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技术基础.doc_第1页
影视技术基础.doc_第2页
影视技术基础.doc_第3页
影视技术基础.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影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 电影产生前的萌芽1895年前活动图画时期;(2) 电影的发明活动图画演变为活动影像时期;(3) 电影的稳固和发展时期;(4) 当今电影电影面临挑战的时期;自电影诞生后其在技术形式上表现为四个时代:(1) 默片时代;(2) 有声片时代;(3) 彩色片时代;(4) 数字技术电影时代;当人眼在观察运动着的形象时,每一瞬间的形象在消失后,还会在视网膜上停留不到一秒钟的时间(一般认为是1/10秒)。这种现象叫做“视觉暂留”或“视觉记忆”。1839年法国人达盖尔发明了照相术。柯达公司的创始人伊斯曼发明了胶卷。爱迪生发明了“电影视镜”。法国的路易卢米埃尔拍摄了工厂大门、拆墙、婴儿的午餐、园丁、火车到站,1895年12月28日,在巴黎的“大咖啡馆”中,第一次公开放映了他拍摄的影片。自这一天起,电影作为一种活动影像正式公诸于世。电影由此开始从无声向有声迈进是以1927年爵士歌王以及次年“百分之百的有声影片”纽约之光的公演为起点。1933年,英国的特艺色公司才第一次成功地完成了“三色染印法”彩色影片,彩色电影由此正式问世。多层彩色胶片则是直到1945年后才研究成功并投入使用的。电影利用视觉暂留原理分割运动过程的机理启发了人们,于是将一幅图像分割成若干个更小的部分,我们称其为像素,然后依次播放、传递、接收,这就是电视的基本原理。1884年,年轻的俄裔德国工程师保罗尼普科夫发明了一个用机械的方法来实现分割图像和轮流传送的器械,即圆盘机械电视。“电视之父”保罗尼普科夫1929年贝尔德研制出世界上第一个实用电视系统。欧洲和我国采用的PAL制,美、日的NTSC制式,以及前苏联等国采用的SECAM制。普及后的电视的共同问题是,由于扫描行数的限制而造成的清晰度不够理想。PAL-D为625线,NTSC-M为525线,SECAM-D为625线。而35mm电影却相当于2400线,即使是16mm也有1000线。光线对人眼的作用所产生的影像不会立即消失,它总是会保留一小段时间,一般认为是在1/51/36秒之间(通常以1/10秒来计算),且这段时间的最初千分之一秒是视觉记忆最鲜明的瞬间。电影的放映速度是每秒24幅。这是由以下几个因素决定的:(1)人的视觉生理和心理要求大于每秒10幅的速度来拍摄和放映,就可以获得景物正常运动的感觉。(2)经济因素的限制片速越高,所需胶片越长,成本越高,所以在满足视觉要求的前提下,应当尽可能地降低片速,以达到节约胶片的目的。(3)间歇运动机构的限制拍摄或放映速度越快,机构反复运动的频率就越快,对零件和机构整体的设计、制造和安装调试要求就越高,制造成本也就随之增大。因此,在保证观看条件的基础上,希望片速越低越好。(4)声音录制质量的要求声音质量越好,要求的音域越宽,对记录音像的胶片速度和分辨率要求也越高。大多数专业电影都采用35mm的规格,所以24幅每秒的片速标准对声音的录制是实用的。因此1932年就把24幅每秒定为有声电影的拍摄频率标准。爱迪生第一台样机所用的胶片宽度为半英寸,即12.7mm。沿用了市场上供应的一又八分之三英寸规格。1925年法国巴黎国际电影会议上,正式确定电影胶片的标准宽度为35mm。电影画幅宽高比的确定基于以下三个因素:(1) 人眼的视角(2) 美学上的考虑对造型艺术来说,自古希腊直至19世纪,在各种美学观点中都认为在众多的长方形造型中以宽高比为1.618:1给人们的美感最强,这就是著名的“黄金分割律”。(3) 声带位置的要求适用于我国广大农牧区放映的8.75mm片型。8.75mm正好是35mm片宽的1/4,画面比8mm宽出0.5mm,显然它的画面有效面积大于8mm和S8mm,信息量也较之增多。8.75mm适用于农村放映网。1958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了中国第一部35mm彩色宽荧幕立体声故事片老兵新传,在1959年获莫斯科国际电影节的技术成就奖。通常我们将整个工艺流程分为前期筹备(制作)、拍摄和后期制作三个阶段。有时会将筹备和拍摄统称为前期阶段。影视是用具有视觉造型性的画面,是用画面和声音的结合来描述的影像,是时间和空间的组接。场景是在同一时间和地点发生的一段集中的表演,可以由一个镜头组成,也可以由几个镜头组成。有两种形式的电影分镜头剧本:纯文字表述和分镜头剧本耗片比,即制片预算中所提供的生胶片和最后完成片的长度比。印制样片之前,先要配光,即根据底片影像的条件来确定印制样片时的曝光条件。样片经冲洗鉴定后,如没有问题,摄影组就可以停机,前期拍摄即宣告结束。后期工作从样片剪辑开始。样片是导演和所有创作人员第一次看到的、与景物一样的正像。录音制作包括语言、音乐和音响效果(也叫做功效)。我们具有了一套与画面完全同步的磁片和一套完整的故事样片,可以供任何需要审查的人员观看,这就是所谓的“双片送审”工序。审查通过,即可以进入印制拷贝阶段。声画合成,即在声底片上作印片标记,以保证在印片时声画的同步。配光的任务就是通过减色或加色来校正镜头的色调和光量,以确定正确的印片光量(曝光量)和光色(三种色光的比例)条件。多层彩色片常用的制作发行拷贝的三种流程:第一种为目前常规的流程,由原底片,通过印洗翻正片、翻底片,再印制发行拷贝,这样做可以保护原底片。第二种,用反转胶片,由原底片直接印制翻底片,然后印制发行拷贝,而不用通过翻正片、翻底片。第三种方法是直接从原底印制拷贝,这是质量最高、最节省的方法,但是要冒损坏原底片的风险。胶片基本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为形成影像的感光乳剂,另一为乳剂的支撑体片基。乳剂:主要成分为照相明胶和卤化银。卤化银的存在是胶片之所以能感光的根本原因。片基:一种透明、柔软而具有一定韧性和强度的塑料薄膜,起着支撑乳剂的作用。胶片的分类:(1)按照记载影像的类别可以分为黑白胶片和彩色胶片两大类。(2)按照制片过程中不同的用途可以分为:负片,正片,中间片,反转片,印染法用胶片(3)按照感光范围分:盲色片,正色片,全色片,分色片,紫外片,红外片(4)按照用途分:电影胶片,照相胶卷,X光片,航空片(5)按胶片尺寸规格分为35mm,16mm,58mm,65cm,70cm人眼对自然界景物的视觉反应是由事物的亮度和颜色两个因素来确定的。纯白物体的反光率是100%,纯黑物体的反光率为0最亮的物体和最暗的物体之间的比值是70%,相当于140;1胶片记录被摄景物的过程即是胶片感光的过程。通常我们将胶片受光照而被感光的过程称为曝光。曝光量指胶片感光层所接受的光照度和曝光时间的乘积值。H=E*t(E代表照度,单位为勒克斯lux,t表示曝光时间,单位为秒;H代表曝光量,单位为勒克斯秒)反差也称作明暗对比度。胶片的宽容度系指胶片按比例记录景物亮度差别的范围。宽容度实际上实质摄影曝光量的容许范围。1900年,第一部环幕电影跨越欧亚两洲的氢气球旅行拍摄放映成功。环幕电影的拍摄需要使用多台传统的电影摄像机和多条普通的电影胶片,先把环形场景(水平视角为360)划分成若干个项链的区域进行拍摄,再将制作好的多条影片通过各自对应的放映机同步放映,投影到环形荧幕上,从而拼合成一个完整的环形画面环幕电影环幕电影的拍摄:1、镜头光轴水平辐射光学系统 2、镜头光轴平行反射光学系统球幕电影也称为穹幕电影,起银幕为180的半球形,观众在半球形画面的笼罩下,犹如身处穹窿之下。巨幕电影是指用70mm影片在稍带弧形或平面的巨型荧幕上放映的电影,其画面为矩形,画面水平视角为60120,垂直角为4080三大系统;1、艾麦克斯系统(加拿大) 2、佳派克斯系统(日本) 3、休斯坎(美国)戴眼镜的立体电影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双色眼镜法。 2、交变画幅法 3、偏振镜法立体电影的拍摄分为双机系统和单机系统。目前大多数国家采用的放映方法是偏振光法,简称偏光法。动感电影是一种使观众座椅能随着剧情的发展的需要而做多向运动的电影,是集液压传动,自动化控制,计算机编程为一体的电影形式。动感电影的特征:1、使用模拟运动的座椅 2、巨幕或球幕的电影放映形式4D电影,便是在立体电影三维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维”,这一维可以包含多项内容,如喷水,吹风,散发想起,模拟动物或物体的扰动,以及座椅的小量运动。扫描方式:1、 逐行扫描:一幅画面从上到下,一行行顺序扫描。2、 隔行扫描:一帧电视图像分成两场进行扫描,使每一帧视频画面在显示端分两次显示。彩色摄像机:利用分别摄取、传送和接受红、绿、蓝三基色光信号的方法实现。摄像管:实质是一个光电转换器。电荷耦合器件简称CCD,是一种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集成电路器件。扫描线数:电子束在一帧或一场画面中所扫过的行数称为扫描线数。扫描线数越多,影像越清晰。帧频:单位时间所扫描、传递和接收的帧数。从摄像机用途分:1、ENG(电子新闻采集)摄像机。轻便灵活,自动化程度高,便于肩扛。2、EFP(电子现场制作)摄像机3、 演播室用摄像机。架在三脚架和云台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