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华大学虚拟仪器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库环境监控系统的设计机库环境监控系统的设计 摘摘 要:要:机库环境监控系统是以单片机技术和传感器技术为核心,并集成了温湿度信 号采集、烟雾浓度与光照强度信号采集、外部设备控制、极限值设置、系统超限报警、 数据串、并行显示等功能,来实现系统对机库环境的远程监测控制。系统以 STC89C52 单片机为核心,分别以 DS18B20、HS1101 作为温、湿度信号的测量元件,而继电器则 用来控制通风设备的启动与停止。在室内通风控制系统中,不仅要实现信号的采集、 数据的实时显示、极限值的存储、超限报警等辅助功能,还要实现上位机 LabVIEW 界 面监视的功能.这是以 PC 机作为监控系统的中心,通过 RS232 总线与单片机通信,将 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监控计算机,并行显示。 关键词:单片机,温度,湿度,传感器,空气品质 Abstract:The indoor ventilation-controlled system is based on Microcontroller unit control technology and sesor technology as the core,in order that the system can realize the function of indoor ventilation-controled , the system also integrated the function of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signal acquisition,extremal parameter-setting,over-limited-parameter alarm systems,the data-displaying function and so on.To achieve the aim,the system takes STC89C52 as the core,and DS18B20 as the temprature sensor,at the same time,HS1101 as the humidity sensors as a measuring device.and use rely to control the indoor ventilations startup or stop.the ventilation doesnt only realize the fuction of signal acquisition,real-time data display,the extramal parameter-setting,warning when beyong the limited pronunciation and other auxiliary functions. But also achieve the function of computer monitoring system.the computer as the center of computer monitoring system.The Microcontroller Unit commnicate with computer through the RS232 system bus and transmit the collected date to monitor computer. Keywords:Microcontroller Unit,temperature,humidity,sensor ,air quality 西华大学虚拟仪器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目 录录 1 绪论绪论.1 2 系统总体设计系统总体设计.2 2.1 系统总体设计.2 2.2 系统功能设计2 3 系统硬件设计系统硬件设计.3 3.1 主控单元.3 3.2 湿度测量电路.4 3.3 温度测量电路.5 3.4 系统电源电路5 3.5 继电器控制模块6 3.6 LCD12864 显示电路 7 3.7 报警电路.8 3.8 串口通信电路8 4 软件设计软件设计.9 4.1 主程序软件流程.9 4.1.1 初始化程序 9 4.1.2 主程序 9 4.2 按键扫描程序.11 4.3 湿度信号采集及显示程序.11 4.4 温度信号采集及显示.13 5 5 上位机软件设计上位机软件设计.15 5.1 LABVIEW 界面设计.15 5.2 上位机软件控制过程17 6 6 系统调试系统调试.18 7 7 结论结论.19 8 8 致谢致谢.20 9 9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21 附录附录.22 附录 1:系统原理图22 附录 2:系统主程序23 附录 3 实物照片24 第- 1 -页 西华大学虚拟仪器课程设计说明书 1 绪论绪论 室内通风控制系统是通过智能控制室内通风设备的启停,提高室内的通风率,以 达到提高室内空气品质,控制室内温湿度的目的。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 始注重居室的美观和舒适,豪华装饰也越来越普遍。各种新型建筑材料、装修材料、 日用化学品进入住宅,成为室内空气的主要污染源。与此同时,空调的使用和普及使 得室内通风率比以前明显下降,造成住宅室内污染空气的累积,致使室内的空气质量 严重恶化。而那些使用单体家用空调的建筑,在人员外出或睡眠时候,由于对空调的 运行、停机,温湿度、新风等的调节不能实现自动控制,空调不是处于停机状态使室 内环境恶劣,就是处于连续运行状态造成无谓的浪费。 因此空调若能与其它的散热、 送风与排风系统配合起来使用,节能的空间将是很大的,同时也给使用者营造了一个 更加舒适的环境。 虽然去除空气污染,提高空气质量的办法有多种,可以通过减少污染源,过滤空 气和使用活性炭吸附等办法,以达到改善空气质量的目的。专家指出,改善室内空气 质量的最有效的办法还是通风。 在自然通风不能满足需要的时候,可以通过机械通风的方式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品质。本文所论述的机械通风方式,不仅仅指的是厨房和卫生间的短时排风,而是以 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为主要目的的通风方式。因为空气质量是健康生活的一个重要保障。 世界卫生组织“健康住宅”标准的 15 条中就有 8 条跟室内空气质量有关,这些都 是提高生活品质的主要标志:节约能源、建筑节能等。室内通风不畅是现代城市的普 遍现象,建筑通风节能又是缓解能源危机的必由之路。因此国际市场上也有与本控制 系统类似的产品,但是由于进口的室内通风设备价格比较昂贵,在国内一直没有得到 大范围推广,而本设计所研制的室内环境智能调节系统不仅能很好提高室内空气品质、 能耗较小,而且价格相对于进口同类产品较低。 第- 2 -页 西华大学虚拟仪器课程设计说明书 2 系统总体设计系统总体设计 2.12.1 系统总体设计系统总体设计 本次设计系统研究开发的重点内容是系统的硬件及软件系统,其中控制面板和系 统软件为自主设计,其它常规传感器、辅助设备等采用集成的方法实现。系统通过各 传感器节点采集数据,并在 LabVIEW 界面显示。系统的总体框图如图 2-1 所示: 显示湿度显示温度 STC89C52 单片机 湿度检测系统 温度检测系统 报警电路LabVIEW 显示 按键电路供电电路 外部控制 存储电路 串口 RS232 图 2-1 系统的总体框图 室内通风控制系统采用集散控制系统,分为上位机和下位机两部分,其中上位机 是远离被控对象,可以通过串口与下位机通信,可以实现数据显示。下位机也有键盘、 显示和报警等功能,这样当上位机不工作时可以直接利用下位机来控制被控对象。系 统在满足用户对室内的温、湿度的键盘控制需求的基础上,下位机还可以根据用户设 置的室内温度、湿度极限值值启停排风、进风等设备,保证室内温湿度值的相对稳定。 2.22.2 系统功能设计系统功能设计 系统要完成的设计功能如下: 实现对房间温度、湿度参数的实时采集。根据测量空间或设备的实际需要,由 各路传感器对关键温、湿度敏感点进行测量,并由单片机对各路数据进行循环检测、 数据处理、存储,实现温湿度的智能测量。 实现超限数据的及时报警。 现场监测设备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可靠性、抗干扰能力并具有存储、远程通 信功能。 第- 3 -页 西华大学虚拟仪器课程设计说明书 通信系统要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较好的实时性和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3 系统硬件设计系统硬件设计 硬件电路是保证整个测控系统正常工作的基础,其性能优劣直接影响到整个测控 系统工作的可靠性、安全性和连续性。硬件电路的设计过程中,始终以实用化最终目 标。 本系统能够独立完成对温度、湿度的采集、检测、计算和逻辑处理,并能够与上 位机进行数据交换,以完成测量、监控、报警等功能,具体如下: 数据采集功能 模拟量采集:即实时采集室内温度和湿度等模拟信号,作为系统执行的判断依据。 人机对话界面 采用按键设置系统各项极限值值,并通过 LCD 和上位机显示系统的各项数据。 通讯功能 系统通过 RS-232 选择与上位机进行串行通讯,从而实现远方监控功能。 3.13.1 主控单元主控单元 单片机最小系统是单片机能正常工作的基本条件,它需要最小系统、时钟电路、 复位电路等。 时钟电路采用的是内部方式,即利用芯片内部的振荡电路。STC89C52 单片机内部 有一个用于构成振荡器的高增益反相放大器。引脚 XTAL1 和 XTAL2 分别是此放大器 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外接晶体振荡器以及电容 C7 和 C8 构成并联谐振电路,接在放大 器的反馈回路中,一起构成一个自激振荡器。外接的电容值的大小会影响振荡器频率 的高低,振荡器的稳定性,其振的快速性。因此,此系统电路的晶体振荡器的值为 12MHz,电容选择电容值约为 22PF 的陶瓷电容。 复位电路是外部的复位电路来实现的。片内复位电路时复位引脚 RST 通过一个斯 密特触发器与复位电路相连,斯密特触发器用来抑制噪声。复位电路采用上电自动复 位和按钮复位两种方式。 键盘电路采用矩阵式键盘,键盘上的键按行列构成矩阵,在行列的交点上都有对 应的一个键。行列方式是用 4 条 I/O 线组成行输入口,用 2 条 I/O 线组成列输出口,在 行列线的每一个交点处,设置了一个按键,组成一个 4*2 的矩阵键盘。键盘电路,定 义了 8 个键,分别是 “左移” 、 “右移” 、 “” 、 “+” 、 “确定” 、 “设温度上限状态” 、 “设湿度上限状态”以及手动打开排风扇等功能键的设置。P1.4、P1.5、P1.6、P1.7 作 第- 4 -页 西华大学虚拟仪器课程设计说明书 行线,P03、P04 作列线。其原理设计图如图3-2所示: EA/VP 31 X1 19 X2 18 RESET 9 P3.7/RD 17 P3.6/WR 16 P3.2/INT0 12 P3.3/INT1 13 P3.4/T0 14 P3.5/T1 15 P1.0 1 P1.1 2 P1.2 3 P1.3 4 P1.4 5 P1.5 6 P1.6 7 P1.7 8 P0.0 39 P0.1 38 P0.2 37 P0.3 36 P0.4 35 P0.5 34 P0.6 33 P0.7 32 P2.0 21 P2.1 22 P2.2 23 P2.3 24 P2.4 25 P2.5 26 P2.6 27 P2.7 28 PSEN 29 ALE/P 30 P3.1/TXD 11 P3.0/RXD 10 IC2 STC89C52RC P0.0 P0.1 P0.2 P0.3 P0.4 P0.5 P0.6 P0.7 P1.0 P1.1 P1.2 P1.3 P1.4 P1.5 P1.6 P1.7 P2.0 P2.1 P2.2 P2.3 P2.4 P2.5 P2.6 P2.7 RXD TXD INT0 INT1 TO T1 P3.6 P3.7 VCC X1 11.0592M C8 22pF C7 22pF S2 KEY4 GND C9 10uF VCC R4 R1 GND 、 、 R510K R610K R710K R810K R910K R1010K R1110K R1210K VCC 、 S3 KEY4 S4 KEY4 S5 KEY4 GND 、 、 、 、 、 R26 10K R27 10K R28 10K VCC 图 3-1 最小系统框图 3.23.2 湿度测量电路湿度测量电路 湿度测量电路实现环境湿度信号与频率信号的转换,其输出的频率信号与相对湿 度值相对应。其电路原理图如图 3-5 所示: GND 1 TK 2 OUT 3 R 4 CL 5 TR 6 TC 7 VCC 8 IC3 NE555 R14 49.9K R15 576K RHI HS1100 R16 209K GND VCC R17 1K T0 、 图 3-2 湿度信号测量电路 HS1100 是电容湿度传感器,在电路中它等效于一个电容器件,其电容量随着所测 环境湿度的增大而增大。在湿度测量电路中,将 HS1100 置于 555 振荡电路中,并将电 容的变化转为与之成反比的电压频率信号,并直接被单片机的 P3.5 连接。 第- 5 -页 西华大学虚拟仪器课程设计说明书 如图 3-5 所示,集成定时器 555 芯片外界电阻 R14、R15与湿敏电容 RH 构成了对 C 的充电电路,并将引脚 2、6 相连引入到片内比较器,构成一个典型的多些振荡器,即 方波发生器,这样就能将环境湿度的变化转化成系统频率的变化。另外,R17是防止输 出短路的保护电阻,R16用于平衡温度系数。 系统的振荡电路两个暂稳态的交替过程如下:首先电源 Vcc 通过 R14、R15向 C 充 电,经 T充电时间后,Uc 达到芯片内比较器的高触发电平,约 0.67Vcc,此时输出引脚 3 又由低电平跃升为高电平。如此周而复始,形成方波输出。其中,充放电时间为: T充电=C(R14+R15)In2 (3-1) T放电=CR15In2 (3-2) 因而,输出的方波频率为: f=1/(T充电+T放电)=1/C(R14+2R15)In2 (3-3) 通过这种信号转换方式,湿度测量电路就能将湿度信号转换成频率信号,并将之 送入单片机的计数器 T0,计数除 1S 的脉冲个数,即振荡器的输出频率,然后进行频率 和相对湿度信号之间的转换,这样就可以测出环境的湿度信号。 3.33.3 温度测量电路温度测量电路 温度检测采用基于单总线数字传感器 DS18b20.数据输入端口 DQ 接 P3.7 用于温度 的采集和数据的输出其原理图设计如图 3-7 所示: 1 2 3 D S18B20 G N D R13 5.1K V CC P3.7 、 V CC G N D C22 104 图 3-3 温度信号检测电路 3.43.4 系统电源电路系统电源电路 嵌入式控制系统的 MCU 都需要一个稳定的工作电压才能可靠工作。一般可采用线 性稳压器件(如 78XX 系列三端稳压器件)作为电压调节器和稳压器件,来将较高的 直流电压转变为 MCU 所需的工作电压。这种线性稳压电源的工作方式在工作中会有很 大的“热损失” ,其工作效率仅为 30%50%。而开关电源调节器则是以完全导通或关 断的方式工作,工作时要么是大电流流过低导通电压的开关管,要么是完全截止无电 流流过。因此,开关稳压电源的功耗极低,而且其平均工作效率可达 70%90%。.在相 第- 6 -页 西华大学虚拟仪器课程设计说明书 同电压降的条件下,开关电源调节器件与线性稳压器件相比,具有少得多的“热损失” 。 因此开关稳压电源可大大减少散热片体积和 PCB 板的面积,甚至在大多数情况下不需 要装散热片。 采用开关稳压电源来替代线性稳压电源作为 MCU 电源的另一个优势是:开关管的 高频通断特性和串联滤波电感的使用对来自于电源的高频干扰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此外,由于开关稳压电源“热损失”的减少,设计时还可提高稳压电源的输入电压, 这有助于提高交流电压抗跌落干扰的能力。 因此系统采用以开关稳压电源芯片 LM2576 为核心的电源电路。 由于 STC89C52 单片机的标准供电电压为 5V,而且系统内部大多数的供电要求都 是+5V,因此系统采用+5V 电源直接供电。系统选用了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生产的开 关稳压集成电路 LM2576,LM2576 内部集成了一个固定的振荡器,只须极少外围器件 便可构成一种高效的稳压电路。而且 LM2576 的热损失较小,内部还有完善的保护电 路,因此可以减小散热片的体积,甚至在大多数情况下不需散热片。电源的输出部分 上所接的电感和电容起滤波的作用,当 output 输出为高电平时,电感电流达到平衡。 确定输出电压为 5V,并根据 LM2576 的最大输入电压线和最大负载电流线,确定了电 感的值选取为 330UH/1A。输出电容 C4 是用来对输出滤波以及提高环路的稳定的。其 电路原理图如图 3-8 所示: 1 2 3 IN 1 1 2 2 3 3 4 4 5 5 LM2576 IC1 C1 470uF C2 104 D1 1N4007 D2 1N4007 GND VCC D3 IN5824 C3 220uF C4 104 R3 1K C5 103 W1 10K peed back peed back GND R2 220 C6 104 、 L1 L1 D4 LED1 1 2 OUT POWER_IN POWER_OUT S1 KEY4 R1 1K 、 、 、 图 3-4 电源模块原理图 3.53.5 继电器控制模块继电器控制模块 系统通过继电器去控制外部设备的启动与停止,以达到控制室内温度、湿度的目 的。继电器的驱动可以通过晶体管、放大器和多路模拟开关,考虑到系统的成本和稳 定性,系统采用多路模拟开关 CD4066 去控制继电器的吸合和释放。 第- 7 -页 西华大学虚拟仪器课程设计说明书 R22 1K VC C JDQ2 JDQ-T 71 D5 1N 4148 1 2 3 J6 、 R14 1K VC C JDQ1 JDQ-T 71 D4 1N 4148 1 2 3 J5 、 R23 1K VC C JDQ3 JDQ-T 71 D6 1N 4148 1 2 3 J7 、 R26 1K VC C JDQ4 JDQ-T 71 D7 1N 4148 1 2 3 J9 、 P10 P11 P12 P13 、 、 、 、 、 、 、 T9 9013 T10 9013 T11 9013 T12 9013 图 3-5 继电器控制电路 3.63.6 LCD12864LCD12864 显示电路显示电路 GND VCC R37 10K W3 103 VCCGND P0.0 P0.1 P0.2 P0.3 P0.4 P0.5 P0.6 P0.7 P1.4 P1.5 P1.6 GND 1 VCC 2 RS 4 RW 5 EN 6 D0 7 D1 8 D2 9 D3 10 D4 11 D5 12 D6 13 D7 14 PSB 15 NC 16 RST 17 VOUT 18 A 19 K 20 OV 3 12864 GND VCC P1.7 、 图 3-6 显示电路 第- 8 -页 西华大学虚拟仪器课程设计说明书 3.73.7 报警电路报警电路 报警电路由一个三极管接一个蜂鸣器实现。CPU 发送一个控制信号控制蜂鸣器响。 其原理图如图 3-14所示 、 T1 9012 R38 1K V CC 1 G N D 、 T5 9012 R47 1K V CC 2 G N D 、 T7 9012 V CC 3 、 T6 9012 R48 1K 4 G N D G N D R49 1K RX D T0 T1 P2.4 图 3-7 报警电路 3.83.8 串口通信电路串口通信电路 系统通过串口将检测到的数据上传到 PC 机,以达到上位机监测的目的。其原理设 计图如图 3-15 所示:系统采用 RS-232 总线,进行上位机和下位机之间的通信。系统 中下位机的串口信号是 TTL 电平,因此需外加电平转换电路。故下位机选用的 RS232 通信芯片为 Maxim 公司的 MAX232 P3.6 B 1 VCC 2 RO 3 /RE 4 A 8 GND 7 DI 6 DE 5 MAX485_1 1 23 4 IC6 521-1 1 23 4 IC8 521-1 R29 680 VCC VCC R30 10K GND VCC R31 680 VCC TXD GND R32 10K VCC 1 23 4 IC7 521-1 R33 680 VCC GND RXD R34 680 VCC GND VCC GND C16 104 R35 22 R36 22 T8 TVS B 1 VCC 2 RO 3 /RE 4 A 8 GND 7 DI 6 DE 5 MAX485_2 R41 120 VCCGND R1in 13 R2in 8 T1in 11 T2in 10 V+ 2 V- 6 VCC 16 R1out 12 R2out 9 T1out 14 T2out 7 C1+ 1 C1 - 3 C2+ 4 C2 - 5 GND 15 RS232 RS232 TTL TTL IC12 MAX232 VCC R43 12K R44 12K GND T4 9013 R45 12K VCC GND R46 10K C17 104 C18 104 GND C19 104 C20 104 VCCGND C21 104 1 2 3 4 5 6 7 8 9 COM_9 RS485、RS232、 3-8 串口通信电路 第- 9 -页 西华大学虚拟仪器课程设计说明书 4 软件设计软件设计 本章将介绍软件的总体设计。系统采用了功能模块化的软件实现方法,这样软件 的总体设计就变得清晰了。软件设计中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采用模块化设计,所谓模 块化,就是把一个大的任务分解成若干个小任务,分别编制实现这些小任务的子程序, 然后将子程序按照总体要求组装起来,就可以实现这个大任务了。这种思路对于可重 复使用的子程序显得尤为优越,因为不仅程序结构清晰,而节约程序存储空间。 系统整体软件设计包括管理程序和控制程序两部分,管理程序包括 LED 显示的动 态刷新、控制指示灯、处理键盘的扫描和响应。控制程序是对被控对象进行采样、数 据处理、根据控制、算法进行计算和输出等。控制程序包括数据采样,数字处理、上 下限报警处理等。下位机程序主要包括主程序、温湿度信号采集转换程序、存储程序、 键盘扫描程序、显示程序和串口通信程序,这些程序主要由 Keil C51 实现。 Keil C51 是美国 Keil Software 公司出品的 51 系列兼容单片机 C 语言软件开发系统, 与汇编相比,C 语言在功能上、结构性、可读性、可维护性上有明显的优势,因而易 学易用。Keil C51 软件提供丰富的库函数和功能强大的集成开发调试工具,Windows 界面。另外重要的一点,Keil C51 软件编译后生成的汇编代码效率非常之高,多数语 句生成的汇编代码很紧凑,容易理解。在开发大型软件时更能体现高级语言的优势。 uVision4 是 keil c 的 Windows 集成开发环境(IDE),可以完成编辑、编译、连接、 调试、仿真等整个开发流程。开发人员可用 IDE 本身或其它编辑器编辑 C 或汇编源文 件;然后分别由 C51 或 A51 编译器编译生成目标文件(.OBJ);目标文件可由 LIB51 创建生 成库文件,也可以与库文件一起经 L51 连接定位生成绝对目标文件(.ABS) ABS 文件由 OH51 转换成标准的 Hex 文件,可以直接写入程序存贮器如 EPROM 中。 4.14.1 主程序软件流程主程序软件流程 4.1.14.1.1 初始化程序初始化程序 系统初始化是为了在系统进入主程序循环之前,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在整个系 统设计中,用到了单片机的 3 个基本功能模块:时钟模块、串口通信模块和普通 I/O 模块。根据系统实际需求,对各个模块进行了初始化配置,通过对相应数据寄存器或 状态寄存器的读写,实现相应的功能。 4.1.24.1.2 主程序主程序 在系统进行初始化之后,程序进入主循环,主循环中包括了键盘扫描、温湿度信 号的采集、LED 显示循环、按键检测、数据存储 、报警和极限值的设置。然后周而复 始地进行主循环程序。主程序见附录,程序框图如图 4-1 所示: 第- 10 -页 西华大学虚拟仪器课程设计说明书 开开始始 初初始始化化 12864显显示示基基 本本信信息息 按按键键扫扫描描 供供暖暖键键按按 下下? 通通风风键键按按 下下 除除湿湿健健按按 下下 无无按按键键按按 下下 NNN 开开始始供供暖暖通通风风除除湿湿 标标志志位位清清零零, 关关闭闭通通风风 采采集集温温度度数数据据 YYYY 温温度度数数据据处处理理 显显示示 采采集集烟烟雾雾传传感感 器器数数据据 是是否否有有超超 过过阀阀值值 报报警警Y 采采集集光光照照强强度度 数数据据 N 光光照照数数据据处处理理 显显示示 判判读读是是否否 湿湿度度数数据据 得得到到? 湿湿度度数数据据处处理理 显显示示 Y 发发送送采采集集数数据据 清清除除缓缓存存区区 N 图 4-1 主程序流程框图 第- 11 -页 西华大学虚拟仪器课程设计说明书 4.24.2 按键扫描程序按键扫描程序 每个按键有它的行值和列值,行值和列值的组合就是识别这个按键的编码。矩阵 的行线和列线分别通过并行接口和 CPU 通信。按键电路程序流程图如图4-2所示: 开开始始 判判断断按按键键 是是否否按按 下下? 延延时时消消抖抖 确确认认按按键键 按按下下? 等等待待按按键键释释放放 返返回回按按键键值值 结结束束 Y Y N N 图 4-2 按键扫描程序 键盘处理程序的任务是:确定有无键按下,判断哪一个键按下,键的功能是什么, 还要削除按键在闭合或断开时的抖动。两个并行口中,一个输出扫描码,使按键逐行 动态的接地,另一个并行口输入按键状态,由行扫描值和回馈信号共同形成键编码而 识别按键,通过软件查表,查出该键的功能。本实验选用 P1.4、 P1.5、 P1.6、 P1.7 作行线,P0.3、P0.4 作列线。行线初始状态全为“1” 。先让列线全部为低电平“0” , 如果没有键按下,行线全部为高电平“1”状态, 若有任何一个键按下,行线上为非 全“”状态。在有键按下后,逐行检查哪根行线为“0”状态,即可查出是哪个按键。 4.34.3 湿度信号采集及显示程序湿度信号采集及显示程序 系统将湿度信号转换成频率信号,并通过 HS1100 的频率和湿度之间的对应关系, 将之转换成相应的湿度信号,并显示出来。其湿度信号采集及显示程序如图 4-3 所示: 第- 12 -页 西华大学虚拟仪器课程设计说明书 开开始始 判判断断按按键键 是是否否按按 下下? 延延时时消消抖抖 确确认认按按键键 按按下下? 等等待待按按键键释释放放 返返回回按按键键值值 结结束束 Y Y N N 图 4-3 湿度信号采集子程序 湿度信号采集子程序:void ad_tem(void); 功能:读出计数器 T0 中频率信号,根据 HS1101 的特性将之转换为相应的湿度信号。 湿度信号转换电路的信号输出端直接和单片机的 P3.5 相连,即单片机计数器的外 部信号输入端,系统计数器用 T0 去测量振荡电路的振荡频率,从而获得系统的湿度信 号。 在系统的数据处理部分,主要是确定频率与相对湿度值之间的计算关系。系统的 555 振荡电路的输出端 OUTPUT 与 STC89C52 的 T0 相连,系统用定时器 T2 定时 1S, 用于控制 T0 的计数,从而计数出振荡电路 1S 内的脉冲个数,即振荡器的振荡频率, 然后进行频率信号与湿度信号之间的转换。但由于频率与相对湿度的关系曲线是非线 第- 13 -页 西华大学虚拟仪器课程设计说明书 性的,STC89C52 对其采取分段线性化处理。频率 6667HZ 与 6409HZ 将该曲线分为 3 段近似直线,使单片机在不同的频率范围进行不同的线性变换。 4.44.4 温度信号采集及显示温度信号采集及显示 系统的温度信号是由数字温度传感器 DS18B20 采集,DS18B20 是一种一线温度传 感器,它的输出信号就是数字信号,不需要经过 A/D 转换。 温度采集子程序:void get_tem(); 功能:读出和转化 DS18B20 采集的数据,并存储和显示这些数据。 DS18B20 转化后得到的数据,存储在 DS18B20 的两个 8 比特的 RAM 中,二进制 中的前面 1 位是符号位,如果测得的温度大于 0, 这位为 0,只要将测到的数值乘于 0.0625 即可得到实际温度;如果温度小于 0,这位为 1,测到的数值需要取反加 1 再乘 于 0.0625 即可得到实际 温度。例如+125的数字输出为 07D0H,+25.0625的数字 输出为 0191H,-25.0625的数字输出为 FF6FH,-55的数字输出为 FC90H 。本实验 没有考虑温度小于 0 的情况,为了方便后面程序的编写,这里乘的是 6.25,处理时只 要在显示程序中加入小数点即可。 St=1 DQ=1 DQ从0到1 DQ=1? St=1St=0复位成功 延时 St=1? Y N Y N 开始 返回 图 4-4 复位子程序 读字节子程序:uchar read_byte(); 读一个字节:数据线先从高拉到低电平 1us 以上,再使数据线升为高电平,从而产生读 信号,而来自 DS18B20 的输出数据在读时间片下降之后 15 微妙有效。所以在数据读出 第- 14 -页 西华大学虚拟仪器课程设计说明书 后,应进行一段时间的延时,才能将读得的数据返回给主程序。 写字节子程序:void write_byte(uchar date); 写一个字节: 数据线从高电平到低电平产生写起始信号,15ms 之后将所需写的位送 到数据线在延时 45us,使数据稳定的写人器件内。然后在将 DQ 拉高,为写下一位做 准备。如此循环 8 次就将一个字节写入存储器内。写字节程序及读字节程序如图所示: DQ=1 i=8 i0 取一位数 DQ=0 该位数是否为1 DQ=1 延时45us DQ=1 数据右移1位 i- 延时20us N Y 返回 开始 i=8 i0 数据右移一位 DQ=1并延时 DQ=0并延时 DQ=1并延时 DQ=1? 该位数据为1 延时 并i- 返回读出的数据 Y Y N 开始 返回 图 4-7 写字节子程序 图 4-8 读字节子程序 图 4-13 湿度比较及报警子程序 第- 15 -页 西华大学虚拟仪器课程设计说明书 5 5 上位机上位机软件设计软件设计 上位机设计是基于 NI(美国国家仪器公司)的 LabVIEW 进行设计的, LabVIEW 是一 种上位机程序开发环境,类似于 C 和 BASIC 开发环境,但是 LabVIEW 与其他计算机语 言的显著区别是:其他计算机语言都是采用基于文本的语言产生代码,而 LabVIEW 使 用的是图形化编辑语言 G 编写程序,产生的程序是框图的形式。提供包括数据采集, GPIB,串口控制,数据分析,数据显示及数据存储等函数库。操作方便、界面美观、 显示直观、控制精细。 5.15.1 LabVIEWLabVIEW 界面设计界面设计 本设计中的上位机监控系统界面设置了四个可独立显示机库环境因子变化的波形 图表,分别是温度波形图表、湿度波形图表、烟雾浓度波形图表、光照强度波形图表。 在界面的左方有三个框图,用于配置串口、发送控制信号按钮、显示环境因子及设置 报警门限。 图 5.1 界面前面板 当上位机和下位机连接好后,按下启动按钮, “启动/停止”指示灯亮,代表系统 已经启动,通信指示灯亮代表通信正常,烟雾报警指示灯亮代表现场烟雾浓度已经超 过设置的门限值。 LabVIEW 相应的通信协议设置,波特率设置为 9600,数据位 8,校验位 0,停止位 10.其在 LabVIEW 中的设置如图 5.2 所示。 第- 16 -页 西华大学虚拟仪器课程设计说明书 图 5.2 通信协议设置 数据处理过程,下位机传输的数据,在总线中传输的是相应书记的 ASCII 码,我们 需要在 LabVIEW 中把接收到的 ASCII 码转换为其原始数值,其数据传输过程是:VISA 读-字节数到字节数组-索引数组数据处理,其在 LabVIEW 中设置情况如图 5.3 所 示。 图 5.3 数据处理过程 因为数据传输时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的,因此索引数据也要按照相应的顺序来索引, 对索引的数据,要按照传感器的数据手册来对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 数据处理完后就是数据显示,需要完成的数据实时显示功能,用到波形图表显示控 件。和数据显示图表显示控件。其设置如图 5.4 所示。 第- 17 -页 西华大学虚拟仪器课程设计说明书 图 5.4 酒精浓度显示 5.25.2 上位机软件控制过程上位机软件控制过程 上位机主要设置有机库环境数据的显示,报警数据的设置和通风、供暖和除湿的 控制,编写上位机程序时,首先进行串口的初始化,包括串口号、波特率、校验位、 数据位、停止位等。然后条用串口读空间,将数据从缓冲区读回来,把读回来的数据 分成两路,一路送往显示控件显示,另一路拿来与相应报警门限值进行比较,如果大 于报警门限值则报警,反之不报警。在发送控制进行处理和显示,在控制部分是通过 串口向下发送一帧控制数据(共十个字节) ,前两个字节是控制信号,后八个字节用于 设置烟雾报警、光照报警、湿度报警和温度报警的门限值。对于前两个字节,第一字 节是控制信号识别码(01:供暖;02:通风;03:除湿) ,后一个字节是控制启动或停 止(01:启动;02:停止) 。 第- 18 -页 西华大学虚拟仪器课程设计说明书 6 6 系统调试系统调试 系统调试可以采用软件调试和硬件调试。而软件调试主要是应用 keil 软件进行软 件模拟调试,这种调试的方法主要适用于系统设计前期。其特点就是成本较低,容易 发现软件中的一些错误。此次主要采用软件调试。 在本次调试过程中,出现了两大主要错误,显示部分和 IIC 读写。由于显示部分 要同时显示温度和电压部分,而系统的显示又是通过扫描来显示的,所以完成一次数 码管的扫描的时间不能过长,否则数码管会闪烁,数字显示不稳定,应修改延时子程 序,缩短延时时间。显示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设置时,相应的设置位闪烁显示,这个程 序使用单片机的定时中断来做的,将单片机的定时器定为 1ms,计数一个标志位 FLAG,当这个数计数到 500 时,也就是定时 0.5s,系统就将相应的标志位 flag1 取反, 在显示程序根据 flag 的值,让相应位半秒中亮,半秒钟灭,这样就形成闪烁了。 系统调试过程,碰到了很多很多的问题,例如中英文不同环境输入的文字和符号导 致程序在编译过程中出错,各种各种的错误。但经过大量的查阅资料和向老师请教, 这些错误都逐一改正了。 第- 19 -页 西华大学虚拟仪器课程设计说明书 7 7 结论结论 设计实现的两个基功能:一是实现温度的连续监测,并通过数码管进行监显,如 果超限就报警;二是实现湿度的连续监测,并通过另一组数码管进行监显,如果超限 就报警。在实现了人与机的对话方面,除了在下位机有显示界面外,还利用 RS232 串 口,实时上传温、湿度数据到 PC 机端,可以实现远程监测。除了之外,在毕业设计中, 低成本、模块化和可扩展化是主线。 1在模块化设计方面 按每个要求的功能,从单片机、显示器、驱动电路、存储器到传感器,都尽量 选择市场上通用性最好的产品。 软件的设计融入模块化、通用化思想,核心的方法就是每个功能用子程序模块 化,主程序只是对各个功能的标志位进行判断,依照标志位来决定程序的走向, 不用的模块进入休息状态,以最大新都的降低功耗。 2. 降低成本的措施方面,在满足性能的前提下,尽量选择低成本元件,降低对传 感器的线性的要求等。措施的综合运用,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整个系统的成本。 第- 20 -页 西华大学虚拟仪器课程设计说明书 8 8 致谢致谢 通过虚拟仪器课程设计,我学到的不仅仅是专业上的技能,更多的是老师言传身 教的做人的品质,这些将使我终身受益。谢谢老师给予我悉心的指导,令我获益颇多 且深受鼓舞! 在此,也衷心感谢王孝平老师对我学业上的教导和帮助,给我提供了良好的学习 环境以及各方面无微不至的关怀,帮助我很好的完成了设计。感谢王老师对课程设计 论文的评审。 第- 21 -页 西华大学虚拟仪器课程设计说明书 9 9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 胡汉才.单片机原理及其接口技术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 李广弟等。单片机基础。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1。 3 杨振江、杜铁军.流行单片机实用子程序及应用实例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4 张培仁.基于 C 语言编程 MCS-51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5 任万强、刘忠菁。单片机原理与应用M。中国电力出版社,1999。 6 何立民。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出版社,1990.。 7 孙环.基于 SHT11 单片集成传感器温湿度检测模块设计J.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06(6) , 4348 第- 22 -页 西华大学虚拟仪器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 23 -页 西华大学虚拟仪器课程设计说明书 附录附录 附录附录 1 1:系统原理图:系统原理图 1 2 3 IN 1 1 2 2 3 3 4 4 5 5 LM2576 IC1 C1 470uF C2 104 D1 1N4007 D2 1N4007 GND VCC D3 IN5824 C3 220uF C4 104 R3 1K C5 103 W1 10K peed back peed back GND R2 220 C6 104 、 L1 L1 D4 LED1 1 2 OUT POWER_IN POWER_OUT EA/VP 31 X1 19 X2 18 RESET 9 P3.7/RD 17 P3.6/WR 16 P3.2/INT0 12 P3.3/INT1 13 P3.4/T0 14 P3.5/T1 15 P1.0 1 P1.1 2 P1.2 3 P1.3 4 P1.4 5 P1.5 6 P1.6 7 P1.7 8 P0.0 39 P0.1 38 P0.2 37 P0.3 36 P0.4 35 P0.5 34 P0.6 33 P0.7 32 P2.0 21 P2.1 22 P2.2 23 P2.3 24 P2.4 25 P2.5 26 P2.6 27 P2.7 28 PSEN 29 ALE/P 30 P3.1/TXD 11 P3.0/RXD 10 IC2 STC89C52RC P0.0 P0.1 P0.2 P0.3 P0.4 P0.5 P0.6 P0.7 P1.0 P1.1 P1.2 P1.3 P1.4 P1.5 P1.6 P1.7 P2.0 P2.1 P2.2 P2.3 P2.4 P2.5 P2.6 P2.7 RXD TXD INT0 INT1 TO T1 P3.6 P3.7 VCC X1 11.0592M C8 22pF C7 22pF S1 KEY4 R1 1K 、 、 S2 KEY4 GND C9 10uF VCC R4 R1 GND 、 、 R510K R610K R710K R810K R910K R1010K R1110K R1210K VCC 、 1 2 3 DS18B20 GND R13 5.1K VCC P3.7 、 VCC R19 510 GND R18 10 W2 103 GND R21 10K D5 LED1 C10 104 R20 680 1 2 3 4 J5 CON4 VCC GND VCC AO DO GND 3 2 1 84 IC4A LM339 、 VCC 1 ADDR 2 GND 3 SCL 4 DVI 5 SDA 6 BH1750HVI Component_1 VCC C11 104 GND P1.0 P1.1 R22 5.1K R23 5.1K VCC VCC 、 ADDR 1 ALEDRT 2 GND 3 AIN0 4 AIN1 5 AIN2 6 AIN3 7 VDD 8 SDA 9 SCL 10 ADS1 ADS1115 R24 10K R25 10K VCC VCC GNDVCC C12 100nF GND AD、 P1.2 P1.3 AIN0 AIN0 IN1 1 IN2 2 IN3 3 IN4 4 IN5 5 IN6 6 IN7 7 COM 8 DIODE 9 OUT7 10 OUT6 11 OUT5 12 OUT4 13 OUT3 14 OUT2 15 OUT1 16 IC5 ULN2003 P2.0 P2.1 P2.2 P2.3 GND VCC_125V、12V、 M 、 、 、 、 1 2 3 5 46 M Q_2 MQ_2 、 P3.6 B 1 VCC 2 RO 3 /RE 4 A 8 GND 7 DI 6 DE 5 MAX48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Idalopirdine-hydrochloride-Standard-生命科学试剂-MCE
- 2025年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公开招聘人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Guanine-13C2-15N-生命科学试剂-MCE
- GPC3-targeting-peptide-1-TFA-生命科学试剂-MCE
- 2025安徽六安市霍邱县夏店镇选聘见习村干部2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一套
- 2025江西省纺织集团进出口有限公司招聘工作人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2025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招聘13人(第三批)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参考
- 感恩节祝福发言模板
- 旅游业复苏背景下的市场机会研究
- 2025江苏淮安市淮阴区人民政府法律顾问选聘1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必刷)
- 高中期中考试家长会PPT课件 (共51张PPT)
- JJG 573-2003膜盒压力表
- GB/T 39634-2020宾馆节水管理规范
- GB/T 13234-2018用能单位节能量计算方法
- 营业线施工单位“四员一长”施工安全知识培训考试题库
- 紧急采购申请单
- 全球卫生治理课件
- 工程地质学:第7章 岩体结构及其稳定性
- 实验室生物安全程序文件
- 非洲猪瘟防控讲座课件
- 重症肌无力新斯的明实验的临床评估百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