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有限公司有限公司 电电厂厂 2600MW 机机组组 职业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病危害控制效果评评价价报报告告书书 报告书编号:*-KP-2013-001 正式稿 *技技术检测术检测有限有限责责任公司任公司 2013 年年 9 月月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证书 报 告 书 有限公司电厂 2600MW 机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 果评价报告书 评价机构*技术检测有限责任公司 法人代表 评价人员姓名 技术职务 (专业) 资质证书号签名 项目负责人*高级工程师 报告编制人* 评价师 报告审核人* 报告签发人*助理工程师 电厂 2600MW 机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 *-KP-2013-001 *技术检测有限责任公司 第 0 页 目录共 2 页 目目 录录 1 总论总论.1 1.1 项项目背景目背景1 1 1.2 评评价依据价依据1 1 1.3 评评价目的价目的3 3 1.4 评评价范价范围围及及评评价价单单元元4 4 1.5 评评价内容价内容5 5 1.6 评评价方法价方法5 5 1.7 质质量控制及量控制及评评价程序价程序5 5 2 工程工程分分析析.8 2.1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8 8 2.2 工程工程试试运行状况运行状况1010 2.3 生生产产工工艺艺流程流程1010 2.4 生生产产制度、制度、岗岗位位设设置及定置及定员员 2525 3.总总体体布布局和局和设备设备布局布局调查调查与与评评价价.27 3.1 总总体布局及体布局及评评价价2727 3.2 生生产设备产设备布局及布局及评评价价2929 4.职职业业病危害因素病危害因素调查调查、 、检测检测与与评评价价 33 4.1 现场卫现场卫生学生学调查调查3333 4.2 生生产过产过程中存在的程中存在的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分布病危害因素及分布3737 4.3 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病危害因素对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人体健康的影响3838 4.4 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病危害因素检测检测方案方案3838 4.5 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检测结果与分析果与分析4242 5.职职业业病危害防病危害防护护措施措施调查调查与与评评价价.51 5.1 粉粉尘尘、毒物防、毒物防护设护设施施调查调查与与评评价价 5151 5.2 噪声防噪声防护设护设施施调查调查与与评评价价5454 5.3 高温防高温防护设护设施施调查调查与与评评价价5555 5.4 工工频电场频电场防防护设护设施施调查调查与与评评价价5656 6.个人使个人使用用的的职业职业病防病防护护用品用品检查检查与与评评价价.58 电厂 2600MW 机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 *-KP-2013-001 *技术检测有限责任公司 第 1 页 目录共 2 页 7.建筑建筑卫卫生学及生学及辅辅助用室的助用室的调查调查与与评评价价.60 7.1 建筑建筑卫卫生学生学调查调查与与评评价价6060 7.2 卫卫生生辅辅助用室助用室调查调查与与评评价价6262 8.职业卫职业卫生管理情况生管理情况调查调查与与评评价价.64 8.1 职业卫职业卫生管理情况生管理情况调查调查6464 8.2 职业卫职业卫生管理生管理评评价价6666 9.职业职业健康健康监护监护情况分析与情况分析与评评价价.70 9.1 职业职业健康健康监护监护管理情况管理情况7070 9.2 职业职业健康健康检查结检查结果果7070 10.结论结论.71 11.建建议议.73 11.1 工程技工程技术术7373 11.2 职业卫职业卫生管理建生管理建议议7575 附录:该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检测报告 附件: 1、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委托书 2、项目批复文件 3、地理位置图 4、总平面布置图 5、 、职业职业健康健康监护报监护报告告 电厂 2600MW 机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 *-KP-2013-001 *技术检测有限责任公司 第 0 页 共 88 页 1 总论总论 1.1 项目背景 电厂是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负责前期运作的大型坑口、直 接空冷、亚临界参数燃煤发电工程,规划容量为 1200MW。 受投资集团公司的委托设计院在以往的前期工作基础上 结合该区域的煤、灰、水、电、路等外部条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论证,完成了电厂 2600MW 机组的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工作。 为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预防职业病, 中华人民共和国 职业病防治法、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建设项目职 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中都明确规 定了国家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实行分类监督管理,建设 项目在试运行期间,建设单位应当委托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 构进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为此,2013 年 4 月电 厂委托内蒙古安泽安全技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 现行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对电厂 2600MW 机组进 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工作(职业病危害控制相关评价项目委托 书见附件 1)。 1.2 评价依据 1.2.1 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规章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 52 号)2011 年 12 月 31 日起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国发第 105 号(1987 年); (3)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国务院令第 352 号 (2002 年); (4)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国家安 电厂 2600MW 机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 *-KP-2013-001 *技术检测有限责任公司 第 1 页 共 88 页 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 第 51 号(2012); (5)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 管理总局令 第 49 号(2012); (6)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总局令 第 47 号(2012); (7)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 第 48 号(2012); (8)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卫法监发200263 号; (9)高毒物品目录卫法监发2003142 号; (10)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卫法监发1999620 号; 1.2.2 评价标准、规范 (1)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技术导则GBZ/T197- 2007; (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 1-2010; (3)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 1 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GBZ2.1-2007; (4)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 2 部分:物理因素 GBZ2.2-2007; (5)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 188-2007; (6)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 GBZ 49-2007; (7)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 GBZ/T194-2007; (8)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 (9)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13; (10)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1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12)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04; (13)作业场所空气采样仪器的技术规范GB/T17061-1997; (1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检测方法GBZ/T160-2004; 电厂 2600MW 机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 *-KP-2013-001 *技术检测有限责任公司 第 2 页 共 88 页 (15)室内照明测量方法GB5700-2008; (16)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噪声GBZ/T 189.8-2007; (17)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11651-2008; (18)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工频电场GBZ/T 189.3-2007; (19)火力发电设计技术规程DL5000-2000; (20)火力发电厂运煤设计技术规程 第 2 部分:煤尘防治 DL/T5187.2-2004; (21)火力发电厂职业卫生设计规程DL5454-2012; (22)火力发电厂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技术规程DL/T5035- 2004; (23)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 (24)大中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50660-2011; (25)火力发电厂职业安全设计规程DL5053-2011。 1.2.3 其他依据 (1)电厂 2600MW 机组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报告; (2)项目批复文件 (3)电厂 2600MW 机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 公司,2010 年 4 月; (4)电厂 2600MW 机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委托书, 2013 年 4 月; (5)电厂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职业卫生相关材料; (6)电厂 2600MW 机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审 核批文。 1.3 评价目的 (1)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从源 头控制或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止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 (2)明确建设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及对 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对未达到职 业病危害防护要求的系统和单元提出职业病控制措施的建议; 电厂 2600MW 机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 *-KP-2013-001 *技术检测有限责任公司 第 3 页 共 88 页 (3)针对该建设项目的特征,提出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和防 护的特殊要求; (4)为行政部门对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竣工验收提供科 学依据; (5)为建设单位职业病防治的日常管理提供依据。 1.4 评价范围及评价单元 该项目建设内容包括输煤系统、燃料制粉系统、除灰渣系统、脱 硫系统、水处理系统、热力系统、电气系统、热工控制系统、检维修系 统及配套生产和辅助生产设备。 本次评价范围是对该项目以上新建内容及相关运行系统存在的 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护设施及其效果进行评价。 根据本项目实际情况,划分评价单元进行评价,评价单元划分如 下。 表 1-1 评价单元划分 评价单元评价子系统 输煤系统 燃烧制粉系统 除灰系统 除灰渣系统 除渣系统 脱硫系统 锅炉补水系统 锅炉给水加药系统 凝结水精处理系统 冷却水处理 水处理系统 制氢站 热力系统系统 电气系统 热工控制系统 给排水系统 给排水及冷却系统 冷却系统 检维修 检维修及化验系统 化验 电厂 2600MW 机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 *-KP-2013-001 *技术检测有限责任公司 第 4 页 共 88 页 1.5 评价内容 根据该项目初步设计说明书及现场调查、检测结果等资料,对该 项目总平面布置、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建筑物卫生学要求、职业病 危害因素种类和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职业病危害防护措 施及效果、卫生辅助用室、应急救援设施、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 品、职业卫生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与评价。 1.6 评价方法 本次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采用现场调查法、检查表法、检测 检验法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 1.6.1 现场调查法 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方法,了解该项目生产工艺过程,确定 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查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落实 及职业卫生管理的实施情况等。 1.6.2 检查表法 依据国家相关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以及操作规程等, 通过对该项目的详细分析和研究,列出检查单元、检查部位、检查项 目、检查内容、检查要求等,编制成表,逐项检查符合情况,确定该项 目存在的问题、缺陷和潜在危害。 1.6.3 检测检验法 依据国家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要求,通过现场检测和实验室 分析,对该项目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以及职业病危 害防护设施的防护效果进行评定。 1.7 质量控制及评价程序 1.7.1 质量控制 依据内蒙古安泽安全技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质量手册和程序性 文件等职业卫生质量体系文件要求,对该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 价工作的全过程实施质量控制。质量控制过程主要分以下几个方面: (1)资料的检索,所有数据标准采用最新版本; (2)阅读初步设计说明书和相关技术资料后,编制评价方案,经 电厂 2600MW 机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 *-KP-2013-001 *技术检测有限责任公司 第 5 页 共 88 页 评价组讨论,项目负责人及审核人确认、通过; (3)进行企业现场的调查,收集企业生产工艺、职业病防护措施、 职业健康检查和健康监护资料、职业卫生管理资料,并对建设项目进 行认真分析、评价; (4)职业病危害的程度评价关键取决于现场的检测数据的准确, 职业病危害检测质量严格控制:现场采样遵循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 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04,采样点、采样频率、采样方式的 设置根据不同的物质在工作场所中的存在状态、工作人员接触的方式、 接触时间及工艺状况的实际情况进行现场检测;实验室对样品的分析 遵循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GBZ/T160-2007 和实验室质量控 制的相应要求进行; (5)现场采样分为四组,采样前各组组长对组员的检测资质进行 审核,具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颁发检测资质的人员方能进行现场 检测。采样前,采样人员经过严格培训,特别对初次参与检测的人员 进行技术方面的指导; (6)检验报告编写完成后,由检验报告审核人、质控人员审核后, 检验报告编写人、审核人和检验报告签发人签字; (7)编写评价报告书,统稿后请审核人审核校对; (8)根据审核人审核后的意见进行修改形成送审稿; (9)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专家对评价报告书进行技术审查; (10)根据专家的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后,交项目单位。 1.7.2 评价程序 评价组按照准备、评价、报告编制三个阶段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 效果评价。评价程序见图 1-1。 电厂 2600MW 机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 *-KP-2013-001 *技术检测有限责任公司 第 6 页 共 88 页 1.收集有关资料(法规、标准、技术资料) 2.初步现场调查和工程分析 3.确定评价单元 职业卫生 检测 职业卫生调查 职业病危害分析与评价 汇总、分析资料 国家、地方 有关法规、标准 明确问题和结 论提出对策和 建议 编制控制效果评价报 告告 拟订评价方 案 确定评价方 案 接受建设单位委托 质控审查* 实 施 阶 段 报 告 编 制 阶 段 依据评价方案开展评价工 作 准 备 阶 段 电厂 2600MW 机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 *-KP-2013-001 *技术检测有限责任公司 第 7 页 共 88 页 2 工程分析工程分析 2.1 工程概况 2.1.1 项目名称:电厂 2600MW 机组 2.1.2 项目性质:新建项目 2.1.3 建设规模 该项目是一座大型电厂,建设规模为 2600MW,安装两台 600MW 国产亚临界汽轮发电机组,配置 2 台 2080 吨/小时亚临界控 制循环锅炉,年利用小时为 5500 小时。 电厂煤源:采用本公司煤矿生产的原煤,原煤在矿破碎站 破碎后,经皮带运到电厂原煤仓,而后经皮带进入燃煤系统。 2.1.4 建设地点及自然环境状况 该项目电厂厂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北部距市约 85km。 在其东侧 1.0km 处自南向北流过河,公路在电厂西侧通过。厂区 地理位置见附图 1。 该地区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主要气候特点为冬季严寒漫长, 夏季温凉短促,春季干旱多大风,秋季降温急骤,霜冻早。根据海拉尔 气象站 1951 年2000 年实测气象资料,其自然情况和设计原始资料 如下: 平均最高气温 4.8 平均最低气温 -9.1 极端最高气温 36.7 极端最低气温 -48.5 平均相对湿度 68% 平均气压 941.7Kpa 年平均风速 3.3m/s 最大风速 33.9m/s 地震基本烈度 6 度 2.1.5“三同时”执行情况 该项目在设计阶段委托公司进行了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工作, 电厂 2600MW 机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 *-KP-2013-001 *技术检测有限责任公司 第 8 页 共 88 页 并取得了行政部门的批复文件,但未进行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计。 本项目对预评价提出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和措施的建议进行了认 真落实,并体现工程中。做到该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与生产设施 同期设计、同期建设,并同时投入使用。 表 2-1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中所提的建议及落实情况 项 目 所提建议落实情况 有专人分管防尘事宜,制定防尘工作计划和必要的规 章制度。 已落实 输煤系统的各落料点均应密闭尘源并设置除尘设施。 基本落实 各落煤点的导料槽出口处、各转运点的皮带机头部和 尾部应设置自动喷水(雾)抑尘装置。 未落实 每台锅炉应设置固定式真空清扫系统。 未落实 除灰系统应设置除尘器。 已落实 粉 尘 控 制 除灰系统采用飞灰正压气力输送系统,采用灰渣分处 方式。 已落实 加强锅炉、汽机、发电机和空冷风机等大型设备的噪声 防护措施。 已落实 在送风机的一次风机入口处应装设消音器。 已落实 噪 声 控 制 对生产人员集中的控制室、值班室等工作场所,入口处 可设置套间,并从建筑设计上采取隔声和吸音措施,如 设置隔音室,吸音墙,吸音顶等。 已落实 化学车间应安装机械通风设施。应在可能发生酸、碱、 氨、联氨等的工作场所安装洗眼器和喷淋装置,并保证 在应急情况下可正常使用。 已落实 锅炉补给水、凝结水处理的酸罐顶部应设置酸雾吸收 器,低位酸碱池内壁应贴有防腐材料。 已落实 次氯酸钠池内壁应贴有防腐材料,次氯酸钠罐内衬胶, 其他所有与次氯酸钠接触的设备、管道、阀门均应采取 防腐措施。 已落实 锅炉补给水处理酸碱计量间,循环水处理的加酸、加稳 定剂间,化学加药的化学加药间,水汽取样的高温取样 间、取样冷却间,蓄电池室均设置自然进风、机械排风 的通风系统。 已落实 防 毒 措 施 本工程机组的维修应外包给具备职业病防护条件的单 位和个人。 已落实 个 人 防 护 根据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的不同,为作业工人配 备相应的个人卫生防护用品。应重点加强对燃料车间、 锅炉车间、汽机车间接触噪声的作业工人,输煤系统、 燃烧制粉系统、除灰系统、除渣系统接触粉尘的作业工 人和化学车间接触毒物的作业工人的个人防护。 已落实 初 步 设 计 初步设计中进行建筑物设计时应考虑采光、照明等卫 生学内容,使之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要求。 已落实 工程投产后,应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完善职 业卫生管理体系和制度。应成立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培 训救援人员,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和有效的救援措施,定 期进行急性职业中毒应急救援演习。 已落实 职 业 卫 生 管 理 工程投产后应依据本工程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 已落实 电厂 2600MW 机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 *-KP-2013-001 *技术检测有限责任公司 第 9 页 共 88 页 类,对工人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和应急的健 康检查。 在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当委托依法取得卫生部认 证的甲级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 害控制效果评价。 已落实 2.1.6 建设情况 本项目自年由设计院完成设计,并于 2009 年 6 月开工 建设,年月完成土建工程,年月设备安装到位,两台机组 相继投入使用。 2.2 工程试运行状况 电厂 2600MW 机组工程项目于 2009 年 6 月开工,两台机 组分别于年月日和月日相继投入生产运行,现已安全运行近四 个月,达到了设计能力。各部分通风、除尘、防毒等职业病防护设施安 装基本到位,运行基本正常,设备运行以来无跑、冒、滴、漏问题,未 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 该项目所设置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运行基本正常,工作场所卫 生较清洁,主要产尘场所都采取了降尘和抑尘措施,个人防尘设施配 备基本完善;防毒设施以密闭自动化控制为主,并在储存化学药品的 房间和场所设有排风和警示线;主要噪声场所均封闭布置,选择低噪 声设备并设置减振防噪等工程设施,对周围的影响较小。现场巡检人 员均配备防噪声耳塞。 2.3 生产工艺流程 电厂燃煤采用矿生产的褐煤。规划容量为 2600MW,产品为 供电,主要副产品有灰、渣、石膏、烟气等。年耗煤量 550104t/a。主 要煤质分析见表 2-2。 表 2-2 煤 质 分 析 表 项 目符号单位设计煤种上限煤种下限煤种 收到基碳含量Car%34.5936.0432.77 收到基氢含量Har%2.032.131.94 收到基氧含量Oar%11.3011.7510.71 收到基氮含量Nar%0.350.360.33 收到基硫分Sar%0.140.170.12 收到基灰分Aar%12.0910.5514.13 电厂 2600MW 机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 *-KP-2013-001 *技术检测有限责任公司 第 10 页 共 88 页 项 目符号单位设计煤种上限煤种下限煤种 收到基水分Mar%39.539.0040 收到基挥发分Var%21.7722.3520.32 空干基水分Mad%11.113.999.13 收到基低位发热量Qnet.arkcal/Kg281529582635 可磨性指数HGI77.881.566 磨损指数AImg/kg2321.528 灰变形温度DT115512051110 灰软化温度ST121012551150 灰流动温度FT124312901170 生产的褐煤属于低硫分煤质。 锅炉点火及稳燃用油,采用-20 号轻柴油,汽车运输至电厂。 水源为水库,每年总供水量为 470104m3。 锅炉:亚临界参数、控制循环加内螺纹管单炉膛、一次再热、平衡 通风、锅炉房紧身封闭、固态排渣、全钢构架、全悬吊结构 型汽包 炉。 汽轮机:亚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单轴、三缸四排汽、双背压、凝 汽式汽轮机。汽轮机具有七级非调整回热抽汽。 发电机型号为 QFSN-600-2YHG 型,额定功率为 600MW。 2.3.1 主要工艺流程 该项目生产工艺主要包括输煤系统、燃烧制粉系统、除灰渣系统、 化学水处理系统、热力系统和电气系统。 矿将破碎的褐煤通过皮带机运输进入电厂,配往煤仓间原煤 斗,经给煤机落入磨煤机制成煤粉,将煤粉送入锅炉炉膛内进行燃烧, 使其化学能转变成热能。除盐水经多级预热器预热、除氧后补入锅炉, 被锅炉加热成过热蒸汽和再热蒸汽,送入汽轮机做功,将热能转变成 机械能,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将机械能转变成电能,发出的电能 经升压后送入电网。燃料燃烧后产生的烟气从锅炉排出,经除尘脱硫 后由烟囱排入大气。 电厂 2600MW 机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 *-KP-2013-001 *技术检测有限责任公司 第 11 页 共 88 页 除灰系统,厂内采用灰渣分除,粉煤灰采用干灰气力输送方式, 每台炉为一个输送单元。在每个灰斗下装设一台气力输送泵。三到四 台气力输送泵为一组,同时运行,将灰斗的灰集中至灰库,每座灰库 下设三个排灰口,排灰口上层装有电动给料机和加湿搅拌机,排放的 调湿灰由带式输送机运往矿坑回填。除尘器采用四电场静电除尘器。 除渣系用干除渣方式,每台炉渣斗下设一台干式排渣机,两台碎 渣机。炉底渣由干式排渣机冷却后连续输送出来,经两级碎渣机破碎 后落入渣缓冲仓。然后用气力输送系统将渣输送到渣库,两台机组公 用一座渣库,在渣库下装有电动给料机和加湿搅拌机,排放的调湿渣 由带式输送机运往矿坑。 该项目两台机组共设一个集中控制室。采用分散控制系统,以 CRT 和键盘操作作为监视和控制中心,实现机组的炉机电集中控制、 数据采集、辅机启停控制及连锁保护等。 其他辅助系统也采用相对集中的控制方式,如输煤系统、化学水 处理系统(水汽分析站、凝结水精处理控制值班室)、气力除灰系统等 均设有独立的控制室。该项目的生产工艺流程见图 2-1。 图 21 电厂生产工艺流程框图 凝气器 褐煤 碎煤机 皮带机 锅炉 再热 器 省煤 器 过热 器 冷却塔 汽 轮 机 主变 电网 发 电 机 煤矿疏干水 锅炉水处理 低加 凝结水精处理 除氧器 轴封冷却器 灰库 一次风 机 二次风 机 暖风 器 渣仓 燃 烧 器 密 封 风 机 凝 泵 栈桥 引 风 机 (灰) (灰) (渣) 给水泵 磨 煤 机 空预 器 烟 囱 高加 输渣机暖 风 器 给 煤 机 煤 斗 矿坑回填 电 除 尘 器脱硫 电厂 2600MW 机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 *-KP-2013-001 *技术检测有限责任公司 第 12 页 共 88 页 2.3.1.1 输煤系统 电厂输煤系统按建设 2600MW 机组的燃煤量进行规划和设计, 由于来煤粒度为小于 20mm 的成品煤,厂内不设筛碎设施。输煤系统 包括从缓冲筒仓至煤仓间的带式输送机,采用托辊式双路固定带式输 送机。 带式输送机带宽为 B=1400mm、出力为 Q=1500t/h,双路布置。 本期工程厂内运煤系统中设有两处交叉,即 C-1A、B 带式输送 机用头部伸缩装置提供向 C-2A、B 两路交叉供煤; C-2A、B 带式输 送机用电动三通挡板提供向(煤仓间)C-3A、B 两路交叉供煤。 输煤系统采用计算机程序控制和监视,输煤控制室设有模拟监视 盘,监视运煤设备的顺序起停、运行方式的选择、运行指令的发送、故 障的显示以及运行报表的记录和管理等。 输煤系统工艺流程及有害因素存在部位见图 2-2。 燃料运输系统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煤尘和噪声。 产生煤尘的主要环节为:燃煤经带式输送机落料点、除尘器、原 煤斗上口均可产生煤的扬尘。 产生生产性噪声的主要环节为:皮带机、辅助电机等设备。 2.3.1.2 燃烧制粉系统 本工程 2600MW 机组燃烧制粉系统采用中速磨煤机正压直吹 冷一次风机制粉系统。每台锅炉配 6 台中速磨,其中一台备用。锅炉 采用摆动式燃烧器四角布置切圆燃烧,每台磨煤机引出四根煤粉管道 连接到锅炉同一层燃烧器,6 台磨煤机带 6 层燃烧器,根据锅炉负荷 的变化可以停用任何一台磨煤机和对应的燃烧器。每台炉配 2 台离心 式密封风机、6 台正压链板式给煤机、2 台动叶可调轴流式一次风机、 图 2-2 燃料运输系统工艺流程及有害因素存在部位 注:生产性粉尘产生点; 噪声产生点 C1 皮带机 0 原煤斗 褐煤C3 皮带机 0 C2 皮带机 0 缓冲筒仓 电厂 2600MW 机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 *-KP-2013-001 *技术检测有限责任公司 第 13 页 共 88 页 2 台动叶可调轴流式送风机、2 台静叶可调轴流式吸风机。每台锅炉 配 2 台效率为 99.6的双室五电场静电除尘器。 燃烧制粉系统工艺流程及有害因素存在部位见图 2-3。 燃烧制粉系统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煤尘、矽尘、一氧 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二氧化硫、高温和生产性噪声。 产生煤尘的主要环节为:各种风机、给煤机、磨煤机运行过程中 产生的煤尘。 产生矽尘的主要环节为:锅炉燃烧及电除尘器清灰过程中产生 的煤飞灰等。 产生生产性噪声的主要环节为:产生各种风机、中速磨煤机、给 煤机、静电除尘器运转时产生的生产性噪声。 产生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二氧化硫、高温的主要环 节为:锅炉燃烧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含一氧化氮、二氧化 氮,以二氧化氮为主)、一氧化碳及高温。 2.3.1.3 除灰渣系统 本电厂灰渣回填矿坑。该项目锅炉除灰渣系统采用“灰渣分除、 干灰气力输送;灰渣分别经皮带机输送至矿进行矿坑回填。 除尘器采用五电场静电除尘器,除尘效率不低于 99.82%。 厂外采用带式输送机将灰渣回填矿坑,灰渣采用长距离带式 输送机运往矿坑。 一次冷风 引风机 一次热风 二 次 热 风 给煤机 磨煤机 注:为生产性粉尘产生点;为有毒物质产生点;为生产性噪声产生点;为高温产生点 图 2-3 燃烧制粉系统工艺流程及有害因素存在部位 排空 原煤仓 二次风机 暖风器 暖风器 锅炉再热器 省煤器 空预器 过热器 烟烟 囱囱 密封风机 一次风机 电除尘器 电厂 2600MW 机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 *-KP-2013-001 *技术检测有限责任公司 第 14 页 共 88 页 (1)除渣系统 锅炉排渣装置为刮板捞渣机,渣经刮板捞渣机捞出后,经过斜升 段脱水进入斗提机,经过碎渣机碎渣,每台炉渣斗下设刮板捞渣机、 碎渣机各一台,连续运行。 除渣系统用水采用闭式循环,捞渣机溢流出的水经循环水池、高 效浓缩机、回收水池等环节后,供除渣系统循环使用。除渣系统工艺 流程及有害因素存在部位见图 2-4。 除渣系统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矽尘和噪声。 产生矽尘的主要环节为:除渣过程刮板捞渣机、碎渣机工作时产 生的渣尘。 产生噪声的主要环节为:刮板捞渣机、碎渣机、排渣泵、斗式提升 机产生的噪声。 (2)除灰(电除尘器及省煤器灰处理)系统 该项目除灰系统采用干式气力输送系统,每个收尘灰斗下配一个 发送器,直接将干灰送至干灰库,采用正压浓相输送系统,输送灰气 比高,空气消耗量小,系统所配空压机和相关空气净化设备的容量相 应减小,降低初投资及运行能耗。每台炉安装两台双室、五电场、除尘 效率 99.68%的静电除尘器。配置一座粗灰库和两座细灰库。除灰系统 工业流程及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部位见图 2-5。 图2-4 除渣系统工艺流程及有害因素存在部位 注:注:生生产产性粉性粉尘产尘产生点;生点; 噪声噪声产产生点生点 炉底渣 刮板捞渣机 渣仓 输渣皮带 回填矿坑 碎渣机 电厂 2600MW 机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 *-KP-2013-001 *技术检测有限责任公司 第 15 页 共 88 页 除灰系统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矽尘和噪声。 产生矽尘的主要环节为:静电除尘器、输灰设备运行过程中逸散 粉煤飞灰。 产生噪声的主要环节为:空压机、除尘器、输灰设备等设备运行 时产生的噪声。 2.3.1.4 脱硫系统 本工程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每台锅炉设置一套烟气脱硫 装置(FGD),脱硫效率90%。烟气脱硫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 工艺,用石灰石浆液对烟气进行洗涤,脱除二氧化硫。原料为石灰石 粉,副产品为石膏。 脱硫工艺主要包括:吸收剂制备、石灰石浆液制备系统、吸收塔 烟气系统、石膏抛弃系统、工艺水系统、浆液排放与回收系统和烟气 脱硫控制系统。 (1)石灰石浆液制备系统 石灰石块料,在厂内建吸收剂制备车间,采用湿磨方式磨制石灰 石浆液,用泵送至脱硫塔内,两台皮带称重给料机将石灰石由石灰石 仓送入湿式球磨机中。经湿式球磨机磨制后的石灰石浆液溢流进入磨 机再循环箱,由磨机再循环泵将石灰石浆液打入石灰石旋流器进行分 离,细度合格的石灰石浆液从旋流器溢流口分离出,在重力作用下流 向石灰石浆液箱,最终产物粒径 90%小于 0.06mm。 (2)吸收塔、烟气系统 该项目为每台锅炉设置一套烟气吸收塔系统,并设置烟气换热器 (GGH)。 图 2-5 除灰系统工艺流程及有害因素存在部位 注:注:生生产产性粉性粉尘产尘产生点;生点;噪声噪声产产生点生点 除尘器灰斗输灰器干灰库双轴搅拌机 皮带机 空压机气化风机 气化风机 回填矿坑 电厂 2600MW 机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 *-KP-2013-001 *技术检测有限责任公司 第 16 页 共 88 页 除尘器出口的烟气经过烟气进口挡板门进入 FGD 装置,通过脱 硫增压风机加压后进入吸收塔,烟气自下而上通过立式吸收塔,吸收 塔上部为喷雾吸收区,设置有喷雾嘴,吸收塔循环泵将石灰石浆液送 入喷嘴进行雾化,雾化浆液自上而下通过吸收塔与逆流的烟气中的二 氧化硫接触进行吸收反应,生成亚硫酸钙后汇入吸收塔下部。此时, 氧化风机向吸收塔下部鼓入氧化空气,将亚硫酸钙氧化成硫酸钙。为 了保证气液充分接触,提高二氧化硫的吸收效率,每座吸收塔设置了 4 台浆液循环泵。生成的石膏浆液通过石膏浆液泵打入石膏浆液箱。 化学反应式为: 2CaCO3H2O2SO2=2CaSO3 1/2H2O2CO2 2CaSO3 1/2H2OO23H2O=2CaSO42H2O 由于经吸收剂洗涤脱硫后的烟气带有液滴,在吸收塔上部装有 除雾器,除去液滴后,从吸收塔顶部引出进入烟道从烟囱排放。每座 吸收塔有一台两级除雾器。每座吸收塔配置 2 台氧化风机,一运一备, 以保证亚硫酸钙强制氧化所需空气量。 (3)石膏脱水系统 该项目石膏脱水系统为两台共用,FGD 装置采用室内与露天布 置结合的方式。吸收塔、事故浆罐、脱硫增压风机、石灰石粉仓、石灰 石浆液罐、工艺水箱、石膏排出泵、事故浆液返回泵等均露天布置。 从吸收塔排出的石膏浆固体物含量约为 10%15%,石膏浆经过 一级水力旋流器浓缩至固体物含量约 40%-50%后,进入石膏二次脱 水装置,经真空带式脱水机处理后的石膏固体物表面含水率不超过 10%,脱水后的石膏直接由外购单位外运出厂。 (4)工艺水系统 该项目采用经过处理的水库水作为水源。脱硫装置的工艺水系统 设有工艺水箱,工艺水经工艺水泵输送至各工艺水用户。 (5)浆液排放与回收系统 FGD 装置的浆液管道和浆液泵在停运时需要冲洗,其冲洗水就 近收集在吸收塔旁边的集水坑内,然后用泵送至事故浆罐。吸收塔池 需要排空检修时,塔内浆液通过石膏浆液排出泵排入事故浆罐。在吸 电厂 2600MW 机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 *-KP-2013-001 *技术检测有限责任公司 第 17 页 共 88 页 收塔重新启动前,再通过事故浆液返回泵将事故浆罐的浆液送回吸收 塔。 (6)脱硫废水处理系统 FGD 的废水主要是由脱水系统产生的少量废水。根据脱硫工艺 的要求,脱硫系统需要连续排放一定量的废水以维持吸收塔浆池适当 的 Cl离子浓度。石膏浆液旋流器的溢流中一部分作为脱硫废水,排 入废水中间箱后用泵送入废水旋流器进一步浓缩,废水旋流器底流返 回石膏溢流浆液箱,由石膏溢流浆液泵送回吸收塔内,溢流经废水泵 送至废水处理车间进行处理。脱硫系统工艺流程见框图 2-6。 本工程脱硫系统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噪声、高温、一氧 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石灰石粉尘、石膏粉尘: 产生石灰石粉尘环节:石灰石在卸料、磨制、运输、给料过程中可 产生石灰石粉尘。 产生石膏粉尘环节:石膏脱水、运输过程中可产生石膏粉尘。 石灰石仓 除 雾 器 烟气系烟气系统统 电除尘器 FGD 进口挡板 增压风机 GGH 吸热侧 FGD 出口挡板 GGH 放热侧 引风机旁路挡板烟囱 浆液泵 废水箱 废水箱废水旋流泵 废水泵 废水处理站 滤液泵真空皮带脱水机石膏贮仓 灰场或 综合利用 滤液箱 石膏排出泵石膏浆液溢流器 石膏脱石膏脱 水水处处理理 系系统统 吸吸 收收 塔塔 循环浆泵 氧化风机 泵 浆液箱 事故浆液罐事故浆液泵 浆浆液排放与液排放与 返回系返回系统统 喷淋层 旋流器 制浆系统 石灰石料 料斗 皮带给料机 石 灰 石 输 送 机斗式提升机 石灰石石灰石浆浆液液 制制备备系系统统 称重给料机 湿式球磨机 浆液箱 图2-6 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流程图 电厂 2600MW 机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 *-KP-2013-001 *技术检测有限责任公司 第 18 页 共 88 页 产生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环节:烟气经引风机进入吸 收塔反应,如果泄漏可产生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化学毒 物。 产生噪声环节:皮带输送机、球磨机、脱水机、氧化风机、各类泵 等各种机械设备运转可产生噪声。 产生高温环节:吸收塔热交换过程中,设备、管路向外环境放热, 可产生高温。 2.3.1.5 水处理系统 该项目水处理系统包括: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凝结水精处理系 统、锅炉给水加药系统、冷却循环水系统。 (1)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 该系统除盐设备的再生使用的硫酸、氢氧化钠,均由厂家汽运罐 车入厂。酸碱分别由各自液泵抽入储罐中储存。再经计量罐通过喷射 器进入再生处理装置。经处理后的锅炉补给水经管道打入储水罐,经 管道给锅炉补水。 (2)凝结水精处理系统 本工程锅炉补给水系统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盐酸、氢氧 化钠、噪声。 产生盐酸、氢氧化钠的环节:反渗透装置、离子交换器再生过程 中需要盐酸、氢氧化钠,在酸、碱储运、卸载、使用过程中可产生盐酸、 氢氧化钠危害。 加杀菌剂 加还原剂加阻垢剂 加絮凝剂 供水来生水生水箱生水泵盘式过滤器超滤系统超滤水箱 超滤水泵保安过滤器高压泵RO 系统除碳器淡水箱淡水泵 除盐水箱主厂房一级混床 二级混床除盐水泵 加酸加碱加碱加酸 注:为生产性粉尘产生点;为有毒物质产生点;为生产性噪声产生点 图 2-7 锅炉补给水处理工艺流程图及有害因素存在部位 电厂 2600MW 机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 *-KP-2013-001 *技术检测有限责任公司 第 19 页 共 88 页 产生噪声的环节:各种泵、反渗透装置等运转过程可产生噪声。 (2)锅炉给水加药系统 该项目锅炉给水和炉水校正处理系统,包括有给水加氨处理系统、 给水加联胺处理系统和炉水加磷酸盐处理系统。两台机组设置一套给 水加联氨装置和一套凝结水加联氨装置。 加氨处理系统:为了防止设备和管道腐蚀,配置一套集中加氨 装置,闭式循环水加氨,设备包括:一台溶液箱、两台氨溶液泵,分别 加至#1 机组的闭式循环水系统和#2 机组的闭式循环水系统,需加氨 时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加药。 加联氨处理系统:配置一套给水自动集中加联氨装置。采取人 工加药的方式。 炉水加磷酸盐处理系统:两台机设置一套加磷酸盐系统,包括: 一台磷酸盐溶液箱、三台加药泵,两台运行,分别加至#1 锅炉汽包和 #2 锅炉汽包,加药方式为自动,以炉水磷酸根离子浓度信号自动调节 计量泵行程。加药装置为 1 罐 3 泵,每台机组配备 2 台计量泵,两台 泵互为备用,加药量根据汽水取样系统的分析信号自动控制加药设备。 本工程锅炉给水加药系统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氨、联氨、 噪声。 产生氨、联氨的环节:凝结水、给水加氧处理时加入氨、联氨,在 其储运、卸载、使用过程中可产生氨、联氨危害。 产生噪声的环节:加药装置、汽水取样装置等运行 过程可产生噪 声。 (3)凝结水精处理系统 凝结水精处理系统采用分床式离子交换系统。具体流程如下:凝 结水泵出口凝结水阳离子交换器阴离子交换器低压加热器。 本工程另外还设置了再循环系统和一套体外再生装置。 本工程采用中压系统,每台机组设置一套精处理设备,每套设备 设置分床离子交换系统。凝结水精处理系统由混床除盐系统、体外再 电厂 2600MW 机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 *-KP-2013-001 *技术检测有限责任公司 第 20 页 共 88 页 生系统、系统之间连接管道、仪表和控制系统等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物业财务部的年终工作总结
- 中通快递卸车述职报告
- 初中科学: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 春夏秋冬课件生字教学
- 公司搬迁工作汇报
- 护理学科研标书
- 2025至2030中国心脏消融仪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颅脑损伤患者康复护理
- 金融服务公司离职员工客户信息及商业秘密保密合同
- 商用办公空间租赁合同(可转租条款及商业配套)
- 2025四川蜀道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招聘16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国旗下讲话稿:预防秋季传染病
- 第1课 认识工具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小学书法西泠版三年级上册-西泠版
- 教师网络安全培训会课件
- 2024年中国中信金融资产江西分公司招聘2人笔试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研优卷)
- 体育模拟上课培训课件
- 标准件供货协议合同范本
- 纳税申报流程课件
- 2025年秋期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小学科学教学计划+进度表
- 202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检察院招聘聘用制书记员(1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循环水泵设备安装方案详细指导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