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实验.doc_第1页
分析化学实验.doc_第2页
分析化学实验.doc_第3页
分析化学实验.doc_第4页
分析化学实验.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析化学实验指导与报告20 /20 学年第 学期年级 专业 班级 姓名 实验一 滴定分析仪器的洗涤和使用练习一、目的要求1掌握滴定分析仪器的洗涤方法。2学会滴定分析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二、实验内容1滴定分析仪器的洗涤(1)酸碱滴定管的洗涤(2)容量瓶的洗涤(3)移液管的洗涤2滴定管的基本操作(1) 滴定管活塞涂油操作(2) 滴定管的试漏方法和赶出气泡方法操作(3) 滴定管的洗涤操作(4) 滴定管装溶液的操作(5) 滴定管练习操作(6) 滴定管正确读数的方法3移液管的使用练习(1) 移液管的洗涤操作(2) 移液管移取溶液并注入锥形瓶的操作4容量瓶的使用练习(1) 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操作(2) 容量瓶的洗涤操作(3) 练习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的操作 说明第2点的(2)、(4)、(5)、(6)小点,第3点的(2)小点,第4点的(1)、(3)操作练习,可用水代替溶液进行操作练习。实验时间: 实验结果评分: 教师签名: 实验二 酸碱滴定练习一、目的要求1巩固滴定分析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2学会观察批示剂的颜色变化。二、实验内容(一) 0.1 mol/L NaOH标准溶液滴定0.1 mol/L HCl溶液。1将酸碱滴定管洗净,酸式滴管装0.1 mol/L HCl溶液,碱式滴定管装0.1 mol/L NaOH标准溶液,排除气泡,调好零点。 2用移液管准确量取25.00 ml HCl溶液于洁净的锥形瓶中,再加入2滴酚酞指示剂。 3用0.1 mol/L NaOH标准溶液滴定HCl溶液由无色变成淡红色,即为终点。平行操作23次。 (二) 0.1 mol/LHCl标准溶液滴定0.1 mol/L NaOH溶液。 1用移液管准确量取25.00 ml NaOH溶液于洁净的锥形瓶中,再加入2滴甲基橙指示剂。 2用0.1 mol/LHCl标准溶液滴定NaOH溶液由黄色变成橙色,即为终点。平行操作23次。三、滴定练习记录NaOH标准溶液滴定HCl溶液 次数名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V(HCl)V(NaOH)终V(NaOH)初0.00 ml0.00 ml0.00 ml消耗V(NaOH) HCl标准溶液滴定NaOH溶液 次数名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V(NaOH)V(HCl)终V(HCl)初0.00 ml0.00 ml0.00 ml消耗V(HCl)实验时间: 实验结果评分: 教师签名: 实验三 HCl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及硼砂含量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学会HCl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2学会用基准物质Na2CO3标定HCl的浓度。3学会滴定终点的判断。4学会用HCl标准溶液测定碱性物质的含量。5练习滴定分析的基本操作。二、实验内容1、0.1 mol/L HCl溶液的配制 用量筒量取浓HCl约4.5 ml,置于盛有少量H2O的500 ml量杯中,加H2O至刻度,转移至试剂瓶中。贴上标签。2、0.1 mol/L HCl溶液的标定 在分析天平上用减重法精密称取23份基准物质Na2CO3(0.110.14 g),分别置于锥形瓶中,加25 ml H2O溶解后,加甲基橙指示剂12滴,用待标定的HCl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即为终点。 计算公式:C(HCl) = 1033、硼砂含量的测定 在分析天平上用减重法准确称取硼砂23份(0.4 g左右),分别置于锥形瓶中,加25 ml H2O溶解后,加甲基红指示剂12滴,用HCl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变为橙色,即为终点。 计算公式:W(Na2B4O710H2O) = 三、称量、消耗的HCl体积记录及结果 份数名称第一份第二份第三份称量瓶+碳酸钠(g)m 1=0.0000 gm 3=0.0000 gm 5=0.0000 g倒出碳酸钠后(g)m 2=m 4=m 6=碳酸钠的质量(g)p 1=p 2=p 3=V(HCl)终V(HCl)初0.00 ml0.00 ml0.00 mlV(HCl)消耗C(HCl)(HCl)称量瓶+硼砂(g)m 1=0.0000 gm 3=0.0000 gm 5=0.0000 g倒出硼砂后(g)m 2=m 4=m 6=硼砂的质量(g)p 1=p 2=p 3=V(HCl)终V(HCl)初0.00 ml0.00 ml0.00 mlV(HCl)消耗实验时间: 实验结果评分: 教师签名: 实验四 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及醋酸含量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学会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2学会用基准物质邻苯二甲酸氢钾(KHP)标定NaOH的浓度。3巩固滴定终点的判断。4学会用碱标准溶液测定酸性物质含量。5进一步巩固滴定分析的基本操作。二、实验内容1、0.1 mol/L 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 用刻度吸管量取饱和NaOH溶液2.8 ml,置于500 ml量杯中,加水稀释至刻度,转移至试剂瓶中,贴好标签。(或4克NaOH溶于1000 ml水中) 计算公式:C(NaOH)= 1032、0.1 mol/L NaOH溶液的标定。 准确称取邻苯二甲酸氢钾23份( 0.3克左右 ),分别置于锥形瓶中,加25 ml H2O溶解后,加酚酞指示剂12滴,用待标定的NaOH溶液滴定至溶液由无色变为淡红色即为终点。3、用刻度吸管准确移取食醋试样2 ml置于锥形瓶中,加水25 ml,加酚酞指示剂12滴,用NaOH溶液滴定至淡红色即为终点。平行测定23次。计算公式:(HAc)= 三、称量、消耗的NaOH体积记录及结果份数名称第一份第二份第三份称量瓶+邻苯二甲酸氢钾(g)m 1=0.0000 gm 3=0.0000 gm 5=0.0000 g倒出邻苯二甲酸氢钾后(g)m 2=m 4=m 6=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g)p 1=p 2=p 3=V(NaOH)终V(NaOH)初0.00 ml0.00 ml0.00 mlV(NaOH)消耗C(NaOH)(NaOH)V(HAc)V(NaOH)终V(NaOH)初0.00 ml0.00 ml0.00 mlV(NaOH)消耗V(HCl)初V(HCl)消耗0.00 ml0.00 ml0.00 ml(HAc)(HAc)实验时间: 实验结果评分: 教师签名: 实验五 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实验六 水的总硬度和Ca2+、Mg2+含量的测定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掌握直接法配制EDTA标准溶液的方法。2掌握水的总硬度及Ca2+、Mg2+含量的测定方法及有关计算。3掌握铬黑T及钙指示剂终点颜色变化。4会用沉淀法掩蔽干扰离子。5会测定混合溶液中各离子的含量。二、实验内容 1、0.01 mol/L的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 精密称取基准物质Na2H2Y2H2O 0.95 g左右,置于烧杯中,加少量水溶解后,定量转移至250 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 计算公式:C(EDTA)=103 2、水的总硬度的测定。 准确吸取水样100.0 ml于锥形瓶中,加入NH3-NH4Cl缓冲溶液10 ml,加铬黑T指示剂少许。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红色变为蓝色即为终点。平行测定23次。计算公式:总硬度CaCO3(mg/L) = C(EDTA)V1(EDTA)M(CaCO3)103、Ca2+、Mg2+含量的测定。准确吸取水样100.0 ml于锥形瓶中,滴加10% NaOH溶液,使Mg(OH)2沉淀完全析出,再滴加1滴NaOH溶液。加入钙指示剂少许。边振摇边滴加EDTA标准溶液至溶液由酒红色变为纯蓝色即为终点。平行测定23次。说明:水的总硬度的测定消耗的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为V1,Ca2+、Mg2+含量的测定消耗的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为V2。计算公式:Ca2+(mg/L)=C(EDTA)V2(EDTA)M(Ca)10 Mg2+(mg/L)= C(EDTA)( V1-V2) (EDTA)M(Mg)10三、称量、消耗的EDTA体积记录及结果份数名称第一份第二份第三份称量瓶+EDTA (g)0.0000 g倒出EDTA后(g)EDTA的质量(g)C(EDTA)V水样V(EDTA)终V(EDTA)初0.00 ml0.00 ml0.00 mlV(EDTA)消耗总硬度CaCO3(mg/L)3(mg/L)V水样V(EDTA)终V(EDTA)初0.00 ml0.00 ml0.00 mlV(EDTA)消耗Ca2+(mg/L)2+(mg/L)Mg2+(mg/L)2+(mg/L)实验时间: 实验结果评分: 教师签名: 实验七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实验八 双氧水含量的测定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学会KMnO4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2学会用基准物质Na2C2O4标定KMnO4溶液的浓度。3掌握高锰酸钾法测定H2O2的原理。二、实验内容1、0.02 mol/L KMnO4溶液的配制在台称上称取KMnO4 1.7 g左右,在小烧杯中加入少量水溶解,定量转移至500 ml棕色试剂瓶中,加水至500 ml,贴上标签。2、0.02 mol/L KMnO4溶液的标定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取基准物质Na2C2O40.150.18 g之间23份,分别置于锥形瓶中,加25 ml H2O溶解,加3 mol/L H2SO4 10 ml,加热35分钟,用待标定的KMnO4溶液滴定至溶液由无色变以淡红色即为终点。计算公式C(KMnO4) = 1033、双氧水含量的测定用刻度吸管准确吸取H2O2试样1.0 ml,置于锥形瓶中,加入25 ml H2O稀释,再加稀H2SO4 10 ml,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无色变为淡红色即为终点。平行测定23次。计算公式(H2O2) = 103三、称量、消耗的KMnO4体积记录及结果 份数名称第一份第二份第三份称量瓶+草酸钠 (g)m 1=0.0000 gm 3=0.0000 gm 5=0.0000 g倒出草酸钠后(g)m 2=m 4=m 6=草酸钠质量(g)p 1=p 2=p 3=V(KMnO4)终V(KMnO4)初0.00 ml0.00 ml0.00 mlV(KMnO4)消耗C(KMnO4)(KMnO4)V(H2O2)V(KMnO4)终V(KMnO4)初0.00 ml0.00 ml0.00 mlV(KMnO4)消耗( H2O2)( H2O2)实验时间: 实验结果评分: 教师签名: 实验九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实验十 CuSO45H2O含量的测定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学会从Na2S2O3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2学会用间接法标定Na2S2O3。3掌握间接碘量法测定CuSO4的原理。4学会用间接碘量法测定CuSO45H2O的方法。二、实验内容1、Na2S2O3溶液的配制在台称上称取7 g Na2S2O35H2O与0.1 g Na2CO3,加水溶解成500 mol溶液,置于锥形瓶中。2、Na2S2O3溶液的标定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取基准物质K2Cr2O7 0.060.07 g左右23份,分别置于锥形瓶中,加25 ml水溶解,加1 g KI固体和稀H2SO4 10 ml,密塞,放在暗处10分钟后,再加50 ml H2O稀释,用Na2S2O3溶液滴定至呈浅黄绿色时加淀粉指示剂5滴,继续滴定至溶液由蓝色变成亮绿色即为终点。3、CuSO45H2O含量的测定在分析天平上精确称取CuSO45H2O 23份( 0.18 g左右),分别置于锥形瓶中,加25 ml H2O溶解,加1 g KI固体和2 ml HAc,密封,置于暗处10分钟后,用Na2S2O3标准溶液的滴定至 时,加淀粉指示剂5滴,继续滴定至溶液由蓝色变成乳白色即为终点。计算公式w(CuSO45H2O) = 10-3三、称量、消耗的Na2S2O3体积记录及结果 份数名称第一份第二份第三份称量瓶+重铬酸钾(g)m 1=0.0000 gm 3=0.0000 gm 5=0.0000 g倒出重铬酸钾后(g)m 2=m 4=m 6=重铬酸钾质量(g)p 1=p 2=p 3=V(Na2S2O3)终V(Na2S2O3)初0.00 ml0.00 ml0.00 mlV(Na2S2O3)消耗C(Na2S2O3)( Na2S2O3)称量瓶+硫酸铜(g)0.0000 g倒出硫酸铜后(g)硫酸铜的质量(g)V(Na2S2O3)终V(Na2S2O3)初0.00 ml0.00 ml0.00 mlV(Na2S2O3)消耗w(CuSO45H2O)( CuSO45H2O)实验时间: 实验结果评分: 教师签名: 实验十一 饮用水pH的测定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学会使用pH计测定水或其它物质的pH值的方法。2加深理解电势分析法测定水的pH值的原理。二、实验内容1标准缓冲溶液的配制(由指导教师预先准备)。2使用方法。 (1)使用前的准备;(2)仪器的预热;(3)仪器的标定。3未知pH值的测定。4整理。三、测量结果pH值名称 实验时间: 实验结果评分: 教师签名: 实验十二 高锰酸钾的比色测定(分光光度法)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学会使用721分光光度计。2学会测绘吸收曲线的一般方法。3找出最大吸收波长。4学会绘制标准曲线(工作曲线)。5学会测定有色物质含量的方法。二、实验内容1、721型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1)仪器未接通电源时,电表指针必须位于“0”刻线上,否则调节电表上零点校正螺丝,使指针位于“0”。(2)打开电源开关,指示灯亮;打开吸收池暗箱盖,此时光路闸门自动关闭,透光率等于0,电表指针处于“0”位;调节波长选择钮至波长刻度盘显示所需的单色光波长处。预热20分钟。(3)将灵敏度旋钮旋至1档上。灵敏度有五档,选择原则是保证使空白档能顺利地调到“100%”的情况下,尽量采用最低档,以保证仪器有较高的稳定性。(4)预热后,调节零点调节钮(调“0”电位器),使指针指在T=0处。将空白溶液放在吸收池架上第一格,其他吸收池编好号后依次放在吸收池架上,不准溶液溢出吸收池处,将吸收池架推拉杆小心推至底部,并使空白溶液对准光路,关闭吸收池暗箱盖,此时光路闸自动打开,使光路上的空白溶液受光,其透过光照在光电管上。调节旋钮,使标尺上指针指T=100%。(5)按上述方法反复调节“0”和“100%”,即打开暗箱盖用旋钮调“0”,关闭暗箱盖旋钮调“100%”,连续几次调整,若指针所指无误,说明光电管的电流已趋稳定,可以进行比色测定。(6)将吸收池拉杆逐一拉出,使标准液和样品液依次通过光路进行比色,记录各溶液的吸光度或透光率。(7)测定完毕,关闭仪器开关,切断电源,将各旋钮恢复至原位,取出吸收池,用蒸馏水洗净、晾干后装入盒内。罩好仪器,登记使用情况。2、标准溶液的配制。由指导教师预先配制好KMnO4标准溶液,浓度为0.125 mg/ml。或每10一组配制一份标准溶液。配制方法为在分析天平上精密称取高锰酸钾基准物质0.1250 g,置于小烧杯中,溶解定量转移至1000 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3、吸收曲线的绘制,测定max值。(1)精密吸取上述KMnO4溶液20.00 ml置于50 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标线,摇匀。将此溶液与空白溶液(蒸馏水)分别盛于1 cm厚的吸收池中,并将其放在分光光度计的吸收池架上,按上述的仪器使用方法进行操作。(2)从仪器波长范围420 nm或700 nm开始,每隔20 nm测量一次吸光度,每变换一次波长,都需要蒸馏水作为空白,调节透光率为100%后,再测定溶液的吸光度。在520540 nm处,每隔5 nm测定一次,记录溶液在不同波长处的吸光度数值。(3)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将测得的吸光度数值逐点描绘在坐标纸上,然后将各点连成光滑曲线,即得吸收光谱曲线。(4)从吸收光谱曲线上找出最大吸收波长max值.4、标准系列的配制。取5支25 ml的比色管,用吸量管分别依次加入KMnO4(0.125 m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