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任安书复习学案.ppt_第1页
报任安书复习学案.ppt_第2页
报任安书复习学案.ppt_第3页
报任安书复习学案.ppt_第4页
报任安书复习学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报任安书 v六、掌握下列字词: v1、曩者辱赐书 v2、若望仆不相师 v3、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 v4、若九牛亡一毛 v5、特以为智穷罪极 v6、卒就死耳 v7、用之所趋异也 v8、剔毛发、婴金铁受辱 v9、传曰刑不上大夫 v11、积威约之渐也 v12、定计于鲜也 v13、受械于陈 v六、掌握下列字词: v1、曩者辱赐书 从前 ;降低了对方的身份,使对方蒙 受了耻辱 v2、若望仆不相师 指对方,您 v3、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 回信 ;希望 ;责备 v4、若九牛亡一毛 丢 v5、特以为智穷罪极 只,仅仅 v6、卒就死耳 终于 ;走向 v7、用之所趋异也 趋求,追求 v8、剔毛发、婴金铁受辱 绕 v9、传曰刑不上大夫 解释经义的文字 v11、积威约之渐也 积,积累。威,威力。约,约束。 渐:逐渐形成的状况 v12、定计于鲜也 夭亡 v13、受械于陈 刑具 v14、亦颇识去就之分也 v15、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 v16、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 v17、以稍陵迟 v18、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v19、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v20、下至于兹 v21、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v22、虽累百世,垢弥甚耳 v23、且负下未易居 v24、居则忽忽若有所亡 v25、身直为闺阁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故且从 俗浮沉 v v14、亦颇识去就之分也 去就:舍生就死;分:道理 v15、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 捆绑犯人的绳子,代指囚禁 v16、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 遗憾;显露 v17、以稍陵迟 以致 v18、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卓越、洒脱不拘;称道 v19、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困穷的处境; 铺陈,这里指创作。 v20、下至于兹 现在 v21、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推究;关系 v22、虽累百世,垢弥甚耳 积累,经历;更加 v23、且负下未易居 背负罪名的情况 v24、居则忽忽若有所亡 在家;丢失,丢掉 v25、身直为闺阁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故且从俗浮沉 v 直:只。引:引退。且:暂且。 字音字形天天练 下列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A迄(q)今 愤懑(mn) 金蝉脱壳(qio) B巨擘(b) 殷(yn)实 忧心忡忡(chng) C涎(yn)水 打擂(li) 明修栈(zhn)道 D埋(mi)怨 鳜(gu)鱼 周公吐哺(b) B q xin mn 字音字形天天练 下列字形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心恢意懒 不循私情 屈指可数 B如虎填翼 土瘠民贫 指手画脚 C流言斐语 焕然-新 耳熟能详 D捐滴归公 分庭抗礼 传诵一时 A 灰徇 添 蜚 飞 涓 一、通假字 v 1、其次诎体受辱。 v2、其次剔毛发。 v3、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 v4、见狱吏则头枪地。 v5、及以至是。 v6、及罪至罔加。 v7、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v8、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v9、思垂空文以自见。 v10、放失旧闻。 v11、则仆偿前世之责。 一、通假字 1、其次诎体受辱。 诎,通“屈” v2、其次剔毛发。 剔,通“剃” v3、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 箠,通“棰” v4、见狱吏则头枪地。 枪,通“抢” v5、及以至是。 以,通“已” v6、及罪至罔加。 罔,通“网”,法网 v7、古者富贵而名摩灭。摩,通“磨” v8、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底,通“抵” ,大抵。 v9、思垂空文以自见。 见,通“现” v10、放失旧闻。 失,通“佚”。 v11、则仆偿前辱之责。 责,通“债”。 二、古今异义 v1、意气勤勤恳恳 v2、素所自树立使然 v3、念父母,顾妻子 v4、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 v5、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二、古今异义 v6、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v7、下流多谤议 v8、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v9、仆以口语遭遇此祸 v10、恨私心有所不尽 二、古今异义 v1、意气勤勤恳恳 v (意气:古,情义。今指:意志和气概;志趣和性格; 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勤勤恳恳:古,诚恳, 恳切。今指勤劳而踏实) v2、素所自树立使然 v(树立:古,立身处世。今指建立) v3、念父母,顾妻子 v(妻子:古,妻子和儿女,今指男子的配偶) v4、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 v (沉溺:古,陷身。今指陷入不良的境地,难以自拔) v5、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v (非常:古,不同寻常。今用作程度副词,相当于“很” 、“十分”) 二、古今异义 v6、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v(文采:古:文章;今义:文艺方面的才华) v7、下流多谤议 v(下流:古, 身处下流,指地位卑微。今指卑鄙龌龊, 不文明) v8、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v(发愤:古:抒发愤懑。 今义:决心努力) v9、仆以口语遭遇此祸 v (口语:古,说话。今指谈话时使用的言语,与“书面语 ”相对) v10、恨私心有所不尽 v(私心: 古义,内心;今义自私的心理想法。) v1、太上不辱先 v2、何足贵乎 v3、且勇者不必死节 v4、若望仆不相师 v5、衣赫衣,关三木。 v6、请略陈固陋 v7、流俗之所轻也 v8、倡优蓄之 三、词类活用 v1、太上不辱先(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受辱) v2、何足贵乎(形容词作动词。称道) v3、且勇者不必死节(动词的为动用法,为 而死) v4、若望仆不相师(效法 名作动) v5、衣赫衣,关三木。(名作动,穿) v6、请略陈固陋(形作名,固执鄙陋的想法) v7、流俗之所轻也(形作动,轻,轻视) v8、倡优蓄之 名词作状语 像倡优那样 三、词类活用 四、一词多义 v以 v1、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 v2、以通其狂惑 v3、及以至是 v4、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 v5、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 v6、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v7、仆以口语遇此祸 四、一词多义 v以 v1、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 介词,用 v2、以通其狂惑 表目的,来 v3、及以至是 已经 v4、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 以致 v5、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 连词表结果 以致 v6、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因为 v7、仆以口语遇此祸 因为 v乃 v1、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 v2、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v3、家祭无忘告乃翁 v4、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 v5、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v之 v1、况仆之不得已乎 v2、无兄弟之亲 v3、而用流俗人之言 v4、藏之名山,传之后人 v5、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 v乃 v1、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副词,却 ,转折连词) v2、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竟 ,副词) v3、家祭无忘告乃翁( 你的 ,代词) v4、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才) v5、屈原放逐,乃赋离骚(于是) v之 v1、况仆之不得已乎 (取独) v2、无兄弟之亲(定语后置标志) v3、而用流俗人之言(助词,的) v4、藏之名山,传之其人 (它) v5、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助词,不译) v焉 v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v2、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v3、且焉置土石? v4、犹且从师而问焉 v5、未知生,焉知死 v6、割鸡焉用牛刀 v7、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v8、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 v9、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v10、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 v11、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v12、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v焉 v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v 作兼词,相当“于之”、“于此”、“于彼”。在其中。 v2、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v 作兼词,相当“于之”、“于此”、“于彼”。从这里。 v3、且焉置土石? 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 哪里”等。 v4、犹且从师而问焉 用作代词,相当于“之” v5、未知生,焉知死 疑问代词,哪里、怎么 v6、割鸡焉用牛刀 疑问代词,哪里、怎么。 v7、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句末语气词,了、啊、呢 v8、或师焉,或不焉 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 v9、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 “也”。 v10、盘盘焉,囷囷焉 v 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 v11、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疑问代词,怎么。 v12、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语气词 v厥 v1、思厥先祖父 v2、大放厥词 v3、厥有国语 v望 v1、若望仆不相师 v2、吾尝跂而望矣 v3、日夜望将军至 v4、以绝秦望 v5、君还何所望 v6、先达德隆望尊 v7、适冬之望日前后 v厥 v1、思厥先祖父 “其”,他的 v2、大放厥词 “其”,他的 v3、厥有国语 才 v望 v1、若望仆不相师 怨望,埋怨 v2、吾尝跂而望矣 远望,看 v3、日夜望将军至 盼望,期望 v4、以绝秦望 希望,打算 v5、君还何所望 指望 v6、先达德隆望尊 声望,名望 v7、适冬之望日前后 阴历每月的十五日 v师 v1、若望仆不相师 v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v3、或师焉,或否焉 v4、吾从而师之 v5、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 v6、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v7、十年春,齐师伐我 v8、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v师 v1、若望仆不相师 效法 v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老师 v3、或师焉,或不焉 学习 v4、吾从而师之 以之为师、效法、学习 v5、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 学习、仿效 v6、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学习的榜样 v7、十年春,齐师伐我 军队 v8、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擅长某种技艺 或在某个领域有特殊技能的人 v用 v1、用之所趋异也 v2、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v3、行军用兵之道 v4、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v比 1、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 v2、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 v3、天涯若比邻 v4、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v5、比肩接踵 v v用 v1、用之所趋异也 连词,因为 v2、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名词,用处 v3、行军用兵之道 动词,使用 v4、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动词,任用 v比 1、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 等同,相提并论 v2、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 适合 v3、天涯若比邻 靠近,挨着 v4、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等到、及 v5、比肩接踵 靠近、挨着 v倾 v1、见客但倾酒,为官不爱钱 v2、对此欲倒东南倾 v3、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v4、权倾五伯 v通 v1、通古今之变 v2、通其狂惑 v固 v1、请略陈固陋 v2、固主上所戏弄 v倾 v1、见客但倾酒,为官不爱钱 用尽,竭尽 v2、对此欲倒东南倾 倾倒,倒塌,倒下 v3、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倾倒 v4、权倾五伯 超过 v通 v1、通古今之变 通晓 v2、通其狂惑 达,这里指抒发 v固 v1、请略陈固陋 固塞 v2、固主上所戏弄 本来 五、重点句式 v 1、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v2、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 v3、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v4、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v5、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v6、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v7、下流多谤议 v8、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v9、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v10、安在其不辱也 v11、且西伯,伯也,拘于羑里 v12、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v13、孙子断足,终不可用 v14、不信,适足取辱耳 v15. 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v 五、重点句式 v 1、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