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辞类纂》序.ppt_第1页
《古文辞类纂》序.ppt_第2页
《古文辞类纂》序.ppt_第3页
《古文辞类纂》序.ppt_第4页
《古文辞类纂》序.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文辞类纂序 (清)姚鼐 作家介绍 姚鼐(ni)(17311815)清代安徽桐 城人,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 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 抱。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 称为“桐城三祖”。乾隆二十八年(1763) 中进士,任礼部主事、四库全书纂修官等 ,年才四十,辞官南归,先后主讲于扬州 梅花、江南紫阳、南京钟山等地书院四十 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等,曾编选 古文辞类纂。 古文辞类纂 清代姚鼐编的各类文章总集。全书七十五 卷,选录战国至清代的古文,依文体分为 论辨、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 传状、碑志、杂记、箴铭、颂赞、辞赋、 哀祭等十三类。所选作品主要是战国策 、史记、两汉散文家、唐宋八大家 及明代归有光、清代方苞、刘大櫆等的古 文。书首有序目,略述各类文体的特点、 源流及其义例。 鼐少闻古文法于伯父薑坞1先生及同乡刘耕 南2先生,少究其义,未之深学也。其后游宦数 十年,益不得暇,独以幼所闻者,置之胸臆而已 。乾隆四十年,以疾请归,伯父前卒,不得见矣 。刘先生年八十,犹善谈说,见则必论古文。后 又二年,余来扬州,少年或从问古文法。 1薑坞:姚范,字南菁,号薑坞,乾隆六年( 1741)进士。作者姚鼐是姚范之弟姚淑之子。2 刘耕南:刘大櫆,字才甫,一字耕南,号海峰。 方苞弟子。在桐城派古文家中,上承方苞义法理 论,下开姚鼐文章精粗途辙。 夫文无所谓古今也,惟其当而已。得其 当,则六经至于今日,其为道也一。知其 所以当,则于古虽远,而于今取法,如衣 食之不可释;不知其所以当,而敝弃于时 ,则存一家之言,以资来者,容有俟焉。 于是以所闻习者,编次论说为古文 辞类纂。其类十三,曰:论辨类、序跋 类、奏议类、书说类、赠序类、诏令类、 传状类、碑志类、杂记类、箴铭类、颂赞 类、辞赋类、哀祭类。一类内而为用不同 者,别之为上下编云。 3老、庄:老子、庄子。4贾生:指西汉文学家贾 谊。5退之:唐文学家韩愈的字。6子厚:唐文学 家柳宗元的字。7明允:宋文学家苏洵的字。苏、 张之流:指苏秦、张仪等纵横家。8子瞻:宋文学 家苏轼的字。 论辩类者,盖原于古之诸子,各类所学著书 诏后世。孔孟之道与文,至矣。自老、庄3以降 ,道有是非,文有工拙。今悉以子家不录,录自 贾生4始。盖退之5著论,取于六经、孟子;子 厚6取于韩非、贾生;明允杂以苏、张之流7; 子瞻8兼及于庄子。学之至善者,神合焉; 善而不至者,貌存焉。惜乎!子厚之才,可以为 其至,而不及至者,年为之也9。 序跋类者,昔前圣作易,孔子为作 系辞、说卦、文言、序卦、 杂卦之传10,以推论本原,广大其义。诗 、书皆有序,而仪礼篇后有 记,皆儒者所为。其馀诸子,或自序其意, 或弟子作之,庄子天下篇、荀子末篇 ,皆是也。 10系辞、说卦、文言、序 卦、杂卦:都是周易的注解、 辅助读物,从司马迁以来,都认为是孔子 所作。传:经书的的解释。 11太史公:指司马迁。欧阳永叔:宋文学家欧阳修。 12向、歆:刘向、刘歆。汉武帝时,使刘向校中秘之 书。每一书就,向辄撰为一录,论其指归,辨其论谬 ,叙而奏之。向卒后,哀帝使其子歆嗣父之业。歆遂 总括群书,撮其指要,著为七略。13子政:刘向 的字。14子固:宋文学家曾巩的字。 余撰次古文辞,不载史传,以不可胜录也 。惟载太史公、欧阳永叔11表志叙论数 首,序之最工者也。向、歆奏校书各有序 12,世不尽传,传者或伪,今存子政13 战国策序一篇,著其概。其后目录之 序,子固14独优已。 奏议类者,盖唐、虞、三代圣贤陈说其君之辞,尚 书具之矣。周衰,列国臣子为国谋者,谊忠而辞美 ,皆本谟诰15之遗,学者多涌之。其载春秋内外 传16者不录,录自战国以下。汉以来有表、奏、疏、 议、上书、封事之异名,其实一类。惟对策虽亦臣下 告君之辞17,而其体少别,故置之下编。两苏应制举 18时所进时务策,又以附对策之后。 15谟诰:尚书中有皋陶谟、康王之诰等 篇。16春秋内外传:内传即左传,外传即 国语。17表、奏、疏、议、上书、封事:皆臣下主 动提出的对时务的意见。对策:臣下就皇帝提出的关 于经义、时事的问题作出的回答。18两苏:苏轼、苏 辙。制举:唐宋科举制,有岁举与制举之分,岁举是 长年贡举,制举为皇帝自诏选拔。 书说类者,昔周公之告召公,有君奭 之篇19。春秋之世,列国士大夫或面 相告语,或为书相遗,其义一也。战国说 士,说其时主,当委质为臣,则入之奏议 ;其已去国,或说异国之君,则入此编 19书说:信叫书,当面谈话叫说。君 奭:尚书序认为周公、召公同为成 王相,召公不满,周公作君奭告召公 。 20赠处:札记檀弓下:子路去鲁,谓颜渊曰:“ 何以赠我?”颜答后又问子路:“何以处我?”21梁王 :梁惠王魏婴。宴请诸侯于范台事见战国策魏策二 。择言:选择恰当的言词。 赠序类者,老子曰:“君子赠人以言。”颜 渊、子路之相违,则以言相赠处20。梁 王觞诸侯于范台,鲁君择言而进21,所 以致敬爱、陈忠告之谊也。唐初赠人,始 以序名,作者亦众。至于昌黎,乃得古人 之意,其文冠绝前后作者。苏明允之考名 序,故苏氏讳序,或曰引,或曰说。今悉 依其体,编之于此。 22三军:周代天子六军,大国诸侯三军。 诏令类者,原于尚书之誓诰。 周之衰也,文诰犹存。昭王制,肃强侯, 所以悦人心而胜于三军22之众,犹有赖 焉。秦最无道,而辞则伟。汉至文、景, 意与辞俱美矣,后世无以逮之。光武以降 ,人主虽有善意,而辞气何其衰薄也!檄 令皆谕下之辞,韩退之鳄鱼文,檄令 类也,故悉附之。 23刘先生:指刘大櫆。24圬者:指韩愈为之作传 的泥瓦工王承福。种树:指柳宗元为之作传的种树人 郭橐驼 。 传状类者,虽原于史氏,而义不同。刘先生 23云:“古之为达官名人传者,史官职之。文士 作传,凡为圬者、种树之流而已24。其人既稍 显,即不当为之传,为之行状,上史氏而已。” 余谓先生之言是也。虽然,古之国史立传,不甚 拘品位,所纪事犹详。又实录书人臣卒,必撮序 其平生贤否。今实录不纪臣下之事,史馆凡仕非 赐谥及死事者,不得为传。乾隆四十年,定一品 官乃赐谥。然则史之传者,亦无几矣。余录古传 状之文,并纪兹义,使后之文士得择之。昌黎 毛颖传,嬉戏之文,其体传也,故亦附焉。 25石鼓刻文:即石鼓文,相传为周宣王时作。 26秦刻琅邪:秦始皇多次东巡,登临之地都刻石纪 颂统一天下的功业,琅邪刻石即其中之一。27 茅顺甫:明散文家茅坤。 碑志类者,其体本于诗。歌颂功德,其用施于金 石。周之时有石鼓刻文25,秦刻石于巡狩所经过 ,汉人作碑文又加以序,序之体,盖秦刻琅邪26 具之矣。茅顺甫27讥韩文公碑序异史迁,此非知 言。金石之文,自与史家异体。如文公作文,岂必 以效司马氏为工耶?志者,识也。或立石墓上,或 埋之圹中,古人皆曰志。为之铭者,所以识之之辞 也。然恐人观之不详,故又为序。世或以石立墓上 曰碑曰表,埋乃曰志,及分志铭二之,独呼前序曰 志者,皆失其义。盖自欧阳公不能辨矣。墓志文, 录者犹多,今别为下编。 杂记类者,亦碑文之属。碑主于称颂功 德,记则所纪大小事殊,取义各异,故有 作序与铭诗全用碑文体者,又有为纪事而 不以刻石者。柳子厚纪事小文,或谓之序 ,然实记之类也。 箴铭类者,三代以来有其体矣,圣贤所以 自戒警之义,其辞尤质而意尤深。若张子 28作西铭,岂独其理之美耶,其文 固未易几也。 颂赞类者,亦诗颂之流,而不必 施之金石者也。 28张子:指北宋哲学家张载。 29屈子:屈原。30辞赋略:当是诗赋略。 刘歆继其父刘向整理汉朝中央藏书,校秦七略,其 中之一为诗赋略。31昭明太子:萧统,曾编选 文选。32汉略:即七略。33六朝:指晋 、宋、齐、梁、陈、隋。34靡:纤丽少气骨。 辞赋类者,风雅之变体也。楚人最工为之,盖非独屈 子29而已。余尝谓渔父,及楚人以弋说襄王、 宋玉对王问遗行,皆设辞无事实,皆辞赋类耳。太史 公、刘子政不辨,而以事载之,盖非是。辞赋固当有 韵,然古人亦有无韵者。以义在托讽,亦谓之赋耳。 汉世校书有辞赋略30,其所列者甚当。昭明太 子文选31,分体碎杂,其立名多可笑者。后之 编集者,或不知其陋而仍之。余今编辞赋,一以汉 略32为法。古文不取六朝33人,恶意靡34也。 独辞赋则晋宋人犹有古人韵格存焉。惟齐梁以下,则 辞益俳而气益卑,故不录耳。 哀祭类者,诗有颂,风有黄鸟、二 子乘舟,皆其原也。楚人之辞至工,后 世惟退之、介甫35而已。 35介甫:宋王安石。 凡文之体类十三,而所以为文者八,曰:神、 理、气、味、格、律、声、色。神、理、气、味 者,文之精也;格、律、声、色者,文之粗也。 然苟舍其粗,则精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