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第一学期知识点总结 4700字 _第1页
初三化学第一学期知识点总结 4700字 _第2页
初三化学第一学期知识点总结 4700字 _第3页
初三化学第一学期知识点总结 4700字 _第4页
初三化学第一学期知识点总结 4700字 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公文范文 独家原创 1 / 11 初三化学第一学期知识点总结 4700 字 第一单元 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3、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过程中常伴随的现象: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但出现上述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必须根据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来判断。 4、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看变化过程中有没有其他物质生成。 5、物理变化过程中一定没有化学变化,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伴随有物理变化。 6、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 的性质点、硬度、密度、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等。 7、化学性质:只有在化学变化过程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金属性、非金属性、稳定性、热稳定性、酸性、碱性等 8、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9、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 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收集证据获得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公文范文 独家原创 2 / 11 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部分自行阅读课本 14110、用量筒取用一定体积的液体药品,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 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如果采取仰视的方法,所读值比实际值小;如果采取俯视的方法,所读值比实际值大。 第二单元 一、水的组成:( 1)电解水的实验 1、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 2、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电 正氧负氢 1:2 检验: 一根带火星的木条 2 一根燃着的木条 生淡蓝色的火焰 3、结论: 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一个水分子是由 2 个氢原子和 1 个氧原子构成的。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例:根据水 的化学式 能读到的信息 化学式的含义 表示一种物质 水这种物质 表示这种物质的组成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 一个水分子 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构成 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公文范文 独家原创 3 / 11 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4、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分子的特征: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并且存在相互作用 分子自身有能量,总是在不断运动 2、二者的根本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3、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的改变和原子的重新组合 5、常见的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有:水、氢气、氧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气等。 5、常见的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有:金、银、铜、铁、汞等金属类的物质和木炭、硅、氦气、氖气等 二、水的净化 净化黄泥水的步骤和每步的作用 1、 沉降:自然沉降:使颗粒较大的不溶性杂质沉降 吸附沉降:加入明矾等使颗粒较小的不溶性杂质沉降 2、 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 3、消毒杀菌:加入杀菌药物,杀灭水中的微生物 4、蒸 馏:除去可溶性杂质 过滤操作 1、过滤操作的作用:把不溶性的固体与液体分离。原理: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颗粒大小不同,将不溶性固 体除去。 操作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公文范文 独家原创 4 / 11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 “二低”:( 1)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口 ( 2)漏斗内的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 “三靠”:( 1)漏斗下端的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 2)用玻璃棒引流时,玻璃棒下端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 3)用玻璃棒引流时,烧杯尖嘴紧靠玻璃棒中部 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可能原因有 : 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 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滤纸破损 2、过滤速度太慢的原因可能是:滤纸和漏斗内壁之间有气泡或是泥沙太多 1、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中含有多种分子)。如:空气、海水、雨水、汽水、啤酒、牛奶、食醋、酱油、矿石、煤、石油、酒、自来水等。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 3、纯净物:由单一物质组成的物质。(纯净物中只含有一种分子)如:水、蒸馏水、冰水混合物、酒精、氧化镁、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等。春节物具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 4、( 1)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沉降、吸附、过滤、蒸馏(均为 物理 方法),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 是 蒸馏;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活性炭。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公文范文 独家原创 5 / 11 ( 2)硬水与软水 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B鉴别方法:用肥皂水,有浮渣产生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 C硬水软化的方法:蒸馏、煮沸 D长期使用硬水的坏处:浪费肥皂,洗不干净衣服;锅炉容易结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还易使管道变形甚至引起锅炉爆炸。 第三单元 第一节 原子的构成 1、原子结构:原子可分 1897 年,英国科学家汤姆森发现电子 证明原子可分性 19,卢瑟福粒子散射实验 原子可分 粒子轰击金箔实验 在原子中,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原子序数。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公文范文 独家原创 6 / 11 3、离子 离子 阳离子:带正电的离子 得到电子 阴离子:带负电的离子 1、书写离子符号时,数值等于得失电子的数目,带正电荷用“ +”表示,带负电荷用“ ”表示,如 易失去这两个电子,失电子带正电,则镁离子的符号为 1、原子变成离子时,原子核没有改变(质子数、中子数不变),但核外电子数改变。 1、原子质量的计算 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 = 碳 12原子质量的 1/12 第二节 元素 2、单质(一种元素)和化合物(两种或以上种元素) 都是纯净物 回顾: 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1、元素在自然界的含量 空气中居前两位:氮 N、氧 O 生物细胞中居前四位:氧 O、碳 C、氢 H、氮 N 地壳中居前五位:氧 O、硅 、元素符号 意义 宏观: 1、一种元素微观 2 一个原子 3、由原子构成的物质还表示一种物质(由原子构成的物质一般 为金属,还有少量非金属,如碳、硅、硫、磷等) 5、元素分类 金属元素:“钅”,汞、金除外 非金属元素:固态、气态、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公文范文 独家原创 7 / 11 液态 稀有气体元素:氦、氖、氩、氪、氙等 6、元素周期表 原子序数 相对原子质量 核电荷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第三节 物质组成的表示 1、化学式及其意义: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化学式的意义(如水这种分子来构成的物质) 宏观:表示一种物质;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微观: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可以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表示该物质的分子组成 (氯化钠 这种离子构成的物质)宏观:表示一种物质;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微观:该物质中离子的个数比 2、化合价:形成化合物的元素的固定原子个数比(由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的数目决定) a、写法及意义: 元素化合价为 +2 价 化镁中镁元素化合价为 +2价 b、几种数字的含义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公文范文 独家原创 8 / 11 个亚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3 3 个亚铁离子 2两个水分子, 每个水分子含有 2 个氢原子 金属元素:大多正价 非金属元素:大多负价 常见元素化合价【注:氯、 氧,二硫的为负价,其余为正价】 一价氯( ( H)钾( K)钠( ( 二价氧( O)钙( ( ( ( 三铝( 硅( 价磷( P) 二三铁( 四碳( C) 二四六硫( S)都齐全 铜( ( 价较常见 化合价规则:单质化合价为零在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 0 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 负一硝酸、氢氧根,负二硫酸、碳酸根,负三记住磷酸根,正一价的是铵根。 2、化学式 ( 1)写法 : a 单质:金属、稀有气体及大多数固态非金属通常用元素符号表 示它们的化学式;而氧气、氢气、氮气、氯气等非金属气体的分子由两个原子构成,其化学式表示为 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公文范文 独家原创 9 / 11 b 化合物:正价在前,负价在后( 外) ,正负化合价之和为零。 ( 3)计算: a、计算化学式量(相对分子质量) =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加之和 b、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 c、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 /该物质的化学式量 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1、第一个对空气组成进行探究的化学家:拉瓦锡 (第一个用天平进行定量分析)。 2、空气的成分和组成 2+ 2+ (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原理是依据混合物中各组分性质的差异,利用化学反应,在不引入新的气态杂质的前提下,消耗氧气,测量消耗掉氧气的体积以及剩余气体的体积,从而达到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目的。 a、可燃物要求:足量且产物是固体:选择红磷 b、装置要求:气密性良好 c、现象:有大量白烟产生,广口瓶内液面上升约 1/5体积 d、结论:空气是混合物; ,可支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公文范文 独家原创 10 / 11 持燃烧; ,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难溶于水e、探究: 液面上升小于 1/5原因: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未冷却完全 能否用铁、铝代替红磷?不能 原因:铁、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不能 原因: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 ( 2)空气的污染及防治: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气体( 的氧化物)和烟尘等。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 ( 3)空气污染的危害、保护: 危害:严重损害人体健康 ,影响作物生长 ,破坏生态平衡 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 保护: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工厂的废气 经处理过后才能排放,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1)氧气的化学性质:特有的性质:支持燃烧,供给呼吸 (2)氧气与下列物质反应现象 *铁燃烧要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或细砂的目的:防止溅落的高温熔化物炸裂瓶底 *铁在空气中不可燃烧,因为在空气中氧气浓度不够,不足以支持铁燃烧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公文范文 独家原创 11 / 11 4、催化剂(触媒):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 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一变两不变)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5、常见气体的用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