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7N9禽流感课件.ppt_第1页
H7N9禽流感课件.ppt_第2页
H7N9禽流感课件.ppt_第3页
H7N9禽流感课件.ppt_第4页
H7N9禽流感课件.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2,流感,流感病毒在病毒分类上属于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属,可分为甲,乙和丙三型。甲型对人类威胁较大,其中甲型抗原变异频繁,对人类威胁大。流感被列为我国丙类法定传染病。,积华,3,禽流感,禽流感是是一种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在禽类间传播的一种从呼吸系统疾病到严重性败血症等多种症状的综合病症,通常只感染鸟禽类,少见情况会感染猪(h1n1)。 甲型流感病毒可分为不同亚型。迄今甲型流感病毒h有16个亚型,n有9个亚型。 所有禽流感病毒都属于甲型流感病毒,根据禽流感病毒感染禽类致病性的不同,可以分为高致病,低致病和非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截至目前已发现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主要为h5和h7亚型的一些毒株(如h5n1)。,积华,4,禽流感病毒的抵抗力,病毒对紫外线敏感,加热5630分钟或煮沸2分钟即被灭活;对大多数防腐消毒药敏感。 对低温抵抗力较强,在4可保存数周,在冷冻的禽肉和骨髓中可存活10个月。在干燥尘埃中可存活2周,存在于口腔、鼻腔和粪便中的病毒由于受到有机物的保护,有较大的抵抗力。,人感染h7n9禽流感,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禽流感的一种亚型。是全球首次发现的新亚型流感病毒,尚未纳入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监测报告系统。,积华,5,h7n9禽流感病例定义,同时具备以下4条: 发热(腋下体温38); 具有肺炎的影像学特征; 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降低或正常,或淋巴细胞分类计数减少; 不能以临床或实验室诊断为常见肺炎。,6,积华,7,发病机制,流感病毒 呼吸道纤毛柱状上皮细胞 血凝素 受感染的细胞发生炎症 神经氨酸酶 病毒引起全身急性感染,积华,8,人禽流感历史,人禽流感死亡率高于非典 最早的人禽流感病例出现在1997年的香港。那次h5n1型禽流感病毒感染导致12人发病,其中6人死亡。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从2003年到2012年5月为止全球共有15个国家和地区的604人感染,其中357人死亡,死亡率63%。中国从03年至今有49多人感染禽流感,其中30人死亡。,9,人禽流感受到重点关注的原因,1.人类对禽流感病毒普遍缺乏免疫力 2.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后病死率高 3.可能出现的病毒变异 4.无特效药和疫苗,h7n9概况,上海市患者李某,男,87岁,2月19日发病,3月4日经积极抢救无效死亡。 上海市患者吴某,男,27岁,2月27日发病,3月10日经积极抢救无效死亡。 安徽省滁州市患者韩某,女,35岁,3月9日发病,目前病情危重,正在江苏南京积极救治。 3例病例临床表现均为:早期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进而发展为严重肺炎和呼吸困难。,积华,10,h7n9概况,2013年3月30日,确诊了3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这是全球首次发现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 2013年4月2日,江苏新增4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 9例疑似病例,上海5例(4例死亡),江苏4例(1例死亡),7名男性、2名女性。6例分布在4平方公里内,1起为家庭发病(父女),其余无明显关联性。,11,h7n9概况,确诊病例中3例有暴露史,疑似病例中5例有暴露史,其余无明显禽类接触关系。 确诊和疑似病例均发生在华东三省。 密切接触者255人,均未发现有发热或呼吸道症状。,12,h7n9概况,h7n9禽流感病毒既往仅在禽间发现,在荷兰、日本及美国等地曾发生过禽间暴发疫情,但未发现过人的感染情况。 我国周边韩国和蒙古在禽间分离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 我国从未发现过h7亚型流感病毒感染病例。,13,h7n9概况,根据发病日期推算,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已在华东地区存在1个月以上,估计还会有新发病例出现。 宿主、来源、毒力、疾病谱不详,并且尚未证实该病毒具有人传人的能力。,14,判断,华东地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在动物间已广泛存在 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来源于动物 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毒力似乎比h5n1要强 似乎有人传人的迹象,15,建议,强化肺炎监测,特别是重症肺炎病例的发现和报告,要每日主动监视和分析网上报告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数据,分析是否有同一时间、空间或特定职业的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发生。修订防控方案,改进实验室检测功能 重点在病人的发现和管理上 启动应急研究(病原学、毒力、疫苗、药物、流行病学) 做好社会人群沟通,健康教育 做好大流行准备和评估工作,16,积华,17,大流行,流感病毒满足三个条件时,会形成一次大流行: 一种新亚型流感病毒出现; 能感染人,引起严重的疾病; 传播很快,并能在人类中持续存在。,防控要点,目标 1.及时发现h7n9禽流感病毒病例; 2.及时发现其它以肺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聚集性呼吸道传染病; 3.通过监测、流调、检测,来开展风险评估,及时调整防控策略。,18,发现与报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发现符合不明原因肺炎定义的病例后,应立即报告医疗机构相关部门,由医疗机构在12小时内组织本单位专家组进行会诊和排查,仍不能明确诊断的,应于2小时内进行疫情网络直报,填写“其他传染病”,并在备注中注明“人感染h7n9禽流感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19,发现与报告,如单位无法网络直报,应立即向上级疾控机构报告,并于2小时内将填写完成的传染病报告卡寄出。上级疾控机构在接到电话报告后,应立即进行网络直报。 不具备相应诊治条件的基层医疗机构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时,应立即将其转院进行诊治,由接收病例的医院进行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网络直报。,20,个案调查,基本情况; 临床表现; 发病前2周内接触暴露情况; 发病后到隔离前接触人员情况;,21,现场处置,发现疑似患者,应立即采集双份血清,取咽拭子标本; 对所有密切接触者采集双份血清; 对急性呼吸患者取咽拭子标本。 全国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排查和管理方案 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采集及实验室策略,22,标本采集,1.人禽流感标本采集的种类和时间 2.标本采集方法 3.标本保存 4.标本送检程序,23,标本种类与时间,上呼吸道标本:咽拭子、鼻拭子、鼻咽抽取物、咽漱液、深咳痰液(尽早采集,1-2周也可采集 ) 血清标本: 第一份血清应尽早(最好在发病后7天内)采集;第二份血清应在发病后第34周或在病愈出院或死亡前采集血标本1份,24,标本采集方法,咽拭子 :用2根聚丙烯纤维头的塑料杆拭子同时擦拭双侧咽扁桃体及咽后壁,将拭子头浸入含3ml采样液的管中,尾部弃去,旋紧管盖,做好标记。 棉签 扁桃腺,25,错 误,正 确,咽拭子采集图,二)标本采集方法,标本保存,24小时内能检测的标本可置于4保存,24小时内无法检测的标本则应置于70或以下保存。如无70保存条件,则于20冰箱暂存。血清可在4存放3天、20以下长期保存。标本运送期间应避免反复冻融。,防护标准,标准预防+飞沫传播预防+接触传播预防,28,穿戴防护用品顺序,步骤1:戴帽子。 步骤2:戴口罩。 步骤3:穿防护服。 步骤4:戴上防护眼镜。 步骤5:穿上鞋套或胶鞋。 步骤6:戴上手套,将手套套在防护服袖口外面。,步骤1:戴帽子,步骤2:戴口罩,步骤4:戴防护眼镜,步骤3:穿防护服,脱掉防护用品顺序,步骤1:摘下防护镜,放入消毒液中。 步骤2:解防护服。 步骤3:摘掉手套,一次性手套应将里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橡胶手套放入消毒液中。 步骤4:脱掉防护服,将里面朝外,放入污衣袋中。 步骤5:脱下鞋套或胶鞋,将鞋套里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将胶鞋放入消毒液中。 步骤6:摘口罩,一手按住口罩,另一只手将口罩带摘下,放入黄色塑料袋中,注意双手不接触面部。 步骤7:将手指反掏进帽子,将帽子轻轻摘下,里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或污衣袋中。 步骤8:洗手、消毒。,步骤1:摘下防护镜, 放入消毒液中,步骤2:解防护服,步骤3:摘掉手套,步骤4:脱掉防护服,步骤5:脱鞋套或胶鞋,步骤6:摘口罩,步骤7:摘帽子,步骤8:洗手、消毒,对手清洗和消毒的要求和方法,1.何时应洗手、消毒? 1)接触人禽流感病例前后; 2)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和被污染的物品后; 3)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穿戴防护用品前、脱掉防护用品后; 4)在同一病人身上,从污染操作转为清洁操作之间; 5)戴手套之前,摘手套之后。,4.两手互握互搓指背,1.掌心对掌心搓擦,2.手指交错掌心对 手背搓擦,3.手指交错掌心对 掌心搓擦,4.两手互握互搓指背,5.拇指在长中转动搓擦,6.指尖在掌心中搓擦,隔离观察,强制确诊患者住院隔离,确诊病例可置同一房间,其余的应置单间隔离。限制病人只在病室内活动,原则上禁止探视、不设陪护,与病人相关的诊疗活动尽量在病区内进行; 不建议疑似患者居家隔离; 不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但要进行每日观察。,36,隔离观察,观察期限为接触后7天。(自病人、疑似病人之日算起),观察期间不限制医学观察对象的活动,但观察对象活动范围需在禽流感疫区范围内(疫点周围3公里)。一旦发热37.5,应立即送往医院,并采集血清和咽拭子标本,进行隔离。,积华,37,密切接触者,与出现症状后的病人或疑似病人共同生活、居住、护理或直接接触过病人的呼吸道分泌物、排泄物和体液的人员。,38,禽流感暴露者,饲养、贩卖、屠宰、加工病禽或死禽的人员; 捕杀、处理病或死禽,未按相应规范采取防护措施的人员; 直接接触病或死禽及其排泄物、分泌物等其他相关人员。,39,治疗,基因序列分析显示,该病毒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抗流感病毒药物敏感。根据其他型别流感抗病毒治疗的经验,发病后早期使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抗流感病毒药物可能是有效的。 2013年4月2日,卫生部发布称h7n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