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结合课程与教学改革开展家学.ppt_第1页
如何结合课程与教学改革开展家学.ppt_第2页
如何结合课程与教学改革开展家学.ppt_第3页
如何结合课程与教学改革开展家学.ppt_第4页
如何结合课程与教学改革开展家学.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小学如何结合课程与教学 改革开展教育科学研究 一、中小学教师为什么要进行教育 科研 二、中小学开展教育科研的一般过 程与注意事项 三、对两个研究申报实例进行分析 一、中小学教师为什么要 进行教育科研 教师工作性质需要 新的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需要 适应教育理论多元化需要 教师工作性质需要 例一、华东师大附属小学三年级考卷:“蚕 儿慢慢( )大起来了,桑叶也剪( ) 粗了,以后就开始为整片( )桑叶了。 我总是高高兴兴( )把桑叶擦( )干 干净净,再轻轻( )、均匀( )撒到 匾里”(全班正确56.36%,无一人全对) 例二、三岁儿童耍无赖,怎么办? 我有个外甥,今年三岁。过去,他随父母 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一直有两位老人 带领,去年九月才进托儿所。最近一个时 期,与母亲一起到外祖父家里后,我们发 现他非常任性,什么事都要称他的心,稍 不如意就大哭大闹,甚至躺在地上。例如 吃东西,我女儿和他各吃一份,他就要哭 ,非得让他多吃一份不可。他妈妈告诉他 ,不要把积木放进嘴里,不要在地上爬, 他就是不听。给他洗脸洗脚也要大发脾气 。类似情况,几乎每天都有几例。真是好 话不听,打骂无效。我们全家为此烦恼不 堪,恳请编辑同志提供有效的教育方法。 新的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需要 适应教育理论多元化需要 二、结合教学实践进行教育科 研的一般过程与注意事项 课题选择、申报与立项 课题实施 资料收集与总结、鉴定 宣传与推广 (一) 课题选择、申报与立项 先看两个实例: 1、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新课程有效教学行动策略研究”课 题实验研究方案(宁波中学) 2、苏州科技学院教育系 “修订的布卢姆认知教育目标分类 在中小学学科教学中运用研究” 1、课题选择原则 有意义:理论意义分析国内外有关理论 和研究情况 实践意义能解决什么教育实 际问题 先进性不是口号翻新,如“新课程理念” 可行性适合中小学教师研究 2、选择研究课题方法 A.通过理论分析提出课题(国际国 内理论背景分析) B.通过教学实际问题分析提出课题 (课题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C.根据课题研究指南选择研究课题 3、教师研究的重点 应用研究:应用什么理论、模式、技 术;应用在什么地方,解决什么问题 开发研究:设计、开发什么产品,如 课件、教材、案例分析、教案等 4、填写申报书的技巧 仔细研究课题指南 关注热点 原有基础和有利条件等 5、争取批准立项 讨论宁波中学的申报书 课题名称 研究类型 应用的理论、模式、技术 解决什么问题 达到什么目标 讨论苏州科技学院的课题 课题名称 研究类型 应用的理论、模式、技术 解决什么问题 达到什么目标 (二)课题的实施:上海市宝 山区的例子 课题:知识分类与目标导向教学理论与技 术在宝山区的运用于推广研究 理论:习得的智慧能力来自不同类型的知识 技术:目标陈述得具体和可以测量 分析学习任务,主要是知识的类型 依据学习类型设计教学过程、方法 对照目标测量、诊断和补救教学 成果形式:主要是按新技术设计教学案例, 教师写的学习体会 具体过程 准备阶段94.7-95.2: 培训一期95.2-95.9:系统理论学习 培训一期95.9-96.2:目标陈述与分类 培训一期96.2-96.9:单元教学设计 培训一期96.9-96.11:突破语文难点 总结鉴定96.11-86.12:对比教学实验 (三)收集、分析资料与总结 、鉴定 教学对比试验 (四)宣传与推广 结合苏州科技学院申报的课题 讨论如何开展教育科研 一、课题名称 “修订的布卢姆认知教育目标分类学 在中小学学科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二、选题依据 当前教育实践需要:课改难题, 有效教学的讨论 修订版的科学性:学习、教学、评估 按目标分类和三者的一致性 权威性 包容性 修订的布卢姆认知教育目标分 类学简介(包括原分类学和修订 的分类学) (一)修订工作简介 1.原书名与新书名 原书名:教育目标分类学,第1 分册:认知领域,1956年 新书名:学习、教学与评估的 分类学布卢姆认知教育 目标分类学修订版,2001年 2.修订的背景 1996年L.W.安德森出版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 学40年回顾 1997年L.W.安德森与克拉斯沃尔商量修订分类 学 1998年 成立专家组:心理学3人、课程与教学 论3人、测量评价2人 历时4年完成修订工作 请注意:当时正是美国建构主义教学观流行时期 3.修订版的构成部分 第1部分:绪论;目标是什么,目标不是 什么(12章) 第2部分:修订的分类学的结构、知识维 度、认知过程维度(35章) 第3部分:分类学的运用教学案例分 析(614 章),其中包括健康、文学、 英语、数学、自然、历史等六个教学案 例分析;在六个案例上总结一系列观点 (二)原认知目标分类框架、 重要贡献与局限性 1级目标 2级目标3级目标 知识 具体知识术语;事实 方法与手段分类;方法等5小类 抽象与概括原理与概括;理论与 结构 智慧能 力 与技能 领会3小类 运用1小类 分析3小类 综合3小类 评价2小类 原认知目标分类框架 重要贡献与局限性 (三)新修订两维目标分类框架与 实例说明 知识维度 认 知 过 程 维 度 1、记忆 2、理解 3、运用 4、分析 5、评价 6、创造 A事实性知识 B概念性知识 C程序性知识 D元认知知识 1、知识与认知过程两维分类表 2、运用分类表进行目标分类的 实例:欧姆定律的教学目标 理解事实性知识,A2:如能用自己的话定义什么是 电阻; 理解概念性知识,B2:如说明电路中发生变化时( 如两个串连的电池再并联)电流速度发什么变化; 运用程序性知识,C3:如在电流与电阻已知条件下 ,能运用欧姆定律计算电压; 分析概念性知识,B4:能在有关欧姆定律的文字题 中确定哪些信息(灯泡瓦数、电线粗细、电池电压 )对于决定电阻是需要的; 创造基于概念性知识,B6:能在不改变电池条件 下,创造增加电灯亮度的多种方式 知识维度 认 知 过 程 维 度 1、记忆 2、理解 3、运用 4、分析 5、评价 6、创造 A事实性知识 B概念性知识 C程序性知识 D元认知知识 欧姆定律的教学目标分类 A2 B2 C3 B4 B6 3、介绍其中一的教学案例:18 以内加法 任何教学理论要回答三个问题: 把学生带到哪里?(目标) 怎么去那里?(教学策略) 怎么确信学生已经去哪里?(评估) (任何有效教学理论都必须回答这三个问 题) 18以内加法事实教学 这三周的单元主要目标是:学生将能在不 用手指操作条件下回忆加法事实(总和 至18)。较长期的目标是帮助学生:(1 )理解(在某些情形下)记住加法的效 率;(2)获得多种记忆策略的工作知识 。具体地说,学生将能完成横式和竖式 加法。总和是两个或三个一位整数相加 (假定总和等于和小于18)。例如: 6+7=, 5+7+3= 知识维度 认 知 过 程 维 度 1、记忆 2、理解 3、运用 4、分析 5、评价 6、创造 A事实性知识 B概念性知识 C程序性知识 D元认知知识 18以内加法事实教学教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