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鉴赏》第三单元《美变化中的自我.ppt_第1页
高中《美术鉴赏》第三单元《美变化中的自我.ppt_第2页
高中《美术鉴赏》第三单元《美变化中的自我.ppt_第3页
高中《美术鉴赏》第三单元《美变化中的自我.ppt_第4页
高中《美术鉴赏》第三单元《美变化中的自我.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百年展 中国校服 从辛亥革命到二十年代: 制服式校服首次出现。新 文化运动的春潮更是唤醒 了人们对美的渴望,年轻 一代显出空前的天真、轻 松和愉悦。 制服装 由满汉服装相互融合、改良而 成的新式旗袍进入校园,成为 女生们的新宠,成为流行的时 尚。 三十年代、四十年代: 当时的男大学生经常是上身穿 长布袍、下身穿西式裤子、脚 穿布鞋。这种打扮成了知识分 子的标志性服装。 中式旗袍和长衫马褂 五十年代: 比较随意,缺乏特定校服 在建国之初,全国人民自 动穿起蓝色、灰色的干部 服、列宁装、棉大衣。五 十年代没什么特定的校服, 通常是入了队的学生穿白 衬衫,男生蓝裤子女生蓝 裙子,看上去很整齐。 列宁装 六、七十年代: 接二连三的 “运动”抹煞了锦绣河 山的绚丽色彩,稍微 鲜艳、新颖的衣服都 受到了压制,这时期 的学生最主要的服装 就是草绿色的旧军装 。 旧军装 八十年代: 校服重新出现。 改革开放,我 国的服饰迎来 了百花齐放的 春天。 九十年代 : 面口 袋校服一 统天下。 各省各市 众多的小 、初中、 高中的同 学们都裹 在宽大的 运动服里 度过了6 年的豆蔻 年华 二十一世纪: 是什么原因让我们的校服有这么 大的变化呢? 审美变化中的自我 岳阳县一中美术组 陈乐意 讨论: 你喜欢哪一款校服?为什么? 为什么会觉得以前的款式不漂亮?三四十年 代能够做出现在的款式么? 八百年变形记 变在哪里? 风格? 内涵? 表现手法? 变形时间:北宋近代(约800年) 变形主体:中国花鸟画 北宋 林椿 果熟来禽图(约1100年)近代 吴昌硕 大寿图(1915年) 来自何方? 北宋时期独创的“没骨法” 在五代以后,对于渲染这一技法 的不断完善和花鸟画追求逼真的效 果,使花鸟画在逐步演变的过程中 产生了没骨法,直接用颜色染,不 需要画线条。 北宋 林椿 果熟来禽图 变形记“桃” 变形之路 宋 北宋 林椿 果熟来禽图 北宋 苏轼 枯木竹石图 绘画与诗歌一样,不仅要“ 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而且还 要“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文人画潮流形成 变形之路 元 高扬心灵抒写的主动性,进一步提升自我表达,梅 兰 竹 菊 成为画家笔下四君子。 题材的进一步丰富? 北宋 苏轼 枯木竹石图 元 四君子图谱 梅、兰、竹、菊“四君子”与松、石成 为文人画家喜爱的题材。 梅花凌寒而开,兰花香而不艳,竹子 四季长青,菊花傲霜吐香,松树挺拔常 绿,石头坚硬难犯,它们皆被文人画家 用作坚贞、清高的象征,以喻君子之风 ,尤其在民族矛盾较深的元代,更成为 画家借物抒情的画题。 明 徐渭 黄甲图 淋漓的墨色画荷叶, 蟹则寥 寥数笔,看似草草为之,实则浓、 淡、枯、湿、勾、抹、点多种 笔法参用,形状虽夸张,却饶有笔 情墨趣。 诗曰: “兀然有物气豪粗,莫问年来珠有无。 养就孤标人不识,时来黄甲独传胪。” 变形之路 明 变形之路 清 近代 新的变化? 近代 吴昌硕 大寿图(1915年) 风格:世俗化 在继承中创新 上海自近百年来,成为中国最大的工商业 城市,文人、画家纷纷聚集此地。为适应新兴 市民阶层需要,绘画在题材内容、风格技巧方 面都形成了新的风尚,被称为海派。其代表画 家有赵之谦、虚谷、任熊、任颐、吴昌硕。赵 之谦和吴昌硕作为文人画家,在大写意花鸟画 方面有重大发展,他们继承了前人传统,并将 书法、篆刻等艺术表现形式融于绘画,以遒劲 酣畅的笔力、淋漓浓郁的墨气、鲜艳强烈的色 彩以及书法金石的布局,创造出气魄宏大、豪 迈不羁的绘画艺术形象,兼之诗书画的有机结 合,为文人画开拓了新的天地。 变形报告: 风格: 工整写实即兴创作抒写个性世俗倾向 表现方式:客观主观 变形条件: 时代影响(审美、政治、经济) 艺术家的内在探求 毕加索 “善变” 的 毕加索 (18811973) 出生 西班牙 创立了立体主义 作品 近37000件 绘画风格可以分为:兰色时期,玫瑰 红时期、黑人时期、立体主义时期和 抽象主义时期。 印象派、后印象派、野兽主义的艺术 手法都被他汲取并改造为自己的风格 ,保持粗犷刚劲的个性。 92岁。 “善变” 的毕加索 1896 1901 1906 1907 1938 1972 你来说说 “毕加索”发生怎样的变化,你喜 欢哪一时期的“毕加索?”为什么? 印象派产生于19世纪下半叶的法国。以马奈为中 心的一批画家如莫奈、西斯莱、雷诺阿、塞尚、德加 、毕沙罗等人,在反对学院艺术的口号下,以创新的 姿态进行艺术革新,并登上法国画坛。1874年他们 在巴黎举行了第一次展览,社会反响很大,参展作品 中,有一幅莫奈创作的题为印象日出的油画, 遭到学院派的攻击,评论家们戏称这些画家们是“印 象派”,这样印象派绘画便由此而得名了。 莫奈 日出 美术家对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