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102上工作面采后总结_第1页
38102上工作面采后总结_第2页
38102上工作面采后总结_第3页
38102上工作面采后总结_第4页
38102上工作面采后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8102 上工作面采后总结 38102(上 )工作面采后总结 编制单位:地测科 编 制: 审 核: 科 长: 总工程师: 地测科 二 0 一五年 38102(上 )工作面采后总结 一、 38102(上 )回采工作面基本情况 水 平 3800 采区 560 米水平 采区名称 3800 采区 38102(上)综采工作面 地面标高 井下标高 560 米 565 米 地面相 对位置 该工作面地表无村庄,为低山丘陵区,工作面地表为耕地和山坡。 回采对 地面 设施的影响 根据 38102(上 )运输、回风顺槽掘进情况预测,该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可能造成地表出现裂隙情况,下雨时有可能造成地表水渗入;地面周围无建筑物和其他设施,回采不会造成地面其他设施影响。 井下位置 及相邻关系 工作面位于 3800 阶段运输巷西侧,其北为实体煤,南为采空区,西为实体煤,东为 3801 采空区。 走向长度 /m 440 倾斜长度 /m 83/36 面积 / 31914 1、位置: 工作面位于 3800 阶段运输巷西侧,其北为实体煤,南为采空区,西为实体煤,东为 3801 采空区。 2、煤层情况: 煤层平均厚度 /m 煤层结构 简 单 煤层倾角 /( ) 3采煤层 3# 煤 种 无烟煤 稳定程度 稳定 煤 层 情 况 描 述 根据 38102(上 )工作面运输顺槽、回风顺槽和开切眼掘进巷道探煤情况推断,本工作面内煤层平均厚度约为 工作面煤层不存在断层;煤层倾角 3煤层厚度比较稳定;煤层走向北,北东,倾向北,北西;煤硬度为 f=3 4,回采时容易片邦;该工作面煤呈黑 金属、强玻璃 *,均一或条带状结构,层状、块状构造,内生裂隙发育;比重 密坚硬,煤岩组分以亮煤为主,镜煤次之,夹暗煤及丝炭条带,为光亮型煤;该煤质为中灰、特低硫、高热值、高熔灰分、高强度之无烟煤;可作动力用煤和一级氨气化用煤。 赋存于山西组下部,为该矿现在开采煤层。均 井田稳定可采煤层。含夹矸 14 层,结构简单复杂。煤层直接顶板为粉砂岩、泥岩,底板为泥岩、粉砂岩。黑色 灰黑色,宏观煤岩类型以亮煤为主,夹镜煤条带;均一条带状结构,层状构造,内生裂隙发育。 3、顶底板岩性: 顶底板名称 岩石名称 厚度 /m 岩 性 特 征 伪 顶 炭质泥岩 0 黑色薄层状,水平层理十分发育 直接顶 粉、细砂岩 灰黑色中厚层,钙硅质胶结,斜层理明显,裂隙不太发育 老 顶 细粒砂岩 为灰色,质较坚硬 底 板 泥岩 灰色,含有植物根、茎化石及炭质碎屑,中等坚硬。 4、构造: 根据 38102(上 )运输顺槽、回风顺槽和工作面切眼掘进情况及地测科提供的 38102(上 )回采工作面地质说明书来判定,该工作面无断层及地质构造,但受原小煤窑开采破坏区影响,对工作面 煤层有一定破坏程度,煤(岩)层完整性差, 5、水文: 该面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回采时工作面出现了少量淋水。 二、储量: 1、工作面顺槽长度 440m( 342 米切眼长度为 83 米, 98米切眼长度为 36 米),可采 410m;工作面长度 83/36m,本工作面平均煤厚为 体容重为 2、开采煤层为 3#煤层,采高 3、循环方式:多循环,即生产班每班进刀 ( 10个)循环,检修班不割煤,日进刀 11( 20 个)个循环,循环进度 进度 12m)。 4、保安煤柱 为距 3800 阶段回风巷 30m。 # 5、工业储量 工业储量 =顺槽可采长度 ( 工作面长 +保安煤柱 )采高 容重 +顺槽可采长度 ( 工作面长 +保安煤柱 )采高 容重 q 工 =342 ( 83+20 ) 8 ( 36+20 )t) 6、可采储量 可采储量 =(可采长度 工作面长度 采高 容重 +可采长度 工作面长度 采高 容重) 工作面回收率 q 可 = ( 31283836t) 工作面回采率指标 符合要求,较好的完成了回采任务。 根据工作面的探煤厚资料、采高计算、实际回采煤量分析 ,工作面的主要损失为工作面落煤损失 ,造成工作面落煤损失的主要原因是 : 1、工作面放煤放净后,矸石放下来,必然影响煤质,如果提高煤质,煤可能放不下来,会造成煤量损失。 2、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煤层有层 的夹矸及煤矸互叠层 ,致使煤层厚度变薄 ,也会造成煤量损失。 3、工作面为保证正常推进,工作面底部留 左右的底煤,造成的损失。 4、工作面在推进过程中,顶板有少量淋水,造成了煤质下降,从而造成煤量损失。 为此在以后 的回采中 ,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放顶煤工艺的研究 ,开展工作面端头支架和上、下拐头放煤技术,该技术的推广可有效增加工作面煤炭回收率,克服了端头和拐头压力大、煤难放这一难题, 2、尽量在不影响煤质的情况下 ,把煤放净 ,提高回采率 ,降低损失率。 3、杜绝工作面丢顶煤现象。 4、采煤队在生产中要及时根据生产技术部门下发的 “预防丢煤通知单 ”及回采建议采取措施,避免发生不合理丢煤,造成资源浪费。 5、采煤队要严格按照作业规程要求进行放煤,要坚持见碴堵口制度,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