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中学2010高一地理会考单元同步SMJ答案.ppt_第1页
上虞中学2010高一地理会考单元同步SMJ答案.ppt_第2页
上虞中学2010高一地理会考单元同步SMJ答案.ppt_第3页
上虞中学2010高一地理会考单元同步SMJ答案.ppt_第4页
上虞中学2010高一地理会考单元同步SMJ答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修1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SMJ一) 一选择题 15DBCAD 610CDACA 1115ACADA 1620DBBBD 二非选择题 21(1)黄赤交 赤道平 黄道平 北极 (2)3月21日 9月23日 春分 秋分 (3)83.5 北回归线(23.5N) 22(1)12 66.5 6 (2) (3)见图 135W 0 必修1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SMJ一) 23(1)横波 地表以下开始传播速度比较均匀;到 大约17 处(莫霍面)波速明显增快;在2900深处 (古登堡面) ,波速减小为0;(传播速度较慢,只能 通过固体传播) (2)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24(1)为了获得更多的太阳光照 (2)两楼的间距、新楼的高度、冬至日前后的正午太 阳高度 (3)23.5N 夏至日 (4)昼渐长,夜渐短 25(1)充足的水分,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 分,适宜的太阳光照和温度范围 (2)宇宙空间浩瀚,科技不够发达,已探索的星球不 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 必修1二、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SMJ二) 一选择题 15BBCAB 610CBD(地表径流)DA 1115CBADA 1620CDACD 二非选择题 21(1)向斜 山地(山岭) 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 坚硬,不易被侵蚀成为山岭 (2)不适合 丙处为断层构造,地质不稳定,容易诱发 断层活动,造成水库漏水。 (3)乙 乙处为背斜,岩层上拱,工程安全性稳定性高 ,且地下水不易渗透。 (4)水汽输送 促进陆地水不断得到更新和补充; 促进海陆间物质的迁移和能量的交换; 塑造地表形态。 必修1二、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SMJ二) 22(1)冷 C (2)暖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沿着锋面爬升,降 水发生在锋前 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 (3)高 北 晴朗 23(1)美洲 南极洲 (2)消亡 生长 (3)亚欧 印度洋 (4) 亚欧 印度洋 太平洋 24(1)偏北风(东北风) 偏南风(东南风) (2)位于台湾以东(22.9N,124.6E)洋面上, 正向西北方向移动 未来几天内,台湾、福建、浙江沿海地区受较大影响 将出现暴雨、大风天气,局部地区有大暴雨或特大暴 雨 必修1三、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SMJ四) 一选择题 15ACADD 610CCBCA 1115BBABA 1620ACABC 二非选择题 21(1)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2)纬度地带 热量 (3)该岛有南北向的高山,东侧:地处来自海洋的东南 信风的迎风坡;受山地地形抬升多地形雨;沿岸(马达 加斯加)暖流流经,增温增湿,形成高温多雨的热带雨 林带。西侧位于背风坡,降水少,形成热带草原带 必修1三、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SMJ四) 22(1)植树种草,恢复保护植被 (2)对河流:含沙量大,流量的季节变化加大,易发生 旱涝灾害 对生物:栖息地遭破坏,物种数量减少 对地下水:下渗补给水量减少,水位下降 对土壤:水土流失(侵蚀退化)加剧,肥力下降 23(1)随着高度的增加,水热条件发生变化,自然带 也随之发生变化 (2)南 南坡为来自印度洋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受地形 抬升影响,降水较北坡多,积雪量较大 (3)北坡纬度较高,且山麓海拔高于南坡,地处西南季 风的背风坡,热量和水分条件不足 必修1三、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SMJ四) 24(1)热带雨林 地处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 的迎风坡;受山地地形抬升多地形雨;沿岸(东 澳大利亚)暖流流经,增温增湿,形成高温多雨 的热带雨林带 热带荒漠 常年受副高(或:副 热带高压带)控制,同时西岸寒流流经,降温减 湿 (2)干湿度 水分 必修1四、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SMJ五) 一选择题 15ACAAC 610CCBDA 1115DDABD 1620DDBBC 二非选择题 21(1)波动上升 1991年2007年 干旱、暴雨、暴雪 (2)地面 大气逆 温室 (3)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使用新能源;植树造林 22(1)河流较少的平原地区 地形比较复杂的低山丘 陵地区 (2)北 南 (3)地理环境(地形) 必修1四、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SMJ五) 23(1)30 40 (2)1950年后煤炭能源地位下降,到1990年占世 界能源消费比重为30%;石油、天然气能源地位 日益突出,到1990年占世界能源消费比重达60% ;水电和核能所占比重上升较快 原因:20世纪50年代后石油(和天然气)大量 开采,石油(和天然气)具有燃烧效率高,污染 少,运输方便等优点 (3)煤炭 中国煤炭资源丰富,而石油资源相对 比较贫乏;煤炭的价格也较便宜 必修1四、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SMJ五) 24(1)洪涝 干旱 (2) 气候:6、7月间(梅雨期)淮河流域降 水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地形:淮河中下游地 区地势低平,水流速度慢;水系:上中游支流 汇入多,流量大;下游泥沙淤塞河道,入海自然 河道不足,泄洪不畅 (3)上中游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修建水库、调 节径流;中下游利用洼地修建蓄洪工程;下游扩 展疏浚河道、人工开挖入海河道,提高泄洪、防 洪能力等 (2)、(3)参见“优化”下册P103答案 必修2第一章人口与环境(SMJ七) 一选择题 15CCCDC 610DBAAB 1115ACCDA 1620CBACD 二非选择题 21(1)死亡率 社会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进步 (2)下降 实行计划生育,出生率降低 (3)人口基数大,净增人口多 (4)计划生育 人口数量 人口素质 “低低低”模 式(或“三低”现代人口增长模式) 必修2第一章人口与环境(SMJ七) 22(1)上海 宁夏 (2)江苏 上海 江苏人口基数大,上海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 (3)上海人口老龄化严重,本地劳动力缺乏,社会养老 负担加重 (4)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出生率低,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口 出生率高 经济发达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低,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口 自然增长率高 必修2第一章人口与环境(SMJ七) 23(1)3 A C (2)A (3)人口出生率高, 自然增长快,少年儿童比重大 对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等压力加大 24(1)从内地到沿海(或从西部向东部) 从农村到城市 (2)机械 国家政策允许农民进城务工,农村存在大量 剩余劳动力,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存在着较大的收入差 异 (3)国家政策;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开发土地资源和矿 产资源;发展边疆经济等 必修1第二章城市与环境(SMJ八) 一选择题 15DACBD 610ADABC 1115DBCCD 1620BABCA 二非选择题 21(1)A (2)降低道路的坡度(山地地形的限制) (3)东侧 东侧地形平坦;河流流经,水源充足;临海 ,气候条件优越;而西侧沙漠广布,山脉阻隔 22(1)长江 汉江 重庆(或宜宾) 河运(水运) 河流 (2)政治 交通 (3)武汉城市级别高、服务范围广、同级别城市数少; 黄石城市级别低、服务范围小、同级别城市数多 必修1第二章城市与环境(SMJ八) 23 (1)城市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增加、城市数量增加 (或出现城市群)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提高 (2)公路运输(交通运输) (3) 人口数量不断减少 城市环境污染、交通拥挤 、地价上涨等 (4)城市建筑面积扩大,生物多样性减少; 温室气体排放多,出现“热岛”现象; 烟尘排放量多,市区多雨雾天气(或城市多酸雨); 减少降水对地下水的补给(或造成对地下水的过量开 采和污染)。 24(1)A 位于城市主干道,交通通达度高,人流密 集 (2)小学 小学服务等级低、服务范围小 多 少 大 必修2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SMJ九) 一选择题 15AABBD 610BCACC 1115ABBAD 1620DBACB 二非选择题 21(1)临近公路,交通便捷;临近河流,水源充足 接近城镇,市场广阔 (2)玉米种植 养牛(畜牧业) 混合 生态(环境) (3)市场 22(1)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2)C (3)A (4)热量(气温) (5)交通条件改善 农产品冷藏保鲜技术进步 (6)实行产业化经营,提高产品档次;无公害化生产; 针对不同的消费人群,采取不同的包装和选择;正确选 择消费市场等 必修2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SMJ九) 23(1) 根据等高线判断,河流由东北向西 南流,故污水处理厂布局在流经城市河流下游, 减少对城市水源的污染 布局在工业区内, 位于最大风频(主导风向)的下风向 劳动密 集型企业,对环境污染小,可以布局在城市内, 方便工人上下班 (2)丙 (3)B 24(1)C E (2)小 小 经济不发达,交通不便,人口稀 少,市场规模小 (3)商业中心的核心 必修2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SMJ十) 一选择题 15DCCDA 610CDDBB 1115DBCBC 1620DABBB 必修2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SMJ十) 二非选择题 21(1)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石油次之,天然气、 水电等所占比重较小 (2)总悬浮颗粒物增多,空气质量下降;二氧化 碳含量增加,温室效应增强;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 增多,酸雨蔓延 (3) 人均资源量少、人均能源消费量低努力控 制人口 单位产值能耗高研究节能技术,提高 能源利用率,发展节能型产业,控制高能耗产业发展 能源消费结构仍以煤炭为主不断发展水能、核 电、太阳能,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油气对外依赖度大 ,威胁能源安全加大油气能源勘探力度,增加我 国能源的探明储量,拓宽油气进口渠道等 必修2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SMJ十) 22(1)9 13% (2)氧化氮 二氧化硫 北方降水少,酸雨 频度小 (3)农业生产的地区范围将向高纬度和高 海拔地区扩展 植物光合作用增强,有机 物的产量提高 (4)公平的观念 23(1)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为 (2)经济 环境 生态环境 (3)流水侵蚀 必修2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SMJ十) 24.(1)环境污染,特别是水污染和大气污染 水果对重金属吸收率低 (2)810月全省气温较高 食物易腐烂变质 (3)浸出油溶剂残留量超标 (4)政府依法治理环境污染,提高人们的环境 保护意识,提倡清洁生产,打击非法生产,提高 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必修3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SMJ十二) 一选择题 15DCDAD 610D(删)ACAB 1115C (删) DADB 1620ACCAA 21.(1)A A (2)A 第一产业比重较小, 第二、三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比重较大 (3)经济基础 发展水平 对外开放程度 (4)发展水平的差距在扩大 三个地带的发展 要因地制宜,合理安排开发整治的重点;加强 东部与中西部合作,协调三个地带的互补发展 ;要加强对中西部地区的政策支持,优先在中 西部安排基础设施和资源开发项目;以东部的 发展来带动中西部的建设与开发等 必修3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SMJ十二) 22.(1)南水北调 西电东送 (2)水资源 南方多、北方少 西部地区能源供大于求, 东部地区能源供不应求 东部经济比较发达 ,西部经济相对落后 (3)缓解能源供应紧张 ,促进经济发展;带动化学关于升级,优化产 业结构;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轻环境污染等 23.(1)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4 (2)区域经 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 (3)维护组织内国家和 地区共同的经济利益;加强经济联系与合作; 逐步消除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与非贸易壁垒;协 调成员国的社会经济政策 必修3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SMJ十二) 24.(1)主要分布在北方,由西向东,由北向南输送 这是由于油气资源的分布、生产和消费地区不平 衡造成的,我国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北方,消费地主 要在东南沿海 (2)我国煤炭消费占绝对优势,石油、天然气比重 正在上升,能源构成正在向多元化发展。发达国家以 石油、天然气为主,核能和水能也有较大比重 (3)“泛亚能源陆桥的修建,可以使我国油气 来源地和进口方式多样化;可以改善我国石油、天然 气资源紧缺的局面;有利于调整我国能源消费构成; 有利于带动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沿线国 家和地区之间的合作与发展 必修3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SMJ十三) 一选择题 15DCBAA 610ACBBC 1115AAABA 1620BCBCD 21.(1)棉花带 小麦区 乳畜带 玉米带 A (2)商品化农业(商品谷物农业) 地区专门化 (3)气候温和,降水丰富;地形平坦;水源充足 ;土壤深厚肥沃 必修3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SMJ十三) 22.(1)城市密集(形成城市群);沿交通线分 布;沿江河分布 (2)转出地:长三角核心地区工资、地价、房 租上涨;公用事业费用高;能源、原材料价格 供应紧张;环境压力大等 转入地:周边地 区交通等基础设施改善、地方政府政策支持, 投资环境改善;劳动力工资、地价、房租较低 等 (3)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农产品市场 需求变化,大量耕地用于种植经济作物、蔬菜 、花卉等农副产品;工业和城市的发展也占用 了一部分耕地 必修3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SMJ十三) 23.(1)许多乡村地区变为城镇,城镇数量增加 (形成城乡一体化和城市群);城市人口增加 ,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城市规模扩大 (2)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 亚;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有利就近接受港 澳产业扩散;国家改革开放政策支持等 (3)工业化加速了非农业产业向城市集中:工 业化加速了人口向城市集中;工业化加速了人 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必修3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SMJ十三) 24.(1)清洁可再生 (2)流域内降水丰富,水量大;落差大,水力资 源丰富;(上中游河段)多峡谷,适于梯级开发 (3)A上游山区,河流发源地,保护生态植被 ,防止水土流失;B中游落差大,阶梯开发 主要河段,合理分配水资源,保护水质;C 下游河谷,人类活动集中地区,重点生态环境保 护,防止水污染 模拟试卷(SMJ一) 一选择题 15DBCAA 610CDCBB 1115DCADB 1620BAABC 2125ABDAD 2630CCBBC 3135ABCAA 模拟试卷(SMJ一) 36.(1)该处远离大陆,受当地人类生产生活排放二氧 化碳的直接影响少,监测到的数据比较科学可靠 (2)冬 北半球产业集中、人口众多,冬季居民取暖 燃烧煤炭、石油等矿物燃料多;而此季节陆地植物多 落叶,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下降 (3)二氧化碳大量吸收地面辐射,温室效应增强,使 大气增温;二氧化碳直接吸收太阳红外线也增多,使 大气温度升高 (4)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受淹;高山冰雪量减少, 造成当地和下游地区的生态危机;使病虫害增加,影 响农业生产等 (5)推广节能技术,开发新新能源;植树造林等 关键是掌握(3)、(4)、(5)三小题,其他了解 模拟试卷(SMJ一) 37(1)环境的观念、公平的观念、权利的观念 (2)会产生有毒气体,进一步危害人体健康; 办法:回收利用,资源化 (3)从耕地类型看: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 田为主;从耕作制度看:北方以一年一熟到两熟, 南方以一年三熟;从粮食作物看:北方以小麦为主 ,南方以水稻为主 (4)自然原因:土质疏松,多垂直节理发育;植 被覆盖差 ;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人为原因:破坏植被;不合理耕作;开矿 关键是掌握(1)、(3)、(4)三小题,其他了解 模拟试卷(SMJ一) 38A题 (1)丁 10月2日13:50 (2)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堵;治安状况差;居住 条件差;城市财力状况相对较差等 (3)纽芬兰 秘鲁寒流 厄尔尼诺 (4)纬度 滥砍滥伐造成的生态破坏 B题 (1)铁路沿线 河流沿岸 (2)交通便利 省会(省级政治中心) (3)地形(地质)复杂 红壤 (4)东北 遥感(RS) (5)水稻种植业 关键是掌握A(3)、(4);B题,其他了解 模拟试卷(SMJ二) 一选择题 15CBABA 610ABDCC 1115BCACA 1620BBBDB 2125ACADD 2630ABBCA 3135BBABC 模拟试卷(SMJ二) 36.(1)赤道 (2)A (3)1110 1185 原因:北极天文辐射出现最高值时地球位于远日点附 近,太阳辐射较弱;而南极天文辐射达最高值时地球位 于近日点附近,太阳辐射较强 (4)太阳高度 白昼长短 日地距离 37(1)A、B、(可以互换)、C 、D、E (2)美 (3)砍伐和焚烧森林植被 100 (4)水土流失 流水侵蚀作用 关键是掌握36(4); 37(1)、(4) ,其他了解 模拟试卷(SMJ二) 38A题 (1)技术 资金 技术 (2) (3)地理位置优越;海陆空交通发达;人才和科研机 构密集;基础设施完善、配套协作性好;市场广大; 政策优惠等。 B题 (1)受石油储量资源条件的限制,增产困难;国内石 油消费增长加快,供需缺口越来越大 (2)对中国:有利于缓解石油天然气供应紧张的状况 ;实现进口渠道的多元化;运输费用低,安全性好。 对俄罗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东 部地区的油气资源的开发和经济发展;扩大石油、天 然气出口渠道;降低东部地区的出口成本。 关键是掌握A(1)、(3);B(2),其他了解 模拟试卷(SMJ三) 一选择题 15ACCAB 610DCCBA 1115CBDCA 1620BBADC 2125CDBDA 2630BAACA 3135ABBCD 模拟试卷(SMJ三) 36(1) 差异:上海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 和(低温)少雨;巴格达全年高温少雨。原因:上海位 于亚欧大陆东部,面临太平洋,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 响,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巴格达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控 制,属热带沙漠气候。 (2)位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挤压处,地壳活动活 跃 滑坡 泥石流 (3)索马里附近海区属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盛行西 南风,冬季盛行东北风;4、5月和1012月正逢季风转 换时期,风浪较小,海盗活动猖獗。 关键是掌握(1)、(2) ,其他了解 模拟试卷(SMJ三) 37(1)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纬度 (2)D (3)水资源充足 矿产、能源短缺 (4)工业化 上海 关键是掌握(1)、(2)、(4) ,其他了解 模拟试卷(SMJ三) 38A题 (1)我国年平均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冬季气温 上升尤为明显 (2)我国北方(东北、西北、华北)地区气候变暖最 为明显 (3)导致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全球农业结构 改变;全球干旱地区面积增加 (4)哥本哈根 调整能源结构,增加清洁能源比重; 改进工艺,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能源消费 模拟试卷(SMJ三) B题 (1)湿地面积急剧下降;湖泊数量减少;湖泊面积缩 小。 人为原因:大规模的围湖造田;上游地区对森林 的滥砍滥伐和毁林开荒,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加快了湖 泊的泥沙淤积 (2)气候:水热条件好;地形: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水源丰沛,灌溉便利;种植历史悠久 (3)(湿地的生态效益)削弱了湖泊对长江水量的调 蓄功能,加大了旱涝灾害的发生频率;减弱了湿地对有 害物质的吸收与分解功能;压缩了生物的生存空间,使 原有的水生生物大量灭绝 模拟试卷(SMJ四) 一选择题 15ADCCC 610CBDBA 1115BBAAC 1620DDABB 2125BCABA 2630ADCAB 3135DCBDC 36(1)西南指向东北 西北 (2)低压中心(低气压系统) 阴雨天气 (3)太阳辐射 大气保温作用(大气逆辐射) (4)冷锋 由西北向东南 (5)乙 晴朗 36重点掌握 模拟试卷(SMJ四) 37(1)消费市场 中国广阔的消费市场 (2)石油化工、海洋化学工业、水产品加工工业、 农产品生产和加工等 (3)措施:禁止使用农药、化肥,使用有机肥; 改良品种,生产优质农产品; 调整作物结构,适应市场需求; 与国际接轨,统一检验,加强管理和指导 (4)有先进的技术 有广阔的市场和廉价的劳动力 关键是掌握(1)、(2) (4),其他了解 模拟试卷(SMJ四) 38A题 (1)商业区 住宅区 (2)我国东部沿海城市位于季风区(夏季盛行东南 风、冬季盛行西北风),工业区分布在与城镇主导风 向相垂直郊外,有利于保护城市大气环境 (3)供水功能 交通运输功能 (4)城市污染严重(或交通拥挤、居住紧张、就业 困难等) (5) B题 (1)(南)温带 (南)寒带 (2)昆仑站 极地高压带 (3)寒流(注意图中所画洋流为西风漂流) 相同 (4)变暖 大量燃烧化石燃料 重点掌握A、B 会考模拟卷SMJ(五)参考答案 15CCDDB 610BBDDA 1115BCDCA 1620BBCDA 2125BACCB 2630AACBD 3135CCBAC 36.(1)韩国 “低低低”模式(现代人 口增长模式) (2)-0.2% 人口老龄化严重 (3)A 经济发展水平高(劳动力不足,就业 机会多) (4)C A (5)人口增长过快,年龄构成轻 控制人口 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会考模拟卷SMJ(五)参考答案 37(1)亚欧 印度洋 消亡 (2)南海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太平 洋板块的交界处,现代地壳活动强烈,多火 山、地震(3分);由于地震频发,山体中断 裂发育,岩石破碎;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 ,促使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2分 ) (3)板块挤压,岩浆沿裂隙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