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doc_第1页
国际经济学.doc_第2页
国际经济学.doc_第3页
国际经济学.doc_第4页
国际经济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际经济学1.生产可能性边界(PPF 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又叫生产可能性曲线或产品转换曲线,在既定的资源和技术水平条件下,所能生产出的各种产品的最大组合。生产可能性边界上一点切线的斜率叫边际转换率(MRT marginal rate of transformation)或机会成本。注意1.在一定的技术水平2.资源充分利用3.最大的产品组合(生产效率最优)区别1.边际替代率(MRS 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无差异曲线上一点切线的斜率。在既定效用水平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能够替代另一种商品的数量。2.边际转换率(MRT marginal rate of transformation)也叫机会成本,生产可能性边界上一点切线的斜率。在既定技术和资源水平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生产所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生产数量。3.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 marginal rate of technical substitution)等产量曲线上一点切线的斜率,在既定产量条件下,增加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能够替代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4.边际进出口替代率(marginal rate of imports and exports substitution)贸易无差异曲线(tradeindifferencecurve)上一点切线的斜率,在福利水平不变的条件下,一个单位出口商品所能换回进口商品的数量。2.H-O模型(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又叫要素禀赋理论(factor endowments theory),不同的国家或者地区所拥有的各种资源丰裕程度有差异(即要素禀赋差异),使得这些国家在相对丰裕的资源上具有比较优势,在相对稀缺的资源上具有比较劣势,所以一个国家在进行贸易时应该进口密集使用相对稀缺要素生产的产品,出口密集使用相对丰裕要素生产的产品。简单的说就是劳动相对丰裕的国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反之。要素禀赋理论的假设前提1.2*2*2模型,即两个国家、两种要素、两种商品2.两个国家具有相同的生产函数,其他条件完全相同,产量只是投入要素的因变量3。两个国家要素禀赋程度具有差异,一国劳动相对丰裕,另一国资本相对丰裕4.完全竞争市场,商品、要素能够自由流动注意相对优势理论的假设前提是2*2*1模型,即一种要素,劳动是生产的唯一要素,而要素禀赋理论是两种要素,资本和劳动,这标志着要素论取代了劳动价值论,这是要素禀赋理论与相对优势理论的根本区别3.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段时间内同一产业相同产品既出口又进口的双向贸易。产业间贸易(inter-industry trade)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段时间内同一产业相同产品只出口或只进口的单向贸易。产品同质性(product homogeneity)消费者向不同提供者购买商品,这些商品在各方面特征基本相同,简单说就是,商品的替代程度,或同类产品。典型同质商品:水泥、木材、玻璃、石油。例如:在师大一食堂和二食堂打的米饭基本上没有差异,基本上可以相互替代同质产品(homogeneous product)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1.像水泥等大宗商品其运费占商品价格的很大一部分。2.存在经济合作和经济技术差异的行业(保险、金融、船舶等行业)3.转口贸易(entrepot trade)新加坡、香港既向美国进口电脑又向中国出口(向美国进口来的)电脑4.季节性产品贸易(水果、蔬菜、电力)产品异质性(product heterogeneity)产品具有多方面特性的不同,简单说就是(同一类)商品的差异性。例如5万的吉利汽车和100的宝马异质产品(heterogeneous product)差异性划分:1.水平差异价格档次基本相同,商品在细微特性方面具有差异(商品的差别化),例如奔驰汽车和宝马汽车,相同价位的摩托罗拉、诺基亚、三星手机2.垂直差异价格档次差异较大例如吉利汽车和宝马汽车3.技术差异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在电脑行业美国处于技术成熟阶段,而中国处于技术成长阶段,美国向中国出口高端电脑,而中国向美国出口一般电脑异质产品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1.新H-O模型(异质产品的垂直差异导致的贸易)2.需求偏好重叠理论(the theory of preference similarity或overlapping demand theory)各国由于不同群体收入水平的差异导致相同收入水平群体具有相同的消费偏好或消费需求。3.由于规模经济导致的生产成本降低而具有比较优势4.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或者叫规模报酬递增(in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是指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而使得单位产出的平均成本下降,或者产出的增加比例大于投入的增加比例。注意1企业长期平均总成本曲线为什么是U型?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不变规模报酬递减2规模经济的原因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专业化分工带来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量增加规模不经济的原因当企业规模大到一定程度时带来的管理困难,沟通协调障碍5.直接标价法(direct quotation)以一定单位(1,10,100,1000.)的外国货币为基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本国货币。例如1=6¥10=60¥.6.一价定律(the law of one price)也叫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是指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不同国家的相同商品若以相同货币表示的价格应该是相等的。例如若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是1=6¥,中国的1个汉堡包价格为6元,美国1个汉堡包的价格就应该为1美元折合人民币6元,此时美国国内汉堡包的价格和中国相等。注意为什么不同国家的相同商品的价格应该相等呢?因为此时不同国家间存在套利(arbitrage)现象。解释若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仍为1=6¥,中国1个汉堡包为6元,但美国1个汉堡包为2美元。此时中国汉堡包生产商将中国国内汉堡包拿到美国市场上出售,能比在中国国内出售多盈利6元。这样会导致美国市场汉堡包供过于求,价格下降,而中国市场汉堡包供不应求,价格上升,最终美国和中国的汉堡包价格趋于相等。7.J曲线效应(J-curve effedts)当一国国际收支账户出现赤字时,通过货币政策(使本币贬值)刺激出口,减少进口来改善国际收支时,通常会先使得国际收支的经常项目更加恶化然后才出现经常项目的改善。8.黄金输送点(gold points)是指在金本位的货币制度条件下,汇率波动引起一国的黄金输出或输入。包括黄金输出点(gold export point)和黄金输入点(gold import point)。9.重商主义(mercantilism)分为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早期重商主义以货币差额论为中心,强调少买,认为货币(重金属黄金)是衡量一国财富的唯一标准,主张采用行政手段,禁止货币输出,反对商品输入,以贮藏尽量多的货币。晚期重商主义以贸易差额论为中心,强调多卖,追求商品贸易出超(商品出口总量大于商品进口总量),增加货币流入量。10.绝对优势理论(the theory of absolute advantage)也叫绝对成本理论,由亚当斯密提出,是指两个国家在生产某种商品上具有绝对的劳动生产率或生产成本差异即一国生产某种产品的劳动生产率(生产成本)比另一国高(低)。11.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由大卫李嘉图提出,一国生产某种商品比另一国的机会成本低。比较优势理论(the 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一国在生产两种商品上都具有绝对优势,另一国在生产者两种商品上都具有绝对劣势,优势国应该生产优势较大的商品,劣势国应该生产劣势较小的商品,即“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的思想。12.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在既定资源条件下增加一种商品的生产所放弃的其他商品生产的最大产量。13.倾销(dumping)一种商品在不同市场上实行价格歧视。即一国或生产商将某种商品以低于国内市场价格抛售到国外市场。价格歧视(price discrimination)厂商在相同商品上针对不同消费群体制定不同的价格。长期性倾销(long-run dumping)或持续性倾销(persistent or continuous dumping)实施的条件:1.厂商所面临的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厂商具有一定的垄断性质。2.厂商销售的商品在国内市场的价格需求弹性比国外市场小3.国内外市场分割,即出口国具有较高的贸易保护壁垒14.关税(tariff)一国政府在关境设置海关向进出口商品征收的税赋,关税分为财政关税(revenue tariff)和保护关税(protective tariff),从而可知关税的主要作用是增加财政收入和保护国内产业。关税的计征标准1.从量税(specific tariff)2.从价税(ad valorem tariff)3.复合税(compound tariff)15.消费者剩余(consumer surplus)消费者愿意购买某种商品的价格与实际购买的价格之差。16.生产者剩余(producer surplus)生产者生产某种商品愿意出售的价格与实际出售的价格。17.贸易条件(terms of trade)单位出口某种商品所能换回的进口商品数量或一个国家贸易进出口商品的交换比例,贸易条件由交易双方的需求强度决定。计算公式:贸易条件指数=出口商品价格指数/进口商品价格指数。18.相互需求理论(the theory of reciprocal demand)也叫相互需求方程,由约翰穆勒提出,在贸易互惠(互利区间,由两国国内商品交换比例所围成的区间)范围内,两国贸易交换比例由两国的需求强度决定,需求强度主要受消费偏好和收入水平影响。具体的讲,就是进口国增大对出口国商品的需求,使得出口国贸易条件改善(贸易条件向进口国国内交换比例靠近),进口国贸易条件恶化。19.提供曲线(offer curve)本质是相互需求曲线,在不同价格水平条件下,一国提供的不同出口量所能换回的不同进口量点的轨迹。注意提供曲线的推导:提供曲线是一系列贸易无差异曲线族与价格线族切点连线的轨迹。贸易无差异曲线(trade indifference curve)反映的是一国在福利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各种贸易进出口数量的组合。贸易无差异曲线的推导:生产可能性曲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无差异曲线不变(福利水平不变),移动生产可能性曲线20.要素价格均等化定律(the law/theory of factor price equalization)又叫赫克谢尔-俄林-萨缪尔森定律(H-O-S定律)要素比例不同(要素禀赋程度不同)的两个国家进行贸易不仅会使得两国的贸易商品的相对价格趋于一致,而且会使得两个国家的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趋于一致。21.出口贫困增长(immiserizing growth of export)反映了一些单一经济结构的发展中国家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贸易出口量的增加导致贸易条件恶化使得出口商品的收入下降,一国福利水平降低的现象。出口贫困增长产生的条件1.该国为单一经济结构的发展中国家2.该国为世界大国,出口量占世界市场的较大份额,供给量变化会导致世界价格剧烈的波动3.该国经济发展高度依赖出口,为典型的出口导向型经济4.该国出口的商品在世界市场上的价格需求弹性较小即价格波动并不会影响销售量22.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律: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化(上升)会导致生产该种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价格变化(上升),而另一种要素价格相反变化(下降)。即自由贸易会使出口商品价格上升,从而导致生产该种商品密集使用(相对丰裕)要素价格上升(相对丰裕要素所有者实际收入上升),而相对稀缺要素价格下降(相对稀缺要素所有者实际收入下降)。23.雷布津斯基定理: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一种要素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的产品产量增加,而密集使用另一种要素的产品产量减少。24.特定要素模型(specific factors model)自由贸易会使得出口部门的特定要素所有者获益,进口部门特定要素所有者受损,而对流动要素所有者的影响不确定。25.列昂惕夫之谜:美国资本相对丰裕而劳动相对稀缺,按照要素禀赋理论的解释,美国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而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即出口部门的要素密集度K/L应该大于进口部门的K/L),列昂惕夫对要素禀赋理论进行实证分析却得出了相反的结果。对列昂惕夫之谜的主要解释:1.美国的劳动者具有比其他国家的劳动者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例如1个美国劳动者=3个其他国家劳动者2.美国虽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但是考虑到美国劳动者的高素质和技能(即美国的人力资本),将美国出口的劳动视为人力资本,就可以认为美国出口(人力)资本密集型产品。3.要素密集度逆转,某种商品在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属于资本密集型产品,而在劳动力相对丰裕的国家则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例如小麦在美国为现代化机械化生产,而在其他落后国家还是劳动密集生产4.需求偏好逆转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美国更偏好于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而对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需求程度降低了。例如美国更倾向于进口日本汽车而不进口日本小麦5。贸易政策扭曲26.产品生命周期理论(product life cycl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