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整合题分析》PPT课件.ppt_第1页
《材料整合题分析》PPT课件.ppt_第2页
《材料整合题分析》PPT课件.ppt_第3页
《材料整合题分析》PPT课件.ppt_第4页
《材料整合题分析》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定义 所谓探究,就是要求考生通过几则 材料的阅读、分析,比较、研究,从而 有所发现,然后写出自己发现、探究的 结果。而发现、探究就是要让考生通过 比较、分析,找到几则材料之间存在的 关系。 探究性题目总是由2-3则相互之间有 关系的材料组成。它可以单独出现,也 可与阅读文章结合起来考查。 分析一般材料的基本方法 1、问原因: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原因。我们一旦知道结 果,只要顺藤摸瓜就能探求原因、得出探究结果 。 例1、阅读下列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一个六岁的孩子,放学回到家,拿起刀子就要切 苹果。只见他让苹果横躺下,一边是花蒂,一边是 果把,刀子放在中间。刚要切,爸爸赶忙喊道:“切 错了!切错了!”话音刚落,苹果早已被切开,儿子 拿起一半给爸爸看,喊道:“爸爸,好漂亮的一颗五 角星!”只见苹果的横断面上,由果核的轮廓组成了 规则的五角星。 分析:结果是出现五角星图案。原因 是孩子有好奇心没有按常规去切,而 好奇心就是人们常说的创造性思维。 于是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创造性思维 能获得意料不到的成功。 2、抓关键 提供的材料总是有一个中心,为了突出中心,有时 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抓住这些关键词句就能把 握材料的精髓,准确理解材料,探究出正确结论。 例2、阅读下列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 如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 :“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 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 分析:本段材料中“其人自护其短”是关键句,找 到这个关键句,我们很容易得出结论:不可自护 其短。或自护其短要不得。如果抓不住关键,而 得出“北人有不同凡响的壮举”就错了。 w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写出你阅读后的发现。 w(1)有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船长,当他的货轮卸货后在浩 瀚的大海上返航时,突然遭遇到可怕的巨大风浪,这时 ,老船长果断地命令水手们立刻打开货舱,往里面灌水 。随着货舱里的水位越升越高,船一寸一寸下沉,依旧 猛烈的狂风巨浪对船的威胁却一点一点减小,货轮渐渐 平稳了。 w(2)在某一山区的著名旅游景点,有一段被当地人称为 “鬼谷”的最危险的路段,路窄坡陡,两边万丈深渊, 每当导游们带队到这里时,一定要让旅客们挑点或扛点 什么东西。据说这里以前发生过好几起事故,都是迷路 的旅客在毫无压力的情况下不小心掉下去的。当地人, 每天从这条路上挑着东西来来往往,从来没人出事。 练习、分析 分析: n阅读这两则材料,我们发现命题者是要考生首 先能够发现两者之间的相同点。研读原材料, 材料1中的老船长让船负重后船反而行的更稳了 ,材料2中的导游也是让旅客负重后,旅客反而 安全了。这就是它们的相似点。在发现了相似 点之后,我们还要将它上升到一定的哲理高度 。所以本题的答案是: w人生的很多时候,只有背负沉甸甸的重任, 才能稳步前进。 探究复杂材料的常见方法 1、异中求同法:相异的材料,有时形异而实质是 相同的,因此,对于多项材料,我们可以进行分 析比较,寻找材料间的共同点从而得出结论。 材料一根木头搁在山洞之上,下面深不见底,则敢于走 过去者甚少,但若横置于地,则常人皆能从上面过去。 小李第一次演讲,他事先也作了充分准备,但一走上台 ,看到下面一礼堂黑压压的人,便浑身冒汗,脑子里一片 空白,一句话也记不起来了。 分析:两则材料从形式上看是不同的,结果一样 都未能如愿以偿。共同原因都是缺乏良好的心理 素质。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良好的心理素质 是成功的重要因素,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w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 向全社会提出了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号召, 各级政府机构和有关部门纷纷响应。下面是体现 “以人为本”精神的一些具体举措,请从中归纳出 “以人为本”的含义。 w材料一:政府,应对各类灾难事故,要不惜人力 物力,把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 w材料二:教育,为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在 新的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中删去了有关“对 坏人坏事应挺身而出进行斗争”的条款。 w材料三:商业,倡导顾客是上帝,规定超市里的 商品的码放、标签上的提示必须符合人们的购物 习惯,便于人们拿取和识别。 w材料四:交通,火车不断提速,尽量让乘客节省 时间;在人流量大的地段增设公交车站点,微笑 服务。 各行各业,都要把尊重人的生命放在第 一位,要为人的生活、工作、学习等提 供一切可能的方便。 一分钱在许多地方已经失去人们的尊重,美国 每年估计有70亿的一分钱消失。1989年国会议员詹 姆士提议立法,希望政府能在2000年以前停止发行 一分钱。 1992年经济低迷到谷底时,财政部只铸造了91 亿枚一分钱,1997年经济好转,也仅有133亿枚。 加州一位小学教师,发起捐一分钱的活动,四 年时间终于募到100万个“一分钱”。这100万个一分 钱,也就是1万元,利息达到868美元。目前校方决 定设立奖学金,奖励品行兼优的学生。 小事物照样蕴涵着巨大的价值 (1)有一个人去应聘工作,随手将走廊上 的纸屑捡了起来,放进了垃圾桶,被路过的 口试官看到了,他因此得到了这份工作。 (2)一位青年在自行车店当学徒。有人送 来一部坏的自行车,这位青年将车修好,还 把车子擦拭得漂亮如新,其他的学徒笑他多 此一举。车主将自行车领回去的第二天,这 位青年被挖到他的公司上班。 良好的习惯,多一点追求,会有更多的 收益。(关心并做好份外事,益人又益己) 从这两个例题,我们可以得到 如下结论: 要善于发现几 则材料之间的相同 点(共性) 2、同中求异法:相同的材料,从它们的相同 点出发可以探究结论,但往往缺乏深度,如果 我们从相同材料中寻求他们之间的不同点,就 能挖掘深度,得出正确绝伦。 材料:马克思23岁被誉为当时德国最伟大的 哲学家。 恩格斯21岁就著文批判当时德国哲学家谢林。 列宁17岁就开始革命活动。 毛泽东26岁主编湘江评论。 徐特立48岁留法,克服困难,学会法语。 分析:以上几则材料的共性是讲伟人们在事业上 的成就。细分析1-4则材料有一个共性,即他们在 青年时代就出成果,而材料5就不同了。据此,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年青时代是出成果的黄金时 代,但是,年龄并不是成就事业的唯一条件,关 键在于有无坚定的志向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如果 我们不能关注相同材料中的差异而得出“伟人们 在年青时就取得了突出的贡献”这个结论就不准 确了。 我也来试一试:对历史上的成吉思汗,有很 多评价,阅读下面摘选的几则材料,说说你 从中有什么发现。 黑格尔对成吉思汗的评价:他们出现在文明 化了时代的野蛮人,在几年之内突然把罗马世 界、波斯世界和中国世界变成了一堆废墟。 普希金描述成吉思汗的入侵:蒙古人征服俄 罗斯以后,除了肆无忌惮的攫取和破坏,没有 给予我们什么。 历史上的成吉思汗野蛮、凶残,肆意掠夺 ,破坏人类文明。 电视连续剧成吉思汗主题曲:(男)长天飞 沙,壮士血在狂号,(女)原野飞花,壮士怀抱 冷傲。(男)一代天骄,千秋知我名号,(女)谈 笑造时势,问谁领风骚。 电视连续剧美化了成吉思汗的形象,把他 视作“壮士”、英雄。 由此,我们还可以知道: 要善于发现几 则材料之间的不同 点(个性) 1、在植物世界中,有一类能捕捉活的昆虫的植物, 它们用黏液、滑溜的叶面、针刺、囊袋等来捕捉动物。 有的以香甜的蜜汁和鲜艳的色彩来引诱昆虫,进而不动 声色地将其囚禁起来,再消化吸收;有的通过自身的主 动运动来捉住昆虫,再慢慢享用。 2、研究发现,植物在受到昆虫蹂躏时,会送出特定 的化学物质信息,或促使同类植物构筑起防御工事,或 召唤捕食者来吃掉这些昆虫。金合欢树在动物舌卷它们 的枝叶时,能够产生一种化学物质,刺激临近的金合欢 树分泌出一种吃起来带恶臭的化学物质,让嚼食者馋而 远之。 1、植物都能对付动物;2、植物对付动物的方式不同: 或主动进攻,或被动反击。 所以,我们要善于比较和 分析,发现材料的共同点和不 同点。 除此之外,还应该注意 材料之间的矛盾点,探求 产生矛盾的原因,进而发 现规律。 1、小学语文课本第十二册第一课长城 是一篇看图学文课。课文中写道:“飞往月球的 三名美国宇航员所拍摄的地球照片上,能清楚 地看到我国的长城”。 2、杨利伟接受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白岩松连 线采访:白岩松问:“还有一点是很多观众也非 常关心的,你在整个飞行的20多个小时的过程 中,看地球的感受是怎样的,有没有看到大家 都在说的长城?”杨利伟:“看地球景色非常美 丽,但是我没有看到我们的长城。” (1)大家应该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实事求是 的科学态度。(2)不科学的赞誉是谬误,而明 知不对的赞誉又采取认同,同样也是不可取的 。 藏羚羊为我国特有的珍贵濒危动物,属国家 一级保护动物,主要栖息在西藏等高原地带。 喜群居生活,性怯懦机警,常出没在人迹罕至 的地方。 近几年来,武警官兵为保护可可西里生态环 境打响了艰苦的保卫战如今,在可可西里 的青藏公路沿线,藏羚羊、藏野驴、野牦牛成 群结队,不时向过路车辆鸣叫相迎,挥蹄致意 。 政府加大了保护力度,群众的觉悟有了 提高;藏羚羊的习性有了改变,藏羚羊的数 量有了增加。 解题要领 一是几则材料间存在逻辑联 系,主要是探究因果关系。 二是几则材料都与同一事物 有关,就要探究材料之间的共性 (共同点)或个性(不同点)。 需要强调的是,不能就事论 事,而要上升到理论(哲理)的 高度。 注意事项 解答此类题目,应首先思考:这几则材料 为什么可以放在一起?然后推断:一定是材料 之间存在某种关系。再通过比较、分析,一定 会有所发现。 答题时,材料间是因果关系的,要先写主 要原因,再写其他原因;材料间是同类事物的 ,要先写共性(相同点),再写不同点(个性 )。 训练的关键是要学会对材料的阅读,分析 和比较,学会归纳。写答案时,应在前面加上 序号。 日本动画片狐狸的故事里有组耐人寻味的镜头 :狐狸父母将断奶不久的小狐狸赶出了温暖舒适的洞穴 。惊慌失措的小狐狸恋着父母使劲地要往回跑,但饱经 沧桑的老狐狸却无情地厮打驱赶着,不让其回“安乐窝” 。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小狐狸最终无可奈何地走向了潜 伏着危险,却又能任其施展才华的大千世界。 邹韬奋在我的母亲中写到:“她的饮泣吞声,为的 是爱她的儿子;勉强硬着头皮说声“打得好”,为的是希 望她的儿子上进。” 现在社会上有许多父母把孩子当成是宝贝,在孩子的 生活中只充当保姆的角色,后来小孩到了大学还不会剥 鸡蛋壳;而有的家长太溺爱自己的小孩,任由他们胡作 非为,结果使孩子走上了犯罪道路。 1.真正的母爱应该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2.家长要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这样才有 利于孩子将来的发展。 3.作为小孩应该理解父 母的苦心,不要一味的任性。 2001年5月23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