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卫生厅 发布2013-00-00实施2013-00-00发布凉茶店铺生产经营食品安全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DBS 44/0002013DB44广东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1 -前 言本标准由广东省卫生厅提出。本标准由广东省卫生厅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广东省卫生监督所、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中山市卫生监督所、广州黄振龙凉茶有限公司、广州理和健康产品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健生堂保健品有限公司、广东杏林春凉茶有限公司、广州紫和堂邓老养生食品连锁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邱建锋、彭接文、刘荔琛、陈文伟、吴智韶、陈铁山、王世勇、李羽、梁群欢、关则婷、何鹤峰、梁宇航、金伟岳。本标准为首次发布的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2 -凉茶店铺生产经营食品安全管理规范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凉茶店铺的相关术语定义、分类、场所设施、采购运输贮存、加工配送、销售及人员的基本卫生要求和管理准则。本标准适用于广东省内凉茶店铺的生产经营过程。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2.1 凉茶指以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及广东地区传统食用历史习惯的动植物(除粮食、果蔬、茶、咖啡外)为原料,经加工调配而成,具有清润、降火、去除湿气、改善人体亚健康状态的岭南特色饮料。2.2 凉茶(店)铺指具有独立的经营场所,加工制作、销售凉茶及相关产品的店铺。2.3 凉茶包 指按照规定的配方将凉茶原料进行前处理加工(切段、切片、粉碎等)后,经过分装而成的一种凉茶半成品。2.4 凉茶浓缩物指按照规定的配方将凉茶原料经提取、浓缩等工艺加工制成的浸膏粉或浓缩液。3 分类按不同的经营方式,凉茶店铺可分为:3.1 销售型凉茶店铺:指单纯销售凉茶成品的店铺,即对凉茶成品直接销售或对凉茶浓缩物调配加热(或制冷)后销售的店铺。3.2 半加工型凉茶店铺:指将凉茶半成品(凉茶浓缩物或凉茶包等)经调配、煎煮为成品后进行销售的店铺。3.3 加工型凉茶店铺:指将原料配制、煎煮加工制成凉茶后直接销售的凉茶店铺。4 场所与设施4.1 场所4.1.1 凉茶店铺应在门店显著位置悬挂包含有“凉茶”字样的店铺标志。4.1.2 凉茶店铺应根据不同的经营方式设置相应的功能间(区),加工型凉茶店铺应设置贮存间(区)、洗消间、加工间和售卖间;半加工型凉茶店铺应设置加工区和贮存区,且与售卖区应相对隔离;销售型凉茶店铺应设置贮存区,且与售卖区应相对隔离。储存区应合理区分原料、半成品、成品贮存区域。4.1.3 凉茶店铺应距离昆虫大量孳生等重度污染场所25m以上,周围不得有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扩散性污染源。4.1.4 凉茶店铺地面、墙壁应平整、无裂隙,便于清扫和消毒,避免积水或积聚灰尘;屋顶或天花板应易于清理,能防止积尘、凝水、霉菌生长和建筑材料脱落等情况发生。4.2 设施4.2.1 凉茶店铺应根据经营方式选择配备适宜的加工、贮存和售卖设施。4.2.1.1 加工型凉茶店铺:应配备煮制容器、炉具(或煎煮机)、过滤器(网)、称量器具、冰箱、保温容器、柜台等,根据需要配置消毒设施、包装设施等。4.1.1.2 半加工型凉茶店铺:应配备加热器具、煮制容器、冰箱、柜台等;有煎煮加工的店铺还应配备过滤器、消毒柜等。4.1.1.3销售型凉茶店铺:应配备加热器具、冰箱、柜台等。4.2.2 凉茶店铺应配备照明设施及防蝇、防尘、清洗等卫生设施。使用非一次性杯具的店铺需配备消毒柜。4.2.3 所有用于加工及接触产品的设备、设施、容器、工具,应使用无毒、无味、耐腐蚀、不生锈、易清洁消毒的材料制成。5 采购与贮存5.1 采购5.1.1 加工型凉茶店铺应建立原辅料采购管理制度,采购时应签订有明确质量条款的购货合同并索取购货凭据,做好采购记录,便于溯源。5.1.2 加工型凉茶店铺应有原辅材料验收标准,由专业人员负责对采购原辅料进行入库验收,不合格品不得入库。验收记录应记载到货日期、品名、质量状况、验收结论和验收人员等项内容。5.2 贮存5.2.1 凉茶店铺应根据所经营产品、原辅料的储存要求,设置适宜的贮存场所或仓库,贮存时应当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分类、分架存放,距离墙壁、地面均在10cm以上,并定期检查,变质和过期品应及时清除。5.2.2 贮存场所应保持清洁干燥、无霉斑,有防鼠、防蝇、防虫设施,不得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如杀虫剂、杀鼠剂等)。6 加工与配送6.1 加工6.1.1 加工型凉茶店铺应制定产品的生产规范和质量要求,并严格按要求生产加工。6.1.2 加工型及半加工型凉茶店铺加工用水、糖及其它原辅材料应符合相关要求。6.2 配送6.2.1 凉茶原料、成品、半成品配送过程中,应防止污染,不得与有毒、有害物品混装、混运。6.2.1 连锁分支店铺在接收总部原料、半成品、成品时,接收人员应按送货凭证对照实物,对产品的数量、配送日期、保质期,以及产品送至门店的名称等项目进行核对,并在凭证上签字。送货凭证应保存备查。6.2.3 应采用符合卫生标准的运输工具,保持清洁和定期消毒,车厢内无不良气味、异味。7 质量管理7.1 凉茶店铺应制定质量管理制度,明确加工、销售各个环节岗位职责,配备质量管理人员,定期检查、考核、记录。7.2 半加工型凉茶店铺和销售型凉茶店铺在接收原料加工型凉茶厂(或店铺)配送的原料、半成品、成品时,应进行感官检验并索取相应的质量检验报告,对有质量问题的原料、半成品、成品应及时退回。7.3 凉茶店铺应制定设备设施清洗消毒制度,对各种设备、设施、容器具及时清洗,必要时消毒。若采用化学法消毒,则应在消毒后用清水彻底冲洗,以防止消毒剂残留所带来的危害。7.4 应建立记录管理制度,对凉茶采购、运输、验收、贮存、销售等环节详细记录,以增加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可信性和有效性。各项记录均应由记录和审核人员复核签名,记录内容完整、真实、不能随意更改。对本标准所规定的有关记录,保存期不应少于二年。7.5 应建立产品追溯制度,确保从采购、运输、贮存、销售各环节都可进行有效追溯,并做好记录。记录应真实、清晰、完整,易于识别和检索。7.6 应建立产品召回制度,当发现某一批次或类别的产品含有或可能含有对消费者健康造成危害的因素时,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启动产品召回程序,及时向相关部门通告,同时,应立即停止经营,召回已经上市的产品,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并做好相关记录。被召回的产品,应进行无害化处理或者予以销毁。7.7 应建立产品留样制度,留样产品应按品种分别盛放于清洗消毒后的密闭专用容器内,并放置在专用冷藏设施中,存放至产品保质期到期后一天,每个品种留样量应满足检验需要,不少于100g,并记录留样产品名称、留样量、留样时间、留样人员、审核人员等。7.8 凉茶店铺所销售产品应制定合理的保质期。8 销售8.1 凉茶店铺应在取得相关经营证照后方可营业,并应依照批准的经营方式和经营范围经营。8.2 应在店堂醒目位置或宣传单上公示凉茶产品的主要原料名称,同时标注“体质偏寒凉者不宜多饮,孕妇和儿童不宜喝凉茶”的提示性语句。8.3 产品销售过程应妥善存放。防止生物性、化学性、物理性污染及原料与半成品、成品的交叉污染。8.4 凉茶容器及包装物材质应符合国家有关食品容器和包装材料标准的要求,重复使用的器具做到每次用前消毒;使用的一次性饮(食)杯具应符合相关卫生标准。8.5 应配备加盖的废弃物专用存放容器,废弃物不得外溢,并及时清除。8.6 应在营业店堂明示服务公约,公布监督电话或设置顾客意见簿,对顾客反映的问题,应认真对待处理。9 人员要求9.1 凉茶店铺负责人应明确所承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执行相关的法律法规。9.2 从事质量管理的人员应具备食品质量管理和凉茶加工专业知识。9.3 从事原料验收工作的人员,应具有中专以上相关学历,或者具有三年以上凉茶产品原料验收工作经验。9.4 凉茶店铺生产、销售人员应具有凉茶饮用的相关知识,具备指导消费者正确购买、饮用凉茶的能力。9.5 凉茶店铺从业人员,每年应进行健康检查并建立档案;新从业人员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并且经过岗位技能培训合格,掌握相关的食品安全法规和食品安全知识后,方可上岗。9.6 凉茶店铺生产加工人员应严格遵守个人卫生的有关要求,工作时穿戴整洁的工作衣,不应浓妆、染指甲。工作前、接触脏物后应及时洗手。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凉茶店铺生产经营食品安全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一)任务来源与项目编号本项目根据广东省卫生厅关于下达2011年广东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通知(粤卫办函201173号)的要求,由广东省卫生监督所牵头组成协作组与广东省卫生厅签订了项目工作协议,承担凉茶店铺生产经营食品安全管理规范的制订工作任务。(二)标准起草单位、协作单位与主要起草人项目主要起草单位为广东省卫生监督所,参加起草的协作单位有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中山市卫生监督所、广州黄振龙凉茶有限公司、广州理和健康产品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健生堂保健品有限公司、广东杏林春凉茶有限公司、广州紫和堂邓老养生食品连锁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为邱建锋、彭接文、刘荔琛、陈文伟、吴智韶、陈铁山、王世勇、李羽、梁群欢、关则婷、何鹤锋、梁宇航、金伟岳。(三)简要起草过程 在标准立项阶段,起草单位对研制本标准的意义、必要性和迫切性、预期社会和经济效益进行了调研和论证;对国内的标准情况进行了文献查询;经专家论证,确定了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在标准起草过程中,严格执行“标准制修订项目委托协议书”,收集了标准中所引用的国家标准和国际通用标准,并对凉茶店铺的术语定义、分类、场所设施、采购运输贮存、加工配送、销售及人员的基本卫生要求和管理准则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调查,在制定过程中参考了有关此类规范相关的国内外技术资料;与国内相关企业和科研机构进行了沟通与走访;对标准初稿进行专家论证并征求相关企业、科研教育单位、卫生、工商、食品药品监管和技术监督机构的意见;在汇总以上意见后完成标准的报批稿。二、与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情况的说明正在制订的食品经营过程卫生规范及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微生物控制指导原则等国家标准与本标准密切相关,均作为本标准的制订的参考。卫生部散装食品卫生管理规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有关餐饮服务监管的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也是本标准在制定过程是重要的参考资料。三、国外相关标准比较研究材料尚无查到相关的国外资料。四、标准的制修订与起草原则标准修订工作组在标准修订过程中遵循以下原则:(一)对照国家相近标准,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标准。(二)以“危险性评估”结果作为标准制订的依据。(三)公开透明原则。标准制订广泛征求生产企业、消费者、教学、科研、监管部门的意见。五、确定各项技术内容(如技术指标、参数、公式、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的依据(一)确定各项技术内容的文献依据。1、卫生部散装食品卫生管理规范2、食品生产企业通用卫生规范(GB14881)3、饭管(餐厅)卫生标准(GB16153)4、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8)5、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二)产品检测分析。本标准制订涉及产品检测的内容不多,因产品的特殊性,不要求产品检验合格后出厂,强调产品留样制度的建立和执行。(三)制订意见的反馈。在标准制订初期,协作组将制订征求意见函以信函和电子邮件的形式发往全国各地生产企业、行业协会、科研单位和监管部门,广泛听取了制订意见和建议。(四)各项制订内容的确定。1、关于定义。由于目前尚无凉茶的标准定义参考,如何给广东凉茶定义是本规范的重要内容之一,经多方讨论和查经据典,我们认为凉茶定义一定要体现广东地方特色和凉茶本身特有的功效,但又不能有夸大宣传的偏差,因此,我们对凉茶进行了创新式定义,是本标准的一大亮点。2、关于分类。有建议分为销售型和制售型两类凉茶店,我们认为分为销售型、半加工型和加工型三类凉茶店铺更能反映目前凉茶店的现状,更能代表不同城市及乡镇的具体情况。3、关于面积。本想在标准中制定各类凉茶店铺的面积规定,考虑到全省各地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凉茶店铺应根据不同的经营方式设置相应的功能间(区),只要满足功能需求即可,不作具体面积的规定,监管部门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作相应参考要求。4、关于采购。我们对加工型凉茶店的原辅料采购进行了严格规定,应建立原辅料采购管理制度,采购时应签订有明确质量条款的购货合同并索取购货凭据,做好采购记录,便于溯源。应有原辅材料验收标准,由专业人员负责对采购原辅料进行入库验收。销售型和半加工型凉茶店一般都有生产企业作支撑的,原辅料采购环节由生产企业负责管理。5、关于加工。 加工型凉茶店铺应制定产品的生产规范和质量要求,并严格按要求生产加工。6、关于质量控制。 凉茶店铺应制定质量管理制度,明确加工、销售各个环节岗位职责,配备质量管理人员,定期检查、考核、记录。强调要建立产品追溯与召回制度,确保对产品从原料采购到产品销售的所有环节都可进行有效追溯。对于留样管理,要求留样产品应按品种分别盛放于清洗消毒后的密闭专用容器内,并放置在专用冷藏设施中,存放至产品保质期到期后一天,每个品种留样量应满足检验需要,不少于100g,并记录留样产品名称、留样量、留样时间、留样人员、审核人员等。同时,要求凉茶店铺所销售产品应制定合理的保质期。7、关于销售。由于凉茶属于特殊食品,因此应在店堂醒目位置或宣传单上公示凉茶产品的主要原料名称,同时标注“体质偏寒凉者不宜多饮,孕妇和儿童不宜喝凉茶”的提示性语句。8、关于人员要求。 从事质量管理的人员应具备食品质量管理和凉茶加工专业知识。从事原料验收工作的人员,应具有中专以上相关学历,或者具有三年以上凉茶产品原料验收工作经验。凉茶店铺生产、销售人员应具有凉茶饮用的相关知识,具备指导消费者正确购买、饮用凉茶的能力。六、重大意见分歧的处理结果和依据本标准制订形成初稿后,经多次标准制订工作研讨会的与会专家讨论、审核提出意见后形成标准的征求意见稿,我们再次分别寄送给生产、科研、监督、检验、大专院校等单位,共发出“征求意见”信函20份,其中反馈回收20份,反馈意见主要为标准中具体条文中的实际问题。对提出的意见,部分采纳,凡未采纳的意见,均提出了相应理由,全部反馈意见汇集在征求意见汇总处理表内。七、其他应予以说明的事项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建议不必出台该规范。理由:2011年12月15日广东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明确我省食品安全监管职责分工有关问题的通知(粤机编201152号)明确,冷热饮品店、凉茶店、快餐外卖店等通过即时制作加工向消费者提供食品及相关服务或通过集中采购方式提供食品及餐饮服务的行为,由餐饮服务监管部门负责监管。省食品药品监管局2012年4月12日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明确餐饮服务许可有关问题的通知(粤食药监食201275号),明确将凉茶店纳入饮品店餐饮服务许可管理范围。建议尽快出台有关凉茶地方标准,对凉茶的原料配方和加工工艺等作出明确规定。我们认为该规范与监督管理没有矛盾,只会更好地提供监管依据,而有关凉茶产品的地方标准,省卫生厅也已有制订计划了。另,近几年来,我省的凉茶店铺发展速度较快,已成为广东街头的特色门店,产品的质量安全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因此,迫切需要制订相应标准来规范。根据此情况建议尽快批准实施本标准。 广东省卫生厅 发布2013-00-00实施2013-00-00发布西樵大饼(征求意见稿)DBS 44/0002013DB44广东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21 -前 言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广东省卫生厅提出及归口。参与标准制定单位:广东省食品学会、西樵山森林公园旅游开发总公司、佛山市南海西樵山樵园饼屋、广州市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咀香园健康食品(中山)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延杰、谭玉英、候向昶、田金河、李志棠、吴小勇、黄 烨。本标准首次发布日期:XXXX年XX月XX日。西樵大饼示例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西樵大饼的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以小麦粉、白砂糖、鲜鸡蛋、水和西樵大饼面种为主要原料,经调制、发酵、焙烤、冷却、包装制成的“西樵大饼”。示例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订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17 白砂糖GB 1355 小麦粉GB 1887 食品添加剂 碳酸氢钠GB 2716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GB 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的测定GB/T 4789.3-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测定GB 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 4789.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GB 4789.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 4789.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霉菌和酵母计数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T 5009.11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铅的测定GB/T 5009.23-2006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的测定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7099 糕点、面包卫生标准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9683 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GB 14881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GB/T 20886 食品加工用酵母 GB/T 20977 糕点通则GB/T 20980 饼干GB 2805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SB/T10277-1997 鲜鸡蛋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2005)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示例 3定义3.1 西樵大饼面种以传统西樵大饼面团酵头(经过长期反复使用留传下来的面种)、小麦粉、水、干酵母混合发酵(4-12 h)而成的面团。3.2 西樵大饼原产于广东南海西樵山,以西樵大饼面种、小麦粉、白砂糖、鲜鸡蛋、水和植物油为主要原料,经调制、发酵、成型、焙烤制成的圆形(直径18cm)的糕点。4 技术要求4.1原辅料要求4.1.1 白砂糖应符合GB 317的要求。4.1.2 小麦粉应符合GB 1355 的要求。4.1.3 鲜鸡蛋应符合SB/T 10277的要求。4.1.4 水应符合GB 5749的要求。4.1.5 植物油应符合GB 2716的要求。4.1.6 干酵母应符合GB/T 20886的要求。4.1.7 碳酸氢钠(小苏打)应符合GB 1887的要求。4.2 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感官要求项 目指 标表面色泽饼呈微黄,饼面及饼底沾有白色熟小麦粉形 态外形完整,扁圆状、饼底平整、中间微拱起,无焦斑、无霉变组 织断面结构呈多孔状,无大孔洞,无杂质滋味与口感具有西樵大饼特有的麦香、发酵香味和甜味,边缘松脆中间松软,不粘牙,无异味4.3 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 理化指标项目指标检验方法水分/(%) 25GB 5009.3总糖/(%)2027GB/T 20977中附录A总砷(以 As 计)/( mg /kg ) 0.5GB/T 5009.11铅( Pb )/( mg / kg ) 0.5GB 5009.12碱度(以碳酸钠计)/(%) 0.3GB/T 20980黄曲霉毒素 B1 / (g / kg ) 5GB/T 5009.234.4 微生物指标1.1 微生物指标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 微生物指标项 目指标检验方法菌落总数/(CFU/g) 1500GB 4789.2大肠菌群/(MPN/100g) 30GB/T 4789.3-2003霉菌计数/( CFU / g ) 100GB 4789.15致病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25g不得检出GB 4789.4、GB 4789.5、GB 4789.104.5 食品添加剂4.5.1食品添加剂质量应符合相应的标准和有关规定。 4.5.2食品添加剂的品种和使用量应符合 GB 2760 的规定。4.6 净含量偏差应符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5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4.7 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卫生要求应符合GB 14881的规定。示例 5 试验方法5.1 感官要求取适量完整样品于白磁碟中,在自然光下观察其色泽、形态、组织,品尝滋味是否符合4.2的感官要求。5.2 理化指标5.2.1 水分的测定按GB 5009.3中规定的第一法测定。5.2.2 总糖的测定按GB/T 20977 中附录A的方法测定。5.2.3 总砷的测定按GB/T 5009.11的方法测定。5.2.4 铅的测定按GB 5009.12的方法测定。5.2.5 碱度的测定按GB/T 20980的方法测定。5.2.6 黄曲霉毒素 B1的测定按GB/T 5009.23-2006规定的第三法测定5.3 微生物指标5.3.1 菌落总数的测定按 GB 4789.2 规定的方法测定。5.3.2 大肠菌群的测定按 GB/T 4789.3-2003 规定的方法测定。5.3.3. 沙门氏菌的检验按 GB 4789.4 规定的方法测定。5.3.4. 志贺氏菌的检验按 GB 4789.5 规定的方法测定。5.3.5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验按 GB 4789.10 规定的方法测定。5.3.6 霉菌计数按GB 4789.15规定的方法测定。5.4 净含量偏差的检验按JJF 1070的规定进行。示例 6 检验规则6.1 产品检验6.1.1 出厂检验出厂检验项目:净含量偏差和标签,感官要求、水分、菌落总数、大肠菌群。6.1.2 型式检验6.1.2.1 检验项目为本标准4.2、4.3、4.4、4.6中全部项目及7.1。6.1.2.2 正常生产时每6个月应进行型式检验,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新产品试制鉴定;b)正式投产后,如原料、生产工艺及设备变更或改变;c)产品停产半年以上,恢复生产时;d)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e)监管部门提出要求时。6.2 抽样方法6.2.1 批 同样投料、同一生产线、同一班次生产的同一品种产品为一批。6.2.2 出厂检验 净含量偏差项目检验抽样按JJF1070的要求进行,其余项目抽样应随机从每批产品中抽取,数量不少于2kg。6.2.3 型式检验 净含量偏差项目检验抽样按JJF1070的要求进行,其余项目抽样从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随机抽取不少于2kg样品。6.3 判定规则6.3.1 出厂检验判定和复检6.3.1.1 出厂检验结果符合本标准要求,则判定该批检验合格。6.3.1.2 检验结果中若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酸价、过氧化值指标有一项不合格时,则判定该批检验不合格,并不得复检。其余指标不合格,可在同批产品中加倍对不合格项目进行复检,复检后如仍有一项不合格,则判定该批检验不合格。6.3.2 型式检验判定和复检6.3.2.1 型式检验项目全部符合本标准,则判定该批检验合格。6.3.2.2 型式检验结果中若超过两项指标不合格或微生物指标、标志、净含量偏差指标有一项不合格时,则判定该批检验不合格,并不得复检。其余指标不合格,可在同批产品中加倍对不合格项目进行复检,复检后如仍有一项不合格,则判定该批检验不合格。示例 7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示例 7.1 标志示例 产品标签的标注内容应符合GB 7718及GB 28050要求。示例 7.2 包装 内包装用塑料袋包装密封后,置于纸盒或塑料袋的外包装内。包装材料应符合GB 9683 及其他国家相应标准要求。示例 7.3 运输产品装卸时要小心轻放,运输过程中应防止日晒雨淋及挤压碰撞,运输工具要清洁、卫生,不能与有毒、有害物质混载。示例 7.4 贮存产品应放在清洁、干燥、环境卫生好的库房内贮存,地面应有底托板,堆垛应离墙20公分、高度不超过8箱。25以下保质期7天。 广东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西樵大饼(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标准制定的迫切性和目的 1西樵大饼的饮食文化历史据西樵山志记载,西樵大饼为明代大夫方献夫所发明。方献夫告老还乡后,在西樵山设坛讲学,把大饼的制作方法教给了山民,至今已经有500多年历史。由于西樵大饼选料严格,配以西樵山独特的甘甜山泉水,经发酵焙烤而成,所以饼食松软、香甜,入口松化;且西樵大饼形如满月,寓意花好月圆的好意头,因此西樵人嫁娶喜庆、探亲和过年过节,都以此作礼品送人。现在,西樵大饼已成为南海及珠江三角州饮食文化中不可缺的食品,也成为西樵镇旅游饮食文化的标志性符号。西樵大饼远近驰名,已畅销省港及全国各地。西樵山樵园饼屋出产的“西樵大饼”是传统西樵大饼的代表,樵园饼屋有着50多年的生产经营历史,曾获2002年全国糕点行业中国名点称号,并通过南海市中国旅游社会企业标准认证。2011年5月,在第十五届中国烘焙展览会上,樵园饼屋再获“中国餐饮烘培行业十大产业文化品牌”,还获得“2011年全国餐饮烘焙创艺大赛金牌手信”的殊荣。近年来,西樵大饼在全国的销售量及市场占有量不断增加。 2.“西樵大饼”生产缺乏统一的质量安全标准“西樵大饼”的生产主要集中在西樵镇。据调查,西樵镇有70家登记的饼屋和面包店,有一定规模的西樵大饼生产厂家或饼屋有15家,年产量约3000吨,年产值达到7000万元以上。此外在南海、佛山、中山、顺德等珠三角地区也有不少糕点厂或饼屋都在制售西樵大饼。但目前各地(或各厂家)生产的西樵大饼,由于制作原料和配方、工艺技术水平有别、产品质量良莠不齐,难以形成品牌优势,增大产品的市场影响力。如何保护这块500多年的“文化遗产”并使之发展壮大,成为当地政府和企业急需迫切解决的问题。西樵镇政府已经将“西樵大饼”列入当地优先支持发展的地方传统产业。按照传统西樵大饼的生产工艺及产品特色,商业部在1992年制定的中式糕点行业标准分类中,西樵大饼归属发酵类烘烤制品,被称为“广式西樵大饼”。由于没有统一的地方标准,国家也未有“广式西樵大饼”的国标或行业标准,致使目前西樵大饼的生产厂商各施各法,不少饼屋甚至还没有自己的产品企业标准,更谈不上对产品质量的检测与控制。有些正规企业只执行国家糕点卫生标准(GB 7099),产品的质量指标控制则依然处于混乱状态。尽管佛山市南海中国旅行社(西樵山樵园饼屋的前身)在2005年出台了西樵大饼企业标准,并在佛山市质监局备了案。但由于该标准是企业内部标准,在标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推广执行等方面有很多限制,政府也无法以此标准作为市场监管的执法依据,这与当前食品安全及该产业发展需求极不相称。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佛山的饼屋大量发展起来。很多饼屋看中西樵大饼的名气与市场潜力,开始大量仿制西樵大饼,在市场(包括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山寨西樵大饼”的加工与销售网点,而“纯正的西樵大饼却走不过西樵大桥”,也成为西樵人的遗憾。未来几年,西樵镇政府将在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原产地保护及集体商标注册等多方面开展相关工作,其中要使“老字号”迸发新活力,地方标准、商标等成果及知识产权注册保护最为重要。“西樵大饼”安全地方标准制定出台后,政府可以利用标准法规,对大饼生产企业进行质量安全生产的整顿和控制,促使西樵大饼走上“品牌良性发展之路”。 二、标准制定任务来源及制定过程根据广东省卫生厅“关于组织申报2012年广东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通告”,2012年5月26日,广东省食品学会与西樵镇政府及有关企业联系组织“西樵大饼”申报工作,并成立标准制定领导小组,筹划经费,制定工作计划,指导该标准的工作,并由广东省食品学会、西樵山森林公园旅游开发总公司、广州市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佛山市南海西樵樵园饼屋、咀香园健康食品(中山)有限公司等单位技术人员组成标准起草小组,开展标准制订的技术工作。2012年4-5月进行调研、资料收集、起草标准申报稿。2012年7月17日,“西樵大饼”列入2012年广东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2012年10月25日,“西樵大饼”完成第一轮专家 (全国焙烤食品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广东省内专家,院校专家,生产企业)评审意见征集修改工作。共向相关生产企业及专家发送征求意见稿数量:23个;收到征求意见稿回函的数:11个;汇总意见40条,采纳30条,部分采纳2条,不采纳8条(具体见附件1)。2012年11月底完成“西樵大饼”样品抽检工作,送广州市质检院检测,产品检测结果汇总表见附件2。2012年12月24日“西樵大饼”完成第二轮专家(全国焙烤食品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省内外专家,院校专家,生产企业) 共向相关生产企业及专家发送征求意见稿数量:35个;收到征求意见稿回函的数15个;汇总意见39条,采纳16条,部分采纳10条,不采纳13条(具体见附件3)。标准起草小组先后召开过三次标准讨论会,完成了标准送审稿。2013年3月29日,广东省卫生厅组织广东省食品安全委员会专家组,对西樵大饼送审稿进行了预审,提出了修改意见,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西樵大饼的最终送审稿。 三、标准制定内容与依据 1.文本格式:按照GB/T 1.1-2009 要求对标准文本格式进行制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说明: 2.1 标准制定参照基础 根据GB/T 12140-2007糕点术语,“西樵大饼”产品应归属中式糕点中的松脆类和发酵类。根据GB/T 2097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数据安全培训题集解析
- 2025年无人机操作员应急面试模拟题集
- 2025年安全员安全培训考试重点模拟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食品管理员面试题及答案详解
- 2025年安全生产禁令知识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中级工业互联网面试题及解析
- 2025年人力资源管理师继续教育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企业管理咨询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旅游规划师国家职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酒店客房管理师岗位素质考核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六安市裕安区石婆店镇公开招考村级后备干部8名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公司领导财务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全国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网络培训示范班在线考试题库及答案
- 子痫患者护理查房
- 2024仁爱科普版八年级英语上册 Unit 1 Healthy Mind and Body(知识梳理与考点训练)解析版
- 医疗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试题及答案
- 出货标签管理办法
- 中石化计划管理办法
- 我国军兵种介绍课件
- 小学劳动技术课课件
- 医院医德医风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