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样例--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教学整合模式研究.doc_第1页
开题报告样例--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教学整合模式研究.doc_第2页
开题报告样例--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教学整合模式研究.doc_第3页
开题报告样例--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教学整合模式研究.doc_第4页
开题报告样例--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教学整合模式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论 文 题 目: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教学整合模式研究报 告 人 姓 名:单丽研 究 方 向: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学 科 专 业:教育技术学年 级:2007级指 导 教 师:钟绍春所 在学院 (所):理想信息技术研究院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制2008年 11月 26日填表说明与要求1.开题时,报告人应向开题报告审查小组提供一定数量与论文选题直接相关的参考文献实物,具体数量由各学科专业自行确定。2.文献综述一般应包括与论文选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的进展、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势等。文科不得少于5000字,理科不得少于3000字。3.参考文献格式参照学位论文。4.论文开题时间一般应不晚于入学后第三学期中。5.开题报告通过后,由学院留存并作为毕业审核材料之一。6.开题报告的格式和内容可根据学科专业特点作适当调整。 7.开题报告中的字体均用宋体五号字,用A4纸打印,于左侧装订成册。一、研究问题与文献综述(研究背景与问题、相关文献综述、主要参考文献)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对于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我们经历了逐步推进的过程,从整体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到信息技术与具体学科课程的整合。在学科层面上,又按不同的课型进行了整合研究,例如,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综合学习等。对于语文学科,课程标准中对其内容体系划分为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几大部分。其中,阅读教学又包括了不同的文体,由于不同的文体有其各自的特点,信息技术与其整合的方法也会有所不同,因此本研究针对于说明文这一文体来进行整合的研究。 (二)文献综述 1国内外研究现状自九十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包括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无一不强调“要用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并把教育信息化作为促进各级各类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教育信息化需要成百上千亿元的资金投入,而且其最终成效必须体现在学科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显著提升,否则教育信息化将没有任何意义,这就要求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必须强调要运用信息技术去优化教学过程,以促进教学效果、效率与效益的最大化。这将涉及几百万乃至上千万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并且要求广大教师应能有效地将信息技术整合于各个学科的教学过程,即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整合。 (1)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初,著名的计算机教育应用学者罗伯特.泰勒(Robert Taylor)曾把计算机应用于教育的基本形式概括为三种:Tutor(计算机作为辅导教师)、Tutee(计算机作为学习者)和Tool(计算机作为工具),简称3T模式。由于在八十年代初,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曾被推崇为人类的第二语言和第二文化,所以计算机作为程序设计语言学习者的Tutee模式在当时占据了主导地位。但随着计算机教育应用的深入,过份夸大程序设计语言作用的观点很快被否定,计算机教育应用的主要模式也就随之转向Tutor和Tool模式。到了九十年代,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的普及,传统的计算机教育逐渐被含义更广的信息技术教育所取代(信息技术是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为标志的技术)。 所以到九十年代以后,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基本形式,在国际上普遍是采用Tutor和Tool(尤其是Tool)特别强调要把信息技术作为学习者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认知工具。换句话说,到九十年代以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整合的基本形式,或者说整合的主要内涵,国际上的绝大多数学者都是从“工具论”去论述,而不是从“环境论”(创设数字化的学习环境或数字化的教学环境)去论述。包括罗布耶专著的立论依据也是基本上按照Tool模式去描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整合的过程及作用。 自九十年代E-Learning逐渐流行以来,国际教育界占统治地位的教育思想是以学生为中心;主要的教学观念是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教师的主导作用则被视为束缚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消极因素而遭到排斥。然而,经过九十年代将近十年的网络教育实践,人们逐渐认识到E-Learning(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由于具有无限丰富的信息资源,可实现不受时空限制的资源共享,并有很强的交互性(便于人机交互、师生交互、生生交互),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因而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传统教学方式尽管存在种种缺陷,但是教师的言传身教、优秀教师的人格魅力、传统校园的人文氛围等优势,也是E-Learning以及其他学习方式所无法取代的。因此,进入21世纪以后,一种新的、被称之为Blending Learning(或Blended Learning,一般简称B-Learning)的概念逐渐流行。Blending一词的意义是混合或结合,B-Learning的原有含义就是“混合式学习”或“结合式学习”,即各种学习方式的结合。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也在逐步发展。在美国众多的研究论著中,有两部较重要的著作较系统、完整地论述了整合的理论与方法:一个是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的第3个年度报告( 2000年),另一个是罗布耶(Roblyer, M.D)的专著“教育技术整合于教学” Integrating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to Teaching (于 2003年出版)。这两部著作不仅理论体系较完整、论述较深入,而且在美国乃至国际上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中,罗布耶的专著已于2005年被我国教育部高教司作为优秀原版教材引进,让高校有关专业直接采用。 为了帮助广大教师解决如何有效实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问题,CEO论坛的第3年度报告中没有像传统那样从工具角度去认识整合的内涵,而是在国际上首次从创建数字化学习环境的角度去界定整合的内涵,其中还提出了进行有效整合的步骤、方法如下:步骤 1:确定教育目标,并将数字化内容与该目标联系起来;步骤 2:确定课程整合应当达到的、可以被测量与评价的结果和标准;步骤 3:依据步骤 2 所确定的标准进行测量与评价,然后按评价结果对整合的方式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便更有效地达到目标。 在罗布耶专著中,关于如何有效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首先强调各种教与学理论对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相整合的意义与作用;接着介绍并分析不同教育思想指引下的三种主要整合模式所使用的原则与策略。三种主要整合模式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主导型模式”、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的“建构型模式”、以及教师讲授与学生探究相结合的“混合型模式”;最后再给出不同学科运用各种原则与策略实施有效整合的具体案例。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学者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途径与方法”的认识,开始重视整合的指导思想(理论基础)、整合中的教学设计和相关软件及工具(即教学资源)的运用与开发问题。在我国,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当前实施信息化教育中的一个热点问题。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国家对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也越来越重视。2000年10月25日,陈至立同志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在开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也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我国学者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的定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课程有机结合,建构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的最优化。东北师大理想信息技术研究院钟绍春教授的观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提高课程实施的质量和效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一个要素是信息技术,另一个要素是课程,在这一整合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是全过程、全方位的整合,信息技术是教学支撑条件。北京师范大学刘儒德的观点信息技术与教育相整合的进程,在已有课程的学习活动中全面结合使用技术,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 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科学学院黄荣怀的观点:整合是一个系统内各要素的整体协调、相互渗透,使系统各要素发挥最大效益的过程。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何克抗教授的观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与内涵是要求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尤其是主导主体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把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应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也就是促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李克东教授的观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它的基本思想包括三个基本点:要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教学活动;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利用信息加工工具让学生知识重构。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祝智庭教授的观点:课程整合是指把技术以工具的形式与课程融合,以促进对某一知识领域或多学科领域的学习。技术使学生能够以前所未有的方法进行学习。只有当学生能够选择工具帮助自己及时地获取信息、分析与综合信息并娴熟地表达出来时,技术整合与课程才是有效的。技术应该像其他所有可能获得的课堂教具一样成为课堂的内在组成部分。 (3)整合的现状 美国和西方国家学者的主流观点认为“中国非常重视在课堂上使用信息技术教学,而美国更多是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主要应用于课前、课后以及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 在这种主流观念的指引下,多年来美国(乃至整个西方)教育界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一直是在课前及课后下功夫,而较少在课堂上(即课堂教学过程的几十分钟内)去进行认真的探索;我们中国则相反,我们认为课堂教学是主阵地,所以历来比较重视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有效运用。 目前西方发达国家采用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主要模式是WebQuest 和Just in time Teacing两种。至于其他的模式,例如基于问题的学习(Ploblem-based Learning)、基于项目的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和基于资源的学习(Resources-based Learning)等等,若从本质上看,则和WebQuest一样都是属于基于网络探究的同一类模式 。Teaching & Learning 杂志评选的2003年度全美十佳教育技术应用项目基本上都属于WebQuest模式。 据美国教育媒体与技术发布的2004年教育技术报告,信息技术对于绝大多数教师来说,只是用来作为查寻资料准备教案(课前应用)、与同事和家长沟通以及保存管理记录的工具(课后应用),很少将信息技术直接应用于或整合于课堂教学;对于少数能将信息技术整合于课堂教学的教师来说,他们最常用的两类整合方式是:第一,利用技术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作为奖励的游戏活动;第二,利用技术进行巩固性操练、练习和文字处理。我国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在推进着整合的进程,从几年的整合实践看,一定程度上优化了我们的教学,但目前还没有数据统计显示整合是否真正促进了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高,我们的整合正在进行中。对于语文学科阅读教学的一种文体,说明文,还没有运用整合点理论进行系统研究的案例。 2存在问题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尽管在国内外已开展多年,但迄今为止,在广大教师中(乃至整个教育界)仍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存在种种片面甚至是错误的认识,归纳起来,涉及以下三个方面: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意义)不清楚不清楚为什么要整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实质)不了解不了解什么是整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途径(方法)没掌握不知道如何实施有效的整合? 具体体现在: 国外: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用途最多的是学生利用计算机和网络完成报告,做作业;教师讲课多数是展示为主;资源主要集中在专题性学习资料方面;缺乏统一的资源;缺乏统一的、可共享的课程资源。 国内:大多数教师认为信息技术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应用,不管怎样,一定要用上,这必然导致应用的盲目性。还有人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只应局限在教师与学生的具体活动之中。这显然过于狭隘,说明这种整合没有真正从课程的视角去思考,因此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课程整合。在整合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在设计课时将信息技术作为一个教学要素直接纳进来考虑,与教学内容、学生、教师和其他教学条件一同来考虑。这样做的结果好与差主要取决于教师的综合设计能力,更多的是灵感。但信息技术普及到学科教学中毕竟是近几年的事情,教师很难准确把握设计过程,很难有更好的灵感,因此,所作的整合教学设计很难做到科学有效的程度。教师所作的教学设计往往缺乏设计的依据,显得有些牵强,更多的是想当然的,或者是照葫芦画瓢的。 因而带来一系列问题:教师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普遍做法是想尽一切办法尽可能将一节课变成多媒体。而且普遍认为技术难度越大教育信息化的效果就越好,往往更多地关注课件当中信息技术的含量,这样做的结果导致人们越来越困惑;大部分多媒体教学设备使用率低,多数作为电子黑板;没有形成系统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模式、应用方法以及有效的体系化支撑资源及软件;缺乏有效的应用支撑体系;缺乏科学的有引导性的评价体系,如什么样的课是好的整合课。 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教学整合实践中存在的问题:1、缺乏重视。2、教师对陌生的科学领域知识储备不足。只关注文章的写作方法,忽略相关的科普知识的教学。3、学生对文章内容难理解,学习兴趣不高,感到乏味枯燥。4、缺乏语文味。过于重视说明对象而忽视说明文的文学特质。 本研究将运用整合点理论对说明文整合进行系统的研究,解决第2、3、4问题。 3发展趋势 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则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看成是培养21世纪人才的根本措施(美国教育部2000年“教育技术白皮书”),而21世纪人才的核心素质则是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以及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这说明不论在我国还是在西方发达国家,都是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看作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乃至根本措施。 可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所要达到的目标,就是要落实大批创新人才的培养。这既是我们国家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也是当今世界各国进行新一轮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这正是西方发达国家之所以大力倡导与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原因所在。我们只有站在这样的高度来认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才有可能深刻领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重大意义与深远影响,才能真正弄清楚为什么要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整合于学科课程绝不是简单的纳入或功能的叠加,也不仅仅是工具或技术手段层面的应用,而是如何将信息技术实际地融入到学科课程的有机整体中,使其成为一个新的统一体。使之成为教师的教学工具,学生的认知工具,重要的教材形态,主要的教学媒体。也可以称为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在各学科教学中,有效地融入信息技术,将教学系统中的各种教学资源和各个教学要素有机地集合起来,将教学理论、方法、技能与教学媒体很好地结合起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保持协调一致,并发挥系统的整体优势以产生聚集效应。 信息技术与课程是全过程、全方位的整合,信息技术是教学支撑条件。在课程目标方面,信息技术的引入,可能引起了课程目标范围的扩充,比如借助网络和计算机完成作文的能力,就属于语文能力培养目标的扩充。但这种扩充属于学科范畴的,并非信息技术范畴。在课程内容方面,信息技术的引入可以改变课程内容承载的介质以及呈现形态,使课程内容变得丰富多彩。在教学设计方面,由于信息技术的引入使得教学条件和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课程内容呈现形态有了质的变化,因此,在教学模式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步骤的安排以及教学评价方法的选择等方面都有了根本性的变化。在课程实施方面,信息技术能够为课程的实施提供有效的支撑平台,诸如为讲授、自主与协作学习、交流、反馈等教学活动提供有效支撑环境。在课程评价方面,信息技术能够从多个方面为评价的实施提供有效的支撑手段,诸如自我评价、学生评价、社会评价等。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具有双向性,应该是双向整合,即信息技术整合于学科课程和学科课程整合于信息技术,两者应该做到各取所需,前者是研究信息技术如何改造和创新课程,后者是研究课程创新中如何开发和利用信息技术。这个问题十分重要,它涉及到建构信息文化背景下整合型的信息化课程新形态,以及如何利用各学科进行信息技术教育的问题。 (三)主要参考文献1. 钟绍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吉林教育出版社,2003年2. 刘儒德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3. 何克抗教育技术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4. 何克抗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5. 钟启泉,高文教学模式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6. 皮连生,金洪源学科学习困难的诊断与辅导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7. 全国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委员会现代教育技术研究与应用(网络教学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8. 解月光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研究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9. 潘天士课件制作理论与技巧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10. 钟启泉,李其龙,张可创研究性学习国际视野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11. 钟启泉,邓小丽,方明生,孙可平研究性学习案例解析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12. 赵经成,李贝贝,钟小平,杨彦明网络教学课件制作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13. 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4. 李志厚学习论与新课程学习理念研究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15. 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16. 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学走向信息化教育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17. 黄济、王策三现代教育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 18. 施良方学习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19. 王德华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20. 闫寒冰学习过程设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视角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21. 祝智庭信息教育展望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22. 祝智庭网络教育应用教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23. 周小山,严先元新课程的教学设计思路与教学模式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24. 教育部基础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25. 黄汲教育哲学通论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26. 高凌飚新课程学生学业评价的理论与实践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27. 加涅教学设计原理M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年28. 谢幼如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M电子工业出版社,1999年29. 戴维H乔纳森主编,郑太年,任友群 译,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30. 吉尔伯特,萨克斯著,王昌海等译教育和心理的测量与评价原理M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年31. 梅雷迪斯,D,高尔,沃尔特,R,伯格,乔伊斯,P,高尔著,许庆豫等译,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年32. 查有梁新教学模式之建构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33. 马和民,吴瑞君网络社会与学校教育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34. 钟志贤.信息化教学模式-理论构建与实践例说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35. 钟绍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效方法与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07(10)36. 钟绍春关于信息化一些关键问题的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5(10)37. 钟绍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资源与方法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5(3)38. 钟绍春基于网络的教学模式JACE Journal ,200439. 钟绍春智能导学系统设计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3),40. 钟绍春教学资源的个性化搜索引擎研究A第二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会议论文集C2004(8)41. 钟绍春中小学教学资源管理系统J电化教育研究,200342. 钟绍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型与方法J中国电化教育,2003年(9)43. 荆永君,钟绍春现代远程教学模式及支撑平台分析J教育技术研究,2003(4)44. 钟绍春基础教育的教育资源管理系统A全球华人第七届计算机大会论文集,2003 年45. 钟绍春Web 挖掘在远程教育个性化服务A全球华人第七届计算机大会论文集,2003 年46. 钟绍春现代远程教学支撑平台分析A全球华人第七届计算机大会论文集C,2003 年47. 钟绍春基于遗传算法的多代理规划优化方法J东北师大学报,2000 年(1)48. 钟绍春中小学如何开展信息技术教育A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年会,2002 年 49. 解月光基于整合理念的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模式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6)50. 唐文和,刘向永,徐万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中国远程教育,2003(5)51. 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1997(3、4),1998(1) 52. 何克抗关于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与哲学基础对建构主义的反思J中国大学教学,2004(7)53. 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05(1)54. 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意义J教育研究,2002(4)55. 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 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J中国电化教育,2004 (3)56. 李克东,赵建华混合学习的原理与应用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4(7)57. 张屹,祝智庭信息时代全球化教育的知识结构J全球教育展望,2001(11)58. 吴健强远程教育自主学习模式的实践探析J中国远程教育,2004(6)59. 李红美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模式的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04(4)60. 赵海霞,陈毓超,乐建兵基于网络的协作式自主学习模式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4(2)61. 汪琼,陈高伟构建未来在线学习环境一个在线交互虚拟学习环境构建模型J中国电化教育,2003(9)62. 江雨燕基于WEB的协同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微机发展,2003(11)63. 吕森林混合式学习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启示J中国远程教育,2004 (19) 64. 韩晓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探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4 (05) 65. 胡泽民,张巍伟基于CSCW的远程教育系统研究与设计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4 (2)66. 申瑞民,戴欣,孙健基于Web的智能远程学习环境的构建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4 (2)67. 李孙新,申瑞民E-Learning中的Semantic Web应用学习资源的个性化组织系统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4 (1)68. 曲红亭,申瑞民基于数据挖掘的个性化学习导航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 2003 (8)69. 顾明远试论网络文化对传统教育的冲击J电化教育研究,2004(4)70. 刘国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建构“自主、互动、创新”教学模式的探讨J中国电化教育,2004(2)71. 余胜全 马宁教师专业发展与教育信息化J第三卷(10)总第22期72. 徐淑梅网络远程教育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分析与实现J电化教育研究,2004(2)73. 奚晓霞基于Web Quest的建构探究学习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4(2)74. 赵海霞基于网络的协作式自主学习模式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4(2)75. 李梅,张俐蓉编译从概念到实践 多元智能、合作学习、建构主义理论在课堂教育中的应用J2002年7月76. 祝智庭网络教育技术标准国际考察JAn International Survey of e-Learning Technology Standards 华东师大教育信息网络中心77. 张洁,赵蔚等基于网络的个性化、协作式学习环境的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 2003(8)78. 罗刚,张琴珠网络自主学习课件的动机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2(10)79. /newbbs/dispbbs.asp?BoardID=18&ID=249&page=1 现代远程教育支撑平台的设计开发与实践 80. 陈炳木.教学资源平台的共享性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4(2)81. 舒蓓,申瑞民,王加俊个性化的远程学习模型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1(9)82. 余胜泉,何克抗基于Internet 的教学系统J中国远程教育,1999(6)83. 章剑卫,姚灶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01(8)84. 黄甫全试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2,(7)85. 李谨,纵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何克抗教授访谈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9)86. 吕森林混合式学习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启示J中国远程教育,2004(12)87. 刘名卓现代远程教育支撑平台的设计开发与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03(1)88. 赖德生,吴旭峰网络教育支撑平台结构与设计开发原则、模式J中国远程教育,2003(3)89. 张业明网络教育支撑平台的发展分析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3) 90. 朱鄂桂,谷皓,余晓征浅析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J教育信息技术,2004(12)91. 徐影互联网媒体与网络教育J教育信息技术,2004(2)92. 董艳,黄荣怀浅析基于网络的远程教学模式J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科学学院93. 黄荣怀一种基于的协作学习系统模型J中国远程教育,2001(2),94. 伍萃秀,杨宗凯学习对象技术及其应用J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系95. 蒋鸣和,基础教育教学资源的标准化与网上共享,/worldwide/ eduinfo/eduinfo03.htm96. Shaochun Zhong, Yongjiang Zhong ,Jinan Li, wei wang, and JianXin Shang. The Design of Web-based Intelligent Item Bank Lecture Notes of Computer Science,200897. Yongjiang Zhong “Teaching and Learning Style Analysis Based on Usa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Information Systems,200698. Shaochun Zhong,Yongjun Jing, Yongjiang Zhong, and Jinan Li. Research on the Method of the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ourses. Edutainment 2006: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arning and Games, April 16-19, 2006,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China.99. Yongjun Jing, Shaochun Zhong,Xin Li, Xiaochun Cheng, and Jinan Li. Using Instruction Strategy for a Web-based Intelligent Tutoring System. Edutainment 2006: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arning and Games, April 16-19, 2006,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China.100. Boyle, Ronald Language teaching at a distance: from the first generation model to the third System 1995(8)101. Jones, Ann; Issroff, Kim Learning technologies: Affective and social issues in computer-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Computers and Education 2005102. Bishop, Dana C.; Giles, Steven M.; Bryant, Kelvin S. Teacher receptiveness toward web-based training and support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2005(1)103. Josh Bersin What Works in Blended Learning 104. Vismans, Roel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Computer-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 K. Beatty; Applied Linguistics in Action Series; System 2004(3)105. Sheremetov, Leonid; Arenas, Adolfo Guzmn EVA: an interactive Web-bas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 Computers and Education 2002(12)106. Rogers, Alan Lifelong Learning (three volum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2004(11)107. Y. Li, X. Cheng, S. Zhong, X Yu Agent-based Grid Platform for Active E-Learning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SMC UK-RI Chapter Conference 2004108. Y. Li, X. Cheng, Z. Li, D. Ouyang, M. Cheng, X. Yu, S. Zhong Semantic Organization to Enhance Active Learning Based on Distributed Multimedia Educational Resources 0-7803-8527-6/04/$20.00 2004 IEEE.109. Faramarz Farhoodi and Peter Fingar Y. Li and X. Cheng Formal Analysis for Dynamic Planning of Intelligent Agents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SMC UK-RI Chapter Conference 2004110. Y. Li, X. Cheng, X. Liu, S. Zhong, X Yu An Analogy-based Memory Model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SMC UK-RI Chapter Conference 2004二、研究意义(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理论价值 1为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教学的整合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2对于深化初中语文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有一定的指导作用。3能够丰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有理论研究成果,促进初中语文教育信息化的发展。4为语文阅读教学其他文体的整合研究提供可借鉴的研究思路。 (二)现实意义1为语文说明文阅读教学整合提供了可操作的方法,并提供丰富的应用实例。2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教学提供高效、实用的教学模式,更有效地调动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提高学习效率。3为研发语文说明文阅读教学支撑资源、搭建教学支撑平台提供了学科研究基础。三、研究目标与内容(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或框架;研究的重点与难点等) (一)研究目标1、通过设计、分析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教学理想状态下的教学过程,找到其整合点。利用信息技术支撑整合点,研究整合点的解决办法。进而明确说明文阅读教学中哪些环节和步骤需要引入信息技术。2、分析、总结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教学整合点的共性规律,提炼出共性整合点,研究共性整合点解决策略。进而明确说明文教学需要什么样的资源、需要哪些资源、需要什么样的功能支持等问题。3、探索不同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教学整合模式,并在实际教学中应用,发展学生能力,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二)研究内容1、说明文阅读教学整合基本方法。2、说明文在理想状态下如何进行教学过程设计,设计的原则及策略。3、在理想状态教学过程设计的基础上如何诊断整合点,整合点诊断的基本方法。4、说明文阅读教学有哪些共性整合点,以及共性整合点的解决策略。5、说明文阅读教学教学模式研究。 论文框架如下:第一章 研究背景一、国内外现状分析二、存在的问题三、发展趋势四、研究目标与内容五、采取的研究方法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一、研究理论二、基本概念界定第三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