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实习报告》word版.doc_第1页
《植物实习报告》word版.doc_第2页
《植物实习报告》word版.doc_第3页
《植物实习报告》word版.doc_第4页
《植物实习报告》word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习报告科目:植物地理学院系:资环学院姓名: 班级:学号:日期: 指导老师:周兴、侯满福广西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前言:5月25日与27日,周兴老师带领我们认识了校园及人民公园的植物类型。7月6日10日,我们08地理科学专业全体同学在周兴老师和候满福老师的带领下,前往大明山自然保护区、弄拉自然保护区、大龙湖旅游景区进行了为期四天的植物地理学和土壤地理学两门课程的野外实习。一、实习目的通过对植物地理学课程的野外实习,进一步了解课本的基本内容,掌握植物地理学研究的基本技能和方法;了解和掌握植物群落的外貌与结构、种类组成、植被类型,植物的垂直分布规律等,学会对各种植物进行分类研究,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巩固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除此之外,还可以激发学生对祖国、对广西大好河山的热爱,树立珍惜资源、保护环境、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二、实习内容1、考察校园、人民公园植物类型,对植物进行归纳分类。2、考察大明山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的外貌与结构、种类组成、植被类型及植物生长情况与发展状态;分析植被的垂直分布规律。3、考察弄拉自然保护区喀希特石灰岩地区植被类型与植被种类。4、对大龙湖水库的土壤类型、成土条件及植被类型等进行考察。三、实习人员、地点及时间1、实习人员:xx级地理理科学专业全体学生、研究生四名及周兴老师、侯满福老师,共81人。2、实习地点:大明山自然保护区、弄拉自然保护区、大龙湖旅游风景区。3、实习时间:5月25日与27日,在校园及公园实习;6月7日10日,到大明山自然保护区、弄拉自然保护区及大龙湖水库实习。四、实习工具长绳子,软尺五、实习路线南宁武鸣马山上林宾阳南宁六、实习概况第一篇:“漫步”校园、人民公园5月25日及27日,我们分别考察了校园、人民公园植物的植物类型,并对所看到的植物进行了归纳分类,共约有维管束植物79科219种。其中,蕨类植物有6科6种;裸子植物有6科11种;被子植物中,双子叶植物有59科162种,单子叶植物有8科45种。一、蕨类植物蕨类植物是高等植物中比较低级的一门,也是最原始的维管植物,大都为草本,少数为木本,通常可分为水韭、松叶蕨、石松、木贼和真蕨五纲。其特征为:具有独立生活的孢子体和配子体;具有根、茎、叶的分化和较原始的维管组织;根多为有交较好吸收能力的不定根,原始的种类具假根;茎为地下茎(根状茎)或地上茎(气生茎);具有保护作用的毛和鳞片。1、肾蕨科: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中国南方诸省。代表植物:肾蕨2、金星蕨科:薄囊蕨纲中世界广泛分布的大科之一,分布于长江以南、朝鲜及中南半岛。代表植物:金星蕨3、铁线蕨科:真蕨目的1个科,分布全世界,尤多见于热带美洲。代表植物:铁线草4、铁角蕨科:水龙骨目最常见、最大的一科,分布全世界。代表植物:鸟巢蕨鸟巢蕨(上图左) 铁芒萁(上图右)5、海金沙科:陆生缠绕植物,分布于热带,少数分布于亚热带及温带。代表植物:海金沙6、里白科:代表植物为铁芒萁,可指示酸性土壤环境。代表植物:铁芒萁二、裸子植物裸子植物是种子植物中较低级的一类,其特征为:胚珠裸露,种子裸露;全部为木本植物,大多数为高大乔木;具颈卵器构造,有些种的精子还具有鞭毛(如苏铁);具多胚现象。裸子植物多为重要林木,尤其在北半球,大的森林80以上是裸子植物,中国是世界上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1、苏铁科:常绿乔木,具有大型的羽状复叶,雌雄异株,原产地为中国南部,琉球及日本。代表植物:苏铁2、银杏科:落叶乔木,仅1属1种,又名白果,为著名的“活化石”为我国特产。代表植物:银杏3、罗汉松科:常绿乔木或灌木,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及南温带地区,尤以南半球最盛。代表植物:竹柏、罗汉松、短叶罗汉松4、松科:常绿或落叶乔木,主产北半球,为森林的主要树种,中国是松科属种最多的国家。代表植物:马尾松、油杉5、柏科:常绿乔木或灌木,分布南北两半球。我国有8属,29种,广布全国。代表植物:龙柏、垂柏、侧柏6、南洋杉科:均为常绿乔木,髓部较大,皮层具树脂,分布于南半球和东南亚。代表植物:南洋杉三、被子植物被子植物是演化阶段最後出现的植物种类,也是植物界最高级的一类,亦称显花植物,有乔木、灌木、藤木、草本植物。其主要特征为:具有真正的花,由花被(花萼、花冠)、雄蕊群和雌蕊群等部分组成;种子包在果皮之内,胚珠包藏在子房内,经受精作用后,就可以形成果实;具有双受精现象;孢子体高度发达,组织分化精细;风媒、水媒、虫媒和鸟媒等多种传粉方式;生长和营养方式多种多样性。分为双子叶植物纲和单子叶植物纲:双子叶植物:胚有2片子叶,为乔木、灌木、草本,直根系,花部基数为5或4,叶为网状脉。1、木兰科:乔木或灌木,常绿或落叶。主要分布于亚洲东南部、北美东南部及中美。代表植物:白玉兰、紫玉兰、火力楠2、樟科:树皮、叶有樟脑味、玉桂味或生姜辣味,主要产地为东南亚和巴西。代表植物:樟树、楠木、萼梨树、阴香、泉槁树、3、蔷薇科:绝大多数为木本,有蓇葖果、瘦果、梨果或核果。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到亚热带。代表植物:桃树、枇杷、蔷薇、月季、海棠4、豆科:为种子植物的第三大科,广布于全世界。代表植物:格木、相思红豆树、红花羊蹄甲、仪花、刺桐、美洲合欢、凤凰木、花桐木、黄槐5、山茶科:多为常绿木本单叶、互生、无托叶、叶缘常具锯齿,主要分布亚洲的亚热带和热带。代表植物:油茶、荷木6、大戟科:木本或草本花单性,雌雄同株或异株,主要产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代表植物:蝴蝶果、重阳木、橡胶树、洒金榕、红背桂、一品红、肥牛树、乌桕7、壳斗科:单性花,具特殊的总苞,坚果生于总苞中。主要分布于亚热带、温带。代表植物:红椎、水青岗8、桃金娘科:灌木或乔木,具有油腺和花盘,主要分布与大洋洲、亚洲及美洲3个中心。代表植物:台湾相思树、海南蒲桃、柠檬桉、大叶桉、番樱桃、铁子葡桃树、红千层、白千层、番石榴、桃金娘(右图表示)9、漆树科:乔木或灌木,核果,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代表植物:芒果、扁桃、人面子、盐肤木10、无患子科:木本,羽状复叶,有假种皮,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代表植物:荔枝、龙眼11、芸香科:木本,叶、花果具芳香油囊或油腺,具剌,主要产于热带和亚热带,少数生温带。代表植物:黄皮、九里香、青椒、柠檬12、桑科:木本或草本,常有乳汁,主产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长江以南地区。代表植物:无花果、垂树、小叶榕、高山榕、柳叶榕、印度椽胶榕、菩提树、构树、木菠萝、金钱榕13、锦葵科:灌木或草本。茎皮多纤维和具粘液,广布于温带和热带地区。代表植物:朱槿、彩叶扶桑、悬铃花、木芙蓉14、杜鹃花科:木本植物,大多常绿,生花冠漏斗状,花药有尾状物,广布于南、北半球的温带。代表植物:杜鹃花(映山红)15、木犀科:常绿或落叶乔木或灌木,广布热带、亚热带、温带地区。代表植物:桂花、迎春花、茉莉花、木犀榄、假连翘16、茄科:草本,稀藤木,子房每室有多数胚珠,广布于温带、亚热带、热带地区。代表植物:番茄、指天椒、夜来香17、唇形科:草本,稀灌木,具芳香味,果同四个小坚果组成,世界性分布,地中海地区最多。代表植物:薄荷、一串红18、马鞭草科:通常为灌木,嫩枝常呈四方形,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少数延至温带。代表植物:假连翘、黄素梅、马缨丹、19、梧桐科:乔木或灌木,茎、叶的幼嫩部分常有星状毛,树皮富于纤维,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代表植物:苹婆、梧桐福建茶(下图右) 20、千屈菜科:著名的观赏植物,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尤以热带美洲最盛。代表植物:大花紫薇、紫薇、虾子花21、五加科:可做木材,可供庭园观赏用,广布于两半球的温带地和热带地区。代表植物:鹅掌柴、楤木22、紫草科:通常被有糙毛,分布于全球温带和热带地区,地中海地区和北美太平洋区为中心。代表植物:福建茶23、菊科:双子叶植物纲菊亚纲最大的1科,有一致的小花结构,分布于全球。代表植物:彭蜞菊、小飞蓬24、夹竹桃科:多数为攀援、直立灌木,有乳汁,药用价值大,分布于全球热带、亚热带地区。代表植物:鸡蛋花、长春花、黄蝉花、夹竹桃、黄花夹竹桃25、海桐科:乔木、灌木或木质藤本,广布于东半球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主产大洋洲。代表植物:亮叶海桐花26、爵床科:叶大多对生、全缘、无托叶,叶片、小枝和花萼上常有针形的钟乳体。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但也见于地中海、美国及澳大利亚。代表植物:小驳骨、狗肝草、火焰花、可爱花27、茜草科:草本、灌木或乔木,枝多带刺,主产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少数分布于北极地带。代表植物:龙船花、香果树、龙葵、雪茄花、九节28、酢浆草科:草本,叶为指状复叶或羽状复叶,分布于热带至温带,主要产于南美热带。代表植物:杨桃、红花酢浆草29、冬青科:分布极广,但主产地为中南美,我国仅有1属,118种。代表植物:圆果冬青、苦丁菜、铁冬青30、杜英科:常绿木本,花两性,总状花序,原产东西两半球的热带、亚热带,但不见于非洲。代表植物:高山望31、龙脑香科:乔木,常有星状毛或盾状的鳞秕,木质部有树脂,分布于东半球热带地区,以加里曼丹、马来半岛和菲律宾最多。代表植物:坡垒32、山榄科:乔木或灌木,常具乳汁。主要分布于东半球和美洲热带地区。代表植物:人心果33、金缕梅科:木本,单叶互生,具掌状脉或羽状脉,花两性,主要分布于亚洲。 代表植物:枫香34、楝科:乔木或灌木,小枝常有皮孔,广布于热带,少数分布于亚热带,极少分布至温带。代表植物:苦楝、山楝、麻楝、米籽楝35、杨梅科:常绿或落叶灌木或乔木,根常有根瘤菌,分布于东亚与北美,我国只有杨梅属。代表植物:杨梅、青杨梅36、紫茉莉科:草本或攀缘灌木,热带产的有乔木,大多数产热带(特别是美洲热带)。代表植物:紫茉莉、三角梅37、凤仙花科:肉质草本,单叶互生或对生,花两性,主产亚洲及非洲热带,少数产温带地区。代表植物:玻璃翠38、苋科:主要分布于热带和温带地区。代表植物:空心莲子草、鸡冠花39、石竹科:一、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茎通常节部膨大,主要分布于北温带。代表植物:满天星40、五桠果科:直立或缠绕藤本,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以澳大利亚最盛。代表植物:弟伦桃41、石榴科:子房下位有多数雄蕊从子房上方的肥厚花托内发出,和千屈菜科不同。代表植物:石榴42、榆科:乔木或灌木,主要产于北半球,分布于热带至寒温带。代表植物:榆树、越南榆树、朴树43、旋花科:多为缠绕或直立草本,茎含乳汁,常为须根,广布於热带和温带地区。代表植物:红薯44、番木瓜科:小乔木或灌木,具乳状汁液,通常不分枝;产于热带美洲及非洲。代表植物:番木瓜45、葫芦科:草质藤本,有卷须,通常单叶而常深裂,主要分布于热带地区。代表植物:南瓜46、仙人掌科:多数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美洲热带、亚热带沙漠或干旱地区,以墨西哥及中美洲为分布中心;代表植物:仙人掌、昙花47、秋海棠科:一年生或多年生肉质或木质草本,常有根茎或块茎,茎常有节,匍匐状或攀援状,分布于大多数热带和暖温带地区,有一大部分的品种原产于美洲。代表植物:天星海棠48、葡萄科:藤本或草本,多为攀援植物,主要分布于热带及亚热带。实习植物:葡萄、爬山虎49、山竹子科:灌木或乔木,有黄色胶汁,其红厚壳的种子可榨油供灯用,树皮含单宁可为鞣料,果可食,分布于热带地区,我国有4属,15种,产西南部至台湾。代表植物:多花山竹子50、景天科:多年生、肉质植物,喜生于干地或石上,广布于全球,但主产地为南非。代表植物:景天51、莲科:直立水生,有乳汁;根茎平伸,粗大;叶盾状,常突立水面,花柄常高于叶。代表植物:莲花52、浮萍科:叶状体倒卵形、椭圆形或近圆形,是养育鱼苗的好饲料。代表植物:浮萍53、安息香科:植株各部被星状毛,分布于亚洲东南部,美国东南部至南美洲热带和地中海区。代表植物:中华安息香54、木棉科:乔木,茎干粗大有粗刺,有粘液腔;花两性,大而鲜明;是热带的特征科。代表植物:木棉55、椴树科:木本或草本,茎皮富含纤维。叶常不等侧。代表植物:蚬木56、山茱萸科:乔木、灌木或多年生草本,分布于温带和热带高山上代表植物:石斑木(狗骨木)57、柿树科:主要分布于热带,尤其是以东南亚种类为多,在亚洲温带和美洲北部种类极少。代表植物:柿树58、芭蕉科:多年生高大草本,单生不分枝,主要分布于亚洲及非洲热带地区。代表植物:芭蕉59、桦木科:落叶乔木或灌木,主要分布于北温带,仅桤木属分布至中美洲和南美洲。代表植物:铁木单子叶植物:60、棕榈科:叶大型,聚生茎顶,叶柄基部扩大成具纤维的鞘,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代表植物:鱼尾葵、棕竹、国王椰、王棕(叶为四列)、金山葵(叶为多列)、假槟榔(叶为两列)、三药槟榔、短穗鱼尾葵、散尾葵、蒲葵、刺葵龙血树(下图右)假槟榔(上图左) 61、百合科:草本、具鳞茎、根状茎或块茎,单叶,广布世界各地代表植物:麦冬、沿阶草、葱、韭菜、百合、龙血树、金边吊兰、蜘蛛抱蛋62、石蒜科:草本、具鳞茎,分布于全世界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许多种类为旱生植物。代表植物:石蒜、水仙花、君子兰63、天南星科:草本、藤本,块茎或块根,肉穗花序,有佛焰苞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代表植物:龟背竹、万年青、白蝴蝶、绿萝、海芋、卜芥(假海芋)64、禾本科:其茎为木质,呈乔木或灌木状,根系为须根系,茎有节与节间,节间中空,称为秆,圆筒形,分布于全球。分为二个亚科:竹亚科:秆木质;叶片具短柄,且与叶鞘相连处成一关节,叶易目叶鞘脱落。代表植物:观音竹、粉单竹、黄条金刚竹、小琴丝竹、佛肚竹、马蹄竹禾亚科:秆草质;叶无叶柄,叶片与叶鞘之间无明显关节,不易从叶鞘脱落。代表植物:细叶结缕草、铁线草、大叶地毯草、鼠尾草65、姜科:多年生草本,通常有芳香,具匍匐或块状的根状茎,常生于林下阴湿处,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以亚洲热带地区的种类最为繁多。代表植物:良姜、花叶良姜66、龙舌兰科:除供观赏外,有些为很重要的纤维植物,大部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代表植物:朱蕉、剑麻、金边龙舌兰67、鸭跖草科:多年生或稀为一年生草本,常具有粘液细胞或粘液道,主要分布于热带。代表植物:蚌花、紫鸭趾草第二篇:大明山之行6月7日与9日,我们分别考察了武鸣县与上林县附近的大明山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的外貌与结构、植物种类、植被类型及植被的垂直分布规律等。(一) 大明山自然保护区概况及气候条件、植被类型与特征1、概况大明山位于上林,马山,宾阳,武鸣等县交界地区,居北纬2310238,东经10818 1085,处于南亚热带向北热带过渡地带,恰恰落在北回归线上(黎桦等,1993) 该山山脉由 西北走向东南,南北最长处约68 km,东西宽约23 km, 包括大明山东、西两侧的山前平原谷地总面积约1100 km2 区内海拔1000 m以上山峰达62座,最高的龙头山海拔1760 m,为桂中地区最高峰,最低处海拔约170 m,相对高差近1600余米 山体中心主要由寒武纪的变质岩-石英岩,板状页岩和千枚岩组成,旁边为泥盆纪坚硬砂页岩包围形成众多的高峰,坡度多在40 以上,坡下堆积大量岩石碎块。2、气候条件大明山具有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全年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温度和降水随海拔变化而有很大的差异,山顶部位气温低,据1978年观测,位于腹地的天坪(海拔1230 m),年平均气温14.7,1月份平均气温6.7,7月为21.5,极端低温-6,年均降水2736.0 mm,于大明山西南侧的武鸣,东北侧的上林县(海拔均在200 m以下),年平均气温分别为21.8 ,21.9,降水各为1275.5 mm和1873.0 mm 。山高气温低,水湿条件好,云雾大,日照少均有利于黄壤的发育,低海拔多见赤红壤,低山至中山多为红壤,黄红壤和黄壤,山顶较平坦处的采伐迹地出现草甸土。3、植被类型与特征大明山具有独特的气候环境,大明山山高林密,具有典型的山地森林景观。由于地形复杂,气候独特,植物资源丰富,据调查统计,现知共有维管植物211科783属2116种(含变种,变型及亚种)(和太平,1997),除种类繁多的种子植物外。其中蕨类植物亦丰富多样,据资料,中国现有蕨类植物63科224属约2600种,广西有54科,125属 ,532种,而现知大明山就分布着49科114属的51.12%和91.20%,种的11.27%和55.08% 。由此可见,大明山植物种类丰富多样性。4、建立的意义大明山是广西中部地势最高的山地,山区原来生长着茂的森林,是桂中地区重要的水源 林,其所涵养的水源,直接惠及南宁的上林,马山,宾阳,武鸣等县居民,对周边地区的环境与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9581974年间,大明山原生性的常绿阔叶林遭到了较大程度的采伐利用和破坏,直至1981年8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决定停止砍伐活动,成立大明山水源林自然保护区,加强了对森林的保护管理,使森林植被得到较迅速的恢复与保护,使之成为我国南亚热带森林植被保护较好的区域之一 区内地貌复杂,气候条件多样,森林植被茂密,为众多植物的生存与繁衍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二) 武鸣之初会大明山6月7日,我们在周兴老师与侯满福老师的带领下,于早上10点20左右到达武鸣县附近的大明山自然保护区考察植物群落的外貌与结构、植物种类、植物的生长情况及发展状态。我们来到大明山自然保护区西南坡海拔100多米的山地坡麓地带,据周老师介绍,该坡麓地带坡度大约为5-10,湿度条件为80-90,土壤为赤红壤,PH在4.5-5.5之间,适合酸性植物生长,特征为:赤红壤的富铝化作用较红壤强,硅酸与盐基在土体中淋洗流失快,含量低;粘土矿物以高岭石、埃落石、赤铁矿为主;铁铝富集,成赤红色;结构不良,自然肥力低;地带性植被为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我们看到的马尾松林是由人工种植转变而成的天然植被暖性针叶林,受人为及动物活动影响较大,如人们对马尾松林割取松脂、乱砍乱伐、在林内放牧等。这里的土壤属于南亚热带的酸性土壤赤红壤,所以此处的植物以酸性植物为主,如:马尾松、桃金娘、铁芒箕等,具体的植物种类分类如下:植物类别科种科种裸子植物松科马尾松柏科墨西哥柏被子植物桃金娘科桃金娘禾本科芒草马鞭草科大青叶鼠李科冻绿漆树科漆树、盐肤木野牡丹科野牡丹蔷薇科糖梨芸香科三叉苦样木科样木金缕梅科枫香大戟科血桐、毛算盘珠茜草科黄栀子、九节樟科樟木、阴香豆科毛排钱草、粘人草紫金牛科假刺藤、酸藤子山茶科岗苓桑科大明山榕、粗叶榕、笔杆榕蕨类植物里白科铁芒萁海金沙科小叶海金沙藤本植物牛白藤、马莲鞍、悬钩子植物群落的结构主要表现在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水平结构和层片结构,垂直结构又分地上层现象与地下层现象。我们此行主要研究该群落的地上层现象,一般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除上述基本层之外,藤本植物和附生、寄生植物,攀援或附着在不同植物的不同高度,往往在整个群落的垂直高度内部有分布,因而并不形成一个层次,称为层间植物。 尾叶桉(下图右) 九节(上图左) 在对植物群落垂直结构进行调查前,先要了解几个重要的概念。种: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包含若干起源于共同祖先、形态和生物学特征极为相似的植物个体。种群:植物种内的个体常分成若干群,每个群成片的分布在某个地段内,即各群在空间上互有间断。植物群落:任何地段内,具有相同植物种类组成和空间结构。各种植物之间以及植物与环境之间都存在相互作用的植物组合。植被:覆盖在某一地区地面上具有一定密度的许多植物的总和。生态系统:指由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生态系统的范围可大可小,相互交错,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最为复杂的生态系统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人类主要生活在以城市和农田为主的人工生态系统中。我们分成多个小组,每小组选取一个1010米的样方,调查马尾松林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层间植物的生长状态。在对马尾松林样方进行调查后,我们小组的结果与分析如下:(1)乔木层:样方面积100,郁闭度60左右。植物:马尾松年龄胸高直径基部直径树高冠幅平均值10.5714.92米19.23米7.46米22米优势种为马尾松,总数为16棵;亚种为漆树与长槁木姜子,分别有2棵、3棵。样方乔木层以马尾松为主,马尾松是一种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常见植物,这里的马尾松年龄较短,大部分有十年的生长时间,并处于生长阶段。马尾松胸高直径大部分超过10cm;胸部面积多在100;基部直径20cm左右,少部分10cm左右;枝下高2-3cm左右,树高多在4-8cm,有的高达12cm;冠幅多为2-6,少数宽达15。从调查到的表中数据可看出,马尾松的生长情况很好。漆树与长槁木姜子年龄大概只有2-3年,皆处于生长旺盛阶段;因年龄小,与马尾松相比,其胸高直径、胸部面积、基部直径、基部面积等各方面都小很多,冠幅也相对较小。 (2)灌木层:样方面积100,总盖度65.1左右,划分第一亚层高度1.5m以上,第二亚层高度1.0-1.5m,第三亚层高度1.0m以下。灌木层的植物种类很多,多为常见的南亚热带植物,共有14科,18种。第一亚层植物有:蔷薇科,代表植物是糖梨;金缕梅科,代表植物是枫香; 高度分别为2.2m、3.0m,为高位芽植物,处于营养期阶段,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总盖度13,聚生多度为较少。第二亚层有:野牡丹科,代表植物是野牡丹;桃金娘科,代表植物是桃金娘、尾叶桉;茜草科,代表植物是黄栀子;胶样木科,代表植物是胶样木;漆树科,代表植物是漆树;桑科,代表植物是大明山榕、粗叶榕、笔杆榕。大部分高度1.0m-1.5m,以高位芽生活型为主,少数为地上芽和地面芽植物,聚生多度少,总该度大约16.5,大部分处于营养期阶段,少数处在开花期、结果期,生活力都很旺盛。第三亚层有植物:芸香科,代表植物是三叉苦;茜草科,代表植物是九节、黄栀子、悬钩子;山茶科,代表植物是岗苓;大戟科,代表植物是毛算盘珠;马鞭草科,代表植物是大青叶;鼠李科,代表植物是冻绿。大部分在1.0m以下,生活型以地面芽、地上芽为主,聚生多度较少,总盖度35.6,生活力中等,大部分处在营养期,少数处在结果期。(3)草本层:样方面积100,总盖度73左右,植物种类少,只有芒草、铁芒萁、淡竹叶三种植物,生命力都很强。我们划分第一亚层高度在0.8-1.1m,第二亚层高度0.5-0.8m,第三亚层高度0.5m以下。其中,第一亚层代表植物是芒草,大多数高度为0.90m之间,生活型为高位芽,聚生多度少,总盖度2左右,都处在营养期阶段。第二亚层代表植物是铁芒萁,大多数高度为0.60m之间,生活型为高位芽,聚生多度多,总盖度70左右,一般处在孢子期,个别处在营养期阶段。第三亚层代表植物是淡竹叶,大多数高度为0.10m之间,地上芽植物,聚生多度少,总盖度1左右,多数处在营养期阶段。(4)层间植物:样方面积100,样方面积内发现的层间植物只有两种。马莲鞍,萝藦科,草本植物,缠绕在植物糖梨的树干上生长,高度大概1.6m;悬钩子,茜草科,草本植物,匍匐于地面生长,高度大概0.8m。最后,我们小组对样方面积内乔木层的频度进行统计。频度表示一个种群在一定地段上出现的均匀度。计算式为:频度=(某种植物出现的样地数/总样地数)100。我们将样方分为6个小样方,分别统计每个样方内各乔木出现的样方数。马尾松,发现每个小样方里都有,故马尾松的频度为100;长槁木姜子与漆树,都只有一个小样方里出现,所以频度都为1/616.7;胶样木,只有在两个小样方里出现有,故频度为2/633.3。(三) 上林之再会大明山6月9日,我们又再一次来到上林县附近的大明山自然保护区,考察大明山土壤与植被的垂直分布规律。我们沿着自然保护去的东北坡往上爬至700多米,沿途观察与分析不同海拔出土壤类型及植物种类、植被分布的变化。大明山山高气温低,水湿条件好,云雾大,日照少均有利于黄壤的发育,低海拔多见赤红壤,低山至中山多见红壤、黄红壤和黄壤,山顶较平坦处的采伐迹地地出现草甸土,山中部以上土层浅薄,多露岩分布。我们爬到的高度大约有700多米,一路考察到的垂直带普自下而上为赤红壤、红壤、黄红壤、黄壤,赤红壤:350米以下;山地红壤:350550米;黄红壤:550700米;山地黄壤:7001500米;1500米以上为山地灰化黄壤。植被多为人工八角经济林,属常绿阔叶林。大明山上林县境内维管束植物很多,约有蕨类植物29科57属82种,裸子植物6科6属10种,被子植物167科599属1045种。这里地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垂直地带上的植被类型为:800米: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8001400米:南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1400米:山顶苔藓矮林、草丛、竹丛。现如今在海拔700800米以下为人工植被八角林、马尾松林、样木林为主,其中本区是广西八角的主要产地之一。在实习地沿途我们遇到的植物主要如下表:植物类别科种科种被子植物双子叶植物八角科八角树柿科野柿子樟科润楠桑科黄毛榕茜草科玉叶金花、水锦树榆科山油麻五加科鸭脚木茄科茄子马钱草科断肠草大戟科山麻杆、光桐、皱桐、血桐天南星科卜芥藤黄科田鸡黄野牡丹科野牡丹、谷木锦葵科地桃花车钱草科车前草紫金牛科酸藤子马鞭草科大青叶无患子科龙眼山茶科大明山茶、油茶、和木葡萄科葡萄、乌敛梅紫金牛科酸藤子、假刺藤桃金娘科番石榴、岗松、大叶桉桑科牛叶榕、黄毛榕、青果榕漆树科漆树杜英科山杜英伞形花科香菜、胡萝卜美人蕉科美人蕉旋花科空心菜、红薯蔷薇科枇杷、沙梨竹芋科苳叶菊科革命菜、藿香荆、鬼针草、金光菊、小飞蓬、苦买菜、黄花蒿单子叶植物石蒜科黄花菜禾本科五节芒、硬柑子草、金丝草、玉米裸子植物杉科杉木松科马尾松蕨类植物肾蕨科肾蕨石松科石松里白科芒萁乌毛蕨科东方乌毛蕨海金沙科海金沙蚌壳蕨科金毛狗蕨第三篇:弄拉之行6月8日,我们来到马山县古零镇古零村附近的弄拉自然保护区,主要考察喀西特石灰岩地区土壤的性质及植被类型。(一)弄拉自然保护区概况及成土条件1、概况弄拉自然保护区范围涉及到马山县古零镇、古寨瑶族乡和加芳乡的13个行政村,总面积8481公顷,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三个功能区。北起加方乡琴让村地黑屯,南至古零镇安善村敢罗屯(里民水库),西起古零镇古统村内村屯,东至加方乡福兰村巴乐屯。经过40多年的自然恢复,弄拉自然保护区的喀斯特石山森林生态系统已较为完整,森林覆盖率达到79.6,已成为石灰岩地区适生林种造林技术推广示范区。2、成土条件弄拉自然保护区具有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全年温暖湿润,雨量充沛。但由于马山石山地区较多,容易产生石漠化,风化形成多孔隙,土壤储存量少,土层薄。由于石灰岩的风化碎屑物和富含碳酸盐的地表水进入土体,延缓了土壤中盐基成分的流失和脱硅富含铝化作用的进行,形成呈石灰反应的土壤。大多数为棕色石灰土,少量黑色石灰土,而且人为土多。(二)徒步弄拉据周老师介绍,弄拉自然保护区喀希特地貌明显,整个地区地形破碎,有峰丛谷底、峰丛洼地,最高峰766米。岩石类型为灰岩白云岩为主的碳酸盐,由他发育形成的土壤不一样,广泛形成石灰土,PH微酸、中性或微碱。山地多,平地少,有将近90是山地,10是平地,山地岩石多裸露。人口多,且交通不便,人口分散,居民点少;山地坡陡,土壤侵蚀、流失严重,易石漠化。故造成土地产量低,易旱易涝,经济发展缓慢。淡竹叶(上图右)血桐(上图左)广西石灰岩地区的植被类型与地带性的植被类型不一样,这里的植被类型既有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的植被种类,又有一些落叶的成分,所以被定义为南亚热带石灰岩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历史上弄拉自然保护区为茂密的森林,后来在大跃进时期受到了大规模砍伐,只留下了稀疏的灌丛,造成了严重的石漠化问题。随着石漠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