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讲 地图 考能联动提升 考向真题探究 考题优化演练 第 1 讲讲 地 图图 考基自主落实 一、地图的三要素 1地图上的方向 (1)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要根据_定方向。 (2)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要根据_定方向。 (3)既无指向标,又无经纬网的地图上,遵循 “_”的规律。 指向标 考基自主落实 经纬线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地图上的比例尺 (1)概念:比例尺是指图上距离比_缩小 的程度,又叫缩尺。 (2)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3)表示方式 文字式:如“一百万分之一”或“图上1厘米代表实 地距离10千米”。 数字式:如“1/1000000”或“11000000”。 线段式:如 (4)比例尺的大小:比例尺是个分式,分母愈大, 比例尺愈_。 实地距离 小 3地图上的图例和注记 (1)图例: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_。 (2)注记:在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 家、城市等名称的_,以及表示山高、水深 的_,都叫注记。 符号 文字 数字 释疑解惑 关于比例尺容易疏忽的是单位的统一和 换算。图上距离以厘米为单位,实地距 离以千米为单位。 二、地图上的等高线 1海拔(绝对高度):地面某一地点_ 的垂直距离,如图中P点海拔为100米,Q点海 拔为100米。 2相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_的 垂直距离。如P、Q两点的相对高度是200米。 高出海平面 高出另一地点 3等高线地形图 图中字母地形等高线特点 A_ 闭合,数值_ B_ 闭合,数值_ C_,一般成为分水 岭 D_,一般成为河谷 E_两个山峰等高线之间的区 域 F_等高线_的区域 山峰自外向内变变大 盆地自外向内变小 山脊 凸向低处处 山谷凸向高处处 鞍部 陡崖重合 4.地形剖面图:是沿地表某一方向的直 线所作的垂直剖面图,可以直观表示该 线上的_和_,它 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的。 地势起伏坡度陡缓 考能联动提升 比例尺的大小比较 比例尺的大小与分母的 关系 比例尺是个分数值,且分子是1,因此看比例尺 的大小,就看分母的大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 小 比例尺的放大与缩小 比例尺放大缩小多少倍,等于分母缩小放大多少 倍;地图图幅放大或缩小的倍数是其比例尺放大 或缩小倍数的平方 比例尺大小 与表示地区 范围大小、 内容详略之 间的关系 地图反映 实际范围 相同时 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大,反映的地理事物越 详细;比例尺越小,图幅面积越小,反映的地理 事物越简略 图幅大小 相等时 比例尺越大,反映的实地范围越小,反映的地理 事物就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反映的实地范围越 大,反映的地理事物越简略 针对训练1 读图,完成(1)(2)题。 (1)有关两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比例尺甲大于乙 B甲为地图,乙为景观图 C比例尺均为数字式 D乙图中的动物形象属于注记 (2)关于甲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沿公路从火车站到农业实验区,其方向是 先向正北后向正东 B火车站与学校相距约375千米,与农业实 验区相距约580千米 C火车站位于科技园的西南方向 D若比例尺放大1倍,则图幅面积将增大2倍 解析:第(1)题,甲图比例尺为115000,甲图比 例尺大于乙图;甲、乙两图均为地图;甲图比 例尺为线段式,乙图比例尺为数字式;注记指 的是地图上的文字或数字。第(2)题,沿公路从 火车站到农业实验区,应先向北后向东南;火 车站与学校和农业实验区相距应为几百米;依 据指向标可判定方向;比例尺放大1倍,图幅面 积将增大3倍。 答案:(1)A (2)C 等高线地形图特征及计算 1等高线的基本特征 特征含义 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相同 同图等距一般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相邻的两条 等高线相对高度是一个定值(等高距) 闭合曲线 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只是有的不能 在一幅图上完全呈现出来 一般不相交 ,重叠为陡 崖 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但在悬崖峭壁处 ,等高线可以重合 疏缓密陡 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陡缓,两条等高 线之间间距愈大,等高线愈稀疏,表 示坡度愈缓;反之坡度愈陡 特征含义 凸低 为高 等高线向低值弯曲的中 心部位比两侧海拔高, 地形为山脊 凸高 为低 等高线向高值弯曲的中 心部位比两侧海拔低, 地形为山谷 高于 高值 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闭合 区域,海拔不在两条等 高线的数值之间,如A 海拔高于200米,而B低 于100米 低于 低值 2.等高线地形图中的几种计算 (1)计算两点的相对高度和温差 读出任何两点的海拔高度或范围,计算出 两点的相对高度或最大可能值和最小可能 值,可以进一步求出它们的温度差。 (2)估算陡崖的高度 陡崖的相对高度 H的取值范围是: (n1)dH(n1)d。 陡崖的绝对高度 a陡崖崖顶的绝对高度: H大H顶H大d。 b陡崖崖底的绝对高度: H小dH底H小。 (注:n为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 ,H大为重合等高线中海拔最大的,H小为重合 等高线中海拔最小的。) (3)闭合等高线区域内海拔高度的判断 位于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如果其值 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低值相等,则闭合区域 内的海拔高度低于其等高线的值;如果闭合 等高线的值与两侧等高线的较高值相等,则 闭合区域内的海拔高度比其等高线值更高, 即“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方法突破局部闭合等值线的判读 把局部地区遮起来,观察图中等值线变化 的总趋势,得出局部地区周围数值;显示 局部地区曲线,比较曲线数值与周围数值大 小的关系;根据数值分析,得出结论。思 维导图如下: 针对训练2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A处的海拔高度可能是( ) A200米 B208米 C253米 D297米 (2)关于图中乙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拔高度可能为235米 B地势相对周围 较高 C地形为山顶 D地形为洼地 (3)图中甲处与C处的相对高度为_ 。 (4)图中D处陡崖的相对高度是 _H_。 (5)若某时B处的气温是21,则D处的气温最 大值是_。 解析:本题以等高线地形图为材料,考查海拔高度、 相对高度及温差的计算,正确读取图中等高线数值及 变化是解题的关键。第(1)题,根据等高线的形态及数 值变化可确定A处为山顶,其海拔高度高于200米但低 于250米。第(2)题,乙处为两条等高线间的闭合等高线 区域,结合“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规律,可知其中心 海拔应低于200米,地形为洼地。第(3)题,甲处海拔为 250米,C处的海拔在50100米之间,从而计算出甲 、C处的相对高度为150米200米。第(4)题,经过陡 崖的等高线有3条,等高距为50米,利用公式可计算出 陡崖的相对高度。第(5)题,首先计算出B、D间的最小 相对高度,再计算D处的气温最大值。 答案:(1)B (2)D (3)150米200米 (4)100米 200米 (5)20.4 等高线地形图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1选点 水库 坝址 应建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出口最窄处;其次还 应避开地质断裂地带,并要考虑移民、生态环境等 问题。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洼地,或小 盆地 港口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等深线密集的海湾地区,即陆 域平坦、港阔水深的避风港湾 航空港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即地形平坦开阔、坡度 适当易排水的地方;地质条件好;注意盛行风向并 保持与城市适当的距离等 气象站应选在地势坡度适中、地形开阔的地点 疗养院应建在地势坡度较缓、气候适宜、空气清新的地方 2.选线 公路、 铁路线 选择坡度平缓、线路平稳、距离较短、 弯路较少的线路,一般要遵循沿等高线 修筑的原则,避免通过陡崖、沼泽、永 久冻土区、地下溶洞区等,尽量少过河 建桥,以降低施工难度和建设成本,并 保证运行安全 引水线 路 路线尽可能短,避免通过山脊等障碍, 并尽量利用地势使水自流 输油、 气管线 路线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 河等 农业生 产布局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的地形类型 、地势起伏、坡度陡缓,结合气候 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提出农、林 、牧、渔业合理布局的方案。平原 宜发展种植业;山区宜发展林业、 畜牧业 工业区 、居民 区选址 一般选在靠近水源、交通便利、等 高线间距较大的地形平坦开阔处 3.选面 方法突破 (1)坡度陡缓的判断 两条等高线之间间距越大,即等高线越稀疏,表 明坡度越缓,反之越陡,间隔相同的地方表示均匀 坡。 有时图上看不出密集与稀疏时, 可根据“tan ”来确定。 (2)地处河谷或山谷地形中的城市,地域形态多为 条带状或放射式;且污染气体不易扩散,易出现 大气污染事件。 (3)等深线与等高线的区别 等深线与等高线的区别为:它们都以海平面为基 点,等高线是向上数值增大,等深线是向下数值 增大。 针对训练3 读“某假想地区等高(深)线示 意图(单位:米)”,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河流的流向为_。 (2)A、B两处,宜建设度假村的是 _处,判断理由是 _ _。 (3)造成河口等深线向外海凸出的原因是 _ _, 近几十年来这种凸出趋向越来越大,如何控 制? (4)A、B、C、D、E五处中宜建设大型能源港 口的是_处,理由是 _ 。 (5)M、A两处相对高度的范围是_。 A100米 B大于100米 C300米 D大于300米 (6)M、A两处水平距离大约是_千米 。 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判读及其应用的基本知 识。首先要注意指向标方向,其次要注意等高 线的数值特征、疏密和弯曲状况,等高线稀疏 表明坡度小,稠密表明坡度大。水平距离要注 意用图中比例尺。 答案:(1)西北东南向 (2)B B处为岛屿 (3)泥沙淤积 加强流域水土保持;挖泥疏浚 河道。 (4)C 深水航道、避风良港;港区 用地广阔 (5)D (6)90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与应用 1绘制步骤 (1)绘剖面图的水平基线 如果要求所绘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与等高线图 相同,则画一条与剖面线等长的线段,即可作 为剖面图的水平基线,例如右图的AB。如果 对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未作要求,为了绘图方 便,也应选用与等高线图相同的水平比例尺。 (2)确定适宜的垂直比例尺,画出纵坐标,规定 剖面基线所代表的高程。 如果对垂直比例尺有具体的要求,则按比例尺 设计纵坐标单位值。如果由自己确定比例尺, 则需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第一,剖面线所穿过地区的等高线的高度差大 小。如果高度差较小,则垂直比例尺可适当大 些;如果高度差较大,则垂直比例尺可适当小 些。 第二,考虑能够绘图的图幅范围,不能将图画 到图幅以外区域。 在画纵坐标时还需要规定剖面水平基线所代表 的高程,如果剖面线所穿过的等高线数值均较 大,可将水平基线的高程设定一个特定的值, 一般来说,这个值略低于剖面线所穿过的最低 点的高程。 (3)从AB剖面线与等高线所交a、b、c、d等点 向剖面图的水平基线作垂线,根据各点对应的 高度对照剖面图的纵坐标,标出a、b、c、 d等点。 (4)将这些点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即得沿AB 剖面线的剖面图。 2应用通视问题 通视问题可通过作地形剖面图 来解决。如果过已知两点作的 地形剖面图无障碍物(如山地 或山脊)阻挡,则两地可互相 通视。特别注意“凹形坡”与“ 凸形坡”的不同。从山顶向四 周,等高线先密后疏,为“凹 形坡”,可通视;等高线先疏 后密,为“凸形坡”,“凸形坡” 容易挡住人们的视线。(如右 图) 方法突破(1)作地形剖面图时,连接海拔相等 的相邻两点时要注意分析等高线图上相应两 点间的地势高低走势及两点间的海拔高度, 从而做到准确平滑过渡。 (2)判读地形剖面图要抓住剖面线的起点、终 点、经过的最高点和最低点、转折点的海拔 状况来综合分析。 针对训练4 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 答(1)(3)题。 (1)关于图中规划公路叙述正确的是( ) A最大高差可能为180米 B走向为东北西南 C长度约为6千米 D穿越山脊地区 (2)沿图中ab剖面线绘制的地形剖面是下图 中的( ) (3)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防火瞭望塔,在 的选址方案中,瞭望范围最大的是 ( ) A B C D 解析:第(1)题,图中的规划公路经过的最低 点海拔约为0100米,最高点约为100200 米,所以相对高差约为0200米,规划公路 的走向为西北东南;根据图中比例尺可知 ,规划公路的长度约为3千米,穿越的为鞍 部。第(2)题,由图知ab剖面线经过的海拔 最高点为700800米,最低点为200300米 ,起点海拔为300400米,终点为300400 米,再结合沿线穿过的地形类型可确定正确 答案为A项。第(3)题,处海拔高,且周围 基本没有阻挡物,瞭望范围最大。 答案:(1)A (2)A (3)D 考向真题探究 比例尺的应用 (2010年高考天津文综卷)某校地理小组 学生在滨海公路沿线的山坡上,看到了几千年 前形成的海浪侵蚀地貌。结合图文材料,回答 下题。 例例1 1 在学生绘制的该地区由陆到海的地形剖面图 中,地形起伏不明显。为了突出图中的地形 起伏,绘图时应采用的做法是( ) A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图幅 B水平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垂直比例尺 C比例尺不变,适当缩小图幅 D垂直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水平比例尺 【思路点拨】 水平比例尺决定图示范围的 大小,垂直比例尺决定起伏大小。要突出地 形剖面图中的地形起伏,宜适当扩大垂直比 例尺。 【标准答案】 B 【失分溯源】 该题难度不大,失分主要原 因是不理解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含义及 应用。地形起伏应由垂直比例尺决定的,并 且比例尺越大表示范围越小。 【得分技巧】 地形剖面图的判读方法 (1)仔细阅读图例、比例尺(包括垂直比例尺和 水平比例尺)、剖面线的方向和经纬度位置、 注记及图示说明。 (2)根据剖面图上的地势起伏状况,对应垂直 比例尺读出沿剖面线各点的海拔高度、相对 高度;分析海陆分布和地形分布特征。 (3)确定剖面线所在的大洲、大洋、国家或地 区位置;判断世界主要大洲和大陆的地形特 征及其大致经纬度。 (4)确定地形剖面图所表示的地区后,将地形 剖面图所显示的地势起伏状况、海拔高度、 地貌类型及地形特征等与该地区的地形进行 对照,判断地形区的名称。 (5)最后根据该地形剖面图所示位置及地形等 自然地理特征,判断某地的气候类型、自然 带类型等与该剖面图密切相关的各种地理事 象,通过读图观察、空间想象,综合分析解 决实际问题。 等高线地形图判读与应用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 80000-5:2019/AMD1:2025 FR Amendment 1 - Quantities and units - Part 5: Thermodynamics
- 【正版授权】 IEC 61000-6-1:2005 FR-D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 - Part 6-1: Generic standards - Immunity for residential,commercial and light-industrial environments
- 校园防盗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新测绘法试题及答案
- 校园安防消防知识培训课件
- 防腐廉洁面试题及答案
- 编导运营面试题及答案
- 报账员考试题及答案
- 球馆分级考试题及答案
- 流管员面试题及答案
- 2020低压交流配网不停电作业技术导则
- 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安全培训
- 麻醉药品应急处理制度及流程
- 附件2:慢病管理中心评审实施细则2024年修订版
- 【建筑专业】16J914-1公用建筑卫生间(完整)
- DL∕T 5776-2018 水平定向钻敷设电力管线技术规定
- 邮政市场业务员(中级)理论考试复习题库(附答案)
- DZ∕T 0070-2016 时间域激发极化法技术规程(正式版)
- 消化内镜进修总结汇报
- 兽医检验题库与答案
- 换电柜地租赁合同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