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1世纪九年义务教育地理教材第四册辅导.ppt_第1页
北京市21世纪九年义务教育地理教材第四册辅导.ppt_第2页
北京市21世纪九年义务教育地理教材第四册辅导.ppt_第3页
北京市21世纪九年义务教育地理教材第四册辅导.ppt_第4页
北京市21世纪九年义务教育地理教材第四册辅导.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市21世纪九年义务教育 地理教材第四册辅导 第十七章 认识几个地区 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地理室 梁淑芝 n世界地理内容共6章,即为 n第14章 世界自然环境 n第15章 世界的人口、城市和地理 区域的划分 n第16章 认识亚洲 n第17章 认识几个地区 n第18章 认识几个国家 n第19章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n新地理课程标准要求: n在地图上找出某一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 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 n运用地图或地形剖面图,描述某一地区地势变 化及分布特点,说出地形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n运用图表说出某一地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 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n运用地形图说明某一地区主要河流概况,以及 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n运用地图和资料,指出某一地区对当地 或世界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一种或几种 自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等 情况。 n举例说出某一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n说出某一地区最有影响的区域性国际组 织。 n运用资料描述某一地区富有特色的文化 习俗。 n说出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以及开 展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n一教材内容分析 1与全书内容的总体联系 2教材内容的选择与编排 n第一节 东南亚 n第二节 中东 n第三节 欧洲西部 n第四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n第五节 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 认 识 几 个 地 区 东南亚 山河相间 岛屿密布 人口稠密 华人聚居 气候湿热 物产丰富 中东 五海三洲之地 丰富的石油资源 严重缺乏的水资源 农业和畜牧业 欧洲西部 重要的海陆运输通道 发达的地区之一 欧洲联盟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黑色人种的故乡 高原大陆 热带景观 世界矿产宝库 民族经济发展 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 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 地球最北的地方 n二、教学目标 n1了解东南亚和中东地区地理位置的重 要性、欧洲西部是世界上重要的海陆运 输通道、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黑人的故 乡、北极和南极地区的位置特点和自然 特征。运用地图指出世界上重要的国家 和首都、重要的交通要道:马六甲海峡 、苏伊士运河、英吉利海峡、直布罗陀 海峡等。 n2学会运用地图、有关的景观图片和资 料,举例说明东南亚、中东、欧洲西部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位置与气候的关 系及气候特征; n学会运用图表分析东南亚的湿热气候与 丰富物产,严重缺水的中东地区与农业 和畜牧业的发展,撒哈拉以南非洲丰富 的矿产资源与采矿业等自然条件与工农 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n阅读景观图片和文字资料,了解各地的 风土民情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n3在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 、阅读地图和景观图、示意图的能力及 想象能力; n使学生养成正确分析、比较、综合气候 、地形、植被等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 人类活动与环境之间关系等问题的意识 ; n独立完成或与他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并鼓励学生大胆发表个人见解的创新精 神。 n三、教学建议 n第一节 东南亚 n(一)教学重点: n1东南亚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n2东南亚是世界上地壳剧烈活动的地区 之一。 n3两种热带气候及其丰富的物产。 n(二)教学设计建议 n1可从欣赏东南亚的热带自然风光和风土民情 的景观图片开始,让学生对异国的自然和民风 产生兴趣,带着求知的欲望开始本节课的学习 。 n2通过引领学生阅读亚洲地图,了解东南亚在 亚洲的位置、范围,主要包括的国家及首都。 通过阅读资料和做一做等学生活动,明确马六 甲海峡是两大洋之间最短的航线,是世界重要 的海上通道之一。 n对于本课的“做一做” ,教师可将学生分成若干 小组,动手在地图上标绘完成。 3通过阅读东南亚地形图,找出中南半 岛上的主要河流和山脉,归纳出山河分 布的特点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该地区地壳活动剧烈,火山地震频繁及 其成因。 4在学习“人口稠密 华人聚居”一段教学 内容时,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本中的地 图、景观图和阅读资料,或从网络和画 报上下载一些图片。 n5 关于“气候湿热、物产丰富”一段内 容的学习,从东南亚的纬度位置和海陆 位置分析气候湿热的原因,进而分析该 气候条件下的植物和农作物的生长情况 及其种类。 n(三)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n第二节 中东 n(一)教学重点: n1中东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n2丰富的石油资源。 n3中东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地区之一, 干旱的气候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约旦河 的水资源与阿以之战的关系。 n(二)教学设计建议 n1 阅读东半球地图,了解中东在世界的 位置联系三大洲(亚洲、非洲、欧 洲)、沟通两大洋(太平洋、印度洋) ,阅读中东地图了解中东地处五海三洲 之地。 n2 通过阅读课本中的“中东的油气田和输 油管道”及石油主要运输路线图,石油储 量、产量和出口量占世界总量的比重图 和景观图。 n3 关于“严重缺乏水资源” 内容的学习, 阅读气候类型图,从中东的纬度位置和 海陆位置分析气候干热的原因。解决严 重缺水的途径之一海水淡化。 n4 干旱气候条件下的农业生产状况。 第三节 欧洲西部 n(一)教学重点 n1重要的海陆运输通道 n2发达经济 n欧洲西部工业带。 n主要的工业城市及其分布。 n经济发达的程度。 n工业发展与环境的治理成效。 n旅游资源丰富及发达的旅游业。 n3 欧洲联盟及对世界的影响。欧洲联盟 1955年成立,包括15个国家。 n逐步统一成员国的经济、财政、货币 、外交政策、安全政策、防务政策等。 n推动了欧洲国家之间的科技合作。对 欧洲和世界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n对世界经济发展的作用,国民生产总 值与美国相当,贸易额居世界第一,形 成了与美国、日本三足鼎立的局面。 n(二)教学设计建议 n1可从经济和足球运动等学生关注的热点问 题引入,也可向学生提供某些国家的景观图片 ,让学生对该地区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同时增 加学习兴趣。 n2对于“重要的海陆运输通道” 内容,补充一 些欧洲西部国家海洋运输的实际例子、阅读课 文和鹿特丹港的图片及介绍,提出问题请学生 分析: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有哪些促进作用。 欧洲西部的海陆位置和陆地轮廓特点,其气候 应具有的特征。在该气候条件下的农业生产有 什么特点。 n3 在学“发达地区之一” 段课文前,教师 可将学生分成小组,请各组领取自己感 兴趣的国家,搜集报刊杂志或上网查询 其工农业经济发达的实例, n4 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欧洲的自然风 光、名胜古迹等,或组织学生在课下收 集欧洲的有关资料,在课堂交流,培养 学生收集资料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在 交流时得到美的享受。 n第四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n(一)教学重点 n1在地图上明确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纬度位 置与范围。好望角的交通运输在世界的地位。 n2以高原为主的地形,东非大裂谷的位置、 范围、地表形态及产生的原因。 n3热带气候及景观 n4热带草原及热带沙漠地区的干旱,沙漠不 断扩大问题及造成的危害。 n5丰富的矿产与民族经济的发展 n(二)教学设计建议 n1本课的引入可出示非洲黑种人的生活景观 图片或放一段黑人的舞蹈的录象资料,给学生 一种较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也可以请学生先谈 谈对非洲的了解,再开始讲新课。 n2 对于“黑色人种的故乡”的教学,应充分运 用地图,请学生通过阅读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 图来认识它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沿非洲大 陆的轮廓线来指图,看出非洲海岸线是世界各 洲最平直的一洲。 n3 对于“高原大陆 热带景观” ,可请学生从陆 高海深表中分析得出非洲地形海拔高度,其地 形特点是以高原为主,地形起伏较小。 n阅读东非大裂谷的景观图片和示意图,了解东 非大裂谷位于东非高原;大裂谷今天仍在不断 的张裂,形成成串的火山和湖泊。 n对于非洲的气候特征教师可以从阅读撒哈拉以 南的非洲气候图入手,结合前面介绍的纬度位 置来分析其气候特点的成因,以及各种不同气 候的特征对自然植被和农业生产的影响。 n4有关“世界矿产宝库 民族经济发展” 的教学,阅读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矿产 分布图,了解金刚石、黄金和铜矿等矿 产产量和出口量最多的国家和地区。 n对于民族经济的发展,可以请学生上网 查询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经济发展状况。 并请学生对其经济的发展提出个人的建 议。教师可组织学生将建议在全班进行 介绍或办板报、墙报展示。 n(三)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n关于东非大裂谷的成因不宜拓宽和加深 ,引导学生观察地图上裂谷的位置、范 围,由北到南的湖泊和火山分布,简单 介绍其成因即可。 第五节 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 n(一)教学重点 n1两极地区的位置及其自然环境的特点 n2两极地区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 性 n(一)教学设计建议 n1纬度最高是南极和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特 征形成的主要原因,教学中应该抓住这条主线 ,重点分析纬度位置对极地地区自然地理因素 的影响。 n2对于“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的教学,应带 领学生阅读南极地区地图,得出该地区是世界 纬度位置最高、最南的地区,其周围濒临了大 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由于纬度高,造成南 极洲的气候具有酷寒、烈风和暴雪的特征。而 南极洲大陆的其他方面的自然环境特征也主要 是气候造成的。 n3分析南极大陆的自然环境特征,充分 利用教材提供的地形剖面图、景观图和 大量数据。用直观方法,生动形象地说 明各自然要素的主要特点。 n4南极洲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动植 物资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