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doc_第1页
[工作总结]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doc_第2页
[工作总结]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doc_第3页
[工作总结]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doc_第4页
[工作总结]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摘要: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是培养21世纪人才的需要,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理论学习,结合自己长期从事班主任工作和教学工作的实践和体会,本文拟从现阶段中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着手,探究其产生的原因及问题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对策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现在独生子女、离异家庭和留守儿童的增多。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这些问题如果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甚至导致犯罪的发生,阻碍了自己的成长,也危害了家庭,危害了社会。因此,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责任重大。那么,中学生存在哪些心理健康问题呢?一、中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成因本人认为,在中学生中,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以自我为中心。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之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也越来越多的家庭只有一个或两个孩子。因此,每个家庭就自然而然就形成了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模式。这些孩子从小不愁吃、不愁穿,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般的生活,他(她)就是家庭的中心。这时情况下如果父母亲不能给予正确引导,孩子就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但是,在学校里同学不可能事事都让着他(她),老师不可能事事都迁就他(她)。这样就容易形成巨大的心理落差,造成心情郁闷、人际关系糟糕、经不起批评和容易暴躁等行为表现。(二)经不起挫折。现在的中学生是温室里的花朵,从小骄生惯养,没经历过什么风雨,更不要说大风大浪。因此,心理承受能力不强。遇到一点挫折,容易产生消极、过激等反应。最近几年,常有报道中学生坠楼事件。坠楼原因不外乎就是与父母亲发生争吵、成绩考不好、人际关系受挫等问题。这些小问题,对整个人生而言,实在算不上是挫折,但一朵朵还末来得及盛开的花朵就因这些“挫折”而凋零了。实在是令人痛心不已。(三)过度焦虑。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围绕着学习产生的问题占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部分,其主要表现是学习焦虑。目前,学校课业任务繁重,竞争激烈,父母的期望值较高,使得学生精神压力越来越大。有不少同学,越是临近考试,心理越紧张,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考试越紧张,结果越考不好,回家还担心被父母批评。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学习差的同学不想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也有这种倾向。长此以往,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容易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记忆力下降、思维迟缓等问题。(四)青春期的困惑。中学时期是花的季节,在这一阶段人的第二性征渐渐发育,性意识也慢慢成熟,此时,他们情绪较为敏感,易冲动,对异性充满了好奇与向往,当然也会伴随着出现许多情感困惑,如兴奋,沮丧,烦恼、自责、罪恶感等等。有些甚至开始早恋,并深陷其中而不有自拔。这时如果缺少成人的及时指导和关爱,他们很有可能会做出使身心均受到很大伤害的事情来。 二、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综上所述可见,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已成为当前教育面临的新课题、新任务。面对学生如此复杂的心理状况,作为教育工作者,我感到深深的忧虑,也更加明确了在中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该如何从事这项工作呢?我认为解决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教师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坚力量,既是组织者,也是负责具体实施的人。因此,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要任务是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现代生活日益繁忙,面对激烈的升学竞争和来自社会各方面有形无形的压力,使一些教师产生了不健康的心理状态,这就必然导致不恰当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不良的影响。学校要重视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教师的职业特征要求教师要有极强的自我调节情绪能力。此外,每一位教师都应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目前,并不是每一位教师都能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体罚现象虽已不多,然而因为学生成绩不好或行为有些偏差而冷落、挖苦、取消参加其他活动的权利等现象却时有发生。因而,培养一支自身心理健康,懂得心理学专业知识,掌握心理辅导和心理训练方法的老师队伍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条件。(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切教育如果离开了家长就无从谈起。因此,让家长了解心理学知识,掌握教育规律,科学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最有效的方法。不少家长平时只顾赚钱,对孩子的教育不闻不问,甚至以为教育只是学校的事情,只要把孩子送到学校就万事大吉。也有不少家长向我推心置腹的说,他也很想把孩子教育好,想多和孩子沟通,但总说不了几句,孩子就厌烦了。面对孩子出现的问题束手无策。针对这种问题,我认为平时可通过家长会,向家长介绍一些浅显易懂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或教育案例,也可向家长推荐一些心理健康教育书籍,让他们自己去学习,逐步提高教育水平。这是比较可行的方法。(三)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纠正学生对心理健康的错误认识,提高自我调节能力。面向全体中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可由学校组织部分骨干教师编写实用教材,也可参照上级主管部门下发的心理健康教育读本,由专职教师任课,有针对性地围绕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灵活进行,重点突破疏导,培养中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指导他们学会自我调节,对全体中学生进行正面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身心和谐健康发展。(四)在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培养中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素质的主渠道。一方面各学科教师要强化课堂教学中的中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既结合学习内容训练中学生观察、思维、想象、记忆、注意等智力心理,发展中学生智力,又结合教学工作激发中学生学习兴趣、情感、锻炼中学生学习意志,培养个性,促进中学生的非智力心理健全发展。另一方面,改革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学得积极主动,以减轻中学生心理压力,消除学生的学习心理障碍。同时,增加对后进生的情感投资,从行动上接近和爱护后进生,发现其闪光点,保护他们的积极性,并及时给予表扬鼓励,用引导代替斥责,用提醒代替讥讽,从而增强他们良好的非智力心理素质。(五)设立心理咨询室,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时代的发展显示出,开展心理咨询与治疗服务已不仅仅是个别中学生的要求,而是一种时代的趋势了。大学早已有自己的心理咨询室和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而中学还是一片空白。因此,在中学设立心理咨询室已是刻不容缓。目前,不少学生对心理咨询室还有一些排斥,认为是有精神病的人才要找心理医生。因此,建立心理咨询室后要先做好宣传,消除学生的顾虑。心理健康教师要有意识地和困于心理问题的同学建立起关心、尊重、了解和指导的关系,并依据问题的需要使用适当的心理治疗方法,减轻或消除学生的不适应的心理现象及行为,培养适应习惯,促进心理的健全发展。总之,心理健康教育是长期的、艰巨的系统教育工程,随着课程改革的有效实施,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目前学校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高低,处事的心态平衡健康与否,将关系到他们适应挑战的成败,事关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兴衰与存亡。因此,在学校素质教育不断深入发展的今天,研究和探索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参考文献:1陈家麟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