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小学低年级学生识字兴趣的教学策略研究结题报告.doc_第1页
激发小学低年级学生识字兴趣的教学策略研究结题报告.doc_第2页
激发小学低年级学生识字兴趣的教学策略研究结题报告.doc_第3页
激发小学低年级学生识字兴趣的教学策略研究结题报告.doc_第4页
激发小学低年级学生识字兴趣的教学策略研究结题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激发小学低年级学生识字兴趣的教学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识字是阅读的基础,也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低年级的识字量明显增多。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让孩子多多识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而且课程标准给我们传达了很重要的信息,要求我们利用教材优势,激发孩子的最大潜能,让识字变得轻松、愉悦。并在这一过程中激起主动识字的愿望。多识字,识好字,为提前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在我们学校低年级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有一部分孩子不是很爱识字,他们在识字上很被动。面对这种情况,老师们往往利用课余时间帮学生认字,结果识字效率并没有提高,为此,识字教学成了新课程下教师最头疼的问题。上公开课时,老师们干脆避开生字不讲,这似乎成了语文教学的瓶颈。因此,我们选择了“激发小学低年级学生识字兴趣的策略”进行课题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一)通过趣味性识字的教学,突破传统的识字模式,加强学生的实践活动。 (二)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化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养成主动求知的好习惯。 (三)趣味性识字的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勤于观察、善于观察的能力。在观察中学会比较、辨析,发现规律,掌握识字的方法。 (四)通过长期的趣味性识字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开启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能力,从而发展个性,提高素质。 (五)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教师能力。三、课题研究的方法(一)调查法在我校低段学生中,抽取50名同学调查其识字情况。其中15名同学识字率较高,25名同学基本能完成课内识字的要求,10名同学识字较差,每课生字只能认识40%60%。同时对我们低段语文教师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调查。教师受“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的影响,因此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限制、程式化的现象。不少老师在教学每一个汉字时,都从字的音、形、义三个方面引导学生逐一分析、理解。如教学“爸”字,首先指导学生反复念“b、b、b”接着分析字形:什么结构?上面是什么?下面是什么?最后指导理解“爸”的意思。字字如此,形成识字过程的程式化。还有的教师在识字教学中,让学生看着拼音反复认读,这一节课不会,下一节课继续读认识。(二)文献研究法广泛收集国内外关于低年级学生识字的相关资料,(如人教社主编崔峦老师的指导)领会和学习当前最前沿的识字理念,很好地为教学服务,从而达到学生识字量大增的目的。(三)实践行动法这样的教学,对于课堂来说,形式单一,气氛沉闷;对学生来说,习惯了死记硬背,很少能从汉字中感受到汉字的魅力,一味地被动识字,不仅识字效率低,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思维的发展,学习的兴趣可想而知了。为此,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动、爱玩、自制力弱的特点,我们几位老师以“激发学生识字兴趣”为研究途径,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即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给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适合的方法去识字,从而激发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养成在生活中识字的习惯。(四)经验总结法在实施过程中,学生识字的积极性高涨,识字率大大提高。可又出现了一些问题,学生在游戏中往往跳出了课堂之外,教学秩序混乱。老师这时又忍不住会发脾气,批评的话语不由自主爆发出来。学生是安静了,但刚才积极情绪再也表现不出来了。基于上述情况,我们几位老师又坐下一起讨论、归纳,最后决定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考虑周全,对教学中出现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尽量备到。比如学生出现了刚才这种现象,教师应该适时地引导,可以再从游戏中引导回到课内。总之,在研究过程中,不断总结、反思,课上大部分学生很投入,效果比较好。四、课题研究的策略(一)挖掘课堂中的趣味识字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天真活泼、童趣横生的特点,教学时要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情绪,同时注重挖掘汉字本身的趣味,使识字教学充满了童真和童趣。1开展游戏,激发识字兴趣教育家卡罗琳说:“孩子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愿意接受的。”低年级学生更是喜欢游戏。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我们尽可能通过游戏、表演等活动,寓教于乐,让学生真正喜欢汉字,对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识字的能力。如:翻牌游戏:学生把生字制成生字卡片,然后几人一小组,边出牌边读字音并组成词,谁先把手中的生字卡片打完,谁就是学习生字的冠军,奖励一颗五角星。在打牌的过程中,把不会读的字放一边,及时请教同学或老师,把手中的牌继续打完,在有趣的活动中,学生很快记住了这些生字。再如:摘果子游戏。这种游戏形式多样,可根据内容来选择:(1)所认读的内容在果子的正面,学生任意摘果子读内容。读对了,带着大家读一遍,并把摘下的果子作为奖品送给他;读错了,从自己的果子中拿回一个贴到大树上。(2)所认读的内容在果子的正面。教师任读一个内容,点名请学生来摘。摘对了,带着学生读一遍,并把摘下的果子作为奖品送给他;摘错了,从自己的果子中拿回一个贴到大树上。(3)所认读的内容在果子的反面。教师点名,学生上台任意摘,摘下后认读背面的内容。读对了,带着大家读一遍,并把摘下的果子作为奖品送给他;读错了,从自己的果子中拿回一个贴到大树上。“摘果子”的游戏操作简便,适用范围广,学生兴趣高。另外还有 “送信”“找朋友”“七色花”“欢乐对对碰”等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学生在愉快的情感状况下学习,其乐无穷。2借助手段,提高识字效率课标指出,识字教学要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而汉字“因义构形”的结构特点以及由画到字的发展变化规律,与儿童直观形象的思维特点恰恰不谋而合。所以,在识字教学中,借助图画、实物、动作、表情等直观手段,把抽象的文字符号具体形象化,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汉字形、音、义的来龙去脉,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生字的记忆效率。如:教学“笔”字,可用实物(毛笔)进行直观说明;教学“坐”字,引导学生联想古人席地而坐的情形。这种直观形象的教学,不久符合小学生形象思维的特点,更能激发小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形成学习兴趣。也就是说,在小学识字教学中通过直观的教学手段,给学生讲清汉字的构字原理,可以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生字的记忆效率。3评选能手,调动识字积极性小学生喜欢竞争,评选就是让学生在竞争中学习生字。评选要有一定的梯度,面要广,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获得一种称号,使每一个学生的心理需求都得到满足,从而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如评选“识字大王”“识字能手”“小老师”等。小学生表现欲强,让学生做小老师可以使学生充分地表现自己,如让学生把课外学会的生字教给班里的所有同学,早读或认读生字时让小老师来领读。这样既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4激励评价,鼓励学生多识字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的渴望是被肯定。”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欲望。”评价的重要也在于此,它具有激励功能,能让学生体验进步和成功的愉快,促进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因此,我们教师在识字教学中多用“你真棒”“你的识字方法真特别” “你这个方法老师都不知道”等激励性的语言,使学生愿意识字,体会识字的乐趣。(二)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培养自主识字能力大家都知道中国的汉字很奇妙,有的时候一个汉字可以是一首诗、一幅画、一首儿歌、一个故事。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识字愿望,让学生逐步掌握识字的方法以及独立识字的本领,去主动识字,体会成功的快乐。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兴趣持之以恒,让单纯的兴趣变成学生的一种心理满足,形成学习的内驱力。1利用汉字构字规律识字汉字的构字和用字是有规律的。象形、指事、形声、会意是汉字的造字法。象形、指事造出独体字,形声、会意造出合体字。独体字大多是基本字,基本字是构成千千万万个汉字的“基本零件”。也就是说合体字都是由基本字和部件构成的,基本字大多是汉字的偏旁,如果学生掌握了基本字的字形和本义的关系及其读音,就可帮助学生独立学习成千上万的汉字。第一,象形识字法。比如学习“日”字时,把它形象地理解为圆圆的太阳;学习火“时,把它形象地想象为一堆火正熊熊地燃烧着。同学们根据这些字代表的事物,大大提高了识字效率。第二,会意识字法。比如在学习“灭“字时,我拿出一只燃烧的蜡烛,再在上面盖上一块小木片,这时火灭了,学生欢呼雀跃,很轻松地学会了这个字。像这样的会意字都可以用会意识字法进行教学,学生不仅记得快,而且记得牢。第三,形声构字法。汉字中有很多形声字,如一年级下册识字4将“蜻 蜓 蝴 蚯 蚓 蚂 蚁 蝌 蚪 蜘 蛛”等字成组编排。我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发现规律。然后我进行归纳:它们都是虫字旁,它们都是形声字,左边的虫字旁表示意义,它们都是动物,右边的是声旁,表示读音。学生很容易得记住了这些字。总之,利用“六书”构字法帮助儿童识字,既可以提高他们的识字效率,又可以使他们悟到一些构字规律,这样就可以在其它生字的学习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形成并提高识字能力了。2熟字加减偏旁。利用已学的一些熟字,通过加减偏旁来学习新字。比如:直植 取趣 干赶 方仿 子字 洗先 袋代 活舌 题页 张弓等。3熟字换偏旁。汉字中有很多字,都可以通过让学生“换一换偏旁”来学习,如:爷节 那邓 多岁 冷龄等。4比较区别法。对于形近字、同音字,学生极易混淆,我们可以用比较联系法。如“看、着”这两个字,我们请学生自己当小老师想办法辨清楚,有个学生这样记的:孙悟空把手放在眼睛上就是看,并做出模仿动作。学生一下子就记住了。再问“着”已有不少学生把两个指头伸上头去了。类似的还有已己 先失 备各等。5谜语识字法。我们经常根据汉字的结构,把汉字编成谜语,激发学生识记汉字的兴趣。如:大哥压着可弟身(奇)。大口里小口藏(回)。我们也鼓励学生自己开动脑筋编字谜让大家猜。有的编出了:大米青草一起吞(精)。十月十日(朝)等。虽然有时候学生编的字谜比较粗糙,但是他们的创造力还是不得不令我们折服的。6归类识字法。把相同偏旁或部件的字放在一块记,可以更省力。在教学操场上这一课的“打、拔、拍”,“跳、跑、踢”时,我让学生通过演一演发现“打、拔、拍”,与手的动作有关,“跳、跑、踢”与脚的动作有关。尔后,很容易记住了这些字。7编顺口溜识字法。顺口溜和儿歌节奏感强,读起来琅琅上口,易读好记,比较受欢迎。例如学习“力”,我先板书“刀”字让学生读,再把“刀”字一撇写出头变成“力”,让学生编顺口溜。有的学生编出了“刀字出了头,力力力。”8动作演示法。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用肢体动作演示字的形义联系。如在教学“呆”时,老师睁大眼睛,张着嘴巴,双臂平举,一动不动地站着,做出一副吃惊的样子。学生在教师有趣的动作演示下,不仅很快就记住了这个字的字形,而且理解了字义。(三)生活中识字崔峦老师强调指出:识字提倡“两条腿走路”:一是课内,二是课外。课内识字向课外延伸,课外识字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汉字的创造来源于生活,识字教学也应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生活就是一本百科全书,有生活的地方就有汉字,教育小学生识字应注重重复记忆,让所学的字无数次的重现于学生眼前,只有留心生活的每一个细节,这样才能处处把字识,识更多的字。为此,我们引导学生在沸沸腾腾的生活中主动识字,建立一个教学的开放系统。1利用古诗识字古诗是我国重要的文学遗产,其精巧的对仗、高低的平仄、悦耳的韵律以及综合而成的优美意境即使今天读起来也是一种美的享受。明代儿童教育家王守仁认为孩子阅读古诗是一种放松。他说:“凡诱之歌诗者,非但发其志意而已,亦所以泄其跳号呼啸于咏歌,宣其幽抑结滞于音节也。”这说明读诗能把儿童 原有的跳号呼啸的天性诱发出来,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将识字教学与古诗的吟诵结合起来,无疑是一种非常好的识字方法,既符合孩子的天性,又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我们利用后墙的板报每星期抄写一首浅显易懂、读起来琅琅上口的古诗。孩子在吟读古诗中识字,兴趣大大提高,识字效果自然很好。2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资源引导学生识字。(1)认识学生姓名,提高识字量。让学生轮流当小组长,收本,发本,这样互相认识学生姓名,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识字量大增。(2)认识校园里的告示牌、名人名言、校纪校训等,提高识字量。这样,学生把熟悉校园环境与识字有机地融为一体,浓郁的爱校情与主动识字的强烈求知欲相互渗透,学生识字的内驱力大增。3收集商标,学习汉字。现代社会是一个商品经济社会,物质丰富。商品的包装日益精美,每种商品都有其独特的标志商标。每种商标设计都很独特,不仅构图精巧,而且色彩鲜艳,孩子们都喜欢看。而且电视、报纸、广告牌、商店里随时随处都可以看到的,是孩子们识字不可多得的载体。我们经常在课余时间让大家展示自己收集的商标,孩子们在玩中学会了很多字,如“乐百氏”“娃哈哈”“海尔”“美菱”等等。4借助生活中的实物、图片等识字。教室里有很多现成的实物,如门、窗、讲台、黑板,我都在上面贴上字卡,让孩子们看到什么就认表示该实物的字。还分类进行识字比赛,比一比谁认识的字多。如,学习用品类、水果类、蔬菜类、植物类、动物类。还可以引导孩子们利用上街、旅游等机会,问问爸爸、妈妈,广告牌上写的是什么呀?那个店叫什么名字呀?不知不觉孩子们不但认识了很多字,还增强了生活的能力。五、课题研究成果两个月来,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课题研究进展顺利,效果明显,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在生活中识字,拓宽识字渠道 在语文教育的广阔天地里,蕴藏着丰富的课程资源。“识字”的社会资源极为丰富。学习汉字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刚入学的一年级小学生大凡都认识“男、女,厕所”这几字,所有会下棋的小朋友都认得“车、马、跑、将、相”,看过西游记的孩子,对“西游记”三字无师自通,凡此种种说明整个社会是一个广阔而充满活动的学习汉字的天地,为此,我们以“大语文观”为指导,打破只局限于课本的做法,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在沸腾的生活中主动识字,建立一个识字教学的开放系统,从而打破了枯燥、乏味的识字局面,拓宽了识字渠道。 (二)在活动中识字,感受识字乐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目标:首先是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因为有了这种喜欢和愿望,可以让学生学习汉字变得更轻松,更主动,那么就得让学生一开始接触汉字,就喜欢上汉字,从而主动识字。低年级的学生很喜欢游戏,所以我十分重视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识字,让学生真正喜欢汉字,对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识字的能力。 (三)随文识字,提高语文感悟能力识字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阅读和学习语言,提高语文素养。而语感是人的语文素养的重要标准。通过朗读,背诵,大量阅读,实现对语言感性材料的,还有从学习语文这个根本意义上说,随文识字的优势是显而易见和不容置疑的。 随文识字是一种以温馨,深邃见长的主流识字方法。随文识字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从儿童身边鲜活熟悉的内容着眼,从儿童感兴趣的图画,儿歌,童话,故事入手,为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广泛的兴趣和健康的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