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ppt_第1页
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ppt_第2页
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ppt_第3页
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ppt_第4页
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章 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 n 公路横断面 n 城市道路横断面的形式及组成 n 车行道 n 人行道 n 分车带 n 路肩 n 路拱与横坡 n 道路建筑界限 n 道路横断面设计图 1 公路横断面 一、概述 道路中线沿法线方向的剖面图称为道路横断面图。横断面 设计图反映了道路在横剖面上的组成、形状和几何尺寸,是 道路的重要设计内容之一。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横断面(整体式) 1、双幅路 双向分隔四车道、六车道和八车道公路。可以是整体式或分离 式路基断面。 l 整体式断面:等宽同高的分隔带。 l 分离式断面:不等宽不同高的宽分隔带。 路缘带 土路肩 土路肩 路缘带 路缘带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横断面(整体式) 2、单幅路 二、三、四级公路横断面 硬路肩 有硬路肩时 路缘带 n (1)路基宽度:指行车道与路肩宽度之和,即左、右路 肩外缘之间的距离。当设有紧急停车带、爬坡车道、变速车 道、错车道等时,还应包含这些部分的宽度。 n (2)路面宽度:包括行车道、路缘带、变速车道、爬坡 车道、紧急停车带、硬路肩等的宽度。 n (3) 路基的其它组成部分: n 边坡、边沟及排水沟、护坡道、截水沟、碎落台、取土坑 、弃土堆等,路幅外属于公路用地之内的构造物。 3、路基、路面宽度定义 各级公路的路基宽度请查阅公路规范 2 城市道路的横断面的形式及组成 一、横断面形式 1、“一块板”断面 各种车辆在车道上混合行驶。适用于机动车交通量不大 且非机动车较少的次干道、支路及用地不足拆迁困难的旧城 改建的道路。 2、“二块板”断面 在车道中心用分隔带或分隔墩将车行道分为两半,上、下 行车辆分向行驶。根据需要再决定是否划分快、慢车道。解 决了机动车与对向机动车之间的矛盾。 主要用于车速较快、非机动车较少的道路,还常用于有平 行道路可供非机动车道行驶的快速路、郊区道路以及横向高 差大或地形特殊的路段。 3、“三块板”断面 中间部分为双向行驶的机动车车道,两侧为靠右侧行驶的 非机动车车道,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进行了隔离,解决了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的矛盾。适用于机动车交通量大,非 机动车多的道路。 4、“四块板”断面 在三幅路的基础上,再将中间的机动车道上下行再分开, 做到分向、分道行驶。双向机动车之间、机动车与非机动车 之间均进行了隔离,交通的安全性最好。适用于机动车车速 较高,各向两条机动车道以上,非机动车多的快速路与主干 路。 (1)一侧靠边,另一侧为反向行驶车道(双车道) b1=x/2+a1+c 二、横断面组成 1、“一块板”断面 3 车行道 一、一条机动车道的宽度 xa1a2cc b1b2 中 心 线 (2)同向行驶的靠边车道(多车道) b1=d/2+a1+c (3)同向行驶的靠中心线车道(多车道) b2=x/2+a2+d/2 (4)同向行驶的靠中间车道(单向3车道或3车道以上,图略) b=d/2+a2+d/2 xa2a3d/2 d b2b3 a1c b1 中 心 线 a与车型有关; x、c、d主要与车速有关,可通过实测得到数值。 机动车车道宽度不再计算,由规范查表,路段见下表。 车型及行驶状态计算行车速度 (km/h) 车道宽度 (m) 大型车或大小型车 混行 403.75 403.50 小型汽车专用道3.50 公共汽车停靠站3.00 交叉口进口车道宽度:小型汽车车道可采用3m;混入普通 汽车和铰接车的车道与左、右转专用车道可采用3.5m,最小 3.25m。 二、非机动机动车道的宽度 车辆车辆 种类类自行车车三轮车轮车兽兽力车车板车车 一条车车道宽宽度(m ) 1.02.02.51.53.0 三、路面总宽度 机动车道路面宽度包括车行道宽度及两侧路缘带宽度(路 缘带宽度不在车行道宽度内)。 机动车车行道的总宽度,由车道的条数和各种车道要求的 宽度进行计算,并且要考虑交通组织和使用功能的需要,综 合确定所需的路面宽度。 非机动车车行道,应根据非机动车的设计交通量与每条车道 的设计通行能力,计算所需的非机动车车道条数。非机动车道 路面的宽度,包括几条自行车车道宽度及两侧各25cm路缘带 宽度之和。 对于混行路面:路面宽度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 l 设计通行能力计算,参见式(1-3-19) (1-3-21) l 设计小时交通量确定方法见P30P33 4 人行道 一、人行道的功能 人行道主要供步行之用,同时也是绿化带、地上公用设施、 地下管线的布置场所。规范将车行道外侧的人行道、绿化带、 设施带合并称为“路侧带”。 路侧带宽度应根据道路类别、功能、设计行人交通量、绿化 、沿街建筑性质及布设公用设施要求等确定,一般在总规或详 规阶段明确方案。 二、人行道的宽度 (1)人行道宽度必须满足行人通行的安全和顺畅 。 人行道宽度不得小于最小宽度的规定,见下表: (2)设施带包括设置行人护栏、照明灯柱、标志牌、信号灯 等所需宽度。红线宽度较窄及条件困难时,设施带可与绿化 带合并,但应避免各种设施与树木间的干扰。设施带宽度见 下表。 项项目宽宽度(m) 设设置行人护栏护栏0.250.50 设设置杆柱1.0 1.5 三、一条步行带的宽度 对于人行道、人行天桥、地道,一条步行带的宽度按下列 场合取值: 一般道路:0.75m 车站、码头、商场、全市性干道:0.90m 四、一条步行带的通行能力 人行道、人行横道、人行天桥人、行地道的可能通行能力见 下表。 人行道、人行横道、人行天桥、人行地道的设计通行能力见 下表。 五、人行道布置 (1)布置方式通常对称布置在行车道两侧。 (2)人行道高出车行道0.10m0.20m,多采用0.15m0.18m。 (3)车行道与人行道交界处要设流水石和路缘石,“路缘石”又 称“立缘石”或“街沿石”。 (4)人行道横坡度1.5%2.5%,单向坡朝向车行道方向倾斜。 (5)人行道铺砌多用水泥混凝土预制块,或天然石材。 5 分车带 一、中间带 城市道路分车带:按道路等级及在横断面中的不同位置与 功能,分为中间分车带(简称中间带)及两侧分车带(简称 两侧带)。分车带由(分隔带 + 两侧路缘带)组成。 上 行 线 下 行 线 机 动 车 道 非 机 动 车 道 W1 Wdm或Wdb Wmc Wmb W1 Wsc Wsm或Wsb 图上其余符号: Wc机动车车行道宽度或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合行驶的 车行道宽度,(m); Wb非机动车车行道宽度,(m); Wf 设施带宽度,(m)。用于布置绿化、照明、标志、 标牌、地上杆柱、公交站台、地下管线、桥墩、防眩设施等 。 一、中间带 分车带按道路等级及在横断面中的不同位置与功能,分为 中间分车带(简称中间带)及两侧分车带(简称两侧带)。 分车带由分隔带及两侧路缘带组成。 6 路肩 一、路肩概念 公路和采用边沟排水的郊区道路应在行车道外侧设路肩。 路肩分为硬路肩(包括路缘带所占宽度)及保护性路肩,保 护性路肩一般采用土路肩或简易铺装。 路缘带 (3)路肩横坡 l硬路肩的横坡向、坡度与 车道横坡相同; l土路肩横坡度一般较路面 横坡大1%2%。 路缘带 (1)路缘带: l对于公路,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立交匝道需设置(0.5 m 宽,宽度计算在路肩范围内); l对于城市道路,路缘带宽度规格有0,0.25m,0.50m三档, 详见规范; l路缘带宽度内,路面结构应与车行道部分相同。 (2)路肩铺装: l硬路肩铺装材料、厚度可与行车道相同; l可整个路肩宽度内采用全铺硬路肩。 二、路肩作用 保护路面; 提供行车的侧向余宽,保证行车视距的需要; 行人及非机动车通行; 临时停车; 临时堆放养护材料; 设置标志、标牌、杆柱、护栏。 三、路肩宽度 l公路路肩按公路规范; l城市道路路肩,接近城市、村镇有行人的路段,右侧硬路 肩宽度应根据人流确定,但不得小于规范规定值。 l不设硬路肩时,路肩宽度不得小于1.25 m。 l保护性路肩宽度应满足安设护栏、杆柱、交通标志牌的要 求。最小宽度为50cm。 四、紧急停车带 l快速路右侧路肩宽度小于2.5m,且交通量较大时,应设紧 急停车带,其间距宜为300500m。紧急停车带宽度及各部 尺寸见图。 l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右侧硬路肩宽度小于2.5m时,应 设紧急停车带,紧急停车带间距不宜大于2km。 不小于30m 行车道 防撞护栏 硬路肩 3.5m 超车道 中央分隔带 不小于20m不小于20m 五、爬坡车道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连续上坡的路段设置。 L 行车道 防撞护栏 硬路肩 3.5m 超车道 中央分隔带 45m60m 交叉口、 服务区出入口 六、变速车道 行车道 防撞护栏 硬路肩 3.5m 超车道 中央分隔带 不小于100m 减速车道加速车道 不小于60m 七、错车道 用于路基宽度4.5m的单车道四级公路。设置间距不宜 大于300m。 八、避险车道 连续长、陡下坡路段,为减轻失控车辆的损失或危害第 三方安全,宜在长、陡下坡地段右侧视线良好的适当位置 设置避险车道,其宽度不应小于4.5m。 7 路拱与横坡 一、路拱 1、作用:为了有利于路面横向排水,将路面做成中间高 两边低的拱形,称为路拱。倾斜程度称为横坡度。 2、路拱形状用“路拱曲线”反映 n 双车道的水泥混凝土路面,采用单折线形路拱; n 多车道的水泥混凝土路面,采用单折线或多折线形路拱。 3、路拱坡度的大小 从排水的角度考虑,路拱应大一些为好,但从行车安全和平 稳考虑,路拱不能过大。 路拱设计坡度应根据路面宽度、路面类型、设计速度、纵坡 及降雨强度等条件确定。 (一般用1.5%2%) n 非机动车路拱宜采用直线单面坡,横坡根据路面面层类型 选择坡度。 n 人行道横坡度宜采用单面坡,横坡度为1%2(一般采 用2%)。设置透水路面的人行道横坡应取低值。 n 路肩横坡度为路面横坡加大 1 2,坡向路外。 8 道路建筑界限 1、道路建筑限界包括横向和竖向的净空要求。竖向净空标准 由设计车辆总高和竖向安全距离确定。建筑限界内不得有任 何物体侵入。 与城市公路出入口衔接的市区外围城市快速路和市内的主 要货运交通通道,最小净空高度采用5m。 公路净空高度: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5.0m 三级公路、四级公路:4.50m 2、公路用地范围 (1) 新建公路 l填方坡脚或排水沟外缘以外不小于1米; l挖方坡顶或截水沟外缘不小于1米。 (2)改建公路 l未进行路基改动部分保持原有用地范围,改动部分参照新 建公路。 用地范围 1m 1m 用地范围 1m 1m 排水沟 截水沟 9 道路横断面设计 一、道路横断面设计的任务 将道路各个组成部分的位置安排及尺寸,各种设施在道路 上的具体位置在横断面图上表示出来,为平面设计、土石方 数量计算等后续设计做好铺垫,同时横断面设计本身也是道 路设计文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设计时需要注意: 满足城市规划、道路设定的功能要求; 注意远近期结合; 满足上位设计条件; 处理好交通、环境、景观、沿线设施和建设条件的关系。 满足行车舒适、环境优美、路基稳定、工程经济、便于施工 和养护。 二、道路横断面设计的主要成果(这里只介绍施工阶段) 1、标准横断面图 该图反映整条道路上典型的道路断面形式。如果一条道路 沿途的断面发生了变化,就会有几个适应不同路段的标准横 断面。 该图为平面图、施工横断面图等后续工作提供依据。 城市道路标准断面图: n应绘出:红线、中心线、车行道、人行道、分隔带、绿带 、照明、地下管线等各部分组成及其尺寸,以及排水方向、 路面横坡、断面方向;设计说明和图例。 n比例尺1:100或1:200。 公路标准横断面图要绘出低填方、高填方、全挖方、半填 半挖、有挡土墙或护面墙的各种典型路基的做法、尺寸。 2、施工横断面图 n 标示各桩号处的横断面图。红线以内的道路断面,红线 以外的路基边坡线、坡面平台、边沟、截水沟,挡墙等路基 防护构造物均要标出;以相同比例绘出本桩横断面的原地面 线,标注本横断面的中桩桩号、道路高程、地面高程、填挖 高度、填挖面积等数据;附注设计说明。为后续的土石方数 量计算及调配、确定征地拆迁界线和施工方案提供依据。 n 比例尺1:100或1:200。 3、路基设计表:公路必须(具体介绍见道路专业教材),该 表汇集了路线平纵横的设计数据。 4、土石方计算表:利用该表完成路基土石方工程量的计算和 调配。 5、每公里土石方工程数量表:公路必须 三、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及调配 1、横断面面积计算 (1)条分法 (又称“积距法”、“卡规法”) (2)坐标法 (3)数方格法 :利用坐标纸进行 (4)几何图形计算法:适用于规则图形 路基横断面设计图中的填挖土石方量,一般称为“断面 方”。断面方中的填方是按压实后的体积计算,称为“压实 方”。断面方中的挖方是按天然密实体积计算,称为“天然 密实方”。 2、土石方数量计算 (相邻两断面的填 挖面积相差不大) 平均断面法 棱台法 (相邻两断面的填 挖面积相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