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西地方标准格木丰产栽培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1 标准任务来源格木丰产栽培技术规程是2014年由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自治区林业局下达的年度标准制修订项目。合同编号为2014-04128,起止年限为2014年06月2015年12月。2 制订本标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格木(Erythrophleum fordii Oliv.)材质优良,是广西著名的三大硬材树种之一,属国家二级保护的珍稀用材树种,木材褐黑色,有光泽,边材黄褐色稍暗,纹理直,结构细密坚实,经历千年不朽,材质坚硬,强度大,抗虫蛀,耐久用,故有铁木之称,是家具、造船、车辆、桥梁建筑、机械工业、地板、雕刻的特优用材。广西林科院从1957年开始,对野生格木进行引种驯化与栽培试验,先后研究了格木的生物学特性、种子贮藏、播前处理、壮苗培育、林地选择、培育主干通直材、营养元素回归和木材性质等系列组装配套技术,为广西格木发展奠定了基础。由广西林科院承担的广西林科所树木园获国家林业部科技成果二等奖、珍稀树种格木引种驯化与栽培试验的研究项目、优良珍贵用材树种混交模式优化及其效益的研究分别获得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2010年承担国家发改委项目“广西主要珍贵树种种质资源收集库建设项目”,2013年承担中央财政推广示范项目格木丰产栽培技术推广示范,发明专利一种格木扦插繁殖方法、一种珍稀树种格木苗木的培育方法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这些项目和成果为本规程提供了技术支撑。目前格木已经成为广西发展珍贵树种的重要珍贵乡土阔叶树种之一,每年造林面积上千公顷,由于经营措施没有统一标准,导致生长水平极不平衡,国内也还没有针对格木制定栽培技术规程。为推广格木人工造林,扩大栽培区域,统一栽培技术标准,提高格木人工林的生长和经营水平,对珍贵树种格木的保护和加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格木丰产栽培技术尚无统一的技术标准。为进一步规范格木的生产,在全面系统地总结了格木丰产造林技术成果的基础上,对其适宜栽培区域划分,规划设计、丰产指标、丰产栽培技术等重要生产环节的技术要求进行标准化。按照标准化进行栽培管理,避免盲目栽培,提高造林管理的科技含量,制订“格木丰产栽培技术规程”是十分必要的,对提高格木人工林的生长和经营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 工作简况(1)标准起草承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2)标准主要起草人:申文辉、彭玉华、曹艳云、郝海坤、黄志玲、刘秀、郑威、谭长强。 (3)标准起草过程:标准项目下达后,编制工作小组的主要起草人认真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法、标准化工作导测汇编、标准制订等有关文件资料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管理规定要求,详细学习了GB/T 1.12009、GB/T 1.22002等基础标准的需求编写以及GB 100161988林木种子贮藏、GB 27721999林木种子检验方法、GB 79081999林木种子质量分级、GB/T 157762006造林技术规程、GB/T 157822009营造林总体设计规程、GB/T 60011985育苗技术规程、LY 10001991容器育苗技术、LY/T 15601999低产用材林改造技术规程等。研究确定了标准编写的原则和项目实施方案,并有序地开展标准的起草工作。标准编制工作小组广泛收集和查阅了国内关于速生丰产林的地方标准和国家标准。根据了解、收集、调查、汇总近年来格木的研究成果及技术参数,初步确定了格木适宜栽培区域划分,规划设计、丰产指标、丰产栽培技术等方面的技术规程。以实验数据、调查材料为依据,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处理和汇总,于2015年4月完成了格木丰产栽培技术规程标准草案和征求意见稿,及时向科研、教学、生产单位发函征求意见,经主要编制人对草案编制进行了多次商讨与修订,同时聘请广西技术监督局标准处有关专家到单位现场指导,于2015年6月完成了格木丰产栽培技术规程标准送审稿及编制说明。4 标准编制的原则和依据4.1编制原则本标准制订以规范造林技术,提高造林成效,加快森林资源的培育,充分发挥其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为原则,参照国家有关育苗标准、造林标准、森林抚育标准和造林总体规划设计规程、速生丰产林检验方法,同时参照了其它树种的相关标准来编制各项内容。本标准编制充分考虑到标准的完整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特别是遵循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确保通过本标准的实施,能够使格木人工林做到科学规范、指标准确、可操作性强,既与国家相关标准接轨,又符合广西区情,增加格木人工林经营的经济效益,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在制定标准过程中主要参照的标准见表1。主要参照的专著有:全国森林培育技术标准化汇编用材林卷,国家林业局编,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2003;广西树木志第1卷,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12;广西珍稀濒危树种,梁建平主编,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广西名优经济树种,朱积余、廖培来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2006。表1主要参照的标准标准号标准名称标准号标准名称GB 6000-1999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GB/T 60011985育苗技术规程GB/T 15776-1995造林技术规程GB/T 15782-1995营造林总体设计规程GB/T 16619 林木采种技术LY/ T1647 速生丰产用材林建设导则LY 10001991容器育苗技术LY/T 1495-1999杨树人工速生丰产用材林LY/T1078-1992速生丰产林检验方法LY/T 1496-1999马尾松速生丰产林LY/T 1384-2007杉木速生丰产用材林LY/T 1528-1999湿地松速生丰产用材林 4.2编制依据本标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GB/T 1.2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及GB 1.3-1996标准化工作导则的要求进行编写。各项技术指标确定的依据,主要来自近几十年来对格木造林技术的研究成果进行全面汇总,并进行系统的分析总结,同时参照了其它树种的相关标准。主要参照的试验研究或成果包括:广西林科所树木园(获国家林业部科技成果二等奖)、珍稀树种格木引种驯化与栽培试验的研究(编号(90)广西林业厅鉴字22号,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优良珍贵用材树种混交模式优化及其效益的研究(广西林业厅鉴字1996第08号,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格木丰产栽培技术推广示范(2013TG08号)。格木苗木培育和栽培技术研究公开发表的科技论文、行业标准和专利等技术参数以及广西树木志、广西名优经济树种、广西珍贵树种高效栽培技术、广西珍稀濒危树种,格木栽培区域种植情况、生长量调查及问询资料。第4章主要丰产指标中,造林成活率的规定参照行业标准LY/T1647-2005速生丰产用材林建设导则的相关规定。第5章规划设计参照了国家标准GB/T 157822006营造林总体设计规程中的相关规定。第6章采种方法按GB/T 16619林木采种技术的相关规定;起苗、包装与运输的规定参照了GB/T 6001林木种子检验方法;苗木检验参照国家标准GB6000-1999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中的相关规定。并结合本单位科技人员多年来对格木开展种子、苗木、栽培技术试验研究结果及经验进行全面汇总、通过跟踪调查与观测数据的分析结果,进行全面总结,掌握了一套系统的格木丰产栽培技术。5 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及说明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共包括8章:第1章 范围:规定了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和适用范围。第2章 规范性引用文件:说明了本标准引用文件的版本及规范性。a、“4.3 造林成活率”引用LY/T 1647规定;b、“5 造林规划”引用GB/T 15782规定;c、“6.1.1 采种方法”引用GB/T 16619规定;d、“6.3 其它起苗、包装与运输”引用GB/T 6001规定;e、“6.4 苗木检验”引用GB6000规定。第3章 栽培区划分:规范了格木栽培较适区和最适区。第4章 主要丰产指标:规范了格木栽培培养目标、轮伐期、造林成活率、平均树高和平均胸径、蓄积量等生长指标。第5章 造林规划:格木的造林规划参照了国家标准GB/T 157822006营造林总体设计规程中的相关规定。第6章 苗木培育:介绍了种实采集和处理、容器苗培育、苗木出圃及检验的方法和关键技术。在种实采集和处理方面详细介绍了采种母树选定的标准、采种时间、种实采后处理及储藏、催芽时间、种实处理及催芽方法;在培育容器苗方面介绍了容器规格、营养基质配置成分比例及消毒方法、苗木移植的方式和方法、苗期管理技术措施;在苗木出圃方面介绍了苗木出圃规格及相应管理措施;苗木检验参照国家标准GB6000-1999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中的相关规定。第7章 造林:规范了造林地选择标准、整地方法和规格、栽植季节、定植要求、查苗补植、混交造林方式及抚育管理、详细介绍了格木常见病害的防治方式及方法等。第8章 建档:规范了建档的主要内容。6 关于引用试验方法标准本标准中涉及到格木造林地规划、种苗检验和造林验收的方法均有相应国家标准直接引用。所引用的标准主要有:GB 6000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分级、GB/T 60011985育苗技术规程、GB/T 166191996林木采种技术、GB/T 157821995营造林总体设计规程、LY/T 1647-2005速生丰产用材林建设导则。7 主要试验(或者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技术经济论证、预期的经济效果本标准各项技术指标确定的依据,主要来自多年来我院及广西其他研究和生产部门执行的“珍稀树种格木引种驯化与栽培试验的研究”、“优良珍贵用材树种混交模式优化及其效益”、“格木丰产栽培技术推广示范”等项目研究和推广的技术成果,同时参考近年来格木丰产栽培技术研究公开发表的科技论文、成果和专利等技术参数,以及参照其它树种丰产栽培的相关标准。由广西林科院主持完成的 “珍稀树种-格木引种驯化与栽培试验的研究”和“优良珍贵用材树种混交模式优化及其效益的研究”均通过成果鉴定,两个项目均获得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项目掌握了格木的生物学特性,解决了种子贮存、早期生长缓慢、干形弯曲等关键性技术,为针、阔混交造林提供了很好的混交造林树种,优选出7个混交高效类型共13种优良混交模式。项目为本标准的苗木培育、立地选择、栽培密度、混交技术等提供了重要技术参考依据。 2013年至今,广西林科院主持实施了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项目“格木丰产栽培技术推广示范”。项目包括推广格木容器苗培育技术:包括格木种子采集、播种、移苗、管护、分级、出圃等育苗技术体系和格木人工林丰产栽培技术:包括人工林整地、挖坑、种植、施肥、抚育、管护等配套丰产栽培技术体系,以及格木与马尾松或杉木混交造林技术。项目培育了格木苗木5万株和建立了775亩的推广示范林。2012-2014年,对格木种苗进行了部分创新研究,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其中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项。2014年1月“一种珍稀树种格木苗木的培育方法”(专利号:ZL 2012 1 0299617.0)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014年11月,“一种格木扦插繁殖方法” (专利号:ZL 2013 1 0402218.5)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014年7月申报了“一种格木种子调制及预处理方法”(专利申请号:201410358164.1)并已获得受理,目前正在实审中。 这些专利为本标准的制定提供了种苗培育方面的创新技术参数和科学依据。依据本标准对栽培区划分、规划设计、采种、育苗、造林、抚育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各项技术环节的规定,在格木适宜发展区营建试验示范林,其材积量将比现有格木人工林提高20%以上。若格木成熟林按本标准要求所营建的林分蓄积量提高20%计,则1个轮伐期每公顷可增加木材45m3,按目前市场上格木木材价格2600元/m3计算,可增加产值117000元/ hm2。8 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关系本标准的编制依据现行的法律、法规和国家强制性标准,与这些文件中的规定不存在矛盾,协调一致。9 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2015年45月,本标准向广西区内科研、教学、生产、管理等17个单位征求意见,共收到17个单位21位专家的反馈意见117条,意见涉及标准的栽培区划、主要丰产指标、造林规划、苗木培育、造林、病虫害防治、档案建立、附录等31个章条,经协商处理和结合实际情况,同意采纳修改意见46条,部分采纳修改意见15条,不同意采纳55条。本标准在编写过程中没有重大的意见分歧,具体情况见标准征求意见汇总处理表。10 作为强制性标准或推荐性标准发布的建议建议此标准作为推荐性标准发布。11 贯彻标准的要求、措施和建议格木为珍贵的用材树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其木材无气味,纹理直,结构细密坚实,经历千年不朽,坚似铁,比重0.67,干燥后无收缩变型,故有铁木之称,它耐腐耐湿,主要应用于高档家具和工艺品制作等。格木为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普通架子工入职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初级西药士考试复习题(附答案)
- 井筒掘砌工新生代员工管理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一建真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全国自考审计学真题及答案解析
- 机电对口升学试卷及答案
- 2025年贵州二建机电考试试题及答案
- 材料力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实验室管理试题及答案
- 颜料化操作工内部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人音版小学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
- 第一次月考2024-2025学年度九年级英语
- 《大数据导论(第2版)》全套教学课件
- “上外杯”上海市高中英语竞赛初赛模拟试卷
- 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设计与技能提升 课件 第二章第一二节 小学语文教师新技能
- 高考生物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调节基础知识填空默写(每天打卡)
- 壳聚糖的生物相容性与安全性评价
- JT-T-1130-2017桥梁支座灌胶材料
- 会场布置及座次安排
- DB32T3916-2020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程
- (正式版)HGT 6313-2024 化工园区智慧化评价导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