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学.doc_第1页
初级会计学.doc_第2页
初级会计学.doc_第3页
初级会计学.doc_第4页
初级会计学.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会计学基础1、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一定方法对企业、行政和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的一种管理活动2、会计的基本职能:核算和监督3、会计核算的首要条件是能否用货币计量,会计核算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4、会计对象:指会计所要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名词解释)5、会计的总体目标是提高经济效益,具体目标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助于决策的信息。6、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按经济特征所做的最基本的分类(名词解释)7、会计要素包括静态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动态要素(收入,费用,利润),简述各个要素的大致内容。可能会出简答题。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8、会计核算基本假设: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9、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的空间范围,法人一般应该是会计主体,但是构成会计主体的并不一定都是法人(名词解释)10、会计分期是指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期间划分为若干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会计期间一般按照日历时间划分,分为年,月,日。中国会计法规定境内所有单位的会计期间是从1月1日到12月31日。11、货币计量:指在会计核算中以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而且假定用作计量单位的货币其币值稳定。12、会计记账基础分为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需要计算盈亏的企业一般采用权责发生制作为记账基础,权责发生制以应否属于本期为标准,判断收入和费用。13、会计科目: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标志或项目。会计科目是设置账户的依据。14、资产类科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货币资金类,(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债权类,(材料采购,原材料,库存商品)存货,(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待摊费用)生产产品制造成本,(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待处理财产损益)非流动资产负债类:短期借款,应付利息,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税费,应付利润,预收账款,预提费用,其他应收款,长期借款所有者权益类:实收资本,盈余公积,本年利润,利润分配收入类:营业收入,营业外收入费用类: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15、科目与账户的关系共同点:都要对经济业务分类,都说明一定的经济业务内容。不同点:会计科目只是经济业务分类核算的项目或标志,只是说明一定 经济业务的内容;账户是具体记录经济业务内容,可以提供具体的数据资料,具有登记增减变化的不同结构的一种核算形式。16、账户分类按会计要素分类(P52)按提供指标的详细程度分类:A、总分类账户 B、明细分类账户按提供资料编制的会计报表分类A、 资产负债表账户:又包括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类 B、利润表账户:包括收入类和费用类两类按会计主体分类:表内账户和表外账户。按期末余额分类: A、期末有余额账户:也称为实账户,其期末余额代表着企业的资产、负债或所有者权益。 a、借方余额账户,例如:资产类账户 b、贷方余额账户,例如:负债类账户和所有者权益账户 B、期末无余额账户:也称为虚账户,其发生额反应企业的损益情况。第4章 复式记账原理及其应用17、复式记账的两个内容:一是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进行记录;二是以相等的金额进行记录。特点:(1)由于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在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作记录,因此,根据账户记录的结果,不仅可以了解每一项经纪业务的来龙去脉,而且可以通过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全面,系统的了解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2)可以对账户记录的结果进行试算平衡,以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18、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凡资产、费用类账户借方登记增加数,贷方登记减少数,余额在借方;凡负债、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贷方登记增加,借方登记减少,账户余额一般在贷方19、 账户左边为借方,右边为贷方 (1)资产类账户 借方登记资产增加,贷方登记资产减少。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借方期末余额转到下一期就成为借方期初余额。 注: 累计折旧-贷方登记折旧额增加,借方登记折旧额减少 待摊费用的贷方表示分期摊销,实际摊销在借方 (2)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贷方登记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增加额,借方登记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额,期末余额一般应在贷方 注: 利润分配-借方登记增加,贷方登记减少额 (3)费用成本与收入类 借方登记费用成本的增加,贷方记录费用成本转入抵消收益类账户(减少)的数额,期末余额通过贷方转出,期末无余额;收入类账户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20、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21、会计分录:1、简单会计分录;2、复合会计分录a多借一贷b一借多贷c多借多贷22、购进业务的核算设置科目:材料采购-资产类,包括购入材料买价与采购费用,原材料-资产类借方余额表库存材料成本,应付账款负债类,借方余额表企业资产,贷方余额表未偿还应付款,预付账款,应缴税费23、 生产业务的核算设置的账户 生产成本-直接的人工费;制造费用-间接的费用;管理费用-期末借方归集的管理费用总额全部从贷方一次转销,转出后该账户期末无余额;应付职工薪酬-借方登记表示实际支付,贷方登记表示结算;累计折旧-反映固定资产磨损价值的账户,贷方余额表示固定资产的累计磨损价值;预提费用-贷方余额表示已经提而尚未支付的预提费用额,预提费用的借方余额表示应摊销的费用;库存商品-借方余额表示尚待销售的库存产品的实际制造成本24、 销售业务核算设置的账户 营业收入-损益类,企业销售产品实现了收入,记入该账户的贷方,期末将本期实现的收入从借方转入本年利润;营业成本-销售的制造成本,企业结转销售产品成本,记入该账户的借方,期末从贷方转入本年利润;销售费用-发生费用,记入借方,期末从贷方转入本年利润;营业税金及附加-贷方登记应负担的税金,期末转入本年利润;应收账款-借方余额表示应收回的购买单位的款项;应交税费-贷方余额表示应交未交的税金25、 利润形成及分配业务的核算 利润分配及分配核算的账户 本年利润-贷方余额表示本期实现利润,借方则表示亏损,年度终了,全部转入利润分配账户;利润分配-发生利润,转入借方,发生弥补亏损,记入贷方;应付利润-企业应付给投资者的利润,贷方余额表示未支付的利润;盈余公积金-从利润提取的盈余公积金,贷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减少;营业外收入-期末将贷方余额从借方转入本年利润;营业外支出-期末将借方余额转入本年利润;所得税费用-在取得尽利润之后缴纳26、 其他业务的核算 实收资本-贷方登记投入的资本额,借方登记抽回的投资额,期末贷方余额表示所有者投资的实际数;短期借款-贷方登记借款的实际数,借方登记还款数,期末余额反映尚未偿还的借款额27、 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A.盘存账户-用来核算和监督各种财产物资和货币资金的增减变动及其结存情况B.资本账户-核算和监督取得资本及提取资金的增减变动及其实有情况的账户C.结算账户-核算和监督企业同其他单位或个人之间发生的债权、债务结算情况的账户(1)债权结算账户-资产类,属于债权结算账户的有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2)债务结算账户-负债类,有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已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润、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3)债权债务结算账户-借方余额为债权,贷方余额为债务28、会计凭证:是在会计凭证中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凭证,是用来登记账簿的依据。29、原始凭证分类 1、外来原始凭证 2、自制原始凭证:一次性凭证,累计凭证,记账编制凭证,汇总原始凭证30、记账凭证:是会计人员根据审核后的原始凭证进行归类、整理,并确定会计分录而编制的凭证,是直接登记账簿的依据。31、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的区别(可能简答题) 1、原始凭证是由经办人填制的,记账凭证是由会计人员填制 2、原始凭证根据发生或完成的经济业务填制,记账凭证根据审核后的原始凭证填制 3、原始凭证仅用以记录、证明经济业务已经发生或完成,记账凭证要根据会计科目对已经发生或完成的经济业务进行归类、整理 4、原始凭证是填制记账凭证的依据,记账凭证是登记账簿的依据5、原始凭证的法律效力远远大于记账凭证32、记账凭证分类按其反映经济业务是否与货币资金有关,可分为收款凭证(红色)、付款凭证(绿色)、转账凭证(蓝色)。企业中通常只采用一种凭证。 会计实务中,某些经济业务既是货币资金收入业务,又是货币资金支出业务,为了避免记账重复,对于这类业务一般只编制付款凭证,不编制收款凭证,即现金存入银行时,编制现金付款凭证;从银行存款提取现金时,编制银行存款付款凭证。33、记账凭证的基本要素:凭证日期,凭证编号,经济业务内容摘要,会计科目,记账方向,记账金额,所附原始凭证张数,填制凭证人员34.会计账簿,简称账簿,是以会计凭证为依据,连续、系统、全面的记录和反映会计主体各经济业务的会计信息35.账簿的种类 (一、按用途分类、二、按形式分类)(一)按用途分类(1)序时账簿又称日记账,是对各经济业务按其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逐日逐笔连续经行登记的账簿。按其记录的内容不同,又分为普通日记账和特种日记账两种。(2)分类账簿又称分类账,是对全部经济业务按总分类账户和明细类分账户经行分类登记的账簿。 总分类账簿,又称总分类账,简称总账,是根据总分类科目开设用以记录全部经济业务总括核算资料的分类账簿。 明细分类账簿,又称明细分类账,简称明细账,是根据总账科目设置,用以记录某一类经济业务详细核算资料的分类账。第5章 备查账簿,又称辅助账簿,是对某些不能再日记账和分类账中记录的经济事项或记录不全的经济业务经行补充登记的账簿。备查账簿不一定每个单位都设置,并且没有固定格式。(2) 按形式分类 (1)订本式账簿。采用订本式账簿,可以避免帐页散失,并防止抽换帐页。订本式账簿主要适用于总分类账和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等重要的账簿,只能由一个会计人员经行登记。 (2)活页式账簿。采用活用式账簿,帐页不固定地装订在一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随时将空白帐页加入账簿,适用于各种明细账,可由多人登记。 (3)卡片式账簿,必须顺序编号并装置在卡片箱内,由专人保管。主要适用于记录内容比较复杂的财产明细账。36、更正错账的方法 1、划线更正,又称红线更正。如果发现账簿记录有错误,而其所依据的记账凭证没有错误,即纯属记账时文字或数字的笔误,应采用划线更正的方法经行更正。 2、红字更正,又称红字冲销。 1)根据记账凭证所记录的内容记账以后,发现记账凭证中的应借、应贷会计科目或记账方向有错误,应采用红字更正法。 2)根据记账凭证所记录的内容记账以后,发现记账凭证中应借、应贷的会计科目、记账方向都没有错误,记账凭证和账簿记录的金额相吻合,只是所记录金额大于应记的正确金额,应采用红字更正法。 方法:将多记的金额用红字填制一张与原错误记账凭证所记载的借贷方向以及应借、应贷会计科目相同的记账凭证,登记入账,以冲销多记的金额 如果记账凭证所记录的文字、金额与账簿记录的文字、金额不符,应首先采用划线更正法,然后采用红字冲销法更正。 3、补充登记,又称蓝字补记。根据记账凭证所记录的内容记账以后,发现记账凭证中应借、应贷的会计科目和记账方向都没有错误,记账凭证和账簿记录的金额相吻合,只是所记录金额小于应记的正确金额,应采用补充登记法,方法:应将少记的金额用蓝字填制一张与原错误记账凭证所记载的借贷方向以及应借、应贷会计科目相同的记账凭证,登记入账,以补记少记的金额37.存货盘存制度(1) (1)永续盘存制-也称账面盘存制,是对财产物资的增减变化,在账簿中进行连续登记,并随时结出账面余额的一种方法。 具体做法:.平时在账上既登收入又登发出,并随时结出账面余额;.期末实地盘点,确定实存额;.账实对比,确定差异(盘盈或盘亏)。(2) 实地盘存制-也称以存计耗制,是对财产物资平时在账簿中只登收入不登发出,期末通过盘点实物,确定期末结存数,再倒算出本期发出数的方法。具体做法:A.平时账上只记收入不记发出;B.期末通过实地盘点确定实存数(以实存数作为期末结存数) ;C.根据公式: 期初结存本月收入期末结存本月发出 期末根据盘点实物确定的结存数,倒算出本期发出数。注:由于倒挤发出存货的成本,使结转的发出成本中可能包含非正常耗用的成本38.存货的计价方法 (1)先进先出法-是以先购进的存货发出为假定前提(2)后进先出法-是以后购进的存货先发出为假定前提,在通货膨胀条件下,能保证成本、费用的有效补偿,符合会计核算谨慎性原则(3)加权平均法-发出存货的单价是以本期增加数和期初结存数进行加权平均计算(4)移动平均法-发出存货的单价是以上次结存存货的平均单价计算的(5)个别计价法-以某批存货自己时的实际单位成本作为该批存货发出的实际成本在进货价格呈上升趋势时,最好的方法排序:后进先出,加权平均,移动平均,先进先出法;物价呈下降趋势时,最佳为先进先出法。39、对账:对账簿记录进行的核对工作。财产清查不包括对账。对账工作一般分三步进行:一是账证核对;二是账账核对;三是账实核对。40、财产清查的种类(一) 按照清查对象的范围分类:全面清查、局部清查1. 全面清查(内容多、范围广,适用于以下情况)a.年终决算前,要进行一次全面清查b.单位撤销、合并或改变隶属关系时,要进行一次全面清查,以明确经济责任。c.开展资产评估、清产核资等活动,需要进行全面清查,摸清家底,以便按需要组织资金的供应。2局部清查: 对部分财产进行盘点和核对;其特点是针对性强,主要针对流动性较大的财产和重要财产进行(二)按照清查的时间分类:定期清查和不定期(临时)清查(可以是局部清查也可以是全面清查) 1.定期清查:按事先计划安排的时间对财产物资、债券债务进行的清查。一般是在年度、季度、月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