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9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质体(plastid)一类与碳水化合物的合 成与贮藏密切有关的细胞器,它是植物 细胞特有的结构。是绿色植物细胞所特 有的细胞器,在光学显微镜下容易看到 。 在幼年细胞中,质体还没有分化成 熟,叫前质体。随着细胞的长大,前质 体可分化为成熟的质体。根据质体内所 含的色素和功能不同,质体可分为叶绿 体、色质体和白色体。 有色体:只含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由于二 者比例不同,可分别呈黄色、橙色或橙红色 。 它们经常存在于果实、花瓣或植物体的其他 部分,例如胡萝卜的根,由于具有许多有色 体而成为金黄色。有色体能积聚淀粉和脂类 ,在花和果实中具有吸引昆虫和其他动物传 粉及传播种子的作用。 白色体:不含色素,呈无色颗粒状。普遍存 在于植物体各部分的储藏细胞中,起着淀粉 和脂肪合成中心的作用。当白色体特化成淀 粉储藏体时,便称为淀粉体,当它形成脂肪 时,则称为造油体。 关于质体的发育,一般认为是由幼小细 胞中的前质体发育而来的。 前质体进一步的发育,因外界条件而异 ,在光照条件下,内膜逐渐发育成正常的叶 绿体基粒,同时形成叶绿素,发育为叶绿体 ; 而在黑暗的条件下,不形成色素,发育 成白色体。这是黑暗中生长的植物会出现黄 化的原因。如果黄化的植物再转入光下,白 色体又可以发育成正常的叶绿体。 有色体一般认为不是由前质体直接发育而 来的,它是由白色体或叶绿体转化而成的 。例如发育中的番茄,最初含有白色体, 以后转化成叶绿体,最后,叶绿体失去叶 绿素而转化成有色体,果实的颜色也随着 变化,从白色变成绿色,最后成为红色。 相反,有色体也能转化成其他质体,例如 ,胡萝卜根的有色体暴露于光下,就可发 育为叶绿体。 4.根据鸟的生活方式和栖息习性划分: 1)走禽:平胸总目(鸵鸟) 4.根据鸟的生活方式和栖息习性划分: 2)游禽 企鹅总目 鹱形目(信天翁目)蹼足 雁形目:鸭、雁、天鹅蹼足 鹈形目:鹈鹕、鸬鹚全蹼足 信天翁 4.根据鸟的生活方式和栖息习性划分: 2)游禽 企鹅总目 鹱形目(信天翁目)蹼足 雁形目:鸭、雁、天鹅蹼足 鹈形目:鹈鹕、鸬鹚全蹼足 鹈形目:大型游禽。主要特征有:4 趾间 具一完整蹼膜(全蹼)。嘴强大具钩,并 具发达的喉囊以适应食鱼的习性。我国著 名代表有斑嘴鹈鹕和鸬鹚。 4.根据鸟的生活方式和栖息习性划分: 3)涉禽 鹳形目:鹭、鹳涉足 鹤形目:丹顶鹤涉足 涉足 4.根据鸟的生活方式和栖息习性划分: 4)猛禽 隼形目:红脚隼、秃鹫、苍鹰、 游隼离趾足 肉食性鸟类,体多大、中型。嘴具利钩以撕 裂捕获物。 脚强健有力,借锐利的钩爪撕食鸟类、小兽 、蛙、蜥蜴和昆早等动物。善疾飞及翱翔, 视力敏锐。幼鸟晚成性。白昼活动。 4.根据鸟的生活方式和栖息习性划分: 5)陆禽 鸡形目:白鹇、红腹锦鸡掘足 鸽形目:离形足 适应于陆栖步行,与鸠鸽目一起被归入陆禽 类。腿脚健壮,具适于掘土挖食的钝爪。上 嘴弓形、利于啄食植物种子。嗉囊发达。翼 短圆,不善远飞。 雌雄大多异色,雄鸟羽色鲜艳,繁殖期间好 斗,并有复杂的求偶炫耀。雏鸟早成。 4.根据鸟的生活方式和栖息习性划分: 6)攀禽 鹃形目:杜鹃对趾足 雨燕目:北京雨燕、金丝燕前趾足 佛法僧目:翠鸟并趾足 4.根据鸟的生活方式和栖息习性划分: 7)鸣禽 雀形目:杜鹃离趾足 雀形目占现存鸟类的绝大多数(约 5 千 余种),形目为鸟类中最高等的类群, 在鸟类进化的历史上较其他各目出现晚 ,并处于剧烈的辐射进化阶段,种类繁 多(多达 64个科)。 14.光呼吸:植物的绿色细胞在光照和高 氧低二氧化碳情况下,利用乙醇酸和O2 产生CO2的生化过程。它是光合作用一个 损耗能量的副反应。过程中氧气被消耗, 并且会生成二氧化碳。光呼吸约抵消30% 的光合作用。因此降低光呼吸被认为是提 高光合作用效能的途径之一。 奥赛经 典 P247 固定CO2途径还还原CO2的途径 卡尔文循环环 (C3植物) 卡尔文循环环C4途径(C4植物) 景天酸代谢谢 (景天科植物、 CAM植物) 14.CO2固定和还原的途径 A C D H2ONADP+ NADPH ADP+Pi ATP O2 H+ e 2C3 C5 CO2 (CH2O) 光能转换 成电能 电能转换成活 跃的化学能 活跃的化学能转换 成稳定的化学能 光反应 暗反应 吸收、传 递光能的 色素 (类囊体上进行) (叶绿体基质中进行) eee 还原 固定 少数特殊 状态的叶 绿素a 小麦、水稻、大麦 、大豆、马铃薯、 菜豆和菠菜等温带 植物 玉米、甘蔗、高 粱等原产热带的 植物固定CO2的 途径却并非如此 ! 光 光 光 澳大利亚科学家M.D.Hatch和C.R.Slack在研 究玉米、甘蔗等原产热带地区的绿色植物发现,当 向这些绿色植物提供14C时,光合作用开始后的1秒 内,竟有90以上的14C出现在含有四个碳原子的有 机酸(C4)中。随着光合作用的进行,C4中的14C逐 渐减少,而C3中的14C逐渐增多。 说明在这类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中,CO2中的 C原子首先转移到C4中,然后才转移到C3中。 C4植物的发现 C3 指的是_, C4 指的是_。 三个碳原子的化合物 含四个碳原子的草酰乙酸 二、二、 C C 3 3 植物和植物和C C 4 4 植物植物 什么叫什么叫C C 4 4 植物?举例。植物?举例。 光合作用时CO2中的C首先转移到C4 (草酰乙酸 )里,然后再转移到C3 (磷酸苷油酸)中的植物,叫做 C4植物。 例如:玉米、甘蔗、高粱、苋菜等原产热带的植物。 什么叫什么叫C C 3 3 植物?举例。植物?举例。 光合作用时CO2中的C直接转移到C3 (磷酸苷油酸 )里的植物,叫做C3植物。 例如:小麦、水稻、大麦、大豆、马铃薯、菜豆和菠菜等 温带植物。 C C4 4 植物植物 (一)(一)C C 3 3 植物和植物和C C 4 4 植物叶片结构特点植物叶片结构特点 C C3 3 植物植物 含有 “花环状”环绕在 维管束鞘细胞外 含,但 无基粒 大 含有 栅栏组织、海绵组织栅栏组织、海绵组织 不含小 C4 植物 C3 植物 叶绿体排 列叶绿体细胞大小 叶肉细胞维管束鞘细胞比较 类型 导管导管:运输:运输水分和矿质元素水分和矿质元素等,单向。等,单向。 筛管筛管:运输:运输有机养料有机养料等,双向运输。等,双向运输。 叶绿体数多叶绿体数多 、个体大、个体大 花环型 什么叫什么叫C C 3 3 途径?途径? 光合作用中固定CO2的途径发生在C3植 物体内,叫做C3途径。 什么叫什么叫C C 4 4 途径?途径? 光合作用中固定CO2的途径发生在C4植 物体内,叫做C4途径。 (二)(二)C C 3 3 途径和途径和C C 4 4 途径途径 COCO 2 2 NADPHNADPH NADPNADP + + ATPATP ADP+PiADP+Pi (CHCH 2 2 OO) 多种酶多种酶 参加催化参加催化 C C5 5 2C2C 3 3 COCO 2 2 C C4 4 C C3 3 (PEP)(PEP) (丙酮酸)(丙酮酸) C C4 4 ADP+PiADP+PiATPATP C C3 3 酶酶 C C4 4 植物光合作用特点示意图植物光合作用特点示意图 叶肉细胞叶肉细胞 中的叶绿体中的叶绿体 维管束鞘细胞维管束鞘细胞 中的叶绿体中的叶绿体 酶酶 COCO 2 2 泵泵 无基粒 因为因为C C 4 4 植物中含有能固定植物中含有能固定COCO 2 2 为为C C 4 4 的相关酶,即的相关酶,即磷磷 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 ( (简称为简称为PEPPEP羧化酶羧化酶) ) ,且,且与与COCO 2 2 有有 很强的亲和力很强的亲和力,可促使,可促使PEPPEP把大气中把大气中含量很低的含量很低的COCO 2 2 以以C C 4 4 的的 形式固定下来,并使形式固定下来,并使C C 4 4 集中到维管束鞘细胞内的叶绿体中集中到维管束鞘细胞内的叶绿体中 供供C C 3 3 途径利用。所以途径利用。所以C C 4 4 植物比植物比C C 3 3 植物光合作用效率高植物光合作用效率高。 大气中的大气中的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 低浓度的低浓度的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 高浓度的高浓度的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 C C4 4 途径途径 C C3 3 途径途径 产物产物 能量能量 能量能量 C C4 4 植物中的植物中的“二氧化碳泵二氧化碳泵” “ “二氧化碳泵二氧化碳泵” ” NADPHNADPH ATPATPATPATP 在热带的高温地区及在夏季炎热的中午, 叶片气孔关闭,C4植物能够利用叶片内细胞间 隙中含量很低的CO2进行光合作用。 C4植物比C3植物更适于生活在温度较高的 热带和亚热带地区;C4植物比C3植物在进化上 更高等;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木本植物都是 C3植物,只有草本植物中才有C4植物(其中80% 是单子叶植物,尤以禾本科植物为多);C3植 物叶脉的颜色较浅、间距较大。 显微镜观察围绕维管束的有呈“花环型” 的两圈细胞,即为C4植物。 如何鉴别如何鉴别C C 3 3 植物和植物和C C 4 4 植物植物 夜 晚 白 天 景天酸代谢谢途 径(CAM途径) : 在其所处处的自 然条件下,气孔 白天关闭闭,夜晚 张张开。它们们具有 此途径,既维维持 水分平衡,又能 同化二氧化碳。 夜 晚 白 天 途径的特点是: 在夜间细间细 胞中磷 酸烯烯醇式丙酮酮酸 (PEP)作为为二 氧化碳接受体, 在PEP 羧羧化酶催 化下,形成草酰酰 乙酸,再还还原成 苹果酸,并贮贮于 液泡中; 夜 晚 白 天 白天苹果酸由液 泡转转入叶绿绿体进进 行脱羧释羧释 放CO2, 再通过过卡尔文循 环环转变转变 成糖。所 以这类这类 植物的绿绿 色部分的有机酸特 别别是苹果酸有昼 夜的变变化,夜间间 积积累,白天减少 。淀粉则则是夜间间 减少,白天积积累 。 27.动动物的行为为奥赛经赛经 典P522-524 一、先天性行为为:与生俱来、可遗传遗传 (一)趋趋性:动动物对对刺激产产生的一种最简简 单单的定向适应应性行为为。 如,草履虫避开盐盐水负趋负趋 性 草履虫集中到有醋酸的地方正趋趋性 趋趋光性、趋热趋热 性等 (二)反射:非条件反射 (三)本能:由刺激引起,但不完全由刺 激决定,还还与动动物体内的生理状况有关,并 由遗传遗传 决定,但又必须须到一定的发发育阶阶段才 能出现现。如:性欲和交配,鸟鸟迁徙,鱼鱼洄游 27.动动物的行为为奥赛经赛经 典P522-524 二、后天性习习得或学习习行为为:动动物越高等 ,后天行为为所占比重越大。 (一)印随学习习(印记记):与一般的学习习 类类型不同,它只发发生在个体发发育早期的一个 特定阶阶段,具特定的敏感期;只需一次或多 次经验经验 ,即可对动对动 物的行为发为发 生长远长远 的影 响。 意义义:使动动物能准确的辨别别自己的双亲亲和 本种其他成员员,保证证求偶交配是在本种个体 之间进间进 行和确保双亲亲所抚抚养的后代是自己的 ,这对这对 每个物种都至关重要。 27.动动物的行为为奥赛经赛经 典P522-524 二、后天性习习得或学习习行为为: (二)观观察学习习:即模仿,动动物通过观过观 察 模仿同类动类动 物的行为为,以适应环应环 境变变化的 学习习方式,不具特定敏感期。如:山雀偷偷牛 奶 意义义:从同类类中学习经验习经验 不消耗精力,不 完全依赖遗传赖遗传 。便于获获得新知识识和适应应新 环环境。 27.动动物的行为为奥赛经赛经 典P522-524 二、后天性习习得或学习习行为为: (三)联联想学习习:即条件反射,可分为为: 1.经经典条件反射:动动物受到某一条件(第 一刺激)刺激产产生自然(无条件)反应应,然 后用第二刺激和第一刺激同时进时进 行,多次后 仅仅用第二刺激也能达到第一刺激效果的状况 。如巴甫洛夫实验实验 意义义:有利于野生动动物的饲饲养。 27.动动物的行为为奥赛经赛经 典P522-524 二、后天性习习得或学习习行为为: (三)联联想学习习:即条件反射,可分为为: 2.操作条件反射:这这种行为为开始时动时动 物自 发发地做出某种反应应,后来反应应被其结结果所强 化,如解除了痛苦等,就形成了条件反射。 意义义:操作条件反射是以正确行为为代替错错 误误行为为,近似自然界中的学习习,所以具一定 的适应应意义义。 27.动动物的行为为奥赛经赛经 典P522-524 二、后天性习习得或学习习行为为: (四)习惯习惯 化:是一种最简单简单 的学习习,实实 际际上是刺激特异性疲劳劳。 动动物对对既无积积极意义义又无消极影响的无关 刺激不予反应应称为习惯为习惯 化。 意义义:可以减少动动物能量的消耗,是一种 有利的学习习。 27.动动物的行为为奥赛经赛经 典P522-524 二、后天性习习得或学习习行为为: (五)顿顿悟:即动动物判断与推理的能力, 是动动物利用经验经验 解决当前问题问题 的能力,包括 了解问题问题 、思考问题问题 和解决问题问题 ,最简单简单 的顿顿悟学习习是绕绕路问题问题 。 意义义:是动动物后天性行为为的最高级级形式 30.分维维管形成层层和木栓形成层层。一般指裸 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根和茎中,属于分生 组织组织 ,位于木质质部和韧韧皮部之间间的一种分生 组织组织 。 1.根和茎的初生生长长和次生生长长 2.根和茎的初生结结构和次生结结构 36A.草履虫 36A.草履虫有 2 个伸缩泡,一个在体前 部一个在体后部。每个伸缩泡向周围细 胞质伸出放射排列的收集管。在电子显 微镜下,这些收集管端部与内质网的小 管相通连。使内质网收集的水分(其中 也有代谢废物)排入收集管,注入伸缩 泡的主泡,通过表膜小孔(或称排泄孔 )排出体外。前后 2 个伸缩泡交替收缩 ,不断排出体内过多的水分,以调节水 分平衡。 36B.鱼类渗透压的调节 淡水和海水的含盐度相差极大,但是分别栖 息于 2 种不同水域中的鱼类,其体液所含盐 分浓度却并无显著差异,这就表明鱼类具有 调节渗透压的机能。 1.淡水鱼类的渗透压调节 淡水鱼类体液的盐分浓度一般高于外界环境 ,为一高渗溶液,按渗透原理,体外的淡水 将不断地通过半渗性的鳃和口腔粘膜等渗入 体内,但其可通过以下途径调节渗透压: (1)肾脏可借助众多肾小球的泌尿作用, 及时排出浓度极低几乎等于清水的大量尿液 ,保持体内水分恒定。 1.淡水鱼类的渗透压调节 (2)在尿液的滤泌和排泄过程中,丧失的盐 分很少,这是因为肾小管具有重吸收作用, 将滤泌尿液中的盐分重新吸收回血液内 (3)有些鱼类还能通过食物或依靠鳃上特化 的吸盐细胞从外界吸收盐分,这对鱼类 维持渗透压的平衡,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海洋鱼类体液内的盐分浓度比海水略低, 为一低渗性溶液。按渗透原理,体内水分将 不断地从鳃和体表向外渗出,若不加以调节 ,可因大量失水而死亡。为维持体内、外的 水分平衡,可通过以下途径调节渗透压: 2.海洋鱼类的渗透压调节 (1)从食物内获取水分 2.海洋鱼类的渗透压调节 (2)吞饮海水 (3)吞饮海水又造成了盐分浓度在鱼体内的 增高。为减少盐分的积聚,海鱼把吞下的海 水先由肠壁连盐带水一并渗入血液中,再由 鳃上的排盐细胞将多余的盐分排出而把水分 截留下来,使体液维持正常的低浓度。 (4)海洋鱼类肾脏内的肾小体数量比淡水鱼 类少得多,甚至完全消失,以此达到节缩泌 尿量和水分消耗的目的 36C.在鸟类的盐水平衡调节方面,还需 提到海鸟(或爬行类中的海蜥蜴)所特 有的盐腺。它能分泌出比尿的浓度大得 多的氯化钠(分泌物中含有 5盐溶液 ),借以把进入体内的海水所带来的盐 分排出,维持正常的渗透压。 一些沙漠中的鸟类(例如鸵鸟)以及隼 形目的鸟类,其盐腺也有调节渗透压的 功能,使之能在缺乏淡水、蒸发失水较 高以及食物中盐分高的条件下生存。 36D.昆虫的排泄器为马氏管,收集的代 谢废液经后肠回收水分,以减少水分的 丧失,维持体内水分平衡以适应陆地干 燥的环境。 当含氮废物和电解液(钠、钾和尿酸) 被主动地通过细管盲端运送时,原尿在 细管内形成。原尿跟消化的食物一起在 后肠里混合。在这个时期,尿酸析出, 钠和钾与经过渗透的水一起由后肠吸收 。尿酸留在那里与粪便混合,为排泄作 好了准备。 50.花粉管中的两个精子释放到胚囊中后 ,接着发生精子和卵细胞以及精子和 2 极核的融合。2 精子中的 1 个和卵融合 ,形成受精卵(或称合子),将来发育 为胚。另 1 个精子和 2个极核(或次生 核)融合,形成初生胚乳核,以后发育 为胚乳。卵细胞和极核同时和 2 个精子 分别完成融合的过程,是被子植物有性 生殖的特有现象,称为双受精。 60.同源器官指不同生物的某些器官在基本结构、 各部分和生物体的相互关系以及胚胎发育的过程彼 此相同,但在外形上有时并不相似,功能上也有差 别。例如脊椎动物的前肢:鸟的翅膀、蝙蝠的翼手 、鲸的胸鳍、狗的前肢以及人的上肢,虽然具有不 同的外形,功能也并不尽同,但却有相同的基本结 构,内部骨骼都是由肱骨、前臂骨(桡骨、尺骨) 、腕骨、掌骨和指骨组成;各部分骨块和动物身体 的相对位置相同;在胚胎发育上从相同的胚胎原基 以相似的过程发育而来。它们的一致性证明这些动 物是从共同的祖先进化来的,但是这些动物在不同 的环境中生活,向着不同的方向进化发展,适应于 不同的功能,因而产生了表面形态上的分歧。 67.“物种丰富度”与“物种多样性”两个概念的区分 1. 物种丰富度是指一个群落或生境中物种 数目的多少。假如有甲、乙两群落,每个群 落中各物种的个体数目都为100,甲群落中 物种种类的数目为100,乙群落中物种种类 的数目为1。虽然甲、乙两群落生物的个体 数目相同,但甲群落的物种种类多于乙群落 ,所以甲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大。 2. 物种多样性是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均匀度的 综合指标。物种多样性除上面所说物种丰富 度的涵义外,还指一个群落或生境中全部物 种个体数目的分配的均匀程度,即均匀度。 耳廓+外耳道 前庭前庭+ +半规半规 管管+ +耳蜗耳蜗 听小骨+ 咽鼓管 70.70.耳结构解剖耳结构解剖 耳结构解剖:中耳耳结构解剖:中耳 听小骨:由锤骨、听小骨:由锤骨、砧砧骨和镫骨组成,构成骨和镫骨组成,构成 听骨链。它们是人身上最小的骨听骨链。它们是人身上最小的骨 头。头。 三者以关节和韧带相互连接成链状的三者以关节和韧带相互连接成链状的 杠杆系统。当声波振动鼓膜时,经听骨链杠杆系统。当声波振动鼓膜时,经听骨链 的连串运动,使蹬骨底在前庭窗上摆动,的连串运动,使蹬骨底在前庭窗上摆动, 将声波的振动传入内耳。将声波的振动传入内耳。 耳结构解剖:中耳耳结构解剖:中耳 咽鼓管咽鼓管 是沟通鼻咽腔和鼓室的管道,是中耳是沟通鼻咽腔和鼓室的管道,是中耳 通气引流之唯一通道,中耳感染的主通气引流之唯一通道,中耳感染的主 要途径要途径 成人咽鼓管鼓室口高于咽口成人咽鼓管鼓室口高于咽口22.5cm22.5cm ,故咽部的异物不易进入鼓室,故咽部的异物不易进入鼓室 婴儿和儿童的咽鼓管较成人短、平、婴儿和儿童的咽鼓管较成人短、平、 宽,当鼻及鼻咽部感染时较成人易患宽,当鼻及鼻咽部感染时较成人易患 中耳炎中耳炎 耳结构解剖:内耳耳结构解剖:内耳 半规管、前庭:位觉感受器 每侧耳有3个半规管,互成直角 其后下方是耳蜗 人依靠前庭、视觉和本体感觉三个系 统的协调作用来维持身体的平衡,其 中以前庭功能最为重要,前庭能维持 身体平衡 ,同时前庭感受直线和减速 运动 半规管协助前庭维持身体平衡,同时 半规管主要感受旋转和加速运动 耳结构解剖:内耳耳结构解剖:内耳 耳蜗:听觉感受器,感受机械振动耳蜗:听觉感受器,感受机械振动 后产生兴奋后产生兴奋 外形类似蜗牛壳,外形类似蜗牛壳, 主要由中央的蜗轴主要由中央的蜗轴 和周围的骨性蜗管和周围的骨性蜗管 组成。组成。 听觉的形成:外界声波外耳道(传递声波)鼓膜( 产生振动)听小骨(传递振动) 耳蜗(感受振动, 产生兴奋,但不形成听觉)听觉神经(传导兴奋) 听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产生听觉) 听觉的形成: 听觉的形成过程大致是:外界的声波经过 外耳道传到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 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 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 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听觉。可表 示为:外界声波外耳道(传递声波)鼓膜( 产生振动)听小骨(传递振动) 耳蜗(感受 振动,产生兴奋,但不形成听觉)听觉神经 (传导兴奋)听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产生 听觉)。 74.膜脂分子的热运动方式 (1)沿膜平面的侧向运动 其扩散速率为10-8cm2/s,相当于每秒 钟移动2um的距离。由于侧向运动产生 分子间的换位,其交换频率在106次/s以 上。侧向运动是膜脂分子的基本运动方 式,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2)脂分子闻绕轴心的自旋运动。 74.膜脂分子的热运动方式 (3)脂分子尾部的摆动 脂肪酸链靠近极性头部的摆动较小,尾 部摆动较大。X射线衍射分析显示,在 距离头部第9个碳原子以后的脂肪酸链已 由教为有序变成无序状态,有些可能折 叠形成“小结”,这有助于解释极性的水 分子比较容易通过细胞膜的现象。 74.膜脂分子的热运动方式 (4)双层脂分子之间的翻转运动 一般情况下,翻转运动极少发生,其发 生频率还不到脂分子侧向交换频率的 10-10,但在细胞某些膜系统中发生频率 很高,如内质网膜上,新合成的磷脂分 子经几分钟后,将有半数从双层脂分子 的一侧通过翻转运动转向另一侧。 75.内膜系统是指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 体和液泡(包括内体和分泌泡)等四类膜结合 细胞器, 因为它们的膜是相互流动的, 处于动 态平衡, 在功能上也是相互协同的。广义上的 内膜系统概念也包括线粒体、叶绿体、过氧 化物酶体、细胞核等细胞内所有膜结合的细 胞器。 内质网因为内膜靠近细胞内部,是联通外膜 和细胞器的主要器官,而内膜主要通过内质 网与细胞器相连接,进行物质的运输和交换 82.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主要是涉及碳同化 的一系列酶促反应。单就碳同化而言,当温 度升高时,酶促反应的速率提高,但同时酶 的变性或破坏速率也加快,所以光合作用的 碳同化与温度的关系也和其他酶促反应一样 ,有最高、最低和最适温度。另外,若就净 光合作用而言,则温度既对光合作用有影响 ,又对呼吸作用有影响。 低温之所以影响光合作用,主要是因为酶促 反应受到抑制。高温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则是 多方面的,可能使酶钝化,也可能使叶绿体 的结构受到破坏。 95.细菌先经碱性染料结晶紫染色,而经碘液 媒染后,用酒精脱色,在一定条件下有的细 菌紫色不被脱去,有的可被脱去,因此可把 细菌分为两大类,前者叫做革兰氏阳性菌( G+),后者为革兰氏阴性菌(G)。为观 察方便,脱色后再用一种红色染料如碱性蕃 红、稀释复红等进行复染。阳性菌仍带紫色 ,阴性菌则被染上红色。有芽胞的杆菌和绝 大多数的球菌,以及所有的放线菌和真菌都 呈革兰氏正反应;弧菌,螺旋体和大多数致 病性的无芽胞杆菌都呈现负反应。 革兰氏染色法一般包括初染、媒染、脱色、复染等四 个步骤,具体操作方法是: (1)载玻片固定。在无菌操作条件下,用接种环挑 取少量细菌于干净的载玻片上涂布均匀,在火焰上加 热以杀死菌种并使其粘附固定。 (2)草酸铵结晶紫染1分钟。 (3)自来水冲洗,去掉浮色。 (4) 用碘-碘化钾溶液媒染1分钟,倾去多余溶液。 (5)用中性脱色剂如乙醇(95%)或丙酮酸脱色30 秒,革兰氏阳性菌不被褪色而呈紫色,革兰氏阴性菌 被褪色而呈无色。酒精脱色为整个流程最关键的一步 。 (6)用蕃红染液或者沙黄复染30秒,革兰氏阳性菌 仍呈紫色,革兰氏阴性菌则呈现红色。革兰氏阳性菌 和革兰氏阴性菌即被区别开。 植物学考纲 一1植物主要类群及其主要特征(特别是种子植物:花的结 构:初二第三册) 2胞间连丝、植物导管与筛管及其作用 3组织培养方法、优点 4逆境生理:植物在反常环境里(高温、低温、干旱、盐碱 地等)所表现出来的现象。 5光合作用:C3(卡尔文循环)植物、C4植物及其区别 呼吸作用:三羧酸循环 6植物生长素生理作用、发现实验(达尔文、温特等人的实 验) 7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恢复实验(原理及实验现象) 8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交换吸附与主动运输(与呼吸 作用关系) 几种重要矿质元素及其重要作用 世代交替中,双倍体的植物体,又叫孢子体, 行无性生殖,经减数分裂产生孢子,这一阶段又 叫无性世代。单倍体的植物体又叫配子体,行有 性生殖,产生雌、雄配子,这一阶段又称有性世 代,许多藻类和高等植物均属这种类型生活史 主要植物类群的生活史 有性世代和无性世代互相交替形成了世代交替 种子植物 :孢子体特别发达,有根、茎、叶的分化, 结构复杂而完善,适应性强,在生活周期中占绝大部 分时间。而配子体极为退化,结构简单,雄配子体仅 有23个细胞组成, 苔藓植物世代交替 配子体发达,孢子体退化, 孢子体寄生于配子体上 n 2n n 有性世代 无性世代 t52 蕨类植物生活史 蕨类植物:绿色植物均为孢子 体,配子体(原叶体) 结构简单, 但却有一 段很短暂 的独立生 活阶段。 2n 原 叶 体 1高等植物生活史中具有明显的世代交替现象,是有 性世代的第一个细胞, 是无性世代的第一个细胞。答 () A配子,孢子B合子,孢子 C孢子,合于 D配子,合子 2 高等植物的减数分裂发生在 A配子形成前 B.配子形成后 C.孢子形成前 D孢 子形成后 C C 碳素异化三羧酸循环 u 概念:在有氧的情况下,葡萄糖酵解产生的丙酮酸 氧化脱羧形成乙酰CoA。乙酰CoA经一系列氧化、脱羧 ,最终生成C2O和H2O并产生能量的过程,称为柠檬酸 循环,亦称为三羧酸循环(tricarboxylic acid cycle), 简称TCA循环。由于它是由H.A.Krebs(德国 )正式提出的,所以又称Krebs循环。 l 三羧酸循环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 1、卡尔文循环(暗反应阶段) (C3途径) 这个循环的受体是核酮糖1.5二磷酸(RuBP), CO2固定后的最初产物是3磷酸甘油酸(PGA)是一 种三碳化合物,故称为C3途径,它是所有植物光合作 用碳同化的基本途径。只有此途径的植物称C3植物 C C4 4 植物光合作用特点示意图植物光合作用特点示意图 CO2最初最初固定为为 C C4 4 (草酰乙酸)的植物如:甘草酰乙酸)的植物如:甘 蔗、玉米、高梁等起源于蔗、玉米、高梁等起源于热带热带的植物。相对于的植物。相对于 C C3 3 多一个固定多一个固定CO2的途径的途径 2、C4循环 C4植物比C3植物具有较强的光合作用原因: 1、C4 植物具有两种叶绿体和花环型结构 2、C4 植物叶肉细胞中PEP羧化酶的活性比C3植物 高许多倍 3、C4 植物具有“CO2泵”,光呼吸较低,光合速率较快 C C3 3 植物叶片的结构植物叶片的结构 C C4 4 植物叶片的结构植物叶片的结构 七、植物的生殖生理七、植物的生殖生理 植物的生长: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植物的生长: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幼年期任何处理都不能诱导开花幼年期任何处理都不能诱导开花 花花器官的分化过程:器官的分化过程: 1 1、花诱导(外界条件如低温、光照等)、花诱导(外界条件如低温、光照等) 2 2、花器官本身的成熟、花器官本身的成熟 1 1、春化作用、春化作用 1 1)概念:用低温促使植物开花的作用)概念:用低温促使植物开花的作用 2 2)时间:种子萌发和植株生长时)时间:种子萌发和植株生长时 3 3)部位:茎尖端生长点、其他正在分裂)部位:茎尖端生长点、其他正在分裂 的组织的组织 4 4)春化作用的传导:形成刺激物)春化作用的传导:形成刺激物 5 5)适用植物:一些两年生植物和冬性一年)适用植物:一些两年生植物和冬性一年 生植物生植物 2 2、光周期诱导、光周期诱导 1 1)光周期:一天中,白天和黑夜的)光周期:一天中,白天和黑夜的 相对长度相对长度 2 2)光周期反应类型:短日植物)光周期反应类型:短日植物 长日植物长日植物 中日植物中日植物 3 3)临界日照长度:指昼夜周期中诱导短)临界日照长度:指昼夜周期中诱导短 日植物开花所必需的最长日照或诱导长日植物开花所必需的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朋友健康宣教
- 诺水河景区介绍
- 2025年催乳理论试题及答案
- 现场消防档案验收资料汇报
- 环境对训练的辅助
- 运营界面设计
- 科学练声方法与演讲训练
- 肛瘘的健康宣教
- 瑞士万通离子色谱仪使用方法
- 2025年产品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陕西省法院书记员招聘笔试题库附答案
-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 长期照护师技能操作考核试卷及答案
- 农行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
- 成都市外国语学校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
- 初中英语时态练习题集及详细解析
- 2025年高中生物高一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 核桃肽粉生产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
- 能力提升课题立项申报书
- 2024-2025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八年级上册(11月)期中数学试题【附答案】
- 宇宙主题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