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总结新课程》word版.doc_第1页
《听课总结新课程》word版.doc_第2页
《听课总结新课程》word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转马主任文章三月份听课总结马振升三月份共听课五节,参加了语文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听了赵老师做的有关新课程实施的报告。赵老师报告中体现出的对理想的语文教学的期盼与呼唤,对新课程探索的执着与勇气,是令人感动的,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新课程实施了一个学期,有一些困惑是正常的。在阵痛中坚守,在坚守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进也许正是新课程的价值所在。否则,四平八稳,不痛不痒,穿新鞋走老路。这样的新课程又“新”在何处呢?“周清月结”的要求,首先是要落实,要坚持,不能一阵风;其次是要和“回归课本”结合起来,和落实学生课堂的自学结合起来,主要在课内进行,以“清”基础知识为主,内容不要太多,避免加重学习负担;第三,不合格的要“补清”,否则,就成了形式。听课过程中的一些感受,和自己教学中的一些体会,我想借王君老师的话来表达。(以下摘自王君老师的博客)又上柳叶儿。课堂气氛很热烈。孩儿们“吵”得一塌糊涂。七班吵得差点儿打起来,一班吵得脸红脖子粗,连课间十分钟都没有停下。孩子就是孩子啊!其实我很欣赏也正期盼这样的学习状态思维真正被激活,热情真正在燃烧!但是,眼看我就没有时间了。我得落实基础知识,我得总结,我得拿出自己的观点。于是,停还是不停,成了一个问题?我还是习惯于自己要讲,习惯于我必需站在教室的高台上成为裁断人物。如果课堂缺少了我足够洪亮的声音,我会觉得自己是无所作为不负责任的。 但此刻,我的讲和孩子们争先恐后的发言比较起来,谁更必要呢?我的所谓最后总结和满足最后几个同学的发言欲望,谁更重要呢?停还是不停,其实是两种教育观。终于,我满足了所有孩子的发言欲望。这堂课,或许有某种残缺,但是,也许,这堂课,也拥有了一种完美吧。春天了,向往着“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于是决定,把未来班的经典诵读从阶梯教室移到操场上去。骀荡春风,朗朗春日,来来往往的人群,蓝天白云,鲜花绿树。 这样的诵读,才算是真正的亲近经典吧? 于是,新问题出现了:既然变为了“操场诵读”,那就不再是自娱自乐了,是不是应该把朗读相对优秀一些的孩子先推出去呢? 选还是不选,又成为了一个问题。 选,会让诵读更精彩。不选,则要承担效果打折扣的风险。 但是,深一步想,如果选,那些没有被选上的孩子,他们的春天在哪里呢? 选与不选,其实还是两种教育观。 最后决定不选:按小组来,让每一个孩子都上。我们不是表演,更不是比赛,我们只是奔放自我表达自我。 我开心地看着孩子们在台上诵读。特别留意那些暂时还没有表现出诵读才能的孩子,他们的暂时还躲躲闪闪的笑容,在阳光下分外动人。 不是每一朵花都在春天开放,但是,每一株芽都应该拥有春天! 今天上分享课。课后反思,还是觉得自己讲得太多。自己还是不够勇敢。我忍不住最后跳出来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觉得孩子们的辩论虽然很热闹挺高潮,但焦点太集中,思维比较浅,没有达到我的期望值。如果我不跳出来指点一番,总觉得这样的课堂比较低效。第二还是“受不了”这样“自由”的过于“开放性”的课堂。如果不把我事先在网络平台上准备好的东西让学生调出来阅读,然后引导他们进入我最后的预设,把我的观点(虽然这个观点也是开放性的)展示出来,我会觉得这堂课整体结构太不完整了。我显然还是在用旧标准来评价我们正在探索中的课堂。我习惯了多年来得心应手的课堂模式:起承转合,呼应对称,结构严谨,步步脚印。教师是绝对的掌控者,是课堂的灵魂人物。而正在探索中的课堂“摧毁”着教师的灵魂地位。而且,当教师的地位被“摧毁”的同时,尚在成长中的孩子们还不太有能力把自己的灵魂地位合理科学地呈现出来。于是,课堂难免散,甚至难免乱。用传统标准来衡量,这样的课堂,扎扎实实“落实”的东西太少了。于是,老师心慌心怯心急,当心理承受能力达到极限的时候,“杀将回来”占领课堂便成为了理所当然。教师耐得住寂寞,狠得下心,有意志力挺过“散乱期”,让孩子们跌跌撞撞地度过断乳期,这对于新的课堂模式的形成,一定是异常关键的。传统的优质课堂是一个精美的瓷器,而我们现在追求的是各取所需各有发展的课堂超市。当课堂不再是流线型的呈现形式,如果我们还是用老的课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