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课程设计(报告书) 目 录一 摘要.1二 项目背景.2 三 解决方案.3 3.1 当前企业的概况.3 3.2 解决设想.3四 方案说明.4 4.1 网络建设需求.4 4.2 企业网络拓扑图.5 4.3 布线分析和总体网络构建设计.8 4.4 综合布线设计.13 4.5 综合布线总体布线及说明.14 4.6 综合布线产品选择.19 4.7 系统测试.21五 详细方案.22 5.1 VLAN的划分.22 5.2 VLAN的划分的网络拓扑图.22 5.3 对VLAN的配置.22六 网络安全设计.33 6.1保护计算机安全的措施.33 6.2 防火墙.33 6.3 Internet/Internet 应用.35 6.4 Internet访问方式.35七 配置清单.37八 网络设计费用清单.38九 课程设计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38一 摘要 对一个公司做一个企业网的网络建设搭建和配置。内容详细说明了对此网络建设的背景、目的、要求。其中详细写出了需要的路由器和交换机,当然可以换成其他的路由器和交换机,还有一些重要的路由器和交换机的配置。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建设以“三网一库”为主要内容的政务信息系统的统一要求,企业电子政务工程的总体规划目标是:依托我校电信传输网,以“三网一库”为基本架构,用六到八个月时间,建成连接人事管理部门、财务管理部门、生产管理部门等二级信息网络,外连省市信息网络。注重应用系统和信息资源开发,开通网上综合业务,实现办公业务的规范化、电子化、网络化,全面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改善指挥调度手段,增强快速反应能力,为各级领导同志和工作部门提供多媒体通信服务、综合信息服务和决策支持服务,促进管理现代化、决策科学化,带动企业社会信息化和信息产业的发展。 企业电子财务系统由相关财务管理内部办公业务网(简称“内网”)、与国际互联网相连的公众信息资源网(简称“外网”)、企业范围内统一专用的连接各级部门内网的宽带多媒体信息交换和资源平台(简称“专网”)、门类齐全的信息资源数据库群(简称“一库”)四个部分组成,是一个以“三网一库”为基本架构的网络体系和应用体系.二 项目背景 某公司为满足向高速多媒体信息网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建立一个高速、功能齐全的企业网,将电子邮件和Web等技术引入日常的生产和生活工作中。具体要求如下:1、 建立一个连接人事部门、财务部门和生产部门等地的企业网,该网的骨干速率为1000Mbps。2、 联入企业网的电脑都可以实现Internet的通信。3、 建立企业本身的WWW服务器,提供企业的主页。 4、 建立电子邮件服务器,为企业员工提供电子邮件服务。5、 提供文件传输服务。6、 公司有两栋办公楼,相距500m,每层有六间办公室,每层设有一个弱电间,楼内综合布线和楼间光纤已布好,A栋第五层为中心机房。三 解决方案 3.1 当前企业的概况 1.由于公司刚成立不久,楼宇完工不久,还未组建网络。 2.两栋楼宇之间间隔500m。 3.每栋办公楼有五层,每层有六间办公室,每层还配有一个弱电间,且A栋五楼 为中心机房。3.2 解决设想分析网络建设需求 1.设计企业网络建设总体方案,画出企业网设计拓扑图,网络选型。其中,整体方案包括整体结构与网络服务功能的组成设计的描述,包括:1 布线分析和总体网络构建设计2 网络服务器的建立和服务的配置 2.方案详细设计,包括中心机房、各部门机房位置、布局设计。 3.综合布线系统设计。 4.自己进行设备选型,并写出详细的网络设备配置清单。 5.写出工程的施工与验收方案。四 方案说明4.1 网络建设需求 企业网络宽带网用户集中且网络流量大,关注网络的可运营和可管理特性,企业网建网需求如下: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建设以“三网一库”为主要内容的政务信息系统的统一要求。4.1.1内网企业各级部门单位内部相对独立的办公网络,主要任务是规范化处理部门办公业务,在本单位逐步实现信息共享、网上办公无纸化和电子化。同时,作为全市电子政务工程的基础应用网络,在共享电子政务专网通信传输信道、信息资源和应用成果的同时,积极开发本部门的信息资源,更好地为各级领导、部门提供信息服务和决策支持服务。 要规范本单位的因特网上网环境,配置适量的终端,并与内网在物理上隔离。4.1.2外网依托国家和地方信息基础设施,在国际互联网上建立的县各级机关的网站。4.1.3专网企业统一规划建设的连接,上连省、地市,下连各个部门等“内网”的宽带多媒体信息交换和办公业务资源平台,主要用于处理企业部门之间跨部门的内部(涉密)业务,在全市各级机关范围内实现公文和信息无纸化传递、信息资源共享和多媒体网络通信等功能,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指挥能力。为公众服务,增加政务工作的透明度,逐步开展网上政务。4.1.4办公业务资源数据库在企业统一规划下,由市各部门负责,分别建立符合密级要求、门类齐全、4容准确,更新及时的分布式数据库。根据不同需要,在“专网”上通过有机整合,形成支持办公业务、信息资源共享和各级领导决策的数据库群。 4.1.5 电子政务安全电子政务工程建设要按照国家有关安全、保密要求,采取相应措施,使其成为一个基础设施统一,内网、专网与外网物理上相对隔离,专项业务系统逻辑上独立的网络体系。应注意“三网一库”间的配合、衔接,合理解决包括信息的传递、加密、交换、使用、共享等问题,使“三网”真正成为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4.1.6企业网划分1.企业用户对企业网、Internet的访问有相应的路由策略和相应的安全策略。 2.企业网存在多个出口需求,企业网至少要提供Internet出口。 3.企业网安全性要求较高,要求设备能够实现用户识别和动态绑定功能如通过“IP+MAC+端口”三元组的动态绑定来识别用户。 4.企业网WEB页面可实现以下功能:用户Web自助服务功能,用户可通过Web自助服务页面,进行个人资料的查询、密码修改、生产进度查询、工资明细查询和在线预处理。 5.企业网要求能对每个用户的使用情况能进行事后审计,能够定位到IP地址以及用户所连接的端口和登录的用户MAC地址,限定个别部门用户的使用端口。 8.企业网要求能实现对用户带宽的动态控制。 9.企业网要求实现组播业务。 10.企业网要求在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中,用户数在持续增加,要求网络具有很好的扩展性,能够根据需要逐步平滑升级到万兆的骨干连接。 11.网管平台实现网络资源的管理、网络安全访问的控制。并且在平台上能方便地开发所需网络应用。 12.采用流行的、支持设备面广、有良好图形界面的网管平台。网管系统能够管理到网络中的每一个智能设备及有关设备的每一个端口,即能够远程对设备进行设置、调试、网络流量监测和必要的重置。能对网络故障能及时发现并报警。4.2 企业网络拓扑图4.2.1内网设计电子政务内网是各种应用的统一通信平台,平均无故障时间以及故障恢复时间,要保持在一个可容忍的许可范围之内。在这种前提下,主干设备应有一定的冗余度,这种冗余度不单只是设备级的,也应该考虑物理线路,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以及应用层的容错能力。该内网在方案上有二个重点:主干网技术策略;主干交换机的基本要求。 主干网技术的基本要求可概括为:千兆传输距离550m以内采用50/125多模光缆;千兆传输距离大于550m、小于5000m采用9/125单模光缆;百兆传输距离2000m以内采用50/125多模光缆;百兆传输距离大于2000m采用9/125单模光缆。主干交换机的基本要求可概括为:机箱式结构,便于扩展;支持多种网络方式,如快速以太网、千兆以太网等;高性能,高背板带宽及中心交换吞吐量;支持第二/三层交换,支持各种IP应用;高可靠性设计,如多电源/管理模块、热插拔;丰富的可管理能力等。如上图示,企业整个主干网以办公楼中心机房(主配线间)中心节点,向外辐射。通过各部门、单位等多个楼层节点构成主干网。中心节点机房配置锐捷S4900高档交换机可作为主干网的核心交换机。为实现网络动态管理和虚拟局域网,在中心节点交换机上配置第三层交换模块和网络监控模块。主干各节点(核心层交换机和汇聚层交换机)采用1000Mbps(单模1000BASE-LX、多模1000BASE-SX)连接,服务器采用双网卡链路聚合200Mbps连接或1000Mbps(1000BASE-TX)连接。4.2.2 外网设计外网建设大致分为三步走:第一步:为各级部门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建立企业公共信息网Web站点,进行简单的主要是静态的信息发布,如重大公告、公司决定、规章制度、办事手续等,对外实现电子邮件沟通;第二步:建设基于大型数据库的信息发布平台和信息发布机制,上网的机构实现部分电子化办公,通过网络发布更多的实时的动态信息。第三步:建立网上行政服务窗口,受理服务要求。4.2.3 内、外网物理隔离内、外网物理隔离采用中网物理隔离网闸X-gap8100,可以实现了两个网络之间的物理隔离。物理隔离网闸中断了两个网络之间的直接连接,所有的数据交换必须通过物理隔离网闸,网闸从网络层的第七层将数据还原为原始数据(文件),然后以“摆渡文件”的形式来传递数据。没有包,命令和TCP/IP协议可以穿透物理隔离网闸。这同透明桥,混杂模式,IP over USB,以及通过开关方式来转发包,有本质的区别,真正实现了物理隔离。 中网物理隔离网闸X-gap8100具有以下特性: 中网物理隔离网闸通过采用主机的CPU时钟作为开关,将开关功能在系统的内核中实现,成功的达到网闸的最高性能,优于常见的三种开关技术。内核的效率要远远高于外设的效率。 抗攻击内核物理隔离网闸中断了两个网络的直接物理连接,因此,已知的攻击和未知的攻击都不会攻击到被物理隔离的网络。但物理隔离设备本身涉及到不可信网络的一部分还是会受到来自不可信网络的攻击。物理隔离网闸可以保护别人,却无法避免自己被攻击。 就像防火墙一样,可以保护别人,无法保护防火墙本身。物理隔离网闸本身的安全非常重要。中网物理隔离网闸,除了采用专用的安全操作系统,除了对内核进行安全加固和最小化服务外,还采用了中网独有的宙斯盾抗攻击内核,保证中网物理隔离网闸本身具有最高的抗攻击特性。完全支持所有的互联网标准(RFC)物理隔离机制要求剥离所有的TCP/IP协议(Protocol),以防止来自协议的攻击。从IP协议开始,到TCP协议,以一个会话(Session)为单元,到第七层应用层(Application),最后还原成为可以存储的文件格式,以便通过低级物理介质摆渡数据。中网物理隔离网闸,根据不同的应用,完整遵循相关的互联网标准RFC。根据相关的RFC,一个一个应用来实现的。基于协议的内容检测因中网物理隔离网闸从网络的第一层一直工作到第七层,因此可以基于协议对内容进行检查。不同的应用,对应第七层的协议不同,检查的机制和模块也不同。检查的内容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内容过滤、防病毒、防恶意代码、防泄密、文件格式控制等。 支持身份认证中网物理隔离网闸,要保护高安全性要求的网络免受来自不可信网络的攻击,决定了高安全性要求的网络必须支持身份认证。为了保证网闸配置的可信和可靠性,要求从可信方发起配置请求,而且必须进行身份认证。为了防止泄密情况的发生,可信网络的使用者,也必须进行身份认证。对一些具体的应用,也可以要求进行身份认证4.3 布线分析和总体网络构建设计企业网是各种类型网络中一大分支,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正是因为看到网络与企业之间的密切关系,国家从1994年正式启动中国社会企业网以来,已与国内几百个企业相连,为企业员工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网络环境。1998年10月,中国社会企业网二期工程正式启动,工程到2000年二期工程完成,除达到连接1000个大型企业的目标外,对有条件的中小型企业也提供接入上网服务。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小型企业网的建设已经逐渐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对比国外企业网的建设和使用情况,我国目前的大多数企业网的结构、规模和应用都不是很完整,网络设备、计算机设备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地挖掘和发挥。怎样利用网络设备,进一步发挥各种设备的功能,实现企业各项业务系统的集成,提高应用水平将是企业企业网建设的下一个工作重点。4.3.1企业网总体设计方案总体设计是企业网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工程蓝图,是搞好企业网建设的核心任务。进行企业网总体设计,首先,进行对象研究和需求调查,弄清企业的性质、任务和改革发展的特点,对企业的信息化环境进行准确的描述,明确系统建设的需求和条件;其次,在应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企业Intranet服务类型,进而确定系统建设的具体目标,包括网络设施、站点设置、开发应用和管理等方面的目标;第三,确定网络拓朴结构和功能,根据应用需求、建设目标和企业主要建筑分布特点,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第四,确定技术设计的原则要求,如在技术选型、布线设计、设备选择、软件配置等方面的标准和要求;第五,规划安排企业网建设的实施步骤。 建设企业网对每个企业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都要经过周密的论证、谨慎的决策和紧张的施工。当一堆设备变成网络的时候,大部分企业的满腔热情也慢慢地冷却凝固。企业网建成了,各种问题也不断涌现:设计目标根本无法实现,没有合适的应用软件,许多设想根本无法实施,后续的维护费用不堪承受等等。 现在所谓的企业网多是一些系统集成商基于先进的硬件设备提出的解决方案,只是设备集成。 作为企业网,需要连接多少个节点,怎样利用网络设备使得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节点连接到一个统一的网络中来,怎样使得整个网络中的节点相互连通,这些问题仅仅是企业网需要解决问题中的一部分。 从某种意义上讲,企业网的建设绝不仅仅只是涉及到技术问题,而是会引深到更深的层次,也就是说信息技术所带来的一场革命会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由于网络技术是一门比较新的技术,致使许多人产生了“重硬件,轻软件”的想法,国内斥资开发这方面软件的企业也很少,造成了软件匮乏的局面。 作为系统集成商来说,当然希望给企业的方案越先进越昂贵越好。但是作为企业必须研究以后会有什么样的用途,能不能发挥这些设备的潜能,这些设备能不能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目前的企业网系统集成多数是先进的设备的集成,少则几十万元,一般几百万元,多则几千万元。有的企业花费几百万元采用ATM技术搭建起来的网络,最后只用来进行文件共享,没有合适的网络软件可运行。 基于以上的一些状况,我们提出企业网建设的原则应该是:先进性,先进的设计思想、网络结构、开发工具,采用市场覆盖率高、标准化和技术成熟的软硬件产品;实用性,建网时应考虑利用和保护现有的资源、充分发挥设备效益;开放性,系统设计应采用开放技术、开放结构、开放系统组建和开放用户接口,以利于网络 的维护、扩展升级及与外界信息的沟通;灵活性,采用积木式模块组合和结构化设计,使系统配置灵活,满足企业逐步到位的建网原则,使网络具有强大的可增长性;可靠性,具有容错功能,管理、维护方便。对网络的设计、选型、安装、调试等各环节进行统一规划和分析,确保系统运行可靠,经济性,投资合理,有良好的性能价格比。4.3.2 企业网方案实施 一个完整的企业网建设在实施过程中可以分成两个环节:网络集成方案设计和信息系统集成。其中信息系统集成是目的,网络集成是手段。 与外部通信网络相互连接,包括建筑物到外部网络或电话局线路上的连线点,与工作区的话音或数据终端之间的所有电缆,以及相关联的布线部件。一个良好的综合布线系统对其服务的设备有一定的独立性,并能互连许多不同的通信设备如数据终端、模拟式或数字式电话、PC和主机以及公共系统装置。一般布线系统有六个子系统组成:建筑群间子 系统,设备间子系统,管理区子系统,垂直(主干)子系统,水平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 企业网为园区网,楼群间子系统采用光缆连接,可提供千兆位的带宽,有充分的扩展余地。垂直子系统则位于高层建筑物的竖井内,可采用多模光缆或大对数双 绞线。把管理区子系统并入设备间子系统,集中管理。 对于多幢楼宇,可采用多设备间的方法。分为中心设备间和楼栋设备间部分,中心设备间是整个局域网的控制中心,内设有对外(Internet)对内通信 的各种网络设备(交换机、路由器、视频服务器等),中心交换机通过光缆(地下直埋)与楼栋设备间的交换设备相连,以保证数据的高速传输。在此设备间放置布 线的线架和网络设备,端接楼内来自在各层的主干线缆,并端接连接网络中心的光纤。 楼内布线包括水平布线和主干布线。水平系统采用超五类双绞线,新的楼宇采用暗装墙内的方式,旧的楼宇采用PVC线槽明装的方式。4.3.3 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FDDI是高性能的高速宽带LAN技术,其标准为ANSI3T9.5/ISO9384。FDDI物理结构是二个平行的、相对作反向传输的双环结构 网,它采用定时的令牌传送协议。因此,它可以被看作是一个令牌环网协议的高速版本。但与TokenRing技术不同的是,当其发送完帧后就立即产生新的令 牌帧,故其利用率较高,其运行速度可达100Mb/s。其双环结构有非常好的冗余特性。FDDI有两种接入方式:双端口连接站(DAS),单端口连接站 (SAS)。DAS方式比较贵,但有冗余功能;SAS需要有源集中器,且无冗余功能。 FDDI有几个通过带宽分配来实现的优先机制,一个是同步带宽分配(SBA)机制,它可以让管理员将一定量的带宽分配给一些确定的工作站,让它们有更 多的捕获令牌机会。第二个是异步服务(AS),它占用未通过SBA分配的带宽并将这部分带宽等分给环上的工作站。 铜线分布式数据接口(CDDI)是FDDI的一种变型,可以在不昂贵的铜线电缆上运行而使用相同的协议。 FDDI和CDDI的优点是冗余、内置网络管理,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但是,采用FDDI/CDDI技术是昂贵而复杂, 始终未成为主流技术,发展速度缓慢,前景不被看好。4.3.4 网络服务器的建立和服务的配置基本特性:保证最高效率与生产力1.热交换驱动器托架提供了RAID环境中的高可用性以及简单无缝的升级。2.ECC(纠错码)内存容错可以使服务器在内存出错时仍可以运行。3.可选的热插拔电源提供了电源出错时的持续操作能力,负载均衡可以延长电源寿命。本方案在标准配置的基础上配置了不间断电源,使整个服务器系统因电源问题而停机的可能性变得微乎其微。功能与性能:功能与速度能满住您所以需求1.最新的技术支持多个CPU以及Intel的P4处理器。本方案采用的是1600MHz处理器.1066MHz前端总线技术集成在板可增强内存性能。2.本方案为服务器配置了容量可高达148G的SAS硬盘。3.优化IO架构,确保数据的快速吞吐。可管理性:全面控制与绝对安全1.Intel LANDesk Server Management(LDSM)软件监视所有重要的服务器操作,可确保您系统的安全与可靠性。东芝添加专门的工程学软件增强对硬盘、电源、风扇的监视。2.内置工具监视有重要的系统操作特性并对潜在问题提出预警。3.紧急管理端口提供远程访问能力。4.能与现有的服务器、台式机、笔记本完全集成。技术参数IBM System x3650(7979I05) 基本参数类别机架式结构2UIBM System x3650(7979I05) 处理器CPU类型Xeon E5310CPU频率(MHz)1600处理器描述标配1个四核Xeon E5310处理器支持CPU个数2CPU二级缓存8MBIBM System x3650(7979I05) 主板FSB(总线)1066MHz扩展槽4IBM System x3650(7979I05) 内存内存大小1GB内存带宽/描述PC2-5300 DDR2 SDRAM(chipkill)最大内存容量48GBIBM System x3650(7979I05) 存储硬盘大小146GB硬盘类型SAS硬盘最大容量4.5TB最大热插拔硬盘数支持6个热插拔磁盘阵列卡集成SAS RAID-0、RAID-1光驱DVD/CD-RW ComboIBM System x3560(7979I05)网络网络控制器双千兆以太网卡IBM System x3650(7979I05) 接口类型标准接口1个串口、2个USB 2.0(前面)、2 Video、1 RJ-45(system management)、2 RJ-45(ethernet)、4 USB 2.0 (back)、1 SASIBM System x3650(7979I05) 管理及安全性安全性Boot sequence control、Keyboard lock、加电口令、无人干预启动| IBM System x3650(7979I05) 电源性能电源热插拔电源电源数量1功率(W)835WIBM System x3650(7979I05) 外观特征尺寸85.4443.6698mm重量29.6KgIBM System x3650(7979I05) 外观特征系统支持Microsoft Windows Server 2003、Windows 2000/Advanced Server、Red Hat Linux、SUSE Linux、Novell NetWare、VMware ESX Server 服务器容错方案RAID技术RAID 0 :只支持偶数个硬盘,将几个硬盘视为一个逻辑分区,在读写数据时,同时对四个硬盘进行操作加快了读写速度,但存在问题,如某一硬盘出错,数据就会丢失,无法挽回。RAID 1 :将所有硬盘两两互为镜像,然后按RAID 0 方案组合,这样既提高了读写速度又能在一个磁盘出现故障时快速启动镜像盘,保证了数据的安全。RAID 5 :针对三个或三个以上硬盘的情况,在写入数据时以其中任一个盘为校验盘,写入校验数据,其余硬盘写入实际数据,在数据盘故障时可利用校验盘恢复数据,保证了数据的安全。 本方案为网络中心服务器配置了一块146G热插拔硬盘,采用双机容错方案处理。冗余备份方案为了防止意外事故导致硬盘数据丢失,本方案采用磁带机定期对重要数据进行备份,采用HPStorageWorks DAT40e(C5687D),标准容量为20G,能对关键数据提供有效的保护备份策略日常备份制度描述了每天的备份以什么方式、使用什么备份介质进行,是系统备份方案的具体实施细则。在制订完毕后,应严格按照制度进行日常备份,否则将无法达到备份方案的目标。数据备份有多种方式:全备份、增量备份、差分备份、按需备份等。 全备份:备份系统中所有的数据。增量备份:只备份上次备份以后有变化的数据。差分备份:只备份上次完全备份以后有变化的数据。 按需备份:根据临时需要有选择地进行数据备份。 全备份所需时间最长,但恢复时间最短,操作最方便,当系统中数据量不大时,采用全备份最可靠;但是随着数据量的不断增大,我们将无法每天做全备份,而只能在周末进行全备份,其它时间我们采用所用时间更少的增量备份或采用介于两者之间的差分备份。各种备份的数据量不同:全备份差分备份增量备份。在备份时要根据它们的特点灵活使用。 数据存储基本策略的设定 数据库全备份:选择在周五(或周六)自动进行。 数据库增量备份:每晚作批前和批后由主机系统执行,批处理人员触发或由系统自动执行。 文件全备份:将主机系统和其它服务器的数据作全备份,选择在周日自动进行。 文件增量备份:在周一到周四(或周五)之间备份文件的增量。 系统全量:在月初的周日备份系统及数据库的全量。 系统增量:在其余的时间仅备份系统和数据库配置的增量。 跟踪备份:实时备份系统增量(事务日志备份)。 结合以上备份策略,从便于管理和恢复的角度考虑,制订数据分组和存储介质池对应策略,将数据分门别类放在不同编号的磁带组上,并建立不同的存取权限。建议建立: 数据库介质:专门放置数据库信息。 文件介质:除数据库以外的文件。 数据库日志和系统日志介质:安全稽核和系统恢复的重要数据记录须较长时间保存,建议由安全管理官员在NT一侧建立管理,形成与主机系统管理人员分离的运行数据记录。 系统介质:备份系统和系统配置等的变化,做到快速恢复系统。 数据备份工作过程 自动备份进程由备份服务器发动。每天晚上,自动按照事先制订的时间表所要求内容,进行增量或全量的备份。由于每天的备份被适当地均衡,峰值备份数据量在周五(或周六)和周日发生。 批前及批后备份在主机端发起。批处理人员键入触发备份命令,自动按要求备份数据库有关内容。 其它文件的自由备份。进入软件交互菜单,选择要求备份的文件后备份。 在线跟踪备份。配合数据存储管理软件的数据库在线备份功能,可定义实时或定时将日志备份。 灾难备份异地存放介质的克隆。自动复制每日完成后的数据,以存放异地作灾难恢复。数据备份管理软件: Tivoli IBM Tivoli 软件提供了智能基础设施管理解决方案,有助于客户在随需应变世界中洞悉和主动管理 IT 系统的商业价值。Tivoli 软件凌驾于客户系统的单个组件之上,它利用基于策略的资源分配、安全、存储和系统管理解决方案,提供了管理和优化关键 IT 系统的集成视图。其中Tivoli 软件采用了开放系统和自动化技术,利用优质、可伸缩和可靠的系统管理解决方案来支持随需应变的计算环境,广泛的选件还可以提供额外的灾难恢复.。Tivoli可提供企业需求的功能,以满足不断变化的数据保护需要。 4.4 综合布线设计综合布线系统标准是一个开放型的系统标准,它能广泛应用。因此,按照综合布线系统进行布线,会为用户今后的应用提供方便,也保护了用户的投资,使用户投入较少的费用,便能向高一级的应用范围转移。本项目中,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满足以下标准: TIA/ EIA-568A商业大楼电信布线标准(加拿大采用CSA T529)EIA/ TIA-569电信通道和空间的商业大楼标准(CSA T530)EIA/ TIA-570住宅和N型商业电信布线标准(CSA T525)TIA/ EIA-606商业大楼电信基础设施的管理标准(CSA T528)TIA/ EIA-607商业大楼接地连接要求(CSA T527)GB/T 50311-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 50312-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CECS72:97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及验收规范4.4.1 综合布线设计的要点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方案虽然随着用户的需求和布线的具体环境不同,会有各种变化,但任何综合布线方案在设计时都要满足以下几点要求: (1)实用性:能支持多种数据通信、多媒体技术及信息管理系统等,能够适应现代在和未来技术的发展;(2)灵活性:任意信息点能够连接不同类型的设备,如微机、打印机、终端、服务器、监视器等;(3)开放性:能够支持任何厂家的任意网络产品,支持任意网络结构,如总线形、星形、环型等;(4)模块化:所有的接插件都是积木式的标准件,方便使用、管理和扩充;(5)扩展性:实施后的综合布线系统是可扩充的,以便将来有更大需求时,很容易将设备安装接入;(6)经济性:一次性投资,长期受益,维护费用低,使整体投资达到最少。4.4.2 现场环境及信息点统计(1)用户现场环境 两栋办公楼,每栋层,每层间办公室,每层一个弱电间,每个VLAN有个信息点。 (2)信息点分布情况楼层房间信息点数量合计备注30间每个网一个一个部门已个VLAN30间每个网一个4.5 综合布线总体布线及说明4.5.1 综合布线系统总体设计 设计综合布线系统应采用星型拓扑结构,该结构下的每个分支子系统都是相对独立的单元,对每个分支单元系统改动都不影响其他子系统。只要改变结点连接就可使网络的星型、总线、环形等各种类型网络间进行转换。综合布系统应采用开放式的结构并应能支持当前普遍采用的各种局部网络及计算机系统:主要有星型网(Star)、局域/广域网(LAN/WAN)、王安网(Wang OIS/VS)、令牌网(Token Ring)、以太网(Ethernet)、光缆分布数据接口(FDDI)等。综合布线系统(GCS)应同时能支持电话、数据、图文、图像等多媒体业务的需要。 综合布线系统结构: 综合布线根据系统功用分为六个布线部分三个子系统: 1)工作区 2)配线子系统(水平子系统) 3)干线子系统(垂直子系统) 4)设备间 5)管理 6)建筑群子系统 系统结构如下图所示:综合布线各部分线缆长度限制如下图所示:说明:a、b、c、d、e、f、g表示各相关区域缆线及跳线长度。a + b + e 10m:水平子系统中工作区电缆、工作区光缆、设备电缆、设备光缆和接插软线或跳线的总长度。c, d 20m:在建筑物配线架或建筑群配线架中的接插软线或跳线长度。f, g 30m:在建筑物配线架或建筑群配线架中的设备电缆、设备光缆长度。 建筑与建筑群的工程设计,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当配置的综合布线系统。当网络使用要求尚未明确时,按下列规定配置:最低配置:适用于综合布线系统中配置标准较低的场合,用铜芯对绞电缆组网。(1)每个工作区有一个信息插座;(2)每个信息插座的配线电缆为1条4对对绞电缆;(3)采用夹接式交接硬件;(4)干线电缆的配置,对计算机网络宜按24个信息插座配2对双绞线,或每一个集线器(HUB)或集线器群(HUB群)配4对双绞线;对于电话至少每个信息插座配1对对绞线。基本配置:适用于综合布线系统中中等配置标准的场合,用铜芯对绞电缆组网。(1)每个工作区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信息插座;(2)每个信息插座的配线电缆为1条4对对绞电缆;(3)采用夹接式或插接交接硬件;(4)干线电缆的配置,对计算机网络宜按24个信息插座配2对对绞线,或每一个HUB或HUB群配4对对绞线;对于电话至少每个信息插座配1对对绞线。综合配置:适用于综合布线系统中配置标准较高的场合,用光缆和铜芯对绞电缆混合组网。综合型综合布线系统配置应在基本型和增强型综合布线系统的基础上增设光缆系统。 1) 以基本配置的信息插座量作为基础配置;2) 垂直干线配置:每48个信息插座宜配2芯光纤,适用于计算机网络;电话或部分计算机网络,选用对绞电缆,按信息插座所需线对的25%配置垂直干线电缆,或按用户要求进行配置,并考虑适当的备用量;当楼层信息插座较少时,在规定长度的范围内,可允许几层合用HUB,计算光纤芯数时合并计算,每一楼层计算所得的光纤芯数还应按光缆的标称容量和实际需要进行选取;如有用户需要光纤到桌面(FTTD),光缆可经或不经FD直接从BD引至桌面(其所用的光纤芯数不计入主干光纤芯数内),4) 上述光纤芯数不包括FTTD的应用在内;5) 楼层之间原则上不敷垂直干线电缆,但在每层的FD可适当预留一些接插件,需要时可临时布放合适的缆线。 配线设备交接硬件的选用,宜符合下列规定:1) 用于电话的配线设备,宜选用IDC卡接式模块;2) 用于计算机网络的配线设备,宜选用RJ45或IDC插接式模块; 综合布线系统应能满足所支持的电话、数据、图文、图像等多媒体系统的分级要求,并应选用相应等级的缆线和连接硬件设备。各类计算机系统传输速率要求见下表所示:传输速率要求规程传输速率要求(bit/s)RS-23220KDCP100KStar LAN11MIBM32701M2.35M4M Token Ring4M10BASE-T10M16M Token Ring16MTP-PMD/CDDI100M100BASE-T100MATM155M/622M1000BASE-T1000M 所有综合布线系统的各种配置都能支持话音/数据等系统,能随时根据工程的需要转向更高功能的布线系统。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配置水平不同。本书中双绞电缆系指综合布线电缆,非一般市话电缆。 卡接式交接硬件系统系指采用绝缘压穿连接器件的交接设备。插接式交接硬件系指用插头、插座连接的交接设备。关于垂直干线配置的分析:信息插座用于电话,垂直干线应配置的比例为25%;用于计算机网络按24个信息插座配2对对绞线配置,也可以一个HUB或HUB群配4对对绞线。对于最低配置,1个工作区配置1个信息插座,可用于电话,也可用于计算机终端;对于基本配置,1个工作区配置2个信息插座或1个双插座,其中1个用于计算机终端,1个用于电话;对于综合配置,则在基本配置的基础上增加光纤配置。为了说明问题,我们测算一1000个人信息插座的垂直干线需要量。假定为每个工作区配置1个双插座,计算机网络与电话各占50%,计算机网络采用光纤HUB,每48个信息插座2芯光纤,电话或部分计算机网络采用对绞电缆,按信息插座线对数的25%配置,约需20芯光纤(可连接10个光纤HUB);8芯电缆125组相当于500对线,全部用于电话,也可以部分用于计算机网络,每占用1个8芯组,应减少4个电话用户,但采用HUB后可扩展1248个计算机网络终端用户。上述配置的基本思路,计算机网络垂直干线,推荐用光纤,用于电话的垂直干线推荐用对绞电缆,部分短距离计算机网络采用对绞电缆。由于工程实际情况比较复杂,不可能一种模式,设计时还应结合工程特点加以调整应用。总之,最低配置,基本配置或综合配置只是一种配置划分,应结合工程特点选用,如果某些特殊的情况这三种典型配置都不适合,应按实际情况进行设计。系统分级和传输距离限值采用YD/T926.1-2000标准。对绞电缆特性阻抗,规定100是根据YD/T838.1(24)1996(1997)数字通信用对绞/星绞对称电缆通信行业标准制订的。我国规定不生产120的产品。系统分级和传输距离的规定,与各式计算机网络有密切关系,为了更好地执行本规定,现将有关网络、ATM、FDDI等相关标准列于网络应用参考表中,供设计时参考应用。在系统分级和传输距离限值表的注1中,物理长度指电缆外护套测量的实际长度,由于工作区电缆和设备电缆采用多股软铜绞线作为电缆的芯线,其衰减值大于相同线径的实心铜导线电缆,因此,按电气测试值折算的电缆电气长度大于物理长度。注1中说明的7.5m电缆指的是电气长度,物理长度约为5m。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选用的电缆、光缆、各种连接电缆、跳线、以及配线设备等所有硬件设施,均应符合YD/T926.13-2000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和YD/T838.14数字通信用对绞/星绞地称电缆标准的各项规定。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应按照近期和远期通信业务、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等需要,选用合适的综合布线硬件设施。选用产品的各项指标应高于系统指标,才能保证系统目标得以满足,但不一定越高越好,选得太高,会增加工程造价,选得太低,不能满足工程需要,应当恰如其分。 考虑到综合布线系统适用于各种通信业务和计算机网络等多种服务,而且也适用于各个单位或部门共同使用同一个大楼的综合布线系统,使用管理跟不上,将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为了保证综合布线系统的运行状况能够一目了然,工程应规定设置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人工登录与综合布线系统相关的硬件设施的工作状态信息,包括:设备和缆线的用途,使用部门,组成局域网的拓扑结构,传输信息速率、终端设备配置状况,故障记录等内容,还应登录设备位置和缆线走向等内容,便于操作人员迅速准确地调度应用和及时处理故障状况。登录设备位置和缆线走向的内容,指建筑物名称、位置、区号、楼层号、房间号等可供查找的固定醒目标志。 在系统设计时,所选的配线电缆、连接硬件、跳线、连接线等类别必须相一致。在系统设计时,若选用5类标准,则缆线、连接硬件、跳线、连接线等全系统必须都为5类,才能保证系统为5类。如果采用屏蔽系统,则全系统所有部件都应选用带屏蔽的硬件,而且应按设计要求作良好的接地,才能保证屏蔽效果。系统设计应根据不同对象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宜符合下列规定:1) 对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广东省中医院贵州医院第十三届贵州人才博览会引才模拟试卷有完整答案详解
- 2025海南澄迈县就业局招聘见习生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2025广西防城港市文旅集团有限公司第2期公开招聘6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春季中国太平社会招聘模拟试卷有答案详解
- 2025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六盘水市分公司员工招募14人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机械管理员招聘2人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
- 福建安全生产培训费用课件
- 2025年农业用地流转协议合同
- 能源化工行业碳中和路径研究
- 社保代缴协议书
- 回收垃圾培训课件
- 2025-2030中国钩针系列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司法确认调解协议(2025年版)
- 医疗器械直调管理制度
- (高清版)DBJ33∕T 1294-2023 建设工程造价指标采集分析标准
- 2024年酒吧演艺公司与艺人合同
- 八年级英语上学期 选词填空解题方法及专项训练(解析版)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件
- 《幼儿舞蹈基础》 课件 项目八 蒙古族舞蹈
- 穴位按摩法操作评分标准
- 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一期)-给水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