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之道与儒家管理的辩证思维.ppt_第1页
中庸之道与儒家管理的辩证思维.ppt_第2页
中庸之道与儒家管理的辩证思维.ppt_第3页
中庸之道与儒家管理的辩证思维.ppt_第4页
中庸之道与儒家管理的辩证思维.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庸之道与儒家管理的辩证思维 儒家思想与现代管理之五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也乎!民鲜 久矣。雍也 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 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中庸 何谓“中庸” 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 平常也。 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 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程颐) 庸,即用,中庸即“用中”。是连续不停 地用中,时时处处地用中。 “中庸”的多重意蕴 允执厥中:适中 和而不同:中和 无可无不可:时中 允执厥中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 执厥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命 禹。尧曰 历数:安排的次序。 允执厥中:过犹不及 子贡曰:“师(子张)与商(子夏)与孰 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 “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先进 过、不及、适中 允执厥中:过犹不及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雍也 孔子能允执厥中 人或问孔子曰:“颜回何如人也。”曰:“ 仁人也。丘弗如也。”“子贡何如人也?” 曰:“辩人也。丘弗如也。”“子路何如人 也?”曰:“勇人也。丘弗如也。”宾曰: “三人皆贤于夫子,而为夫子役,何也? ”孔子曰:“丘能仁且忍,辩且讷,勇且 怯。以三子之能易丘一道,丘弗如也。” 淮南子人间 管理中的适度原则 “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 残则施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 以是和。”(左传昭公二十年) 现代管理中的适度原则 管理中既不能“过”,也不能“不及”。作 为“过”的一种表现形式的“枉”,其不可 取的一面在于“偏激”,其可取的一面在 于“进取”;作为“不及”的一种表现形式 的“狷”,其不可取的一面在于该为而不 为(通常指“保守”),其可取的一面在于不 该为而能不为(不干坏事)。把两个对立物 各自合理的方面统一起来,便成了既能 进取而又有所不为。 都是创新惹的祸 盲目扩张酿恶果 巴菲特的稳健 和而不同:中和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 路 君子用自己的正确意见来纠正别人的错误意见 ,使一切都做到恰到好处,却不肯盲目附和。 小人只是盲从附和,却不肯表示自己的不同意 见。 在先秦时代,人们把保持矛盾对立面的和谐称 为和,把取消矛盾对立面的差异叫作同,和与 同有原则上的差异。(匡亚明) 中和之美:矛盾的对立统一 五味调和才能烹出美味,八音和谐才有 美妙的乐曲。水火是对立的矛盾,酱醋 姜盐口味也有矛盾和差异,调谐适当就 是美味。八音有高低、长短、轻重、快 慢等声调不同,有对立,有差异,调谐 适当就成为乐曲。 宇宙间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的因素, 一切完美的事物都是多种因素的和谐统 一。 和而不同与企业团队的 气质相似的人聚在一块儿,并没有什么好处。能够把 秉性各异、富有个性的人们团结在一起工作,是公司 力量强大的原因之所在。 假如一个组织内部没有了差异性,仅仅是“和而同”, 这样的局面表面看起来舒服自在,但在未来的发展中 经常隐藏着风险。 关键是要建立内部对话机制,让每一个成员都参与讨 论,进而使团队在要面临的挑战、机遇以及可获得的 资源等问题上达成共识。要齐心协力,这考验的不只 是每个团队成员,还有整个团队的认知范围。当出现 分歧时,原有的共识可以提供解决的途径,更为重要 的是,当团队成员之间相互影响时,可以为未来的对 话提供参考。这是一个为协作而搭建的平台。 和而不同与原则性和灵活性 “和而不同”,包含着这样的思想内容:凡无关 原则的小事,要讲协调、和睦,不要小题大做 ,闹不团结。凡事关原则性的大问题,就要坚 持原则,不应苟同。 现代人们的相处是一种多元价值的哲学。西方 学者认为沟通能解决问题,事实不完全那样。 中庸和而不同的态度,它的基础在各人皆有独 立之人格,互相尊重而把握“信必有守”的原则 相处。所谓独立人格,是道德的和理性的,这 样才能自主,才能对投上自己神圣的一票负责 。 无可无不可:时中 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 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 中虑,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 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 。”微子 孔子说:“不降低自己的志向,不辱没自己的身个分,是伯夷、叔 齐吧?”又说:“柳下惠、少连降低了自己的志向,辱没了自己的 身份;但他们言语合乎法度,行为合乎思虑。他们不过如此罢了。 ”又说:“虞仲、夷逸避世隐居,放肆直言,修身合乎清高,弃官 合乎权变。我则跟这些人都不同,没有什么是非这样不可的,也没 有什么是非不这样不可的。” 相关说明 伯夷、叔齐本为商代孤竹君之子,他们的父亲孤竹君死后立 长子伯夷为君,伯夷认为弟弟叔齐贤于自己,要让位给叔齐 ,叔齐坚决不肯接受,于是两兄弟一起隐居。当武王灭商后 ,以遗臣自居,不食周朝之粟而饿死首阳山上。 柳下惠(前720前621)展氏,名获,字禽,春秋时期鲁 国人,是鲁孝公的儿子公子展的后裔。柳下惠生性耿直,不 事逢迎,自然容易得罪权贵,竟接连三次受到黜免,很不得 志。“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 母之邦?”(论语微子) 商末周族首领周太王生三子,长曰泰伯,次曰仲雍,幼曰季 历,季历之子姬昌(周文王)贤圣,太王欲传位季历以及姬昌 ,泰伯、仲雍知其父有立昌之意,便以采药为名,让国南奔 ,来到古吴之地。仲雍去世后,葬在常熟虞山东麓。 朱熹注释 时中之义 时中,即是在不同的时间和条件下审时 度势,根据不同的对象,采取适当的措 施,掌握原则,灵活运用, “无可而无 不可”。 孔子的“时中”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 ,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 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 “由有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 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 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进 嫂溺援手 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与?” 孟子曰:“礼也。” 曰:“嫂溺,则援之以手乎?” 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 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 曰:“今天下溺矣,夫子之不援,何也? ”曰:“天下溺,援之以道;嫂溺,援之 以手子欲手援天下乎?” “时中”与“权”和具体问题具体分 析 “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执一者,为 其贼道者也,举一而废百也。”(尽心 上)就是说,中道的表现形式不是一成 不变的,故把握中道贵在行“权”,如果 死守中道而不知权变,这就是“执一”, 即将某一种场合下的中道当作不变的教 条而固执之,这就意味着用一种场合下 的管理形式抹杀了千百种场合下各具特 点的管理方式。 读书与看戏的权变 清代有个性龚的读书人,在外乡做官多年。他的四个儿子都跟在他身边攻读 诗书,龚先生对儿子们寄予很大希望,巴不得个个成材,平时管教也较严格。 有一天,龚先生府上来了不少客人,他便吩咐下人去请了个当时小有名气的 戏班子来家,唱戏文以助酒兴,招待客人。四个儿子听见锣鼓响,哪有心思读书 作诗?一个个心里痒痒的,都想去看戏。做父亲的倒也开通,他说:“要看戏也 可以,但先得回答我一个问题:看戏好,还是读书好?各人都要讲真心话。” “那当然是看戏好。”小儿子应声答道。龚先生听了不高兴,鼻子里哼了一声。 大儿子一见不妙,忙答道:“那当然是读书好。”龚先生听了,抬头望了一眼 大儿子,笑笑说;“你这是老生常谈,这种话谁不会说!” 二儿子见机行事,小心翼翼地回答道:“我认为书也要读,戏也须看。”龚先 生瞪了老二一眼,批评说:“你这是折中调和,模棱两可,等于没说。不过,这 跟你平时的为人倒是相一致的。” 三儿子并没有急着回答父亲的提问。他一边听着弟兄们的回答及父亲的评论 ,一边在仔细思考、琢磨。等到三位弟兄都说完了,当大家全把目光投向自己时 ,他才不紧不慢地说;“我认为读书就是看戏,看戏也是读书。”听了这个回答, 龚先生十分高兴,手捻胡须哈哈大笑着说:“好!我看这个说法说到点子上去了 !” 企业组织制度管理的“经”与“权 ” “经”是指企业管理的规章、制度、原则;“权”是 指企业管理中随机应变的管理技巧。在管理活 动中,坚持基本原则、基本制度与从实际出发 因时、因地、因事制宜是矛盾的统一。我国现 实国有企业由于温情主义和裙带风等原因,企 业管理原则性相对较差,应加强“经”的一面, 推行制度化管理,重视管理法规建设。另外,关 系全局方面的应坚持原则性,局部的多些灵活 性,赋予一定变通权力。 中庸思想在管理中的局限性 它的根本缺点,在于它把平衡的地位和 作用过分夸大化了,以至达到否认转化 阻止转化的境地,并因此窒息了自己的 合理内容,其流弊所及,就是一切生活领 域中的因循守旧、故步自封和阻碍变化 、反对革命等现象的不时发生与普遍存 在。 推荐名句 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 。庸者,天下之定理。 子贡曰:“师(子张)与商(子夏)与孰贤?” 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 与?”子曰:“过犹不及。”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 君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