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 南 大 学硕(博)士学位论文选题报告学 号 112009301000091 姓 名 雷瑞平 培养类别 全日制硕士 学科专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人与社会发展理论研究 培养单位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指导教师 2014年 5 月 18 日填 表 说 明1、 此表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研究生填写。经开题报告公开论证会讨论通过,完清审核签字手续后,提交培养单位一式两份。答辩前由培养单位报研究生院一份。2、 培养类别:(1) 全日制研究生;(2)高师硕士 (3) 同等学力人员在职申请硕士学位。2、培养单位:学生所属学院、所、中心学位论文题目:马克思与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比较研究论文选题依据(包括国内外研究现状、选题的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研究的特色及重要参考文献目录等)一、 选题意义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民主观为指导,而人民主权论则是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核心内容。马克思的人民主权思想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人民主权观的基础。马克思作为一位生活在19世纪的欧洲的一名学者,其政治思想受到当时的欧洲启蒙思想的深刻影响。马克思生活的家乡莱茵省曾经受过拿破仑的统治,受到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很大。民主、自由和平等的价值理念对青少年时期的马克思影响很大。特别是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为马克思的人民主权思想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关于二者关系的论述学术界可谓是众说纷纭,有的持“完全断裂论”,有的持“直接继承论”。而且对马克思的人民主权思想和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进行比较研究的学术成果较少,本文通过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力求理清马克思与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的异同,弄清楚马克思如何从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的基础上进行超越和创新的,从而能够更准确的理解马克思的人民主权思想,这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理论视野,对于我们当前的民主政治建设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二、研究现状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马克思主义是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所以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民主观来指导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而马克思的民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民主思想的理论渊源,人民主权理论是马克思的民主思想的理论基础,关于马克思的人民主权思想的研究成果不太多,关于马克思与卢梭的人民主权理论比较研究的成果更少,但是近年来马克思的民主思想和卢梭的政治思想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笔者通过梳理归纳现有研究成果中关于马克思的民主思想和卢梭的政治思想的主要观点,归纳如下:(一)关于马克思的民主思想的研究现状1.关于马克思民主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研究。马克思民主思想的形成是一个从萌芽到逐渐成熟的过程,通过对马克思的民主思想形成过程的研究,可以探索出马克思的民主思想发展的社会条件和内在逻辑。王东,郭丽兰把马克思的民主观的发展分为四个重要时期,分别是:一、马克思的民主观的最初源头:启蒙主义、理性主义、人本主义和自由主义,二、马克思早期的民主观:通过对普鲁士专制主义的批判来构建民主理论。三、马克思中期的民主观:通过分析民主的经济基础和在具体政治环境中运行的分析促进了其民主理论的成熟。四、马克思晚期的民主观:通过对巴黎公社民主实验的分析和对古代社会民主制度的研究,完善了自己的民主理论。王国宏在其题为马克思民主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的硕士论文中把马克思的民主思想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一、马克思民主思想的最初阐述:(1)真正民主制理想的提出(2)马克思对人类解放的论述二、马克思民主思想的形成:主要是对资产阶级民主的批判和对无产阶级专政的论述中形成的。三、马克思民主思想的经济学论证 四、“真正民主制的萌芽”马克思对巴黎公社实践的总结 五、真正民主制的展望。杨春志 胡明远在马克思民主思想:从浪漫主义到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统一一文中指出,马克思民主思想的诞生和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莱茵报时期是马克思民主思想萌生的阶段,带有典型的浪漫主义色彩;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和德法年鉴时期是马克思民主思想提出和确立的阶段,开始关注现实的“社会化的人”,开始具有重视现实的倾向;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阶段是马克思民主思想深化和发展的阶段,对社会物质基础和政治解放作用的强调,表明马克思的民主思想彻底的从浪漫主义转向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统一。其中,王东,郭丽兰和王国宏的划分标准是马克思民主思想自身的成熟程度,而王春志,胡明远的划分标准则是民主理论自身在不同时期所呈现出的特点(浪漫主义、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这两种划分方式都有其自身的合理性。综上所述,不同研究者对马克思的民主思想的发展阶段的划分大同小异,都是从对普鲁士专制制度的批判开始的,后经过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经济学批判,再到对巴黎公社所体现出来的民主思想的阐述,马克思的民主思想一步一步走向成熟。但是总体来说,这种划分还是比较粗糙,对马克思民主思想发展的不同阶段的衔接以及当时社会现实和社会思潮的影响的研究不够深入。2.关于马克思民主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特征的研究。俞可平在马克思论民主的一般概念、普遍价值和共同形式一文中指出,马克思对一般民主概念的三个规定是:一、至少在法律形式和制度规定上,民主制的出发点和归属是普遍的人,即全体人民;二、在制度与人的关系上,人是制度的目的。三、在政治过程或程序中,人民是决定性的环节。并且认为民主政治是一切国家形式的最终归宿,具有普遍价值,而且具有共同的实现形式:一、民主政治需要代表制。二、民主政治需要普选制。三、民主政治需要社会自治。四、民主政治要求人民大众的政治参与。五、民主政治要求人民对国家权力进行监督。六、民主政治要求一个廉洁政府。七、民主政治要求建设“廉价政府”。徐东礼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民主观一文中指出,马克思恩格斯民主观的核心内容是:民主首先是一种国家制度;民主是手段也是目的;民主与专政、法制、权威是辩证的统一;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闫兵在马克思人民主权理论探析的硕士论文中指出马克思人民主权的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人民当家作主,无产阶级专政,民主选举和民主监督,依法建立廉价政府。陈宏娟在论马克思的民主思想与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的硕士论文中指出马克思民主思想的基本内容包括七个方面:议行合一制,普选制,社会自治,人民大众的政治参与,监督,廉洁政府,廉价政府。王国宏在博士论文马克思民主思想研究中指出:马克思的民主思想的主要特征有:批判性与建构性的统一,阶级性和一般社会性的统一,理想性与历史过程性的统一。夏金梅在西方政治传统视野中的马克思民主思想与当代中国民主建设一文中指出:马克思认为民主的实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民主的实现形式是普选制与代表制相结合,权力的制约机制是监督制度撤换制度相结合,政治民主需要经济民主的基础。作者认为马克思民主思想的最大特点是认为民主具有阶级性。孙永芬在历史地透析马克思恩格斯的民主思想一文中指出马克思恩格斯的民主思想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时代潮流的主权民主观,隶属于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公仆论,基于阶级冲突观无产阶级政治统治论,达到无产阶级革命目标的手段论,隶属于国家消亡的无产阶级专政论。 综上所述,马克思的民主观的主要内容主要是:人民民主,无产阶级专政,民主选举和民主监督。主要特征是:民主是阶级性和手段性的统一,批判性与建构性的统一,阶级性与一般社会性的统一,理想性与历史过程性的统一。通过总结发现,对于马克思的民主思想的内容的研究比较多,而且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但是对于马克思的民主思想的特征研究的较少,在这一领域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3.关于马克思民主思想当代价值的研究。陈宏娟在论马克思的民主思想与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的硕士论文中指出马克思民主思想确立了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人民民主的政治方向,为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重要指导原则和评价标准,对于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具有规范作用。刘虹君在马克思的民主思想研究的硕士论文中指出,马克思的民主思想在理论上有利于我们认清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关系,丰富和完善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认识,坚定我们对社会主义民主的理想信念。在实践上,对于我们探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与发展,继续推进有中国特色的协商民主的发展,发展和完善基层民主具有重大的意义。王国宏在马克思的民主思想研究的博士论文中指出:马克思民主思想在理论上揭露了资本主义民主的实质,并且深刻阐述了资本主义民主的内在矛盾及其历史局限性,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克服政治民主在认知和实践上存在的深刻矛盾。叶高飞在硕士论文马克思的实践的民主思想研究中指出:马克思的实践的民主思想有助于克服对马克思主义认识的僵化,有助于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民主观中的民主与专政的关系,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完善。吴大兵 卢思华在论马克思民主政治建设思想及其当代价值一文中指出,马克思、恩格斯从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出发,对民主政治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预见和构想:在价值目标上,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在发展方式上,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在保障力量上,坚持党的领导等。这些民主政治建设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无疑具有方法论意义。夏金梅在西方政治传统视野中的马克思民主思想与当代中国民主建设一文中指出:中国民主建设要坚持马克思民主思想中适合国情的部分,同时也要借鉴当代西方民主发展的经验,探索中国特色的民主发展经验:一、要以人为本,实现经济包容性增长。二、完善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实现。三、依法治国,加强对权利的监督。 综上所述,关于马克思的民主思想的当代价值的研究主要从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这两个维度展开的。在理论价值方面主要有利于我们认清资本主义民主的局限性,为我们指明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方向。实践上为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重要指导原则和评价标准,对于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具有指导和规范作用。总结发现对马克思的民主思想的当代价值的研究很多,观点也具有多样性,但是有很多文章关于马克思的民主思想的当代价值的论述比较牵强附会,没有真正挖掘出它的当代价值,在这一方面要继续深入研究。4.关于马克思民主思想与西方民主思想的关系的研究陈宏娟在论马克思的民主思想与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的硕士论文中指出:马克思民主思想的主要来源是: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黑格尔的市民社会与国家思想,还有空想社会主义反对封建专制,提倡建立民主共和国,批判资产阶级民主的虚伪性的思想。王国宏在博士论文马克思民主思想研究中指出:马克思的民主思想的理论渊源除了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黑格尔的市民社会与国家的思想、空想社会主义的民主思想之外,还有托克维尔的社会权力制约思想。闫兵在马克思人民主权理论探析的硕士论文中指出:马克思的民主思想主要来源于古希腊的民主政治理论、卢梭的人民主权理论和资产阶级分权理论。叶高飞在马克思实践的民主思想研究的硕士论文中指出:马克思的民主思想主要来源于西方古代民主思想(主要是希腊民主政治思想)和近代西方民主思想(主要是人民民主思想)。夏金梅在西方政治传统视野中的马克思民主思想与当代中国民主建设一文中指出马克思民主思想继承和发展了西方传统政治思想中追求自由、人民主权、代议制、权力的边界等内容。 综上所述,关于马克思的民主思想与西方民主思想关系的研究基本上达成了共识:马克思的民主思想主要来源于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黑格尔的国家与市民社会的思想和空想社会主义的民主思想。但是是不是马克思的民主思想的来源真的就是这几个简单明了的思想来源,它与整个西方民主思想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是怎样的,有待于我们的进一步深入研究。5.资本论视域中的马克思的民主思想研究。郭丽兰在马克思民主观的经济学视域兼论中的民主思想中指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商品经济内在包含着平等和公平的民主要求,民主的产生根源于一定的经济和社会关系,民主与经济、社会结构之间是良性互动关系。 对于资本论视域中的马克思的民主思想研究者主要书郭丽兰,她深入挖掘了资本论中蕴含的民主思想,可以说开辟了马克思民主思想研究的一片新的园地。不过,这方面的研究需要研究者有着较为深厚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功底和经济哲学功底。6.马克思党内民主思想的研究第一,关于马克思党内民主思想的内容的研究林怀艺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党内民主建设思想及其显示启示一文中指出,马克思党内民主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确立民主集中制原则。第二,党的权力中心在代表大会,党内实行分权制衡。第三,党员权利义务平等。第四,正确对待党内斗争。第五,通过党的报刊自由探讨党的理论和政策问题。第二,关于马克思党内民主思想的当代价值的研究林怀艺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党内民主建设思想及其显示启示一文中指出:马克思的党内民主思想对今天党的建设的启示是:第一,正确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第二,按时召开党的各级代表大会。第三,党内权力应合理分解和科学配置。第四,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第五,营造党内民主氛围。 综上所述,关于马克思的党内民主思想的研究成果很少,主要把马克思的党内民主思想归纳为:民主集中制,党代会制度,党员权利义务平等原则等。马克思亲自参与过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和领导工作,对于党内民主建设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所以他关于党内民主建设的理论对于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党建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所以关于马克思的党内民主思想的研究很有意义。7.关于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研究马克思的民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理论来源和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很多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对马克思主义民主观进行了研究和探索:王娜在其硕士论文马克思主义民主观与弱势群体利益表达一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民主观是弱势群体利益表达的理论指导,而实现和完善弱势群体利益表达则是对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践行和发展。毕海燕在其硕士论文马克思主义的民主理论和中国民主政治建设问题初探一文中指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之相适应的经济和文化条件,所以必须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为民主政治发展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以经济体制改革推动政治体制改革,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同时,必须加强民主政治的思想文化条件的发展和建设。卫素娟在其硕士论文马克思主义民主观与我国城市社区基层民主自治建设研究中把马克思主义关于民主自治的思想和城市社区基层民主自治结合起来,力图用马克思主义民主观来分析和指导我国城市社区的基层民主自治建设,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认为马克思关于民主自治的思想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民主的实现形式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第二,民主的直接自治和间接自治思想。 综上所述,关于马克思主义民主思想的研究大多与我国的热点问题结合起来,如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民主政治建设,基层民主自治建设,力图用包括马克思的民主思想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民主思想来分析、解决我们所面临的实践问题,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但是通过研究发现很多文章没有找到马克思主义民主思想与社会现实问题的最佳结合点,有时显得有些牵强,所以我们在用马克思主义民主观解决现实问题时,一定要找到最佳的结合点,这样的论证才有说服力。8.关于巴黎公社民主模式的研究巴黎公社是马克思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第一次伟大的实践,马克思一直支持巴黎公社实行的民主制度,认为巴黎公社的原则将永存。张爱军 孙贵勇在重新审视巴黎公社的民主原则一文中指出:巴黎公社民主原则主要是指: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相结合的原则;少数服从多数、保护少数人权利的原则;平等的原则;“议行合一”的原则;开放的民族主义原则。陈仕伟在马克思的民主思想初探从国体和政体的视角一文中指出: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这篇文章中主要论述了巴黎公社民主政治建设,并且把马克思的民主思想归纳为国体的民主和政体的民主。所谓国体的民主是指国家政权必须牢牢掌握在人民的手中,实现人民的自主;政体的民主是指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后必须运用民主的手段,建立相应的民主制度。综上所述对于巴黎公社模式的民主政治理论研究主要观点是:国体的民主,即要把国家政权掌握在人民的手中;政体的民主主要是民主的具体原则: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相结合的原则;少数服从多数、保护少数人权利的原则;平等的原则;“议行合一”的原则;开放的民族主义原则。对于巴黎公社所体现出的民主思想的研究不是太多,在这方面可以进一步深入和挖掘。当前对马克思民主思想的研究的视角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在大多数仍集中于对马克思民主思想的内涵和发展历程等基础理论研究上时,有一部分学者已经开始把马克思的民主思想和我们今天面临的现实问题结合起来,如民主政治建设、社区民主建设和弱势群体利益表达等,体现除了马克思主义本身所具有的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但是基础理论研究方面有待于进一步深化,揭示出马克思民主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基本内涵。另外用马克思民主思想解决当前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时,要找好结合点。还有一点就是关于马克思的民主思想和西方传统民主思想的关系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特别是与卢梭、黑格尔等人民主思想的比较研究还是空白。(二)卢梭政治思想的研究现状1.关于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的研究宋丽英在其硕士论文卢梭的人民主权学说浅析中指出,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主要是:人民主权建立的途径是“社会契约”,建立的基础是“公意”;人民主权实现的关键是政府;人民主权实现的保障是法律和宗教。丁冬菊在其硕士论文卢梭主权在民思想解读一文中指出卢梭的主权在民思想的四个基本原则是:主权是不可转让的,主权是不可分割的,主权是不可代表的,主权是绝对的、至高无上的。主要内容是:立法权与行政权是相区别的;人民拥有推翻现有政府,缔结新的社会契约的革命权;人民作为契约者的结合,具有群体性,并且具有二重化倾向。宋丽英在其硕士论文卢梭的人民主权学说浅析中指出,人民主权建立的途径是社会契约,建立的基础是公意,人民主权实现的关键是政府,人民主权实现的保障是法律和宗教。2.卢梭的人民思想研究王辉在其硕士论文中卢梭的“人民”思想中指出,卢梭认为社会契约产生的人民是普遍的,是形式化的人民;社会契约前的人民是民族,是一个共同体区别于另一个共同体的关键;政府产生时必然把作为主权的人民转化为作为政府形式的人民。3.关于卢梭的社会契约理论研究胡云乔在洛克和卢梭的契约政府理论比较一文中指出,卢梭通过假设分析得出了家庭、强力、奴隶制与宗教不是政府权力的合法来源,它的真正来源是人民缔结的契约。(三)关于马克思与卢梭的政治思想的比较研究现状1.政治哲学总体的比较研究 王东 王晓红在从卢梭到马克思:政治哲学比较研究一文中对卢梭和马克思关于政治哲学的两大核心概念国家和民主观进行了比较研究。作者认为卢梭的社会契约的国家观为马克思形成历史唯物主义的国家观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马克思的民主观与卢梭的民主观相比具有更为深刻的广泛性、历史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卢梭所谓的人民实际上是资产阶级,所谓的“权利”也只能是资产阶级的特权,在人民主权旗帜下建立的合乎理性的国家只能是资产阶级共和国。而马克思所指的人民是包含劳动阶层的人民全体,权利是指人民群众的权利。2.私有制和人的异化理论的比较研究冯留建在从卢梭到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探析一文中指出,马克思与卢梭的异化理论是一脉相承的,马克思认同卢梭关于人类具有“本然”的思想,而且卢梭和马克思都看到了劳动和私有制在人类异化中的作用,最后卢梭异化思想中所体现出的批判精神和辩证法思想深深影响了马克思。3.国家观的比较研究王晓红在马克思与卢梭的国家观比较研究一文中指出,马克思的国家观与卢梭的国家观是继承渊源关系和创新超越关系。马克思根本性地改造和超越了卢梭的政治哲学,并进行了重大的理论创新:一方面马克思创造性的提出了政治学说的哲学基础唯物史观,另一方面马克思对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国家观,赋予了新的理论内容。综上所述,对马克思的民主思想和卢梭的政治思想研究的成果较多,特别是对包括人民主权思想在内的马克思的民主思想研究成果更多,硕士博士论文有11篇,研究视角多样化,已经比较成熟了。相对于马克思民主思想的研究,对于卢梭政治思想的研究相对要少一些,主要集中在对卢梭关于国家、民主、人民主权和社会契约等方面的研究。而关于马克思的政治思想和卢梭的政治思想比较研究的学术成果更少,而且大多是集中于国家观、异化理论和政治哲学的研究。这些研究比较零碎,没有形成系统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对马克思和恩格斯政治思想中的人民主权思想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单独的论文来分析这个问题。笔者通过梳理马克思和卢梭关于人民主权思想的基本观点,并且进行细致的比较,从而理清马克思的人民主权思想和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之间的渊源关系,从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马克思的人民主权思想及其政治思想,从而能够更好的来指导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二、 研究特色关于马克思与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的研究属于基础理论研究的领域,通过对原著的研读,对这两位在人类政治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思想家关于人民主权的思想进行细致认真的比较研究,从而能够理清从卢梭到马克思的人权思想的发展线索,发现思想演进的内在逻辑,超越以往以阶级立场来划分学术思想的思维定势,以一种客观的学术态度来对待学术。四、重要参考文献(一)专著类1.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2.弗梅林.马克思传【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3.庄福龄主编.马克思主义史(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3.中国社科学院民主问题研究中心.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民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4.卢梭著 何兆武译.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5.卢梭著 李常山译.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6.罗曼罗兰著 陆琪译.卢梭传【M】.西安:华岳文艺出版社,1988.7.卢梭著 陈筱卿译.忏悔录【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5.8. 别尔纳 狄涅尔著 焦树安, 车铭洲译.卢梭的社会政治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二)论文类1.闫兵.马克思人民主权思想探析【D】.黑龙江大学,2008.2.王国宏.马克思民主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3.宋丽英.卢梭的人民主权学说浅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8.4.丁冬菊.卢梭的主权在民思想解读【D】.扬州大学,2008.5.李敬巍.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民主权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学习与探索,2010,(05).6.俞可平.马克思论民主的一般概念、普遍价值和共同形式【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03).7.张涛.马克思的民主观及其当代启示【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05).8.郁建兴.马克思无产阶级专政和民主学说新论【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2,(01)9.夏金梅.西方政治传统视野中的马克思民主思想与当代中国民主建设【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1,(01)10.谭吉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民管理国家的思想【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04).11.张爱军 孙贵勇.重新审视巴黎公社的民主原则【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03).12.倪娟芝.卢梭及其人民主权思想述评【J】.社科纵横,2006,(02).13.李拥军.卢梭人民主权理论的内在逻辑及其警示【J】.社会科学辑刊,2010,(03).14.孙晓春.卢梭的人民主权论与中国近代的民主进程【J】.贵州社会科学,2009(05).15.孙永芬.卢梭的人民主权论再探析【J】.前沿,2008,(01).主要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健问题或技术难点以及预期达到的目标:一、主要研究内容:第一部分:主要研究马克思与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的异同,主要是对马克思与卢梭关于人民主权的理论基础、基本原则、实现途径和现实保障这四个方面的基本观点进行比较。第二部分:主要从社会客观条件、时代学术思潮和个人经历这三个方面对马克思与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的影响。第三部分:通过对马克思与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了三点启示。二、论文提纲一、绪论(一)研究现状(二)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二、马克思和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的可比性(一)马克思对卢梭人民主权思想的继承(二)欧洲政治思想自身的延续性三、马克思与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的异同(一)马克思与卢梭关于人民主权思想的差异1.马克思与卢梭关于人民主权的实现途径的观点的差异第一,卢梭认为公民大会是人民主权实现的根本途径第二,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专政能够真正实现人民主权2.马克思关于人民主权的保障的差异第一,卢梭认为法律和宗教是人民主权的保障第二,马克思认为民主选举和民主监督是人民主权的保障3.人民主权学说的理论基础的差异第一,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人民主权学说的理论基础第二,社会契约理论是卢梭人民主权学说的理论基础(二)马克思与卢梭关于人民主权思想的共同点1.关于人民主权基本内涵的观点基本一致2.认可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3.赞同人民拥有革命权4.认同政府工作人员的“人民公仆”角色四、马克思与卢梭关于人民主权思想的差异的原因分析(一)社会客观条件的差异(二)社会思潮的影响(三)自身经历和个性的差异(四)世界观存在根本分歧(五)阶级立场的不同五、马克思与卢梭关于人民主权思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充电桩充电设施投资合作协议
- 2025版文化产业合股投资运营管理协议
- 2025版互联网企业第三方人员保密及网络安全保护合同
- 2025中国建筑总部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版健身广告代理合作协议
- 2025年开封市妇产医院招聘非在编有工作经验人员岗位调整计划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广东浮云“粤聚英才·粤见未来”罗定市人民医院招聘医疗卫生人才3人(第二批)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山东泰山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公司附分支机构校园招聘、社会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甘肃白银市靖远县高中招考补充教师27人考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学历案与深度学习:读书感悟与教育启示
- 医院患者病情评估制度
- 钢栏杆安装工程施工方案
- 2025年幼儿教师师德培训案例集
- GB/T 33130-2024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规范
- 养老院老人权益保护制度
- 高空作业车安全知识培训
- 吉林大学《计算机网络(双语)》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
- 《解除保护性止付申请书模板》
- 2024年云网安全应知应会考试题库
-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