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计算书.doc_第1页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计算书.doc_第2页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计算书.doc_第3页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计算书.doc_第4页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计算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理工大学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 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 单 向 板 肋 梁 楼 盖 设 计 书 班级:FEASF 姓名: EFE 学号:IAHFW 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计算书一,设计资料1、楼面均布可变荷载标准值为7.3 2、材料选用:C30混凝土,容重,楼面面层为20mm,梁板底面混合砂浆抹灰15mm,混合砂浆容重。3、民用建筑平面尺寸,周边为240mm厚墙体,壁柱截面尺寸500mm500mm,中柱为混凝土柱,截面尺寸为400mm400mm4、主梁及次梁受力筋用HRB335级热轧钢筋,板内及梁内的其它钢筋可以采用HPB300级热轧钢筋。二、截面估算1、 确定主梁的跨度为6.6m次梁的跨度为5.0,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2.2m。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如图1所示。2、 按高跨比条件,对于两端连续的单向板,当h=80mmL/40=55mm时,满足刚度要求,一般不必作使用阶段的挠度和裂缝宽度验算。对于工业建筑的楼板,要求,取板厚。3、 次梁的截面高度应满足次梁的截面高度应满足,取。截面宽度取b=,取b=200mm。4、 主梁的截面高度应该满足,,截面宽度,柱截面取。 三、板的设计(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四边支承板,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规定宜按双向板计算,若按单向板设计时,沿长边方向配置不少于短边方向2.5%的受力钢筋。(一) 荷载计算板的恒荷载标准值(取1m宽板带计算): 20mm楼面面层 80mm钢筋混凝土板 15mm板底混合砂浆 小计 恒荷载: 活荷载:恒荷载分项系数取1.2;因为工业建筑楼板的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大于,所以活荷载分项系数取1.3。于是板的荷载设计值总值: 合计 : 取较大值:(二) 内力计算 图 1 板的支承布置图计算跨度:取1m宽板带作为计算单元,各跨的计算跨度为板的计算边跨 取;中间跨 平均跨度 边跨与中间跨相差: 故可按五跨等跨连续板计算内力,计算简图如图3所示 图 2 板的计算简图(三)内力计算各截面的弯矩计算见表1所示。表 1 板弯矩计算截面位置边跨中离端第二支座中间跨中中间支座3.17(四) 截面承载力计算 板宽;板厚,则C30混凝土,;HPB300钢筋,。根据各跨跨中及支座弯矩可列表计算个界面配筋如表2所示。 表 2 各跨跨中及支座配筋计算截面边跨中支座中间跨中中间支座在平面图上的位置470-4.703.17-3.170.09130.09130.06160.04390.06160.05800.09590.09590.06360.05060.06360.0580304.7304.7202160202184选用钢筋6906906120615061206140实配钢筋面积314314236189236202注:表中对于轴间板带中间跨跨中和中间支座考虑板的內拱作用,故弯矩降低20%计算结果表明均小于0.35,符合塑性内力重分布。,取。,符合要求。根据计算结果及板的构造要求,画出配筋图,见附图建施1 四、次梁设计(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一)荷载计算由板传来 次梁自重 次梁粉刷重 小计 恒荷载: 活荷载: 设计值总值: 取较大值。(二)计算简图次梁在墙体上的支承长度,主梁截面尺寸,则各跨的计算跨度为中跨: 边跨: ,取小值4874mm平均跨度: 跨度差: 因跨度相差小于10%,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简图如图5所示。图4次梁的布置图内力计算结果见表3及表4。表 3 次梁的弯矩计算截面位置边跨中离端第二支座中间跨中中间支座64.82-64.8244.56-50.93表 4 次梁的剪力计算截面位置支座支座左支座右支座0.450.600.550.5565.8387.7880.4680.46(四)截面承载力计算1.截面计算次梁跨中按T形截面计算,其翼缘宽度取二者种较小值。边跨: 取中间跨: 取支座截面按矩形截面计算。2.判断截面类型, ,属于第一类T形截面。计算结果表明次梁符合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条件。截面配筋满足最小配筋率的要求,计算结果略。次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如表5所示。 表 5 次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截面边跨中支座中间跨中中间支座64.82-64.8244.56-50.93或(mm)16252001583200或0.02150.1960.01480.1370.02170.2200.01490.148或605713392507选用钢筋216+118318216+118216+118实际配筋面积()710763562.5562.5 次梁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如表6所示。 表 6 次梁斜截面承载力计算截面支座B支座左B支座右C支座65.8387.7880.4680.46截面满足要求,按计算配箍 (除A)箍筋肢数、直径 双肢 656.656.656.656.6200256407600实配箍筋间距(mm)200(五)计算结果及次梁的构造要求绘次梁配筋图,见附图。五、主梁设计(按弹性理论计算)因主梁与柱线刚度比大于4,故主梁可视为铰支在柱顶的连续梁。(一)荷载计算 次梁传来的荷载: 主梁自重: 主梁粉刷重: 小计 恒载: 活载: 恒载设计值: ;活载设计值: ;全部荷载设计值: (二)计算简图主梁支承长度,柱截面为。各跨的计算跨度为边跨: ,取小值中跨: 因跨度相差不超过10%,可按等跨梁计算,计算简图如图7所示。图 6 主梁支承布置图 (三)内力计算1、弯矩计算(其中,、可由相关资料查取) 主梁弯矩的计算如表7所示。表 7 主梁弯矩计算项次荷载简图边跨跨中支座B中间跨中支座C 组合项次+组合值289.42-313.07162.12-159.2弯矩包络图 图 8 弯矩包络图2、剪力设计值:,( 、可由相关资料查取)。主梁剪力计算如表8所示。表 8 主梁剪力计算项次荷载简图-3.88104.4组合项次()+130.715+-206.54+182.56剪力包络图如图9所示。 图 9 剪力包络图(四)配筋计算1.确定翼缘宽度主梁跨中按T形截面计算。边跨 取 中间跨 取 2.判定T形截面类型 取(跨中),(支座) ,故各跨中截面属于第一类T形截面。3.截面配筋计算(跨中),(支座);(跨中),(支座)。主梁正截面配筋计算见表9,表中。最小配筋率均满足要求,计算过程在表中省略。 表 9 正截面配筋计算截面边跨中支座中间跨中289.42-313.07162.12-(104.39+55) 0.4/2=-31.88-289.42-281.2162.120.029170.2870.01640.02960.3360.016517482122940选用钢筋425225+2 28220+218实际钢筋截面面积1964221411374.斜截面配筋计算表 10 主梁斜截面强度计算截面支座支座左侧支座右侧130.72-206182.56截面满足,按计算配箍箍筋肢数、直径8180 双肢箍216.32V,不需配置弯起钢筋验算最小配筋率,满足要求5、主梁附加横向钢筋计算次梁传来的的集中力:,附加箍筋布置范围: 所需附加箍筋总截面面积为:在长度s范围内,在次梁两侧各布置四排10双肢箍。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