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双虎清肝颗粒临床研究总结.ppt_第1页
例双虎清肝颗粒临床研究总结.ppt_第2页
例双虎清肝颗粒临床研究总结.ppt_第3页
例双虎清肝颗粒临床研究总结.ppt_第4页
例双虎清肝颗粒临床研究总结.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02例双虎清肝颗粒临床研究总结 上海中医药大学曙光医院 王灵台 周吉燕 陈建杰 张晓一 夏德颐 上海中医药大学龙华医院 王育群 张 玮 邢练军 解放军302医院 王洪斌 李 力 李跃其 天津市传染病院 远建德 李丽芬 李均海 根据卫生部ZL-56号文件的批示, 由上海中医药大学牵头,上海龙华医 院,上海曙光医院,天津市传染病院 ,北京解放军302医院对双虎清肝颗粒 进行了期临床试验。 . 一、一般资料 住院病例 共409例 治疗组302例 对照组107例 2.82:1 20例做了活体肝组织病理检查 两组病例:性别、年龄、病种(慢性迁延两组病例:性别、年龄、病种(慢性迁延 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病程、证候、肝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病程、证候、肝 功能、病毒标志等方面,经功能、病毒标志等方面,经X2X2检验检验(P0.05P0.05),), 无显著性差异,有可比性。无显著性差异,有可比性。 病例选择 西医诊断标准: 1、病原学诊断: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 志,HBVM中除HBsAg必须为阳性外, 其余各项标志可为阴性或阳性。 2、临床诊断:按1990年全国病毒性肝炎 学术会议制订标准。 中医证候 参见1990年全国病毒性肝炎第六次学术 会议的有关中医证候。 中医辨证 疫毒热盛,痰湿中阻,气滞血瘀。 临床表现 胃脘痞闷,口干口渴,恶心厌油、 食少纳差,胁肋隐痛,腹部胀满, 大便粘滞不爽或臭秽,或见身目 发黄,舌质暗,边红,舌苔厚腻 或黄腻,脉弦滑或弦数。 纳入病例标准 1. 年龄在1865岁。 2. 诊断明确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功能异常。 3 .中医辩证符合疫毒热盛、痰湿中阻、气滞血瘀 证候,脉象舌象相符者。 排除病例标准 (1)乙肝病毒无症状携带者、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药 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炎以及其它非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 (2) 慢性乙型肝炎但兼有严重肾炎、糖尿病和其他系统疾 病 的患者。 (3) 用药过程中无毒副作用,而因其他原因中断治疗者。 (4) 观察期间同时又接受其他治疗乙肝治疗措施者。 (5) 未按规定服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以致影响疗 效 判断者。 双虎清肝颗粒由双花、虎杖、瓜蒌、蒲公英、 法半夏、紫花地丁、白花蛇舌草、野菊花、丹参、 黄连、枳实、甘草十二味中药药方组成。 双虎清肝颗粒主要成分双虎清肝颗粒主要成分 试验方法随机单盲法 治疗组 302例 双虎清肝颗粒 每次12g,每日2次,温开水冲服。 对照组 107例 乙肝清热解毒冲剂 每次20g,每日2次,温开水冲服 疗程:三个月。 观察项目 (1)肝功能: TBTTTALTASTGGTA/GTPPT治疗前各 检测一次,服药后每月复查一次。 (2)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 HBV-M (Abbott试剂)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检测一 次,HBV-DNA(PCR法)治疗前及治疗后各查一次。 (3)尿、便、血常规、血小板计数及心电图、B超在治 疗前后各查一次。 (4)症状体征、脉象、舌象每半月检查记录一次。 试验结果 疗效标准 1、西医方案疗效判断: 按1990年全国第六次肝炎学术会议制定的标 准制定。 2、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标准: 按积分法显效、有效、无效,根据疗效指数 判定。 疗效指数(n)=疗后积分/疗前积分 显效n0.33,有效0.330.05 获得疗效的时间方面,治疗组获效最多的是2个月内,占66.28( 173/261),对照组占54.44(49/90),两组比较P0.05 对照组 X23.31 P0.01 可见各医院治疗组及对照组疗效经Ridit分析P0.05 ,无显著性差异。 证候疗效 两组症状疗效分析 胃脘 口渴 恶心 食少 胁肋 腹部 大便粘滞 身目 痞闷 口干 厌油 纳差 隐痛 胀满 不爽或臭秽 发黄 治 治前例数 302 302 302 247 195 213 202 118 疗 消失例数 185 186 203 155 82 94 129 100 组 好转例数 92 77 85 65 46 81 61 18 有效率()91.72 87.09 95.36 89.07 65.64 82.16 94.06 100 对 治前例数 107 107 107 79 58 67 69 29 照 消失例数 46 67 62 42 20 30 47 22 组 好转例数 43 25 36 26 15 22 18 6 有效率()83.18 85.98 91.59 86.08 60.34 77.61 94.20 96.55 治疗组与 对照组比较 X2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两组症状疗效分析 两组舌象、脉象疗效分析 舌质 舌苔 脉象 边红 暗 黄腻 厚腻 弦数 弦滑 治 治前例数 166 136 164 134 176 126 疗 消失例数 17 3 39 24 6 5 组 好转例数 31 16 55 36 25 25 有效率()28.92 13.97 57.32 43.48 17.61 23.81 对 治前例数 62 45 50 57 69 38 照 消失例数 6 0 5 6 1 0 组 好转例数 8 4 12 10 8 8 有效率( 22.58 8.89 34.00 28.07 13.04 21.05 治疗组与 对照组比较P 0.05 0.05 0.01 0.05 0.05 0.05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分析表XSD 原数值 数据转换值 治疗前后 治疗组与 自身比较 对照组比较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均有差值 t p t p ALT 治疗组302 305.76250.84 59.6687.78 2.340.36 1.630.31 2.150.55 26.01 0.001 对照组107 300.84286.34 50.7661.73 2.330.38 1.610.23 2.170.56 16.78 0.001 0.32 0.05 AST 治疗组302 220.31196.01 39.7441.20 2.160.37 1.490.29 1.910.59 24.73 0.001 对照组107 216.02247.22 43.6347.02 2.150.41 1.520.30 1.860.73 12.83 0.001 0.71 0.05 GGT 治疗组162 96.5670.69 52.0533.68 1.880.36 1.570.32 1.440.64 8.20 0.001 对照组107 86.7660.45 47.9831.28 1.800.36 1.540.31 1.320.54 5.66 0.001 1.60 0.05 Bil 治疗组302 32.9336.66 13.916.29 1.420.35 1.150.15 1.070.66 12.33 0.001 对照组107 27.7144.56 13.927.55 1.360.37 1.150.16 0.960.63 5.79 0.001 1.49 0.05 治疗前后病毒标志的变化 HBsAg HBeAg 抗-HBc 抗-HBcLgM HBVDNA 治 治前阳性数 302 267 288 248 252 疗 治后转阴数 19 149 10 117 116 组 转阴率() 6.29 55.81 3.47 47.18 46.03 对 治前阳性数 107 91 101 80 80 照 治后转阴数 6 37 1 31 28 组 转阴率() 5.61 40.66 0.99 38.75 35.00 治疗组与P 0.05 0.05 0.05 0.05 0.0 对照组比 52例停药半年后观察结果 基本治愈 好转 无效 复发率 例 例 例 治疗后例数 32(61.54) 20(38.46) 0 停药半年后 25(48.08) 17(32.69) 10(19.23) 19.23 20例停药一年后观察结果 基本治愈 好转 无效 复发率 例 例 例 治疗后例数 12 60.00 8 40.00 0 停药一年后例数 7 35.00 6 30.00 7 35.00 35 讨 论 . 双虎清肝颗粒方解 . 君药:金银花和虎杖,清热解毒,兼清气血之疫毒君药:金银花和虎杖,清热解毒,兼清气血之疫毒 。 臣药:黄连、白花蛇舌草等,清热解毒,燥湿化痰臣药:黄连、白花蛇舌草等,清热解毒,燥湿化痰 。 佐药:丹参、紫花地丁、枳实等,理气活血,清热佐药:丹参、紫花地丁、枳实等,理气活血,清热 解毒、燥湿化痰。解毒、燥湿化痰。 使药:甘草,集解毒、化痰、调和于一身。使药:甘草,集解毒、化痰、调和于一身。 全方具有较强的清热解毒、燥湿化痰、理气活全方具有较强的清热解毒、燥湿化痰、理气活 血之效血之效 双虎清肝颗粒双虎清肝颗粒 促使乙肝病毒指标转阴的作用,其促使乙肝病毒指标转阴的作用,其HBeAgHBeAg的阴的阴 转率为转率为55.855.8,抗,抗HBcIgMHBcIgM的阴转率为的阴转率为47.1847.18 ,HBV-DNAHBV-DNA阴转率为阴转率为46.0346.03,抗,抗HBeHBe的阳转率的阳转率 为为38.938.9,与对照组比较,与对照组比较,HBeAgHBeAg的阴转率明显的阴转率明显 为高(为高(P0.05P0.05), ,抗抗HBeHBe的阳转率亦较明显(的阳转率亦较明显( P0.01P0.01)。 恢复肝功能的作用,其主要指标ALT、AST、GGT 、BiL等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改善。 对患者的主要症状;胃脘痞闷、恶心厌油、大便粘对患者的主要症状;胃脘痞闷、恶心厌油、大便粘 不爽或臭秽、身目发黄四项的有效率不爽或臭秽、身目发黄四项的有效率9090以上,与对照以上,与对照 组比较,胃脘痞闷的疗效最为显著(组比较,胃脘痞闷的疗效最为显著(P0.05P0.05)。)。对食少对食少 纳差、胁肋隐痛、腹部胀满、口渴口干四项的有效率在纳差、胁肋隐痛、腹部胀满、口渴口干四项的有效率在 65.6465.6489.0789.07之间,对舌苔厚腻、黄腻有明显的改善之间,对舌苔厚腻、黄腻有明显的改善 作用,与对照组比较,疗效显著(作用,与对照组比较,疗效显著(P0.05P0.05, P0.01 P0.01)。)。 对肝脾肿大、肝区叩痛、蜘蛛痣、肝掌、舌暗舌边红、对肝脾肿大、肝区叩痛、蜘蛛痣、肝掌、舌暗舌边红、 脉弦滑或弦数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脉弦滑或弦数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见效快,2个月内获效者占66.28,而对照组 为54.44,两组比较,P0.05; 停药半年后复发率为19.23,停药一年后复 发率为35,说明中远期疗效稳定。 . 双虎清肝颗粒治疗前后对所有治疗组病人 血、尿、便常规、尿素氮、心电图等项目进行 了对比检查,其血象结果表明:血小板计数经 治疗后可明显升高(治疗前后12.074.08万 ,治疗后12.823.83);红细胞、血色素、 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尿 素氮治疗前正常300例,异常2例,治疗后正常 302例,异常0例;心电图治疗前正常297例, 异常5例,治疗后正常298例,异常4例;患者 在服药过程中未见任何不良反应。说明双虎清 肝颗粒对人体主要脏器及其功能无毒副作用, 使用安全。 3、双虎清肝颗粒以燥湿化痰的功能为其突出特 点,可明显改善胃脘痞闷,舌苔厚腻或黄腻等痰 湿中阻之证,且其清热解毒之力较强,HBeAg阴 转率较高,这是明显优于对照组之处,说明慢性 乙肝转入慢性阶段之后,疫毒逐渐深伏化热、热 蒸湿蕴、熬炼成痰、阻滞气机,进一步导致血瘀 ,既不同于急性湿热疫毒熏蒸,又不同于病深入 血,血瘀积聚的阶段,因而抓住疫毒热盛、痰湿 中阻、气滞血瘀的主要病机治疗,可使毒解、热 清、湿祛、痰消、气通、血畅,病情向愈。双虎 清肝颗粒在针对疫毒热盛,痰湿中阻,气滞血瘀 证慢性乙肝患者的治疗中,确有较好的疗效。 。 结论结论 双虎清肝颗粒适用于疫毒热盛、痰湿中阻 双虎清肝颗粒适用于疫毒热盛、痰湿中阻 、气滞血瘀的慢性迁延性、慢性活动性乙型肝、气滞血瘀的慢性迁延性、慢性活动性乙型肝 炎,具有改善临床症状、体征、促使乙肝病毒炎,具有改善临床症状、体征、促使乙肝病毒 指标转阴和恢复肝功能等作用,使用安全,无指标转阴和恢复肝功能等作用,使用安全,无 毒副反应,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一种与汤剂毒副反应,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一种与汤剂 作用和服法最为接近而较为方便的新的中药制作用和服法最为接近而较为方便的新的中药制 剂,值得推广使用。剂,值得推广使用。 双虎清肝颗粒最新研究动态 2005年被列入国家“十五”肝病科技攻关项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