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地方标准《瑶医常用病名名称及书写规范》编制说明.doc_第1页
广西地方标准《瑶医常用病名名称及书写规范》编制说明.doc_第2页
广西地方标准《瑶医常用病名名称及书写规范》编制说明.doc_第3页
广西地方标准《瑶医常用病名名称及书写规范》编制说明.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瑶医常用病名名称及书写规范(征求意见稿)编 制 说 明瑶医常用病名称及书写规范广西卫生标准编制组二0一五年九月一、任务来源本标准的制定任务列入广西卫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广西卫生标准制(修)订项目,项目序号为2014-0224。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提出,由广西卫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定于2015年12月完成。二、标准起草单位本标准由广西中医药大学负责起草完成。 三、本标准由下表所列成员共同起草完成。姓名年龄单位职称学历李彤49广西中医药大学教授研究生白燕远39广西中医药大学讲师研究生李耀燕44广西中医药大学讲师研究生谢阳姣40广西中医药大学副研究员研究生张曼33广西中医药大学讲师研究生闫国跃28广西中医药大学助教研究生冯秋瑜36广西中医药大学讲师研究生戴斌76广西民族医药研究院主任药师研究生庞军49广西卫生厅主任医师研究生罗伟生57广西中医药大学教授研究生庞宇舟52广西中医药大学教授研究生四、目的和意义瑶族医生对药、对疾病的命名以及对临床治疗经验的表述缺乏统一的标准,众说纷纭、包罗万象,令人无所适从,严重影响了瑶医药的临床推广、瑶医药的对外交流以及瑶医药学术理论的归纳和水平的提高。本标准旨在通过系统、科学的整理,比较分析和研究,明确瑶医病名的命名规则及书写规范,使瑶医病名及其书写得到规范化、标准化,从而进一步指导瑶医临床诊疗应用。五、标准编制原则及依据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编制基础为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项目瑶医理论研究和中国瑶医学,并通过查阅文献、拜访各地瑶医收集了解各种瑶医疾病名称以及征求名老瑶医药专家、瑶族语言专家、中医及其他民族医学专家等的意见,再经系统、科学地整理、比较分析和研究,最后统一瑶医病名命名规则及书写规范。瑶医病名命名和书写尚无相关标准,因此本标准基于文献查阅、调研、分析比较等方法而编制。六、标准起草及研究过程接到标准编制任务后,广西中医药大学瑶医药学院迅速组建了标准起草工作组。标准起草工作组组建后,首先查阅古今文献,收集瑶医病症分类、命名原则和具体名称的有关资料,并到各瑶族地区进行走访和调研,最后制订该标准。2014年7月2015年4月,标准起草工作组开展瑶族地区调研,走访民间医生,核对瑶医病名和中医、西医病名,并咨询相关瑶语专家以确定瑶文。同时召开会议,通过讨论统一命名原则和书写规范。2015年5月2015年6月,标准起草组根据前期工作情况提出了该标准征求意见稿的初稿。2015年7月2015年9月,完成标准征求意见稿,并提交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完成意见征求。七、 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说明瑶医病名包括传统瑶名(历代瑶医在医疗实践中应用传统瑶语命名的病名,以发音相同或相近的汉字表示)、瑶文名(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创造的瑶文拼写的瑶医病名)和新瑶名(尚未命名并拟命名的瑶医病名)。(一)瑶医病名的命名原理 1、继承瑶医特色瑶医疾病名称的命名,往往包含该疾病的病因、病理、病症、病性及病势的演变、预后等内容,具有其自身系统性、独特性。2、适于临床使用瑶医病名截至目前没有统一的命名原则,医者往往从各自不同角度对各科疾病加以命名,使一些病名重叠,出现一病多名现象,有的病名晦涩难懂。因此,病名的确定应通俗易懂,便于临床应用。3、保持准确稳定瑶医病名的确定必须力求准确做到相对稳定,从病名的每一个字,到某一疾病所附属范围,均不宜随意变更。4、适当借鉴瑶医病名规范化必须保持瑶医特色,但随着医学的发展,某些疾病有了新的发展,增添了新的认识,也可以根据临床实际应用情况,适当借鉴引用中医或西医的病名。(二)瑶医病名的命名规则如下所示:1、已有瑶名病名的命名规则1.1优先原则一个病有多种类型瑶医病名的,优先使用传统瑶名为规范使用的名称;没有传统瑶名的,使用瑶文名。1.2常用原则一个病有多个传统瑶名的,以目前最常使用的名称为规范使用的名称。2、仍未命名病名的命名规则根据传瑶医对疾病命名的规律,用发音与瑶文相同或相近的汉字对未命名的病进行命名。(三)瑶医病名的书写规范1、瑶名目前最常使用的传统瑶名,是瑶医常用病名的正名。2、别名正名以外的其他瑶医病名。3、汉语拼音名瑶名对应的汉语拼音。本标准是在对广西瑶族地区民间瑶医进行深入调研并参考中国瑶医学、中国实用瑶医学等瑶医学专著的基础上编制而成,规范了瑶医常用病名命名规则及书写规范,为瑶医药理论的归纳整理、瑶医药的临床推广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八、与现行法律法规及标准关系目前还没有与本标准相关的法律及标准。九、标准属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