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 脂肪族饱和碳原子上的亲核取代反应 消除反应应 第一节 有机化学中的电子效应 一、诱导效应(P243) 1. 定义:因分子中原子或基团的极性(电负性)不 同而引起成键电子云沿着原子链向某一方向移动的 效应称为诱导效应。 2. 特 点 *沿原子链传递。 *很快减弱(三个原子) + +- 3. 比较标准:以H为标准 常见的吸电子基团(吸电子诱导效应用-I表示) -NO2 -CN -F -Cl -Br -I -CC -OCH3 -OH -C6H5 -C=C -H 常见的给电子基团(给电子诱导效应用+I表示) -C(CH3)3 -CH(CH3)2 -CH2CH3 -CH3 -H 1. 共轭体系: 单双键交替出现的体系。 C=CC=CC=CC=CCC=CC - 共轭p - 共轭 2. 定义:在共轭体系中,由于原子间的相互影响而 使体系内的电 子( 或p电子)云分布发生变化的一 种电子效应。 二、共轭效应(P244245) + CH2CHCHCHCHCHCN +- 4. 特点: (1) 只能在共轭体系中传递。 (2) 不管共轭体系有多大,共轭效应能贯穿 于整个共轭体系中。 3. 给电子共轭效应 用+C表示 吸电子共轭效应 用-C表示 NO2, CN, CHO, COR, COOH, NH2, NHCR, OH, OR, OCOR 定义:当C-H 键与键(或p电子轨道)处于共轭位置 时,也会产生电子的离域现象,这种C-H键 电 子的离域现象叫做超共轭效应。 在超共轭体系中,电子偏转的趋向用弧型箭 头表示。 - 超共轭- p 超共轭 三、超共轭效应(P245246) 特点:1 超共轭效应比共轭效应弱得多。 2 在超共轭效应中, 键一般是给电子的, C-H键越多, 超共轭效应越大。 CH3 CH2 R CH R2 CR3 1. 定义:含有只带六个电子的碳氢基团(碳的体系) 2. 称为碳正离子。 CH3 C + H H 2. 结构特点: 平面型,sp2杂化 。 3. 电性特点:亲电性 第二节 碳正离子 4. 稳定性(P248): 3oC+ 2oC+ , 烯丙基C+ 1oC+ +CH3 CH3 H CH3 +CH3 -H -e- 键解离能电离能 键解离能 + 电离能,越小,碳正离子越稳定 。 (1)电子效应: (2) 有利于正电荷分散的取代基使碳正离子稳定。 (3) (诱导效应、共轭效应和超共轭效应给电子的基 团) (2) 空间效应: 当碳与三个大的基团相连时,有利于碳正离子的形成 。 5. 影响碳正离子稳定性的因素 (3) 几何形状的影响: (CH3)3CBr 相对 速度 1 10-3 10-6 10-11 (RBr R+ + Br) (CH3)3C+ 稳定 性 5. 碳正离子可发生的反应主要有: (1) 和亲核试剂(带有孤对电子的分 子或离子)结合 (2) 消去一个-H+-消去反应,生成双键 (3) 重排成更稳定的碳正离子 (CH3)3C+ + OH-(CH3)3C-OH 第三节 手性碳原子的构型保持和构型翻转 Walden(瓦尔顿)转换(P249) (R)-2-溴辛烷 D= -34.6o (S)-2-辛醇 D= +9.9o 构型保持 构型翻转 HO (R)-2-辛醇 D= 9.9o 如果一个反应涉及到一个不对称碳原子上的一个共价 单键的变化,则 将新键在旧键断裂方向形成的情况称为构型保持; 将新键在旧键断裂的相反方向形成的情况称为构型翻 转。这种构型的翻转也称为Walden转换。 第四节 饱和碳原子上亲核取代反应概述 1. 定义:有机化合物分子中饱和碳原子(中心碳原 子)上的原子或原子团被亲核试剂取代的反应称 为亲核取代反应。用SN表示。 反应包括中心碳原子与离去基团原子相连的键断裂, 进入基团 (亲核试剂) 和中心碳原子形成新的键。 RCH2A + -Nu: RCH2Nu + -A: 中心碳原子 底物 (进入基团) 亲核试剂 产物 离去基团 受进攻 的对象一般是负离子或带孤 对电子的中性分子 亲核试剂:对正电性的碳原子有显著亲和力而能与 之发生反应的试剂(P134) (因正负吸引而能够进攻正电性碳原子的 离子或分子) 第五节 亲核取代反应的速率 (自学) 提示: 一级反应和二级反应 反应速度只取决于一种化合物浓度的反应,在 动力学上称为一级反应。V=kA 反应速度取决于两种化合物浓度的反应,在动 力学上称为二级反应。V=kAB 两个实验事实(补): 一级反应(SN1) 二级反应(SN2) 第六节 亲核取代反应的机理 一、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SN2) 1. SN2反应的立体化学 (R)(S) 反应中发生了构型翻转(Walden转换)。 (补) (过渡态) *(1) 这是一个一步反应,只有一个过渡态。过渡态 的结构特点是:中心碳是sp2杂化,它与五个基团相 连,与中心碳相连又未参与反应的三个基团与中心 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进入基团 (亲核试剂) 和离 去基团处在与该平面垂直,通过中心碳原子的一条 直线上,分别与中心碳的p轨道的二瓣结合。 2. SN2的特点 *(2) 所有产物的构型都发生了翻转。 *(3) 消旋化速度比取代反应的速度快一倍。 *(4) 该反应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一个二级动力学控制 的反应。 (补) 二、成环的SN2反应分子内SN2 V五元环 V六元环 V中环,大环 V三元环 V四元环 必须在稀溶液中进行 (补) 三、单分子亲核取代反应(SN1 ) -Br - OH - 1. SN1反应的立体化学 反应物 产物 中间体 慢 Br - Nu- 快 过渡态 反应物 产物 中间体 过渡态 过渡态 慢 -Br-Nu- 快 2. SN1的特点 *(1) 这是一个两步反应,有两个过渡态,一个中间 体,中间体为碳正离子。 *(2) 由于亲核试剂可以从碳正离子两侧进攻,而且 机会相等,因此若与卤素相连的碳是不对称碳,则 可以得到构型保持和构型翻转两种产物。 *(3) 这是一个一级动力学控制的反应。又是单分 子反应。 重排产物 消除产物 *(4) 在SN1 反应中,伴随有重排和消除产物。 重排反应 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发生在同一分子中 时,引起组成分子的原子的配置方式发生改 变,从而形成组成相同,结构不同的新分子 ,这种反应称为重排反应。 定义: 如果反应体系中没有另加试剂,底物就将与 溶剂发生反应,这时,溶剂就成了试剂,这样的反 应称为溶剂解反应。 (CH3)3C-Br + C2H5OH (CH3)3C-OC2H5 + HBr 反 应 机 理 - + * 四、溶剂解反应(提示) + * + + * 溶剂解反应速度慢,主要用于研 究反应机理 。 内返 离子对外返 离子外返 紧密离子对溶剂分离子对 游离离子 此时进攻得构 型转化产物 此时进攻产物构 型转化占多数 此时进攻得 消旋产物 实例分析 旋光体 95%外消旋化 较稳定的碳正离子 40%水-丙酮 五、温斯坦 (S.Winstein) 离子对机理(自学) (1)烷基结构的影响 (2)离去基团的影响 (3)溶剂对亲核取代反应的影响 (4)试剂亲核性对亲核取代反应的影响 (5)碘负离子和两位负离子 第七节 影响亲核取代反应的因素 一、烷基结构的影响 1. 烷基结构对SN2的影响 V V V V CH3X1o RX2o RX3o RX R-Br + I- RI + Br - R: CH3 CH3CH2 (CH3)2 CH (CH3)3 C V相对 150 1 0.01 0.001 V V V V 3o RX2o RX1o RXCH3X 结论 CH3X RCH2X R2CHX R3CX SN2 SN2 SN1, SN2 SN1 R: CH3 CH3CH2 (CH3)2 CH (CH3)3 C V相对 1 1.7 45 108 R-Br + H2O R-OH + HBr 甲酸 2. 烷基结构对SN1的影响 *1. 溴代新戊烷的亲核取代 E1 亲核试剂强,SN2。亲核试剂弱,溶剂极性强,SN1。 几种特殊结构的情况分析 相对V 1 40 120 SN2 SN1:C+稳定 SN2:过渡态稳定 *3. 苯型、乙稀型卤代烃很难发生SN反应。 SN1: C-X键不易断裂 SN2:不能发生瓦尔登转化 *2. 烯丙型、苯甲型卤代烷是1oRX,但其SN1和SN2反 应都很易进行。 RX CH3CH2X CH2=CHCH2X *4. 桥头卤素,不利于SN反应(比苯型、乙稀型卤代 烃更难) (CH3)3CBr 相对V 1 10-3 10-6 10-13 SN1 SN1:不利于形成平面结构 SN2:不利于Nu :从背面进攻 二、离去基团的影响 键能越弱,越易离去 离去基团碱性越弱,越易离去 C-F (485.3), C-Cl (339.0), C-Br (284.5), C-I (217.0) 酸性:HF Cl- Br - I- 1. 不好的离去基团有 F-, HO-, RO-, -NH2, -NHR, -CN 2. 好的离去基团有 Cl- CN- I- NH3 (RNH2) RO- HO- Br - PhO- Cl- H2O F- 不易形成氢 键亲核性大 易形成氢键 亲核性小 3.情况分析 *(2) 在质子溶剂中,同一种原子与不同原子或基团相 连时,多数情况下,其亲核性顺序与碱性大小顺 序一致。 RO- HO- PhO- RCOO- ROH H2O 碱性逐渐减弱 亲核性逐渐减弱 *(3) 少数例外情况 CH3O- CH3CH2O- (CH3)2CHO- (CH3)3CO- 碱性逐渐增大 亲核性逐渐减弱 *1 碘负离子是一个好的离去基团 原因:C-I 键键能低,I- 的碱性弱 。 *2 在质子溶剂中,碘负离子是一个好的亲核试剂。 原因: (1) 碘的体积大,电负性小,核对外层电 子控制差,所以可极化性大。 (2) 碘的碱性弱,所以溶剂化作用小。 (5)碘负离子和两位负离子 碘负离子(P265) 碘负离子的这种双重反应性能可使它成为亲 核取代反应的中转站(催化剂)。 R- ClR-Nu R-I Nu- I- Nu- 利用碘负 离子是一 个好的亲 核试剂 利用碘负离 子是一个好 的离去基团 加少量碘即可促进反应。 定义:一个负离子有两个位置可以 发生反应,则称其具有双位反应性能,具 有双位反应性能的负离子称为两位负离 子。 两位负离子(自学) 实例一 分析 HON=OH+ + -ON=O O=N=O -ON=O 3.03.5 - *1 RCH2Br + NaNO2RCH2NO2 *2 R2CHBr + AgNO2R2CHONO + AgBr SN2 乙醚 乙醚 SN1 亚硝酸酯 硝基烷 氮的可极化性大,亲核性也大 发生SN2反应,氮端进行反应。 氧的电负性大,原子半徑比氮小,所以氧碱性大 。 遇酸或发生SN1反应,氧端进行反应。 HCNH+ + -CN 2.6 3.0 : CN: :C=N: - - 碱性大亲核性强 RCH2X + NaCN (or KCN) RCH2CN + NaX SN2 RCH2X + *AgCN RCH2NC(异晴) + AgX 过渡态类似SN1 SN2 实例二 分析 实例三 分析 HSCNH+ + - SCN 2.6 3.0 :S-CN: S=C=N: - - 碱性大 亲核性强 硫代氰酸 定义:卤代烷失去一分子卤化氢,生成稀烃的反应 称为卤代烷的消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纸张张力控制-洞察及研究
- 主业和副业 劳务合同5篇
- 2025年白皮书产业合作促进生物科技产业发展方案
- 2025年保险产品组合建议金融资产配置策略方案
- KMP算法在文本挖掘中的应用-洞察及研究
- 希格斯玻色子CP破坏研究-洞察及研究
- 交互式雕塑在公共艺术空间的展示创新-洞察及研究
- 基于容器编排的批处理优化-洞察及研究
- 工业节能技术评估-洞察及研究
- 商住房租赁合同范本与商务中介合同3篇
- 高速公路服务区安全管理与应急预案体系
- 金属学第三章
- 人工智能训练师(5级)培训考试复习题库-上(单选题汇总)
- 小学科学-哪杯水热教学课件设计
- 酒店明住宿清单(水单)
- 《中国儿童维生素A、维生素D临床应用专家共识》解读
- 应用技术推广中心 报告1212
- 教学第七章-无机材料的介电性能课件
- 应急值班值守管理制度
- 外国文学史-总课件
- 《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补充说明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