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诗歌鉴赏复习课件21语言.ppt_第1页
高考古诗歌鉴赏复习课件21语言.ppt_第2页
高考古诗歌鉴赏复习课件21语言.ppt_第3页
高考古诗歌鉴赏复习课件21语言.ppt_第4页
高考古诗歌鉴赏复习课件21语言.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试说明对诗歌 鉴赏的要求。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 象、语言、表达技巧。 评价文学作品的思 想内容。 其友郑谷将“数”改为“一”哪个好 ?为什么? 推敲字词 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齐己早梅 一一 郑谷将“数”改为“一”,因为题为“早梅”,如 果开了数枝,说明花已开久,不能算是“早梅”了 ,齐己佩服不已,尊称郑谷为“一字师”。 晴景 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王安石改“飞来”为“纷纷”,因为 只有蜂忙蝶乱的侧写妙笔才能令人真 实地感受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 纷纷 2004年高考语文15套试卷中共有6套试 卷考查炼字: 全国卷一 全国卷四 湖北卷 浙江卷 辽宁卷 福建卷 2005年高考语文16套试卷中共有6套试 卷考查炼字: 北京卷 天津卷 湖南卷 上海卷 辽宁卷 福建卷 高考扫描 动词的提炼是古诗炼字的主要内容 。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 字,陶潜“悠然见南山”的“见”字, 张先“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弄”字, 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 尽人皆知。一个“闹”字把诗人心头感 到蓬勃的春意写出来了,一个“弄”字 把诗人欣赏月下花枝在轻风中舞动的美 写出来了。 在鉴赏诗歌时,一要重点关照动词 结合字词:词义(相关语词)、词性等 诗歌鉴赏主观题表述思路 结合诗句:表现手法及其效果等 结合全诗:内容(对象、主旨、感情等) (题目、作者、诗句、注释等) 过香积寺 王维 “咽”字写出了山泉发出呜咽的声音,”冷 ”字写出了青松上的日光似乎有点阴冷。 例题解析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养;毒龙,指世俗欲念。 这首诗第三联的“诗眼”分别是哪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 泉声怎么会哭呢?太阳怎么会冷呢?这是作者借物 抒情,表达自己空有一身本领而报国无门的思想感情。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描绘了一幅深 山古寺图,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 参考答案 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挡,发 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 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 乎显得阴冷。(字义) “咽”“冷”两 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 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意境) 表达了作者对恬淡宁静心境的追 求。(感情) 全国卷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6 分) 木兰花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 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 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注 縠皱:皱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 对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你认为写 得好不好?为什么? 答:闹,热闹。(字义) 当它在诗句中与“红杏” 和“春意”组合在一起时,表现的正是春意盎然,春光 烂漫之意,表现了春光无限的意境之美。(意境) 写出了诗 人心头蓬勃的春意,表达了诗人对明媚春光的喜爱之情 。(感情) 从军行 刘叉 海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这首诗勾画了一幅有声、有色的雪地行军 图,一个“上”字形象鲜明、意韵丰富,请简析 。 答案:“上”字,明写红旗“飘上”,实写将 士“登上”,(字义) 展示了戍边将士高 昂的士气、如火的豪情。(感情) 在诗词鉴赏中,二要关注修饰语 例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 万仞山。 例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 潜、细,脉脉绵绵,写的是自然造化 发生之机,最为密切。 例3: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 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 觅封侯。(闺怨王昌龄) 问题:试分析“忽”字的表达效果。 一个“忽 ”字将这种情绪上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感情 ) “忽”字,取漫不经心而恰倒好处之意 。(字义) 登翠楼时兴冲冲,而闯入眼帘的柳色 却使她使她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 ,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意境) (2004年浙江卷)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 ,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 短亭。 问题: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 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答案:“空”,徒然,白白的,(字义) 表达了苦 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增添了全词的“愁” 味,使主题更加鲜明。(感情) 结合字词:词义(相关语词等)、词性等 结合诗句:表现手法及其效果等 结合全诗:内容(对象、主旨、情感等) (题目、作者、诗句、注释) 课堂小结 三结合 阅读陈子昂春夜别友人,完成题目。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注:离堂:离别分开之所。 琴瑟:指朋友宴会之乐 。源出诗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