则:教学质量监控涉及教师、学生、教学管理、教学设施、教材、培养目标和管理等各个环节,所以它是一个系统工程,是由学校、学院、教研室、教师个人和学生班级等所构成的多层次、纵横交叉的网络。教学质量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形成的,不是靠某一次的评价检查出来的。因此,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应能对教学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做到事先监控准备过程、事中监控实施过程、事后监控整改过程,然后进入下一循环的监控过程。所以,监控体系的设计必须贯彻系统性原则。3) 全员性原则:人才培养是学校的基本任务,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离不开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人人都是质量监控体系中的一部分,也是被监控的对象,只是在质量监控体系中由于所处的位置不同而转换角色。教学过程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与运行,必须使学校的相关部门、教师、学生都参与进来,必须把教学质量监控变成广大教师、学生的积极行动,从根本上保证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4) 可持续性原则:科学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没有终极的标准。因此,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与运行、完善实际上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的过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要不断地积累,最终达到完善。2.1.3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框架构成教学质量监控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通过监控、评价、调整、再监控,再评价的循环方式不断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由监控与评价的对象客体、监控与评价的实施者和组织者主体、评价方法与指标机制等要素构成1。1) 教学质量监控的客体教学质量监控的客体,即监控对象,是教学过程的完成者,实现培养目标的参与者,从此层面上讲,教学质量监控客体包括决定教学质量、影响教学质量的所有因素。其中课堂教学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因素。2) 教学质量监控的主体教学质量监控主体就是教学质量监控的实施者和组织者。外部监控与评价的主体应是国家与上级教学主管部门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主体应包括院、系、教研室等教学管理机构;教师;教学督导评估组织、学生等.对不同层次的监控对象,确立相应的监控主体,构建相关的监控机制与机构。由学校、院/教研室、学生教学信息反馈员构成三级监控组织,根据管理的职能,在不同层面上实施质量监控。教研室是最基层的教学单位,是实施教学及管理的最小单位,也是实施教学质量监控最直接与最关键的组织。3) 教学质量监控的方法A. 教学信息监控:通过日常教学秩序检查,期初、期中和期末教学检查,教学信息反馈和学生信息反馈等常规教学信息收集渠道,即使了解和掌握教学动态,实行实时、实地、教学环节及全过程的监控。B. 教学督导评估监控:对所有教学活动、各个教学环节、各种教学管理制度、教学改革方案等进行经常性的定时或随机督导和反馈。C. 专项评估监控:通过专业评估、教学条件评估、学科建设评估、优秀课程评估、教材评估、实验评估、试卷评估等,借助目标监控、过程监控,评估诊断,促进有关方面提高工作质量。D. 教学制度监控:建立各种教学管理制度,管理机制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确立制度监控,使教学质量监控变成全体教师的自觉行为。E. 利用网络技术监控:建立教学质量监控邮箱等,使学生与领导,学校与教师,学生、教师与教学主管部门形成畅通的信息交流渠道,对教师、学生反映的教学问题能够及时处理。2.2 Web体系结构WWW技术刚问世的时候,Web首先使用Web服务器将静态HTML传送到浏览器上,与Web相关的所有事物都被设计得非常简单,然而,Web的成功就在于这种简易的初始状态。因为HTTP、HTML和浏览器软件都很简单,所以Web浏览器很快就得到了普及。它允许包含在静态HTML文档中的信息被传递到用户处,并以美化后的形势展现在用户面前,而不管它们使用何种硬件和操作系统。万物都在不断发展,如今,Web浏览器几乎可以做任何事情。除了提供HTML,它们还可以执行嵌入在页面上的相应用户动作的脚本代码。Web浏览器提供复杂的对象模型,并且通过插件或ActiveX技术使二进制组件驻留在其中。并不是所有的浏览器都支持更先进的金属,但现在即使是最一般的浏览器,也会支持比最初的浏览器复杂许多的技术。Web服务器已经发展到一定的复杂程度,在这一点上它已经变成了应用服务器。现在的Web服务器能够驻留服务器端的业务逻辑、访问数据库、验证安全证书和继承事务监控器(例如COM+)。然而与多层模型中的应用服务器不同,Web服务器要执行比驻留业务逻辑更多的工作;它也可以通过产生HTML与嵌入式客户端脚本的混合结构来构建用户接口,并将该接口发送到浏览器上。在这种体系结构中,表示逻辑、业务逻辑和数据逻辑都位于服务器端。此外,如果更新应用程序的任何部分,包括用户界面,只需在服务器端进行更新即可。因此,Web体系结构具有多层的所有优点,并且还具有集中式模型中客户端容易部署的优点。2.3 B/S体系结构及C/S体系结构的比较B/S体系结构和C/S体系结构在很多方面存在着不同:1) 硬件环境不同B/S体系结构建立在广域网的基础上,信息可以自己管理,有比C/S体系结构更强的适应范围。一般只要有操作系统和浏览器就行,与操作系统平台关系最小,面向不可知的用户群;C/S体系结构建立在局域网的基础上,通过专门服务器提供连接和数据交换服务。所处理的用户不仅固定,并且出于相同区域,要求拥有相同的操作系统。2) 结构不同使用B/S体系结构的软件采用三层结构(如图2-1),而使用C/S体系结构的软件一般采用两层结构(如图2-2):图2-1 C/S模式两层体系结构图2-2 B/S模式三层体系结构这两种体系结构的不同点是:两层结构中客户端参与运算,而三层结构中客户端并不参与运算,只是简单接收用户的请求,显示最后结果。由于三层结构中的客户端并不需要参与计算,所以对客户端的计算机电脑配置要求较低。虽然B/S体系结构采用了逻辑上的三层结构,但在物理上的网络结构仍然是原来的以太网或环形网。这样,第一层与第二层结构之间的通信、第二层与第三层结构之间的通信都需占用同一条网络线路,网络通信量大。而C/S体系结构只有两层结构,网络通信量只包括Client与Server之间的通信量,网络通信量低。3) 处理模式不同B/S体系结构的处理模式与C/S体系结构相比,大大简化了客户端。只要装上操作系统、网络协议软件以及浏览器即可。这时的客户机称为瘦客户机,而服务器则集中了所有的应用逻辑。4) 构件重用不同在构件的重用性方面,使用B/S系统结构对应的是多重结构,要求构件具有相对独立的功能,具有较好的重用性。而使用C/S体现结构的程序从整体进行考虑,具有较低的重用性。5) 系统维护不同系统维护是在软件生存周期中开销最大的一部分。使用B/S体系结构在构件组成方面只变更个别构件,开发、维护等工作都集中在服务器端。当需要升级时,只需要新服务器端的软件,而不必更换客户端软件,实现系统的无缝升级。这样就减轻了系统维护与升级的成本和工作量,使用户的总体拥有成本(TCO)大大降低。而是用C/S体系结构的程序由于其本身的整体性,必须整体考察并处理出现的问题,维护成本较高,难度较大。6) 对安全的要求不同B/S体系结构采用点对多点、多点对多点这种开放的结构模式,并采用TCP/IP这一类运用于Internet的开放性协议,其安全性只能靠数据服务器上管理密码的数据库来保证。而C/S体系结构采用配对的点对点的结构模式,并采用适用于局域网、安全性比较好的网络协议,安全性可得到较好的保证。C/S体系结构一般面向相对固定的用户群,程序更加注重流程,它可以对权限进行多层次校验,提供了更安全的存取模式,对信息安全的控制能力很强。7) 速度不同由于C/S体系结构在逻辑结构上比B/S体系结构少一层,对于相同的任务,C/S体系结构完成的速度总比B/S体系结构快。使得C/S体系结构更有利于处理大量数据。2.4 Jsp/Servlet 技术概述2.4.1 Jsp/Servlet简介随着网络经济的到来,微软公司希望帮助用户能够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利用任何工具都可以获得网络上的信息,并享受网络通信所带来的快乐。Jsp/Servlet 是SUN公司开发的,战略就是为实现这样的目标而设立的。Java Servlet及其特点Servlet是Java技术对CGI编程的回答。Servlet程序在服务器端运行,动态地生成Web页面。与传统的CGI和许多其他类似CGI的技术相比,Java Servlet具有更高的效率,更容易使用,功能更强大,具有更好的可移植性,更节省投资(更重要的是, Servlet程序员收入要比Perl程序员高:-):高效:在传统的CGI中,每个请求都要启动一个新的进程,如果CGI程序本身的执行时间较短,启动进程所需要的开销很可能反而超过实际执行时间。而在Servlet中,每个请求由一个轻量级的Java线程处理(而不是重量级的操作系统进程)。在传统CGI中,如果有N个并发的对同一CGI程序的请求,则该CGI程序的代码在内存中重复装载了N次;而对于Servlet,处理请求的是N个线程,只需要一份Servlet类代码。在性能优化方面,Servlet也比CGI有着更多的选择,比如缓冲以前的计算结果,保持数据库连接的活动,等等。方便:Servlet提供了大量的实用工具例程,例如自动地解析和解码HTML表单数据、读取和设置HTTP头、处理Cookie、跟踪会话状态等。功能强大:在Servlet中,许多使用传统CGI程序很难完成的任务都可以轻松地完成。例如,Servlet能够直接和Web服务器交互,而普通的CGI程序不能。Servlet还能够在各个程序之间共享数据,使得数据库连接池之类的功能很容易实现。可移植性好:Servlet用Java编写,Servlet API具有完善的标准。因此,为I-Planet Enterprise Server写的Servlet无需任何实质上的改动即可移植到Apache、Microsoft IIS或者WebStar。几乎所有的主流服务器都直接或通过插件支持Servlet。节省投资:不仅有许多廉价甚至免费的Web服务器可供个人或小规模网站使用,而且对于现有的服务器,如果它不支持Servlet的话,要加上这部分功能也往往是免费的(或只需要极少的投资)。JSP及其特点JavaServer Pages(JSP)是一种实现普通静态HTML和动态HTML混合编码的技术,有关JSP基础概念的说明请参见JSP技术简介 。许多由CGI程序生成的页面大部分仍旧是静态HTML,动态内容只在页面中有限的几个部分出现。但是包括Servlet在内的大多数CGI技术及其变种,总是通过程序生成整个页面。JSP使得我们可以分别创建这两个部分。例如,下面就是一个简单的JSP页面:!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HTML 4.0 Transitional/ENHTMLHEADTITLE欢迎访问网上商店/TITLE/HEADBODYH1欢迎/H1SMALL欢迎,!- 首次访问的用户名字为New User - % out.println(Utils.getUserNameFromCookie(request); %要设置帐号信息,请点击A HREF=/article/Account-Settings.HTML这里/A/SMALLP页面的其余内容。./BODY/HTML下面是JSP和其他类似或相关技术的一个简单比较:JSP和Active Server Pages(ASP)相比Microsoft的ASP是一种和JSP类似的技术。JSP和ASP相比具有两方面的优点。首先,动态部分用Java编写,而不是VB Script或其他Microsoft语言,不仅功能更强大而且更易于使用。第二,JSP应用可以移植到其他操作系统和非Microsoft的Web服务器上。JSP和纯Servlet相比JSP并没有增加任何本质上不能用Servlet实现的功能。但是,在JSP中编写静态HTML更加方便,不必再用 println语句来输出每一行HTML代码。更重要的是,借助内容和外观的分离,页面制作中不同性质的任务可以方便地分开:比如,由页面设计专家进行HTML设计,同时留出供Servlet程序员插入动态内容的空间。JSP和服务器端包含(Server-Side Include,SSI)相比SSI是一种受到广泛支持的在静态HTML中引入外部代码的技术。JSP在这方面的支持更为完善,因为它可以用Servlet而不是独立的程序来生成动态内容。另外,SSI实际上只用于简单的包含,而不是面向那些能够处理表单数据、访问数据库的“真正的”程序。JSP和JavaScript相比JavaScript能够在客户端动态地生成HTML。虽然JavaScript很有用,但它只能处理以客户端环境为基础的动态信息。除了Cookie之外,HTTP状态和表单提交数据对JavaScript来说都是不可用的。另外,由于是在客户端运行,JavaScript不能访问服务器端资源,比如数据库、目录信息等等。第3章 系统分析系统分析的主要目的是明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对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否有可行的解决方案,用户对系统的基本需求有哪些、附加需求有哪些,在此基础之上确定目标系统应具有哪些功能4。3.1 问题定义结合学校教学督导工作的实际情况,利用现有的条件设计与开发基于(Browser/Server)B/S的三级(校级、院级/教研室级、学生教学位信息反馈员)教学督导管理系统。3.2 可行性分析可行性分析的目的不是解决问题,而是确定问题是否值得去解决。可行性分析实质上是要进行一次大大压缩简化了的系统分析和设计的过程,也就是在较高层次上以较抽象的方式进行的系统分析和设计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技术可行性。使用ASP.NET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可以实现整个系统的设计与开发。首先,利用ASP.NET技术可以基于Web的应用程序开发,即可以实现基于B/S模式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其次,利用数据库技术可以对实施教学督导工作的各级督导主体、客体信息进行统一管理,从而可以实现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交互。2) 操作可行性。系统界面设计简洁、友好,综合考虑参与所有教学督导工作人员对计算机的掌握能力,方便各类用户进行操作。3) 效果可行性。系统实用性强,设计过程中结合实际工作要求,尽量减少有关人员手工劳动,发挥计算机善于处理大量数据的特长。例如,在制定督导计划时采用计算机自动安排,同时提供手工调整的功能;督导工作中产生的督导结果录入系统中后,系统即可对督导结果进行自动化处理等等。这样就使得整个教学督导工作的开展更加顺利。3.3 需求分析3.3.1 使用对象分析该系统的使用对象为人力管理员(包括工资管理员、人事管理员)。3.3.2 使用对象工作流程分析1) 工资管理员工作流程分析 工资管理员负责对系统中涉及的所有的工资信息(包括考勤管理、奖惩管理等)进行操作,使得工资管理员可以对涉及工资相关的信息进行查看统计。系统管理员的工作流程图如图3-1所示:图3-1 系统管理员工作流程图2) 督导员工作流程分析 督导员是教学督导工作的主体,主要负责按照本级督导计划开展教学督导工作,并及时将督导结果录入系统,还可以对某段时间内的教学效果进行统计。督导员的工作流程图如图3-2所示:图3-2 督导员工作流程图3) 待评教师工作流程分析 待评教师是教学督导工作的客体,在督导工作中担任被督导的角色,主要负责开展教学工作,由督导员对他们的教学工作进行督导,他们可以根据督导结果及时了解到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不足,并加以克服。待评教师的工作流程图如图3-3所示:图3-3 待评教师工作流程图4) 班级学生教学信息反馈员工作流程分析 班级学生教学信息反馈员主要负责对学校的教学计划、教学管理、课堂教学等方面的工作进行全方位的信息反馈。班级学生信息反馈员的工作流程如图3-4所示:图3-4 班级学生教学信息反馈员工作流程图3.3.3 功能需求分析 通过对学校教学督导组老师的咨询,并通过文献查询分析,确定系统的基本目标是基于Internet网络,对整个教学活动的质量进行督导,自动生成各级督导计划,并对督导的信息进行录入、查询、统计分析,从而为学校教学管理部门提供教学质量动态信息,并制定相应决策,优化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经对咨询结果的分析,确定系统初步应具有基础数据准备、教学督导计划自动生成与调整、督导信息录入、督导信息查询、教学效果统计分析、督导公告与督导文件管理等基本功能,在此基础上实现对全校教学活动质量的动态监控与管理。3.3.4 数据需求分析详见第4章中的系统数据库设计。3.3.5 软硬件需求分析通过对全校各个学院、各个教研室教师电脑使用情况的调查结果,使用电脑配置全部为128M以上内存,40G以上硬盘,操作系统均为Windows XP及以上版本,办公软件为Office 2000以上版本,浏览器为Internet Explorer 6.0以上版本。因本系统采用B/S开发模式,用户上述软硬件情况完全可以满足访问系统的要求。3.4 本章小结通过本章系统分析,明确了要解决的问题,确定了系统应具有的功能,为接下来的系统设计提供了依据,打下了基础。第4章 系统总体设计 经过需求分析阶段的工作,系统必须“做什么”已经清楚了,接下来就是要决定“怎么做”的时候了。总体设计的基本目的就是回答“概括地说,系统应该如何实现?”的问题,因此,总体设计又称为概要设计或初步设计4。4.1 设计目标系统以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为研究对象,以学校教学督导信息需求为基础,在教学评价理论和数据库管理等理论指导下,依据统一规范和数据格式,以ASP.NET技术和数据库技术为支撑建立起来的。其基本目标是:1) 建立全校教学督导信息的基础数据库,实现全校教学督导信息的统一管理和资源共享的目标;2) 实现根据督导员和待评教师的授课表自动生成各级(校级、院级、教研室级)教学督导计划的目标;3) 实现对各级(校级、院级/教研室级、班级学生信息反馈员)教学督导信息的检索查询、数据统计分析以及输出等各种管理目标;4) 通过系统各功能模块设计,最终为全校教学质量评估与教学改革等决策提供信息支持。4.2 设计原则根据教学督导的特点,并结合工作具体要求,系统设计遵循以下原则:1) 保证数据的有效性、完整性和安全性。由于本系统关系到整个部院系教学督导工作的正常运行,任何事物都可能对教学工作的综合评价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对保证督导工作的正常运转意义重大。为此,数据的有效性、完整性和安全性极为重要。系统应当具有较强的数据校验功能,对于隐含的数据错误能够及时发现。2) 力求督导计划的均衡性。由于每学期授课数量众多,授课教员授课次数有着很大差距。如何能够保证每个授课教员被督导,而且保证各督导组成员工作两相对平均、督导质量较高是本系统的重要目标。3) 易于管理。考虑到使用部门对计算机的掌握能力,系统设计需要简单方便,易于操作。4) 实用性强。结合实际工作要求,尽量减少有关人员手工劳动,发挥计算机善于处理大量数据的特长,在制定督导计划时采用计算机自动化安排。同时提供手工调整的功能。4.3 系统结构设计通过对教学督导的需求分析,采用模块化设计技术进行系统设计,以微软公司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5简体中文专业版为平台,以ASP.NET技术和SQL Server 2000数据库为服务器端构建应用系统,系统总体结构如图4-1所示。图4-1 系统总体结构图采用模块设计确定系统功能结构,模块化是将一个系统分解为若干个标准化的构建或模块,再按照一定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方法组合成各种各样的集合体,以达到便于组装、更换和使用的目的。采用模块化设计能使系统性能显著提高,主要表现在灵活性增大、适应性增强、可靠性提高4。本课题在上述功能分析的基础上设计系统由九个主要模块组成:基础数据准备模块、督导计划自动生成与调整模块、督导信息录入模块、督导信息查询模块、教学效果统计模块、督导公告模块、督导文件模块、用户自助模块和系统维护模块。下面是各模块功能详述:1) 基础数据准备模块督导计划是教学督导工作正常开展的前提,而督导计划的编排要依赖于基础数据,如学院信息、教研室信息、班级信息、课程信息、督导员授课信息和待评教师授课信息等。本模块提供了将按照指定格式编辑好的上述各类信息的Excel文档直接导入数据库的功能。2) 督导计划自动生成与调整模块本模块能够根据各级督导员的选择(校级督导员选择督导组,院级督导员选择学院,教研室级督导员选择教研室)分别自动生成相应的督导计划,并提供导出至Excel文档的功能。此外,系统还提供将调整好的督导计划导入数据库的功能,从而保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3) 督导信息录入模块各级督导员按照督导计划开展督导工作,并可方便地登录到系统中将督导结果及时录入,本模块提供将督导员在前台页面提交的督导结果保存至数据库的功能。4) 督导信息查询模块为了充分体现教学督导工作的公平性、公正性和公开性,本模块提供给所有教师按多种不同选择(按个人,按学校,按学院,按教研室)查询在某段时间内被督导的情况,并能显示某次督导除督导员姓名外的全部原始督导信息。5) 教学效果统计模块本模块提供了全校、某学院或某教研室在某段时间的教学效果排序统计功能和按照待评教师的总平均成绩划分成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等五个等级后绘制饼形图的功能,以便参与学校督导工作的所有人员及时、详细地了解各级教学情况。6) 督导公告管理模块各级督导组织可以根据本级教学督导工作具体需要,发布督导公告,这样,本级的督导员和待评教师就可以及时了解本级的督导工作动态,以便督导工作能够顺利进行。7) 督导文件管理模块各级督导员可以通过定期开展座谈会或直接交谈等各种方式同待评教师进行交流和讨论,并对该段时期内全校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和总结,从而以督导简报的形式反映到系统中,这样全校所有的督导员和待评教师就可以及时了解教学工作中的问题,加以改进,从而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8) 用户自助模块为方便系统中所有的用户对自己个人信息的管理,本模块提供给系统所有用户的个人信息查询、修改及密码修改的功能。9) 系统维护模块本模块提供对系统用户(包括:督导员、待评教师和学生信息反馈员)信息、督导评价指标信息、督导公告、督导文件等的维护功能。4.4 教学督导评估指标设计根据教学质量监控理论以及系统需求分析,充分考虑基于B/S模式系统的特点,经督导组老师咨询后确定如下理论授课教学督导评估指标5(注:该部分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加以维护)。4.4.1 督导员用评价指标设计表4-1 督导员用评价指标评价指标等级及分值一级指标分值二级指标优良中差教学态度15能为人师表,教学认真负责5432备课充分,讲课熟练543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